绿林网

秋天的玉米和稻田作文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秋天的玉米和稻田作文10篇。

第一篇

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回了乡下的奶奶家。在那里我不仅吃到了很多好吃的,还去玉米地游览了一番。

秋天的玉米地十分热闹,里面伫立着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玉米秆,每个玉米秆上都挂着两到三个结实饱满的玉米棒。这些玉米棒可调皮了,总是将红缨甩来甩去。

啊!我爱秋天的玉米地。

第二篇

在四季的变化当中,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景色。家乡的玉米地是我童年的“玩伴”,它让我见识了大自然的神奇。

春天,春雨无声地滋润玉米嫩芽,一颗颗的玉米嫩芽钻出土地,伸出它们绿绿的脑袋。等雨停了,人们一眼望去,好像大地长出了头发。

夏天,炎日高照在头顶,环境非常干燥。玉米已经长到大腿那么高了,一颗颗玉米靠在一起,好像一片小森林。我和伙伴们在这片“森林”中,玩起了打仗的游戏。玉米多么坚强啊!我们踩在他身上,他都不叫痛,要是别的植物,早就枯萎了。

秋天,大地的头发已经变成黄绿色,又黄又大的玉米已经结出,一颗颗的玉米像士兵一样,排列整齐、挺直地站在那儿。这一个个又大又黄的玉米果实,是玉米对农民伯伯养育之恩的报答,他们非常感谢农民伯伯为他们除虫、浇水、施肥、呵护他们。玉米也报答了我们,我们摘下玉米果实,把他们制作成美味佳肴,我们还把他的叶子拿来喂牛羊,玉米是无私的,他把身上的“宝贝”都送给了我们。

冬天的时候,玉米地回复了原来的样子,地面上又空空如也了。等到来年春天的时侯,我们播下玉米种子,我们就又可以看到玉米快乐地成长、玉米欢乐的玩耍、玉米无私的奉献!

第三篇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玉米。

"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可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

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

可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也许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你是否有耐心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

第四篇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自家屋后种了一大片的玉米。

收获的日子一天天地临近了。

一天,一棵颗粒饱满又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采摘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一颗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它。

收获的日子终于到了,老婆婆来到它的身边,只是看了看这颗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摘走它。

“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太好,没注意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颗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道。

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它的玉米,唯独没有摘走这颗自以为是的玉米。

……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长得最差的一颗玉米,要不然怎么不会把我摘走呢?”就这样,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它有些绝望了。

有一天,老婆婆来到了它的身边,用柔和的目光瞧着它,自言自语地说“这可是今年长得最好的一颗玉米啊!用它作种子,明年的玉米收成一定会比今年好!”

这时,棒玉米才明白婆婆以前不摘它的用意。正当这样想着的时候,这颗荣获殊荣的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掰了下来……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也要有耐心和韧心的。

第五篇

星期六,我与妈妈来到了乡下外婆家,与好久不见的外婆来了个亲密拥抱。

“英英,你难得来外婆家,你想吃什么好东西?外婆给你做!”外婆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笑着对我说。“我就想吃玉米糁粥!”我大声回答道。于是外婆忙开了。而我,在一旁看了个仔细。

外婆烧了一锅沸水,然后将一瓢玉米糁扬进锅里,那玉米糁飘飘洒洒,仿佛下起黄色的飞雪。扬糁是需要技巧的,外婆就能让每一粒玉米糁融在水中,不起一点疙瘩。接着外婆用勺子搅和一番,就改用细火慢慢煮了。

“嗯~真香!”外婆掀开锅盖,一股蒸气夹杂着五谷杂粮的香味向我扑来,袅袅粥香不由分说钻进鼻孔,直钩我“馋虫”。锅里的玉米糁粥正沸腾着,冒起无数小泡泡。仔细听,还发出“噗噗”的声响,那是一幅怎样欢腾的场面啊!外婆拿来碗,盛起热乎乎的玉米糁粥上桌。盛在碗里的玉米糁粥稀薄适中,如一汪流动的黄金,闪着灿灿的光泽。我迫不及待的张开大口去喝:“哎呀!烫死我啦!”我太性急,被滚烫的玉米糁粥烫的直吐舌头。外婆笑着说:“傻丫头,喝糁粥是有技巧的!用嘴绕着碗沿,小口地喝,否则还会烫着的!”

“女儿,你多喝点吧,玉米糁粥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比精白粳米高4到10倍,多吃对人体有利”妈妈笑着对我说。外婆也接着说下去:“玉米粥,米打地,喝了能活九十几!”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称它是长寿食品的“形象大使”呢!

我按照外婆说的方法,小口的沿碗边喝起玉米糁粥来。那份细腻,那份醇香,直渗到我心底。

第六篇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金色的玉米地

太阳是金色的,妹妹的衣裳是金色的,家乡的玉米地,它也是金色的,一直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

初夏,玉米还很小,绿油油的叶子把玉米穗包裹得严严实实,真像是水葫芦圆圆胖胖的气囊。慢慢地,玉米穗越长越大,变成了深绿色,叶子长得又粗又长,头上还长出了淡青色的小胡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田野上,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玉米从绿色变成了金色,一眼望去,就像金色的海洋。这时,玉米的小胡子长长了,叶子微微张开后,玉米就丰满得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大人们高兴地拿着弯弯的锄刀,开始收割粮食了。哇!一筐、两筐、三筐... ...数都数不清。我们小孩子呢,拿着姐姐们做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有的像在吃草的小白兔,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还有的像正要跳起的山羊。其实,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

晚上,吃着香甜可口的玉米,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想这一定是辛苦劳动的结果。我也要学着去栽种哦!

每次抬头,看到天上大大的太阳,感受到那金灿灿的阳光,就会想起家乡金色的玉米地。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片美丽金灿灿的玉米地。

第七篇

远处,一阵响声传来,是买爆米花的。伴着一股幽沉的香气,我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姥姥的爆米花,她的做法很特别,先在锅里抹了一层油,将一粒粒玉米倒入锅中,用锅盖扣上,不一会,在高温的炙烤下,玉米一粒粒的、泛着金光地怦然绽开,由一个到数个,再从数个到一锅,“噼里啪啦”读全部爆开。

爆好后,年幼的我便会“钻”进盘子里,吃的满脸都是,这时姥姥总会拿起一块手帕,仔细地帮我擦脸,语气平静地说:“慢点吃,别噎着……”

然而慢慢地,我长大了,尝到了不一样的爆米花,奶油味的、巧克力味的、味觉上的刺激逐渐让我淡忘了小时候那种原味爆米花带来的新奇和甘香,也与姥姥疏远了,如今姥姥重病缠身,却时常托人给我送来爆米花。

我不由地加快了去姥姥家的脚步……

第八篇

我的家乡在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是个盛产玉米的地方。洼地里、山坡上,到处都播种着玉米。玉米是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农民们靠玉米生活,把玉米视为“农家宝”。

玉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农民伯伯把玉米种撒入翻松的土地。过了些日子,玉米发芽了,悄悄地伸出一个小叶卷儿,不久枝叶舒展开变成一株株嫩绿的幼苗。又过了一个多月,玉米就长得比人还高了,粗壮的玉米杆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有精神。狭长的叶子像绿色的绸带,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转眼间便到了夏天,整个田地成了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它们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地跟蓝天相接。到了六七月份,玉米杆便自豪地把淡绿色的穗儿插在腰间,那可是丰收的希望啊!

到了秋天,玉米成熟了,金黄色的玉米地好像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在大地上。细瞧那饱满的玉米,披着红缨,红中带黄,黄中带红,仿佛是一把红缨枪。农民们喜气洋洋地来到自家的田里收割玉米。玉米装了一车又一车,小院里、树枝上堆得满满的,又是一个丰收年!邻居张伯伯笑眯眯地说:“今年风调雨顺产量高,同时又要感谢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好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啊。”

我爱家乡的玉米。

第九篇

从前,有一个想干“大事业”的玉米,一天到晚都在想着怎么做大事情。

有一天,西瓜跑来了,说:“玉米,玉米,帮我盖房子吧?”玉米说:“不行,不行,我正在计划大事业呢!”西瓜只好走了。过了几天,桃子来了,说:“玉米,玉米,帮我搭个帐篷吧?”玉米说:“不行,不行,我还要干大事业呢!”桃子无奈的也走了。以后,玉米又拒绝了松树、菠萝、草莓、萝卜等植物的求助。那些被玉米拒绝的植物们开了一个会议——决定教训一下玉米。

有一天,玉米像往常一样,过河到对面去。没想到桥是被植物们“加工”过的。玉米一走上去,就掉到了河里。植物们围了过来。玉米一边挣扎一边呼救,植物们说:“现在到你求助了,以前你不帮助我们,我们把你救上来以后你会怎么做呢?”玉米说:“我以后一定热心帮助大家,不那么自私了。”玉米被救上来后真的变了,当别的植物有困难时她很热心的帮助他们,大家又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了。

玉米想:原来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做出了大事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