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锦集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锦集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是一本由[奥]让·埃默里著作,三辉图书/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一):我們終將變成閉上的那一隻眼

人完全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死。

是誰規定了繼續活著就是正常。不接受未來就就是一種需要被治癒病?

抑鬱病人被治愈。可他們變成了別的人。卻被稱作正常了。

一個完全不信任何教派的人。死去的時候卻想要得到天堂的永生或是去到極樂世界。

等待死亡是一種被動。選擇死亡卻必須面對命運的質問。他的辯詞是恐懼或勇氣。

自己選擇了中途結束。把未來停在那一刻的人。永遠活在了那一刻。時間為他停止了。

余下的人。要面臨變老。可終點同樣是死亡。

我們無處可逃。這一場我們踏上的旅途。只為抵達不可想像的目的地。死亡是什麼?死亡什麼都不是。死去的人不存在了。

闭上两只眼的时候。眼睛还能感受到外界光源。或感受到黑暗。只闭上一只眼的时候。闭上的眼既感受不到光源。也感受不到黑暗。相对睁开的眼。闭上的眼不存在了。我們終將變成閉上的那一隻眼。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二):相对的理解,绝对的隔离

当我表达我的感受时,我除了表达感受,我还在表达“我”,在表达「感受着我的感受 的我」——因为感受和它的主体(“我”)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无我的感受,也没有无(脱离)感受的我。因此,就算将我的感受器官的神经冲动以EVA里的A-10神经精准地传达与你,那么你对我的感受的感受和我的依旧不同。除非将我的感受生发和存在的土壤,也就是我的感受的主体,也就是我,移植到你身上——可这里就有了矛盾,被我所取代的你在这里就完全消失了,依然只是我在感受我的感受,也依然只有我在感受我的感受,也只会有我才能感受我的感受。感受和它的主体密不可分,只有在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中,感受才能和它的主体相互印证,依赖于彼此的存在而存在。可同时,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囚笼,牢牢地阻断了同样主体间相互理解的道路。完全的感受并不存在,因为一旦有了完全的感受,概念上的“你”“我”都已经完全消失。取消了感受主体的感受,就已经不再是感受。(可参见刘宇昆《奇点遗民》中信出版,P13的艾索普创人。亦可参见EVA漫画版最后行将消融于LCL中的碇真嗣和明日香)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三):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1978年10月17日,即将年满66岁的让·埃默里在萨尔茨堡自杀身亡。四年前在布鲁塞尔,他已尝试过一次自杀,未遂,他的朋友及时发现了他并送医抢救。两次自杀之间,自杀作为哲学问题一直萦绕在埃默里心头,因而就有了这本《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在书中,埃默里探讨了自杀的方方面面:做出自杀行为的瞬间,自杀者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自杀和死亡对于正活着的人意味着什么?肉体对于自杀又意味着什么?自杀者有权决定自己的死亡吗?自杀能带来自由吗?埃默里用敏锐的触角,扫过内心深处每一根脆弱的神经,将难以传达的痛苦化为文字。

埃默里认为,自杀(他更喜欢用“自死”)是“人类的特权”,是人格尊严的体现。在迈向自杀之时,人终于成为了自己真正的主人。于是,那一天,埃默里再次展现出他的人格尊严,终获自由。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奥]让·埃默里/徐迟/三辉图书/鹭江出版社/2018-8

子扉我 2018年秋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上海季风书园微信2018年9月20日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四):自死的宿命

本书作者让·埃默里在年轻时被送到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折磨,战争结束被释放后,他以写作为生,1978年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书也是他生前最后一部著作。本书是以一个自杀者的角度,用哲学的方法探讨自杀者逐步走向死亡的过程,其中共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简单来说共情是观察他人的情感时产生的类似的感受,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士兵不是因为无法产生共情,而是因为善于想象别人的感受才想出各种折磨人的手段。在痛苦面前,任何语言表达都有局限性,从生理角度来考虑,同样的痛苦由于个人生理结构或是体质不同,产生的痛苦也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宁死不屈和屈打成招的人承受的痛苦不一定是相同的,屈打成招的人也不一定是耻辱的。但是否存在于超越与我们生理基础之上的道德意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没有人能十分确定肉体能承受的极限,也没有人确定最高的道德。 作者提到自杀不同于一般的意外死亡,一个人因为喜爱的歌星去世而自杀,一个人因为忍受不了病魔的侵蚀而自杀,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罔顾这些人自杀背后的心理动机及精神上的因果关系,便不能很好地研究自杀这件事。同时当自杀越被当作一件客观事实来观察,观察者就距离他越远;收集到越多的数据资料与事实真相,观察者距离自死也越遥远。 当然书中也有一些观点我个人不是十分赞同,例如他说经历治疗之后的这些人不再是他们自己,而变成了其他人。我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是你自己,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每个人都没有权利去更改自己曾经的决定(能改变的前提下),那么这样一成不变,不可改变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对于自杀者的所作所为,其实只有那些曾经进入过这种晦暗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而在外面被足够光亮照耀着的人能感受到几分呢?我们应当尊重他的所做所为,不应当否定他们对于生命的参与,特别是不要在他们面前为我们自己描绘一个光辉的形象。让自己彻头彻尾地暴露在别人面前,是件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应当放轻姿态,以自由无拘、平静、平常的方式讨论他们。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读后感(五):生命的尽头

首先简单说一下与这本书的渊源,是在一次共读活动中接触到的,有四本书目供大家选择,我当时想都没想就选择了这本书——《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因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很有哲理,很有思想和学习价值。 然后,我也正好拿到了这本想看的书,我无论读什么书都会从书的作者开始看起,这本书的作者是者:让·埃默里(Jean Améry),原名汉斯·梅耶(Hanns Mayer),出生、成长于奥地利维也纳,并在这座城市学习了文学和哲学。1943年,埃默里因散发反纳粹读物而遭逮捕,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苏联军队进驻波兰后,他先后被转移到布痕瓦尔德和贝尔森集中营关押,直至1945年才被释放。战后,埃默里在瑞士多家德语报社做记者以谋生。1966年,他出版了书写自己奥斯维辛经历的文集《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并因此广为人知。后又出版数本著作。1978年,埃默里自杀身亡。我万万没想到作者最终的命运还是自杀身亡。 其实,这本书单从标题上来看,与之后的从内容上看,仅从我的想法来看,是截然不同的。我一直以为此书是类似于哲理鸡汤那种,教会我们然后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如何克服困难、孤独之类的。但是看了书之后发现和我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书里没有华丽酷炫的辞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些朴实无华平平淡淡却又不失色彩的语句,里面描述着一个个平平凡凡的情节,却又是那么的令人震撼,将死亡与自杀呈现出淋漓尽致的画面感。对于自杀,我有一种看法,无论是什么原因你都不应该选择的一条路,你是对亲朋好友的不负责,同时也是对你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能因为一段感情的失落,或者一段遭遇的令人绝望,再或者对前途的渺茫。无论是上面的哪一种情况,你都不该选择极端的方式去结束他,而是应该选择更好的办法去解决他,逃避现实最可怕,尤其是采用极端的手段。对于死亡,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无非就是死亡,但是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方式就不一样,有的人选择乐观,有的人选择恐慌,有的人选择悲观。我们在死亡来临之前应该做到经历人世间没有什么遗憾,勇敢正视死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