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萨迪的果园》的读后感大全

《萨迪的果园》的读后感大全

《萨迪的果园》是一本由[波斯] 萨迪著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迪的果园》读后感(一):关于亚洲文学

小弟了解的不多,但是感觉全亚洲(西亚中东、南亚中亚、东亚大陆、东南亚南洋)的古典文学以诗文(尤其是短诗)见长,可能印度乃至我国西藏有成文的长篇史诗。唯有日本民族,是全亚洲里面唯一一个善于小说而精于长篇文学创作传统的文学强国(自古至今)。其他的亚洲文明大国(或民族、或地区)——中、伊(波)、印、阿、以、泰等等,精于短诗(中国送以后有了长篇小说,但是地位、高度、广度不如日本),或精于长戏剧史诗(主要是印度),几乎没有可以摆上台面的长篇小说文学(闻一多先生认为古文明中,唯有中国和以色列这两个民族是在鼎盛期贵族文学先注重一流、超一流的诗文或短篇,后来从游牧或印度引入长篇,而印欧——希腊文学则反之,开始即长篇史诗) 中国两晋六朝、唐朝的一流诗文•萨迪•哈菲兹•菲尔多西乃至阿拉伯古诗人的才子的吟唱都不及日本古典女性大师、中期武门物语作家、晚进小说大师的长篇小说创作能力。。。 才疏学浅,亚洲文学史了解不多,只是个人发现的感觉,而且参杂了一点主观的感情、感受,也有诡辩之处,望谅解。谨谢罪。。。

《萨迪的果园》读后感(二):世界文化名人、苏非大师萨迪

自觉的灵萨迪(Saadi),为中古波斯(现伊朗)的大诗人,被誉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萨迪以优美典雅、独具风采的抒情诗作,开创了波斯古典诗歌的新局面。他的散文作品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也是传世的佳作。萨迪最有名的作品是《果园》和《蔷薇园》,《蔷薇园》又译《真境花园》或《玫瑰园》。《果园》是他结束自己的漫游返回故乡后的第一部作品,写成于1257年,最初以《萨迪集》问世。所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大至治国安邦的方针策略、道德修养的准则规范,小到待人接物的礼节及生活起居经验,还涉及到天文、鬼神、哲学、历史、伦理、医学、兵法等方面的问题,应有尽有。全书160个故事所描写的多是帝王、圣哲、教徒、云游者的生活,既有历史人物故事,又有诗人漫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在对这些事件的评判中,诗人表现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爱憎情感,充满对善良 、纯洁、赤诚、正义、光明与真理的礼赞,堪称是萨迪的理想国。《蔷薇园》用无韵散文、韵文并间有短诗写成,题材和《果园》相仿,包括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论知足常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老年昏愚、论教育的功效、论交往之道,共8卷。全书运用娓娓动听的叙述与以事喻理的教谕,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果园》和《蔷薇园》大量引用了民间的谚语、格言、警句等,许多名言至今仍交口传颂。书中的诗用词平易,句式简练。作品中明白晓畅、清新自然、质朴流畅的语言,数百年来始终是波斯文学的典范。 此书问世700多年来,以它的崇高精神境界,在宗教学,历史学和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各国人民都喜爱的不朽之作。

萨迪曾长期托钵漫游足迹遍至亚洲、非洲广大地区,辗转阿拉伯半岛、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和我国喀什噶尔等地,来体悟人生的真谛,后来回到家乡,从此隐世遁居。他借助苏菲派所突出人的神秘直觉和对安拉及宗教真谛的内心体验,追求精神生活的净化,使“人主合一”的神圣意境更加生活化、感情化,萨迪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萨迪的作品几百年来一直是波斯文学的典范,不仅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世界文坛上也有一席之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不朽之作。歌德和普希金对萨迪都有过很高的评价,普希金有句名言道:“有些人已经不存在了,还有些人远去了———正象萨迪有一次说的。” 马克吐温评价萨迪是和歌德、莎士比亚相媲美的文豪。《果园》早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拉丁、土耳其等多国文字。《果园》发表后便不胫而走,为人们广泛流传阅读,并用作教材,许多诗句成为人们流传的格言。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起到了经典般的作用,成为陶冶穆斯林道德情操的重要读物。《蔷薇园》也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为中世纪伊斯兰文学树立了一座丰碑,萨迪的名字也成为穆斯林尤其是伊朗穆斯林的骄傲。萨迪以文笔,以及对社会和道义精神的思考而为人所称道。萨迪鼓励接近造物主的一切行为,而对伊斯兰教反对的诸如私欲、饮酒和淫乱等行为深恶痛绝、无情鞭挞。他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勤于祈祷,清心寡欲,主张仁爱、怜悯、宽恕,强调善行应当是发自人内心自觉自愿的行为。在他心目中,理想完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应当是既虔诚敬意地履行宗教功课,而又真心实意地行善济人。他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他的许多观点对全人类都是有意义的。因此,19世纪以后,欧洲不少诗人把他视为具有崇高人道主义思想的世界诗人。他的名言“亚当子孙皆兄弟”(The children of Adam are limbs to each other)已被联合国奉为阐述其宗旨的箴言。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隆重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大会,萨迪就在其中。萨迪的作品很早就传入中国。《蔷薇园》早已成为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的教材。

《萨迪的果园》读后感(三):从《果园》到《神曲》

(考虑到这篇文章的观点可能会略微偏激,所以想提前做出如下声明:每个时代或者每个民族当然不止一种文学风格,说XX文学有XX特色当然有失偏颇。但就好比我们经常说:“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样,不是所有地方,也不是所有的树叶一到秋天就会变黄,但“变黄”已经成为我们提到“秋天”时会产生的联想。)

走到图书馆的外国文学区,我们会发现很有意思的是,欧美文学几乎要将亚非文学赶尽杀绝,而那仅剩的几排亚非文学里,日本文学占了将近三分之二,其他亚非作家加一起也就零星几本。而日本文学里,村上春树与东野圭吾占了半壁江山;其他亚非作家那,泰戈尔与剩下所有的亚非作家平分秋色。

然而这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只能说明其他作家完成了他们对时代意义的谱写,可以偏居一隅安享晚年了,而那几位书商们炙手可热的“小宝贝”则继续代表着社畜做时代的发言人。如果说泰戈尔所代表的是社畜们田园牧歌式的幻想的话,村上春树代表的则是社畜们正在积极追求的理想的小布尔乔亚式的生活。东野圭吾则和一两百年前的大小仲马、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遥相呼应,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社畜们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所追求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流水线式的对通俗文学所具有的kill time的艺术能力的欣赏与赞美。

萨迪所代表的西亚北非文化圈的视域于中国读者来说,自然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对于这个文化圈的印象大概只有《一千零一夜》。然而对于萨迪的思想,我们可能并不陌生,甚至能在我国的孔孟那找到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萨迪《果园》里的这句“假若国王是树,子民便是根,/孩子啊!树若无根,便难生存。”《孟子》有云:“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们都提到了“仁政”“为民”之类的概念,反对“霸道”,提倡“王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上,波斯处在联结西方文化圈与以我国所代表的东亚文化圈的地方,而萨迪写作《果园》的年代,是蒙古人开拓疆土的年代。波斯从七世纪到萨迪生活的12/13世纪里,经历了数次异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再加上萨迪出生在神职人员家庭,从小精读《古兰经》,又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后在30年的漂泊生活中目睹了整个波斯的现状,很难不产生要重整乾坤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果园》里萨迪从十个不同的侧面谈论人的美德以及罪恶,他心目当中的理想国是怎样,他所摒弃的“恶”又是如何,国王该如何治理国家,大臣又该如何辅佐国王等等,萨迪还真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崛起的士阶层有着相似之处。

在萨迪完成《果园》之后差不多又过了七年,在西方,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出生了,他就是但丁。在但丁以前,欧洲已经历了800年左右的黑暗封建时期,教会对整个社会绝对的控制,疾病、战争等都在击打着欧洲人民,这时期的欧洲的官方文学以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和英雄史诗为主,在民间也有少部分唱反调的市民文学。《神曲》第一次,在西方作品里,让“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但丁偷换概念,把地狱变成了代表人民审判恶势力的审判庭,它审判的恶势力甚至包括在当时只手遮天的教皇;炼狱又不再是基督教里的“赎罪”意义,而是要使自己变成完美的人,至善至美的人。但丁之后,文艺复兴吹响了号角,薄伽丘的新兴资产阶级的青年男女们、拉伯雷的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这一位位顶天立地的“人”,代替了谁也没见过的上帝,成为人们心中新的信仰。

文艺复兴打着恢复古希腊精神的旗号,实则是创造了全新的东西。然而不论是俄狄浦斯、阿伽门农、安提戈涅、阿喀琉斯、奥德赛、埃涅阿斯,还是新文学里的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再包括继续往后的,卢梭的爱罗伊斯与爱弥儿、歌德的浮士德与维特、雨果的卡西莫多和冉阿让、斯丹达尔的于连,他们都在或主动或无意识地努力革新着这个社会与时代,哪怕是看似充满讽刺意味的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与包法利夫人(福楼拜),作者也是想通过讽刺这种“全员恶人”的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愤懑。

回过头看萨迪的《果园》。我忍不住要用很难听的话来说,它充满了奴隶的恶臭。第一章都在告诉国王应该如何治理国家,表面上看这样的“仁政”是很伟大,然而这就好比一条狗把缰绳放到主人的手上,然后告诉它的主人遛狗的方法一样,奴颜婢膝,难登大雅之堂。这就像我读高中的时候睡到迷迷糊糊听到老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样,忍不住在心里说,“关老子屁事”。这样对于被统治的理所当然,与阿喀琉斯因为女奴被抢就赌气不上战场的“孩子气”相比,确实多了分井然有序的“治理”,然而缺乏的,却也恰恰是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存在的意义”。

萨迪的是非善恶观也是非常浅薄的,第一章里有一句:“对恶人不能只靠苦口说服,而应把他们连根拔除。”在萨迪之后的六百多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罪与罚》,全方位展现了一位有相当哲思并且差一步就可以成为拿破仑的杀人犯的心灵深度,托尔斯泰写下了一系列“忏悔的贵族”,19世纪末,尼采直接振聋发聩地对道德存在的意义提出了质疑,抛出他的“超人哲学”。这时我们再回顾要把恶人连根拔除的萨迪,他甚至都不肯解释一下什么是“恶人”,不禁让人质疑他这么说的目的只是为了排除异己,这份狭隘浅薄与幼稚,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书的第二章论善行里,萨迪理解中的“善”大致可概括为:1.乐善好施;2.以德报怨;3.理解他人,团结他人;4.惩恶扬善。而行善的一切出发点,不是像托尔斯泰那样来源于人自身对道德的需求,自我净化,而是为以后跌落时不被人欺凌,为了来世修福,换言之,是一种功利的、虚伪的“道德”。第三章论爱恋、痴醉与狂热,作者主要阐述理性与迷醉之间的关系,作者情感的天平似乎并未倾向哪一方,他承认爱情的迷狂,也承认我们不能为了迷狂而丢了理智。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爱情与忠君、信教放在一起论述,与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章论谦逊里作者告诫世人不可过分骄矜,里面有一句“克制钢刀,依靠的应是柔韧。”这句和《老子》里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意思有相近之处,可见萨迪的思想里不仅有儒家的光辉,还有道家的色彩。第五章讨论“命运”——这里貌似有个有趣的现象,似乎在所有民族里都有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中国有句老话,“阎王要你三更死,岂会留你到五更”,古希腊那些命运悲剧自不必提,萨迪也在不断告诉我们命运支配着我们渺小的一切。萨迪与古希腊人不同的是,古希腊人尽管信命,却不从命,他们会耗尽最后一滴血与命运作斗争;萨迪则从信命引申出人要在命运的安排些行善、信教、虔诚、谦恭,这样一生才不会后悔。可以说东方民族共有的特点,就是拼命往身上那叫做“自我”的刺青上粉底遮瑕,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要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然后戴上紧箍,哪吒闹够后要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第六章论“知足常乐”,真的只是在论知足常乐,没什么好说的。第七章论教养倒是有许多故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比如第一个故事告诉人们“话未出口,是你控制着话语;话一出口,你便由话语控制”;“经历”谈到自己有次本想“行善”结果打断了一对恋人的交合,告诫人们真正的智者应该在了解情况后再插手,不然就是多管闲事。简要概括第七章的观点:1.不要背后嚼舌根,也不要在意别人嚼舌根,包容这一切;2.女人要顺从,夫妻要和睦,父要慈子要孝。第八章告诫人们要时刻心存感恩,谦卑地感谢自己拥有的一切。第九章与第十章有些有意思的东西,表面上萨迪是要劝诫人们多行善事,向真主虔诚地祈祷与悔罪,真主会原谅你的一切,你也能在复活之时获得美名与好命。然而萨迪时不时透露出韶光易逝,衰老是如此无可奈何的感慨,叮嘱人们不要浪费时光的同时又倾羡那些年轻的生命力,我们也终于在这里见到厚厚的虚伪的道德面具下,苍老的萨迪那双巴巴儿凝视着年轻人欢笑的身影的眼睛了。

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道德这东西,不管是萨迪笔下的道德,还是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又或摩西十诫?19世纪末,在尼采与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下,大家开始“重估一切价值”,尼采把一切都解释为欲望,甚至他认为科学都只不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对自然的理解,并不是绝对的科学知识。不能否认的是,尼采对于“欲望”的发现是影响深远的,哪怕在萨迪这样道德圣人的思想里,我们发现那些道德也不是那么神圣,不过是为了来世或者未来未雨绸缪,一切还是功利的,用尼采的方式说,未来的美好就是萨迪的欲望。然而没有这份功利的道德,人类在欲望的支配下又会变成怎样呢?一战二战让哲学家作家扶额说需要道德重新回归,“不可杀人”,等到战争结束,人们心中什么也没了,空虚让他们走上伍德斯托克,在堕落与颓废中寻找新的出路。萨迪的道德是站在社会稳定以及为来生的自私功利的立场,托尔斯泰的自我道德救赎不可能在每个人心中复活,他天真得像个弱智,尼采的超人哲学也不能拯救——那么出路在哪?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现在我给不出答案,我今年才22岁,原谅我的年轻,我想也许等我再年长些,我就能给出答案了。

尽管我对萨迪颇有微词,然而不能否认这位波斯中古文化的标签还是留下了许多闪光的东西的。比如里面一些精妙的比喻,“真理有如殿堂金碧辉煌,/欲望好似尘土,漫天飞扬”,“爱情一到,理智立即缄口,/有如曲棍轻易俘获马球”,“谁若品德高尚、宽仁慈厚,/便不会攫取钱财,留为己有。/正像当山洪暴发的时候,/高山顶上却无积水滞留。”等等,恰当形象。而且在语言上,作为诗歌,前言说原文写的通俗易懂,自然流畅,而且全篇韵律严格,想来萨迪在语言上是很下功夫的。但为何在思想上,不论是与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哲学家比,都显得如此浅薄呢?我想,这和诗中经常提到的“商人”形象有着必然联系。西亚地区处在两种文化的交界处,商旅往来频繁,商人们并不像欧洲宫廷里的学者,或者私塾里长大的汉人一样读过那么多书,他们也没很多时间去理解晦涩难懂的东西,萨迪估计是考虑到自己作品的受众,同时又被这种商旅文化所影响,他写的东西才会如此浅薄,并且时刻反映出商人们的价值观。比如很多篇章里教诲人不要敛财,要为未来做打算,这是因为商人的生活并不稳定,富裕与否完全取决于一段时期内生意如何,不像菲茨杰拉德笔下那些地位稳固的贵族们流连于一场又一场的宴会,没人会说“你们未来可能会跌落下来”,这样的可能性太小了,只有像盖茨比那样的底层人努力爬上去,上层人很少跌下来,这就是商人与贵族很明显的一点区别。萨迪的诗篇里能找到很多这种商人的价值观,在这只举此一例。

不管怎样,萨迪和《一千零一夜》成为我们了解中古时期西亚文学的一张重要的明信片,在如今中东局势愈发紧张的今天,人们或许更应该重新审视萨迪的文化意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