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艺》读后感摘抄

《古艺》读后感摘抄

《古艺》是一本由冯骥才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艺》读后感(一):《古艺》:文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 济发展也不再唯速度,而是越来越关切质量。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越来越重视。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多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呼唤对民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 会各 界的关注,这是非常让人欣喜的。

作为是《古村·古俗》的姊妹篇,《古艺》侧重于,人文和文明的传承。

而冯骥才在本书中更多地再记录各位手艺的传承人的记述,探索古艺背后的发展脉络。

和《古村·古俗》一样的是,本书同样是一本合集,全书共收录冯骥才数十年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25篇文章,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真实记录。但是本书主题更加地凝聚,作者想表达的主题也相对集中。

文集中谈及了全国各地的艺术作品,北方的年画、版画、剪纸等,南方云南、湖南纸马、雕塑等,各具特色。总体来讲北方的艺术作品相对精致,南方的作品相对粗犷。

作品文字不追求谋篇布局,主要着力记录真实。笔端流淌,便是真情流露。好多记忆片段和思绪信手拈来。

非常钦佩冯骥才严谨和独立的学术研究精神。比如书中谈到大理的雕塑作品“阿姎白”,作者并不迷信世俗流行的说服,即大理的女性生 殖崇拜的作品,而试图解读其中的真实含义。冯骥才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深入仔细研究,推断出更为让人信服的结论:这个雕塑本来是一尊佛像,因为残破了,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再造,变成了现在可以看到的生 殖崇拜雕塑。这种解释也更为符合大理的文化和历史。

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冯骥才的渊博学识和严谨精神。

书中表达的许多观点,我个人还是非常认同的。比如:物质遗产是静态的,非物质遗产是动态的,传承的,嬗变的,在这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对其影响最直接的是传人。

古代的好多生 殖崇拜艺术作品,其实不是性的崇拜,而是生殖和生命崇拜。这是当代人很多人非常误解和误读的地方。

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诸多担忧。作者强烈关切中 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而冯骥才本人也是主动承担起发掘、保护、传承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重担,他不顾自己年迈,经常为这些文化遗产奔走。

文章几乎不做任何修饰,但笔锋相当有力,而且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书中同样有很多的插图、插画,读者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真实和魅力。

《古艺》读后感(二):守住古艺,延续文化之火

古艺对于很多外人看来说可能就是一门赚钱的手艺,但对于古艺人来说它们是自己的骄傲,它们不仅仅只是赚钱的工具,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古艺》是我看过《古村·古俗》之后再看的,同样是来自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冯骥才的笔下,这书也是他数十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里面虽然只是收录了25篇文章,但它是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让我们可以从中更真实地感受到如今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况。

大部分的人是不是都以为这些古艺都是不外传导致逐渐衰弱的?实际上这些古艺繁荣时可是整个村,甚至周边都赖以生存的技艺,说不外传导致如今的问题是不对的,而是因为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古艺带来的必需品成为了生活中无关紧要的东西了,传承古艺并不是只需要一腔热血就行了的,手艺人也需要生存,当手艺无法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那么很多人都会放弃手艺另谋出路,导致了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技艺成为了如今前途未卜的古艺。 第一篇《南乡问画记》就让我感受到了当古村衰落带来的什么,当人们挤破头往大城市去渴望自己可以赚到钱,离开从小生存的村落,他们的离去不仅仅是劳动力,更是村里的古艺再无后继有人,也带走了古村的生机,老人坚守古村里的古艺不忍心让它们从此历史的舞台落幕。镇南三十六村被叫“南乡”曾经村里的每一个农人都画得一手好画,靠得年画从而声名大噪,要知道那时候家家都会需要年画,这是一种年俗,只是如今还有多少人会坚持这种年俗呢?当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把太多的传统习俗都抛弃了,从而引发的“蝴蝶效应”就是无数古艺的处境艰难,而面对那些对处境艰难的民间文化,冯骥才和他的伙伴们怎么会忍心。

这本书的出现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这些古艺的存在,更是呼吁我们去注意,去保护,去传承这些岌岌可危的古艺,这些先人所留下的古艺是我们每一个的财富,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我们所抛弃,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应该忘根,忘记那些我们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知道我们自己有着别人都没有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学会尊重工匠之道,守住技艺之魂,让文化之火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这些古艺是无数手艺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一个时代的繁荣,都是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古艺不仅仅是保护一门手艺,也是见证了我们中华千年历史的证据。

《古艺》读后感(三):执意的打捞

翻开作家冯骥才先生的《古艺》,一张书签滑落到手边,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很惭愧,我并不认识书签上印着的是什么,但是要我认一认某个明星的照片,大抵都是认识的。我很担忧,我怕不知道盘王图的人可能不止我一个。我很担忧,我怕有一天有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被我们遗失。我很担忧,我怕我们被新事物吸引去了眼球,而忘记了自己的根。我很担忧,中国古代艺术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社交媒体、娱乐讯息。我还是很担忧。

我想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早已无迹可寻,瑶族盘王图也已处于飘零失散、几近消亡的境地。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古代艺术大多是迷惑的,我们在生活中不曾见到,在我们心中那已然成了有距离感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全国各族各地域民间文化日益稀薄与弱化的重要缘由。失去了历史见证的文化一定会变得轻飘与表浅。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这些艺术品?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逛历史博物馆?那些唯有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与经验才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足够厚重,而一个无根的人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他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他对自己的认识变得有限。我们热爱自己的文化不是说说而已,必须付诸于小事上,虽然我们做不了古艺的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退守心灵之寂,去了解、去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将这些美好的事物传承下去。我想翻开这本书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冯骥才先生的《古艺》收录了二十五篇真实记录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文章,是他数十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其中为我们大量介绍了东丰台年画、天后宫剪纸、包骨真身像、《倒提金灯》曲等各种艺术形式、包罗万象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知识与现状和保护它们所要采取的行动。冯骥才先生身体力行,一直都在关切、挖掘、拯救临终的文明,感谢他老人家的笔耕不辍,让这些不为人知、已渐渐远去的艺术形式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必须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

人类正在无奈地走向贫乏和单一,我们要努力扼守住每一份精神的多样性。永远要有从好东西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能力,永远要有一颗善于共情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沉下心,发现生活的安静美好,以“慢”的方式过简朴生活,大隐于市,大巧若拙,静心领略古艺,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生命。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了?我们的任务很像“打捞一艘沉船”。不是救生,而是打捞,最后的抢救已迫在眉睫。

《古艺》读后感(四):重见民间艺术之光芒,使民族文化传衍

历史与未来有关吗?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会认为很费解,历史是过去,而未来还不曾发生,它们之间又怎么“扯”上了联系?

在读到冯骥才先生所著的这本《古艺》之前,或许我也会抱有这样的疑惑,然而先生却在这本书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为了历史就是为了未来。

大多数读者对于冯骥才先生的印象依旧停留在作家、文人的记忆当中,诚然,他创造过《俗世奇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真人不露相》等等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但与此同时,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这也是近些年他一直致力的方向,那就是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

2018年,冯骥才荣获“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奔走在寻找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道路上,他将这一路的见闻、坎坷、进展和成果真实地记录下来,付诸于这本《古艺》之中。

25篇文章,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太多太多的动人故事,《古艺》中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一段段真实的发现之旅,还有很多非常专业的关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介绍及鉴赏,它们无不诉说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这数十年民间文化遗产发现和保护之路,不可谓不辛苦,但冯骥才却乐在其中,因为在他看来“对于遗产,最大的快乐是发现,但发现不是目的,目的是做好保护,使之传衍”。

其中,《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一篇让我既感动又惭愧。感动于这些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人们为抢救那些珍贵的古画版而付出的辛苦,也为自己当年的“无知无觉”惭愧不已。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九年以前的一次出差当中,我刚好来到了河北省衡水市的武强县城,也正是在那时,我在机缘巧合之下有幸逛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然而当时,我并不清楚这些年画的文化价值,以及它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又经历过什么,甚至连上面介绍的文字都不曾细细去读,而只是感叹于这些民间艺术之精妙,还有,在一个小县城当中竟然会存在这样一座博物馆,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博物馆不大,但内容十分丰富,里面甚至还保留着当年卖画的小贩,从北京返回到武强时,一路按照地名而编唱的“路线歌”,当年长途贩画的情景以及武强年画的盛况一览无余。

当然,这些并非是我当年在武强年画博物馆中所观察到的,而是在冯骥才先生的《古艺》当中读到的。

所以当看到冯骥才先生的这篇《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时,读到他们抢救古画版那既艰难又惊险的经历,继而想起当年自己的无知和轻视,才会有这样一种愧疚之感油然而生。平日里阅读那些关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艺术等相关的书籍时,常常会生出一股民族自豪感,也曾为此而惊叹,但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究竟“需要”什么,却鲜少去想过,更毋庸提去付之于行动之上。

《古艺》让我真正开始思考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也开始明白这项艰巨的工作正面临着怎样的一种困境。我们常常听到“文化自信”四个字,其实,这文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是历史,是传统,既有实体的流传,更有技艺的传承,“文化自信”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坚守。

时代正飞速发展,先进的科技和文明难免与传统的技艺产生冲撞,很多民间艺术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它们之中甚至有很多极具遗产价值的民间文化都来不及被当做文化,就已经再寻不见了。

多么遗憾又多么让人痛心!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或许正如冯骥才先生在书中所言,“城镇化与城市化是世界性潮流,大势所趋”,我们不能、也不该去阻止那潮流的涌入,但《古艺》让我们看到,至少可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的文化人再莫失去这历史的机会,多挽救和保存一些文化,为了祖先也为了后人”,真正重视起民间文化,保护好我们的DNA!

《古艺》读后感(五):车轮滚滚,爱和责任,“古艺”传承

作者 冯骥才

冯骥才曾经有部《俗世奇人》,真实地刻画了天津卫在晚清光绪年间所特有的社会风貌。作者用看似轻松的笔调再现了种种“三教九流”种种行业传统手艺人的不幸遭遇和不懈坚持,集中展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匠精神,是每个行当里的能耐人,他们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认真。作者以境写人,即以社会背景写人,包括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风尚、生活环境等,当时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受窘的规则下,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传统手艺行业的种种不堪和没落,表达了作者了对民族前途的忧思和传统手艺衰落的哀伤。

“尊重工匠之道,守住技艺之魂,厚植文化之根。”《古艺》一书正是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冯骥才数十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全书共收录25篇文章,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真实记录。阐释 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面对的困境、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的进展、取得的保护成果以及需要继续致力的地方。在现代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与传统日渐疏离,冯骥才强烈关切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主动承担起发掘、保护、传承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重担,承担起对全社会呼吁、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通过几十年风雨兼程在非遗大地上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致力于让人民真正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

冯骥才有多次亲身参与传统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经历,使他对文化的丰富无比的感受与种种认知融为一体,特别是这种行为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在对充满危机的民族文化命运的思考和抢救行动中,自然而然融入了老百姓的浓情厚意。他不辞辛劳地为村落建立村志,为各类民间文化做大量的科学的文化档案。这些大量的感性和理性的积累,使他下笔写作不同以往,有了一种风俗性和人类学的气息。他提出的传统村落保护的概念,也得到了国家认可,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针对传承人定义记录;古村落空心化问题的研讨;年画艺术的“世界”的学术构建等等都是他十分看重的文化急救重点。

冯骥才在这些具体性的民俗文化保护事务中,广泛接触了涵盖了文化学、人类学等等的方方面面,当这些东西进入文学,重要的是转化为一种感情。他与单纯的学者是不一样的,他是全身心投入在大地上的田野文化进行调查时,会情不自禁地用文学情感去感受它。所以这二十年来,他写了很多田野散文、乡土随笔和一些抢救事件的全记录,生活中最深层次的是文化。可以说,二十多年的文化调查使他的《古艺》显得有文化底蕴和淡泊与从容。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到了1990年代之后,消费主义起来了。社会要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就要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物欲被扩大了,势必会轻视了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这又丢掉了传统中一些好的东西,文化的根脉随之中断,于是我们又掉过身来抢救我们的文化遗产了。当然了,我们要保护的东西,实际上也混杂着文化的负面。比如作者多年致力于抢救的木版年画来说,其实就有大量的金钱至上和拜金主义。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重现实功利的民族,追求现世报。所以,佛教进入中国后,逐渐被我们功利化了。太多问题搅在一起,需要加以甄别和思辨,但这些我们还来不及去做,我们只有先抢救下来再说,即使这样,很多民间民俗民粹文化大量衰落和遗失,以至于最后销声匿迹,不得不说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古艺》就是摒弃各种传统的条条框框,直击民俗文化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并相应的提出了方案和补救措施。

《古艺》中也反映出西方国家并不关心广泛存在于民间的非遗,没有非遗名录,也没有政府确认的传承人。他们更倾向于让传统技艺在历史的常态中自生自灭。因为民间的规律,就应该让它顺其自然。这带给作者深层次的文化深思,当我们站在时代文化的漩涡里陷得愈深,就愈感到矛盾、孤立、无援、无奈。尤其是身处文明的转型期,所有问题别人都没有经受过,一切思想和理论全靠我们自己去感悟。比如在当今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年文化越来越讲究“现代表达,”所谓“现代表达”就是将年文化向娱乐化、市场化引导。节日对于一个民族首先是精神的。其中的核心是传统精神与精神传统。在时代转型期,让自己的文脉不被中断才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年文化与西方的圣诞文化不同。圣诞靠宗教支撑,它的仪式是严格的、硬性的、不变的。中国的年文化靠民俗支撑,相对脆弱,如果再随意改造,很快便会瓦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它何去何从,不能不思考。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下各种浮躁浅薄、“快餐吃瓜”文化正在逐步对于传统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和瓦解,而身处传统边缘的民间民俗文化更是毫无招架之力。城市规划发展的“千城一面”已经成为现实,乡镇古村落也开始“万村一面”了。现在所有城市的文化都是“大锅烩”。很多年轻作家要找到自己城市的灵魂恐怕要费更大的劲。这是冯骥才对于传统文化和手艺没落的深刻认知,《古艺》带给我们这背后的警示和反思,作家一方面要对一个城市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去看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书、文化书,就能获得的。这需要写作者在城市的烟火里、生活的皱褶里,生发出对它深切的感知。感知它真正的苦与乐以及痛点。这些东西都在这城市普通人的身上。如果没有这些苦乐悲欢的感知,他就进入不了城市的灵魂。还有一方面,你要爱一座城市,就要对城市有一种深刻的、可以为之付出的爱。这得是一种作家式的爱,作家的爱是一种深挚的情怀。当然还要有你独立的思考。这个积淀,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素材的积累,其中还有对它历史的反思、对文化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不经意之中重重叠叠的积累。比如放在小说里,最终还是要通过人物的个性和命运体现出来的。简短的说,作家对自己城市的感情既是一种赤子的感情,也是一种神圣的敬畏的感情。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DNA。”《古艺》中在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等公共领域衬托出作者全身心地投入了精力和感情,在《古艺》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爱和责任。它是为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创作的具有创新性、开创性的系列文学作品,更是写给每一位中国人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指南,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民素养、提升文化软实力都有着非凡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