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中国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中国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中国史》是一本由张荫麟 著 / 袁震 著 / 蒙木 编订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假精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一):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中国史启蒙书

对于学习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多说了。无论是中国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还是英国的“读史可以明智”,中外的这些“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学习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清代的龚自珍,就是那位写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句的诗人、思想家,也曾经明确提出,“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确实道出了学习历史绝非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的的确确太重要了这样一个事实!

以前的五年制小学,是从五年级才开始学习历史的,首先就是一首《朝代歌》;到了初中,也有历史;到了高中,也一样。历史的脉络是清晰的,只不过随着学龄的递增历史学习也越来越细致、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都更加全面深入而已。这一点见得多了,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但对于这一点,有一位历史学家不太认可。曾与钱钟书、吴唅、夏鼐并称为清华大学“文学院四才子”的张荫麟就认为,“同一题材,陈说三次”,就难免“重叠”。所以他的这本写给孩子们、作为当时高小教材的历史书,就没有按照常规的按照时间顺序、朝代变迁来讲中国历史,而是选取一些他认为值得一说的“中心人物”,通过讲人物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也对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因而成就了这本《儿童中国史》。

其实这样编著的初衷也是不难理解的。毕竟,正统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大块头的就是其中的诸多人物传记,比如《史记》中,就是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都是以人物来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发展给串了起来。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如张荫麟这样,选取一些历史人物,来对孩子们进行历史启蒙,方式方法以及效果应该说都是很不错的。再加上张荫麟在讲故事时非常注意深浅有度、生动形象,应该到直到现在,都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中国史启蒙书。

这本《儿童中国史》,其中一共介绍到了21位中国历史上的有名人物,开篇就是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9年辛苦才治水成功的大禹;接下来还有孔子、墨子、商鞅、秦始皇、张骞、马援、诸葛亮、谢安、唐太宗、玄奘、杜甫、寇准、范仲淹、王安石、宗泽、孟珙、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分为了二十篇,宗泽和孟珙是一篇。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知名人物当然远非这21位“中心人物”所能代表,但是考虑到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当时正是救亡图存的非常时候,而这些人物,大部分都是曾经以拯救中国历史于危亡之际的人物为主,也就不难理解了。历史显然是要为当代服务的,这是一贯的道理。

值得一说的是,按照张荫麟的计划,他想要写给孩子们看的历史书,其实并不止这本《儿童中国史》的内容,而是四册,包括多达30位历史人物,最晚到孙中山。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是年只有37岁,确实令人惋惜之至。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二):《儿童中国史》答北广李湘麓老师问

1、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给孩子编历史读物的著名历史学家多吗?

张荫麟。著名史学家,《中国史纲》的作者。是陈寅恪很喜欢的一个学生。可以说少年天才,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批驳老师梁启超说老子生于孔子之后是不对的。条条是道,引起梁启超的高度赞誉。他后来到斯坦佛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和社会学,但他的志业是历史,所以要用哲学的方法,社会学的视角来切入历史,他还说,历史的鹄地是艺术,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很美,很通透,当然很好看。他是特别早注意做历史普及的人之一。后来吴晗就是受他的影响。他死得早,在抗日期间死于遵义,才37岁。第二个作者,是袁震,是著名的清华才女,书香门第,后来是吴晗的夫人。

专门给孩子编历史读物的著名史学家不多。最知名的该是吴晗策划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现在我将其中名家部分选出来,做成了“新编历史小丛书”。目前大家还在读的是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都是故事集。还有何兹全写过一本《何兹全谈中国历史》,写得是中国历史大纲。

2、这本书区别于其他历史读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本书最大的区别是用一个个人物来串连中国历史。可以说用一个人来写一个时代。这本书最重要的特征其实是,张荫麟对如何搞历史普及有一套看法,他反对每次学历史都从三皇五帝到近现代理一遍。他认为小学知道一些历史人物,初中应该学习我们民族的形成和制度的演进,高中应该将历史的人与事、地理融会贯通。所以他的写法很自觉。我建议高层次的读者读这本书要和他的《中国史纲》合读。他写这本小书,特别注意由浅入深的引导,例如讲孔子,你要知道他的思想,要去读《论语》;讲杜甫,最后说,要透彻了解他,你要读杜甫的诗才行。

3、在对每一个人物的写作上,包含了哪些方面?请以某一个人物作为例子。

这个人物不仅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作用很大,也有很好的人物品格。例如开头写大禹,先从中国地图上的黄河写起,这就很有当代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与黄河搏斗是多么波澜壮阔的事。大禹就是这个过程中涌现的第一位大英雄。他写大禹,一直写到夏朝建立,又两句话带到夏亡商兴。他接着写孔子,从曲阜孔林写起,也很有当代感,孔子是商遗民,这样历史写作,看似人物很散,其实一环一环是扣着的。他写孔子,不仅写孔子的伟大,还顺便把春秋时代描述了。接着写墨子,墨子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所以顺便把战国的历史也写进来了。所以这本书本来是有精密构思的。

用一个人勾勒一个时代,还有他写人特别注意孩子除了了解点历史,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什么?也就是品德养成。你看他写大禹,写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写孔子,写他好学多问,博学深思;写墨子,写他爱好和平,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再后来写马援“马革裹尸”,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两袖清风”。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书。

4、这种写法对于孩子了解中国历史有哪些作用?

这种写法,按照刚才讲的,他一让孩子了解历史大概,我们一步步怎么走到今天的,如何孩子读的粗略,起码知道我们历史上有什么值得自己自豪的英雄和榜样。还有通过这些历史英雄,养成一个美好的品德。历史,究其底,也就是传达这种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5、《史记》也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您认为这本书从中有借鉴吗?

这肯定是有借鉴的,中国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绕不开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说不完的。我们平时老是说,《史记》是纪传体,其实这是片面的,他是纪传表书体,纪传放在本纪、表、书、世家之后,他特别注意系年。他的“本纪”就像断代史,是为了写那个时代。例如《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都是线索特别复杂的,他用项羽和吕太后把那个时代串起来,你看《项羽本纪》的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可以说这部分就是为了写秦之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兴这个中间阶段的历史。《吕太后本纪》的赞:“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这个本纪是写刘邦死后到文景之治之间的这个历史。所以《儿童中国史》大概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了这个写法。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三):张荫麟是谁?

“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是两个广东人,一为新会梁启超,一为东莞张荫麟。上世纪二十年代清华文科才子以钱锺书、张荫麟为翘楚,曾有“北秀南能”的品题”。

清华园中,人称贺麟、张荫麟为“清华二麟”

张荫麟、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文学院四才子”。

又,张荫麟、陈铨和贺麟,师从吴宓,被称为“吴门三杰”。

那么,张荫麟是谁?

翻《儿童中国史》时,看到作者生平,两个数字隔得近。网上一查,种种盛名赞誉,更令人疑惑。这样一个史学大师,为什么现在很少听说?

张荫麟37岁的一生过于短暂,尤其史学界。除了一本未完成的教材《中国史纲》,似乎再没留下什么大篇幅作品。那是一本不到16万字的小册子,只写到汉代。最初笔误,署名为“杨荫麟”。这样一本未完成的作品,跻入了三大通史之列。“有人说,近代迄今,中国通史成百上千,但其中的上乘之作,也就只有两部半:一部是钱穆的《国史大纲》,一部是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剩下半部就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

张荫麟自号素痴,朋友闹他起外号张文昏公。“痴”和“昏”是悼念文章中最常见的评价。先生读书入了迷,往往半夜天亮也不在乎,常常读到天亮,在沙发上迷糊睡着了。大庭广众之下,又往往像入定的和尚一样陷入沉思,跟人聊天也是有一搭没一搭。据说,他结婚后第二天出门拜客,回来走到隔壁人家,对主人连说“对不起,累你久等”云云。

早年即患心脏病,登高则心悸,抗战期间营养坏,离婚后独居,从宋人文集笔记里搜集材料,常读到深夜,终现精力短绌、神志不旺的征象。至1942年,慢性肾炎发作,10月24日凌晨3时,在狮子山卫生院病逝。据说“弥留之际,他与病床前诸位学生逐一握别,颂《庄子·秋水篇》,声音悲凉,诵后似感舒畅,默然无语”。

《秋水》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它要义就是时空无穷,诸事变动不居,“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开篇几句印象深刻:“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先生以37岁的一生,试图把握几千年人类历史时空,无法想象此时回首短短一生又是什么心境?或已泯视生死夭寿,或已没有喜怒萦怀。

陈寅恪痛心,悼诗中这样写:“大贾便便腹满腴,可怜腰细是吾徒”。张荫麟又终究没有躲过后世的健忘。吴晗见坟墓冷落在遵义郊区,藏书堆积在北平东莞会馆:“中国的学者如此的稀罕,已有成就的学者如此的被糟蹋,荫麟就如此寂寞地死去,寂寞地被人遗忘了”“半个多世纪后,在张荫麟执教过的清华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在一次课堂上向学生提起张荫麟及《中国史纲》,竟然无人知晓”。

说是人走茶凉,史书又何尝不“冷漠”。我给女儿读到书中马援篇,“援上阵身先士卒,中箭贯胫”,马援的小腿被射穿了。女儿问:那他疼不疼呢?这点书上没说,他当时肯定疼,但历史记载英雄行为导致的可见结果,而从不关心个体的生存感受。常说读史使人明智,或是旁观者清,不曾陷入腿疼之中。

再说《儿童中国史》,“张荫麟找来袁震、杨联昇共同完成,但成稿之后并没有出版,稿件也都流散了”。本书按照他拟定选写的历史人物,搜集撰写的稿件,按原拟定书名出版。自认为有几个特点:

一是生动。像聊一位旧人,又像是纪录片解说。据说张荫麟不满当时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他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有网友形容张荫麟笔下的历史像“好莱坞大片”。

二是气爽。一般不是先从材料入手,而是先从认识做起。厘清逻辑标准,然后按逻辑统一性展开史料,以避免概念歧异,所以他文章脉络清楚,神清气爽,绝非乌烟瘴气式的材料堆积。

三是情深。“历史教本之纂,不仅以传知,亦以立训。训之大者,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是矣。”张荫麟编写教材有明显的救亡大背景,希望年轻的读者记住抵御入侵的英雄人物、中外交流的世界大格局,以及古代科技和文学成就,他希望通过人物、史事,融会而贯通出一种民族的精神。张荫麟撰文《读<南腔北调集>》,称鲁迅“已为一切感觉敏锐而未为豢养所糟蹋的青年们所向往”,他显然就是这样一位青年。

剪贴抄书,感谢张荫麟先生的这本小书。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四):民国时期的儿童读的中国历史课本是什么样

印象中历史这门功课是在上了初中以后才开始学的,课本的结构应该是按照朝代的发展顺序来的,内容则是历史事件与人物结合着来讲述的。初中时的课本是这样,高中时也差不多如此,不知现在的历史教材是怎样的,但估计在结构这方面应该是没有太多的变化的。

最近读到了一本《儿童中国史》,仔细一瞧居然是“大家小书”的青春版系列中的一本,再次感慨这“大家小书”还真是无所不包啊!

虽然此书的名字为《儿童中国史》,但其实却是当时的民国教育部,委托清华文学院四才子之一的张荫麟所编写的高小历史教科书。

“高小学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去问了一下度娘,得到的答案是小学六年级。不要觉得“高小”学历低,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旧社会,能够读到高小文凭也算是挺不容易的了。

与今天的历史课本不同,《儿童中国史》这本民国历史教科书是通过讲述历史人物,来勾勒出中国历史大轮廓的。虽然书中第一位出场主角的“大禹”,但并不表示在他之前出现的“尧舜”就一点都不会提及,而是以大禹为中心人物,发散性的来展现其所在时代的历史。

从我们刚刚提到的大禹,一直到在此书中最后登场的戚继光,作者一共撰写了20位中国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不过相比于中国五千年历史,用二十位历史人物来展现,似乎数量上单薄了许多。

其实当年这份教材的编撰者不止张荫麟,还有史学才女袁震、文学家杨联昇。只可惜书稿写成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出版,后来稿件也都流散了。此书的此次出版后人是根据张荫麟先生当时拟定选写的历史人物,搜集到了一些张荫麟和袁震撰写的稿件,一共凑得了20位“国史上之大人物”,这才有了这本民国历史教材《儿童中国史》在今天的面世。

张荫麟先生当年在编写此书的时不走寻常路,没有按照通常写课本的方式,他更加希望此书能够成为一本一般的儿童读物。所以此书读来相较于日常所见到的教科书来说,多了几分活泼有趣的气息,读来轻松许多,也更加适合当时的少年儿童们来阅读。虽然是特意为儿童所打造,但张荫麟与袁震皆是公认的历史奇才,所以即便是已成年之人也可拿来一读,当做是中国历史的初级了解读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儿童中国史》读后感(五):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

“国史”与“儿童”发生交集,应属一种近现代以来的产物。辛亥以前漫长的古典时代,历来在私塾学堂自然有蒙学读物,《易经·蒙卦·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后人就把儿童早期教育称为蒙养教育。但那是引领儿童识字进而了解经书典籍、为日后通习圣贤经义做准备的教育步骤,却谈不上树立一种史观或文明观念,更谈不上塑造现代国民的精神气质、开阔国民的眼界。

古典时代也会在官方主导下修订国史,但那主要是为历代皇权“鉴古今、知兴替”,吸取前朝教训、为本朝论证合法性提供保存在庙堂的档案资料,影响基本限于上层文化政治精英。整理国故,并为国民讲述本国国史,则与此不同,一面同近现代肇兴自下层的大众化民主运动、教育普及密不可分;另一面,更是产生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与近现代民族国家的成型基本同步。

与此同时,蒙学在古典时代还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汉唐宋明的时代,中国文化没有大断裂,始终没有遭遇一个外来且呈碾压之势的文化,故而传统儒学的训诲、教导还能对人心起到引导、规范作用,无须学者经师费心严加申饬。然而,随着晚清近代以来,西洋科学知识、政教制度挟炮舰东来,儒家圣人教诲和行为准则越来越失效,尚无民族与国家意识的“天朝上国”猛然跌入列国纷争的局面,甚至眼看有文化沦丧、种族不保的危险,这也正是清末维新派大声疾呼“保教保种”的原因。

置身此大背景下,为年轻一代国民讲述国史也就具有了构建民族身份认同、建设巩固现代国家的重要功能。

近来新出版的《儿童中国史》(张荫麟、袁震 著,蒙木编订,北京出版社,2021年8月版)正是在此背景下,于1935年由民国教育部委托张荫麟和袁震执笔撰写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张荫麟是著名历史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与钱锺书、吴晗、夏鼐并称“文学院四才子”,毕业后赴美留学于斯坦福大学,归国后在清华、北大两校讲授历史、哲学,抗战爆发后任浙大、西南联大教授,1942年去世。袁震则是著名的才女,18岁考入武汉大学,后入清华史学系,与著名史学家吴晗相恋结婚,1969年去世。两位作者史学造诣深厚,又处于中国现代国家将成型而未成型之际,面临着内忧外患,因此书中也时时反映出他们对时局的思考,进而影响着他们为孩子讲述国史的方法、取舍。

虽是小学教科书,本书却不像通常教科书那样充满索然无味的说教,而是文笔生动易读,且负载着作者对国史教育和写作的独特理解。例如,张荫麟受民国教育部委托主编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他在撰写体例上便创新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写法:小学国史以人物为经络,选取国史上的大人物,通过讲故事的体裁烘托各历史时期的大事;初中国史则以事件为经络,分民族篇和社会篇;高中国史则以时代为次序综述人物、地理、事件,形成融会贯通。作者将这归结为“钻观”“纵观”“横观”三种观察历史的方法。这显然是遵照学童因年龄差异而学力不同的规律,使教育从形象直观到抽象综合的步骤渐次前进。

更重要的是,作者把这种历史写作当作一门艺术,绝不仅是为了生产将来各行业的“技术工种”、执行者,而是包含着更深远的用意——培育具有现代眼光、现代胸襟、现代精神的开明国民。而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首先考虑的就是救亡图存,因此在题材上本书格外注重选择代表华夏灿烂文明成就、声名远播并促进文化发展的大人物(例如大禹、孔子、张骞、玄奘)和历史上抵御外侮、为国效力、不辱使命的名将贤臣(例如马援、谢安、范仲淹、文天祥、宗泽)。

这些篇章多写于1931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数月,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时局的危迫、紧张的气氛。书中借历史上的故事喻指现实、抒发担忧、言明心志的段落比比皆是,在当时自然是为了鼓舞士气、提醒世人注意时局,但即便是今天的孩子读到其中的文字,依然能由感动生发出树立远大志向的渴望、造就对华夏热土与文化的赤诚热爱。只有了解本民族人才辈出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才能激发年轻一代开拓进取的意志、促使新的国民拥有宽阔博大的眼界格局,不致消沉悲观,也不局促于狭隘偏激,而这种国民教育在任何时代都应努力不使中断或偏离。不如此,不足以谈论一个民族的伟大。

于是,这样一册小书,在史学大家笔下却不仅仅具备传达知识的实用功能,倒更像一部精心造就的艺术品。大家手笔,往往在最通俗易懂处反而最见功力,这其实也是时下的文史写作应该留心措意之处吧。当今似乎有这样一种趋势,越是专业深耕的学者越轻视大众,更倾心于跟专业同行切磋交流,也无心把研究作为一件艺术,倒更像在生产一件产品;而大众也反过来轻视专业学者,认为他们固守狭小的领域和圈子,欠缺用明白简单的话表述深刻道理的能力。两者越是互不理解,也就越互相轻视、越离越远。这本小书却提示着文史专业写作完全可以用极浅显的语言讲述极深广的内容,而且它的意义正在这样的播撒中发生。

现代国民的塑造,关键就在读史。章太炎就说“保存国性,发扬志趣”是教育的根本,而这教育的要点就在于通过读史来激发国民的志趣。这既是张荫麟时代学术名流们的共识,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就在大致同时,美国的欧文·白璧德提倡“新人文主义”,就尤其重视教育和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反对功利主义的教育纯粹为了培养现代技术分工岗位上的人。这类教育观念后来在西方逐渐发展为今天大学里的“通识教育”,主张塑造性格才能知识等各方面全面完整发展的现代国民,并且越来越重视古典教育。而在当时,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梁实秋、吴宓、梅光迪就在留学期间服膺新人文主义,并在回国后积极倡导“整理国故”,有的人还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衡派”,致力于发掘传统价值中对现代国民塑造有益的因素。

随着1937年的到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抗战建国”的时代。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成型,正是在抗战之中,而这个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要起始于甲午战败。这一说法有些道理,如果没有“亡国灭种”这样的危机,很难说中国人会打破一直习焉不察的“一盘散沙”状态,形成一种同仇敌忾维护领土和文化的决心。而用现代哲学的理论来说,自我对自身形象的感知正是建立在区分于“他者”的基础上的,换言之,没有一个外来“他者”的侵袭,自我很难具有自我意识。

为孩子讲述国史,就是这样一个寻找自我的文化历程。这个文化历程恰好重合于孩子在童年对世界的模糊理解中逐渐辨认出“我”这个形象的心理历程。

这册《儿童中国史》讲述华夏历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的同时,也讲述了那些影响深远堪称伟大的思想、公平正义良善责任勇敢刚毅之类的美好人格品质,还通过这些故事勾勒了人物当时的历史背景、事件背景、社会政治脉络。学童阅读这些故事自然也很容易被唤起去了解更多历史细节的热情,还可以不怎么费力地在脑海里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比如墨子的故事传达了“战争不正义”、“应该心系天下苍生性命”的“非战”思想,呼唤应当珍惜和平、保卫家国。再比如范仲淹的故事表现了范仲淹节俭自律、胸怀大志、刚毅果断的品质,很多小事体现的不正是孟子和宋代儒家理想中勇猛刚毅的人格吗?再例如王安石的改革在许多方面保持着与范仲淹改革呼吁的连续性,而他们最后的失败怎么不会促使读者思考其中发人深省的原因呢?个人在历史处境中的无奈更衬托出这些形象身上的光辉。

不同于普遍通行的概论类历史教科书,这册小书呈现的是许多完整的人生历程,尤其是对孔子的记述,完全可以在读者心中造成客观立体的印象,这就创造了使读者全面了解孔子的机会,也悄悄使那些带着偏见的意识形态式讲述失效了。这样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的了,即便是成年人也可以在阅读中得到一些从前偏见中没有的角度。

张荫麟希望通过人物、史事融会贯通出一种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看来就是“宏毅中和”,这正是他给孩子写国史的目标:塑造现代国民。假如读者循着这些故事去读更严肃的书,进而激发对历史和现实更多的思考,那么历史大家写作这样的小书,就堪称厥功甚伟了。

(本文已刊于2021-12-22《中华读书报》16版,此为原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