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庆往事》读后感锦集

《重庆往事》读后感锦集

《重庆往事》是一本由向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庆往事》读后感(一):《重庆往事》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重庆某个县里的一段与敌特斗争的故事,因我对重庆本地史料也颇感兴趣,就买来读了,读到一半搜索作者“向林”这个名字,又发现他竟然是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校友。

故事的脉络很清晰,以乔家三兄弟的老幺乔文燮为主角展开,通过不断破获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小案件,穿插解放前乔家两个兄弟的成长经历,最终揪出潜伏在人民群众里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整个故事读起来很流畅,但个人认为,这本书也就是普通网络作品的水准,距离“优秀”还差得太远。

列举一些问题:

1、写法不像文学作品,而偏向于机关公文材料

试看这一段:

这段交待背景的话,稍微改一下,就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报的《情况说明》,时间、地点、人物职务、用词等等所有的要素,都像极了报告文学。这也许是题材所限,作者故意为之,但读起来却显得尴尬。

2、人物刻画过于脸谱化,像提线木偶,而不似鲜活的真人

从主角到配角,每一个出场的人,在作者笔下,几乎都丧失了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特点,而变成了作者推动剧情的工具,简单而粗暴。比如主角乔文燮,作者强行把聪明、懂事、讲政治顾大局、思维清晰、孝敬父母等各种有点强加到一个初出茅庐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身上,可以说是强行开挂,一路绿灯,完全不讲“基本法”。其他人物如翠翠、夏同志、李书记、肖局长等,莫不如是。

3、很多情节不符合逻辑

举个例子,主角乔文燮最惦记的两件事:大哥是怎么牺牲的?二哥是否还在人世间。

大哥的牺牲,从一开始提到,到最后揭开谜底,本以为是悬念,但后面揭秘时不痛不痒,并没有出现反转或者意想不到,就是普普通通被敌人杀害然了而已,不清楚为什么作者要把它作为一段主要的暗线来安排。

二哥的下落到后面揭开了,随国民党到了台湾,并且多年隐藏真实身份,这个安排也没想明白。二哥当年到了台湾后,完全可以找机会(比如偷渡)回到大陆,与妻子和家人团聚,但他却选择了在当地重新娶妻生子,亲手造成原配守活寡的悲剧。

《重庆往事》读后感(二):重庆往事:大国、大江、大山城,孕育多少英雄儿女

这是一部悬疑推理小说,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还是一幅重庆地方历史文化宣传画。

或许因为作者向林是重庆人,他这一次的发挥远远优胜于前作《读心师》等。

作者对重庆解放前后历史、各区县地形、民族音乐和传说的熟悉程度令人钦佩。

作者在人物性格塑造和对白铺陈时也极大还原了当地人民的本真面貌。

比如,对蚩尤故里的溯源,让整个故事具有了更加悠远的历史视野。

对啰儿调的介绍,使小说富有一种音乐美和当地的气息——自然、热烈、烂漫。

全书以重庆石峰县乔家三兄弟为灵魂人物,大哥乔智燮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二哥乔勇燮与顾家大小姐相恋并私奔,后来却突然失踪,几十年毫无音讯,顾家大小姐死心塌地为他守候,一等就是半生;老三乔文燮刚满十八岁,进入公安系统不久就发生了一起爆炸,同行的警察,连同公安局长在内,都被炸死,唯独他因为吃了一枚下了泻药的粑粑去茅厕,而幸免于难,乔文燮发现,这次爆炸与他牺牲的大哥和失踪的二哥密切相关。他决定调查真相。

这本书的主线是爆炸案牵扯出乔家老二成谜的去向,以及乔家老大成谜的死因,背景是上世纪四O年代解放前至九O年代末重庆成立直辖市之间五十余年,从军阀混战,到国共合作抗日,到毛泽东同志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从剿灭土匪到自然灾害,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几十个人物先后登场,亲情、爱情、师生情、爱国情交织在一起,这一切的核心在于乔家老二乔勇燮。乔勇燮出场的地方并不多,因为他的去向是一个机密、秘密、隐秘,是整部小说悬疑的核心。

整个故事的叙述主要聚焦于乔家老三乔文燮,我们可以看见乔文燮从青少年到中年之间经历一系列事件的考验,他的价值观成长、成熟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郭怀礼老师对他,以及小说中多个人物的教育、教诲、教导,如果不是有郭老这样的“世外高人”的存在,很难想象这一群人各自的轨迹会偏离到什么地步。

郭怀礼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睿智,淡泊名利,潜心教书,如春风般度化人的老先生。他虽未投身官场,但他关心国家大事,地方事务,关心百姓温饱,青少年成长,可以说是一位特别值得景仰的先生。正如郭老自己所说,“我们都是信奉辩证唯物主义的革命者”,党和国家前进的道路上,少不了这类同志的坚定信仰和坚实付出。

有的人将革命前途和大利益置于价值序列中最高级,相应地,就会有他们的亲人、爱人被委屈、辜负。贺灵雨就是那个悲剧性的人物。她与乔勇燮情窦初开、为爱私奔令人感动。

乔勇燮在命运的路口,选择了一条为更多人的利益牺牲自己与两人的幸福。

当乔勇燮远走台湾几十年后回到家乡,在小院外偷偷凝望这个自己辜负了的女人时,“他站在那里,一个人痴痴地笑着,可是不知不觉眼泪就下来了......”

他还是选择回台湾,否则他在台湾的妻儿就会被敌人杀害,他对贺灵雨说:“下辈子吧,下辈子我给你当牛做马来还你。”

贺灵雨痴心不改,绝望地对着他的背影嘶声道:“乔勇燮,你告诉我,下辈子你在什么地方?”

她不再责怪心上人不辞而别,让自己等了三十年。她曾经坚信他一定会回来,没想到他真的回来了,却马上又要走!

下辈子?如果真有下辈子,你在哪儿呀,我要去找你!

这个女子的最后一问,令人肝肠寸断。

《重庆往事》读后感(三):重庆往事|爱情与革命理想的交织,小家与大义间的取舍

“砰”一声巨响,从茅厕出来的男子,看到眼前的景象,大脑一片空白,众人谈笑风生的吊脚楼灰飞烟灭,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他拔起腿就往山坡上跑,嘴里喊着,奶子,奶子!

逃命般奔跑的男子,神情慌乱,模样稚嫩,他是重庆石峰县乔家的三儿子。他同肖局长和同事一起来石峰县搞长途拉练,落脚在三叔家,正准备吃饭,闹起了肚子,于是来到吊脚楼外的茅厕解决内急。

刚提起裤子,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不知哪里抛来的手榴弹,将三叔家的吊脚楼夷为平地。18岁的乔文燮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条件反射的往家跑,在他心里,妈妈是他最安全的避风港。

这场惊天的爆破案,牵涉出了一桩敌特悬案,乔文燮临危受命成为了这个地区的特派员,开始收集线索,一步步解开催命的谜局。

乔家大儿子为革命牺牲,二儿子亡命天涯不知所踪,乔母在听说三儿子的任务后背更佝偻了,她一点也不希望家里再有人卷入这场无声的斗争,可惜人心抵不过命运。

这是《重庆往事》中的开篇,一场爆破案揭开了建国前后在重庆的一段敌我斗争历史。在这个混乱又孕育新生的年代,乔文燮没有主角光环,用非凡的直觉和扎实的求证一步步接近案件真相。

读这本小说时,我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身上的悲情英雄主义,乔文燮的老师郭怀礼身负秘密,坚守使命,放弃了世俗上的功名,选择了在小县城做一名教书匠,苦心追查着命案的真凶,追查着躲在我党内部的敌人头目。

我也感受到了革命年代家属身上的苦情执着精神,乔文燮的二嫂,多美好的一个姑娘啊,生在战乱年代的富裕家庭,哥哥保家卫国战功显赫,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学识,本可以找一位不错的对象相守到老,却选择了乔文燮的二哥,这一次执着,不仅让老父亲气急身亡,也让自己守身如玉三十年,苦苦等待,等来的确实一场只有自己蒙在鼓里的巨大骗局。这份爱情值得吗,书中没有二嫂的心里独白,或许乔文燮的二哥在他孩子的名字里隐晦表达了。

小说中有很多处细节,让人热泪盈眶,重庆机场,所有人翘首以盼毛主席的到来,作者克制的描述难掩心内的澎湃,贺家小院门口,乔勇燮与日思夜想三十年的妻子相视刹那,立马转身离去,妻子眼角的一滴泪让人倍感同情。

小说中也讲述了不少离奇故事,半年内不少老人孩子患病而亡,竟被道士告知风水所致,迁坟遇到了大蛇,天价陪葬品不翼而飞,谁是内鬼?下乡采风的文艺工作者,体验世外桃源生活,不见踪影却见那牡丹花格外艳丽,谁是凶手?老乡身患重疾,与儿女孤苦度日,背靠的山洞中却别有洞天,谁是始作俑者?

所有的答案都在作者笔下,呼之欲出,老辣的文笔让人大呼过瘾,如果你也想一同感受这段历史的跌宕起伏,感受民间故事的曲折离奇,感受那个年代人们心中朴素执着的革命信仰,《重庆往事》值得一读。

《重庆往事》读后感(四):为了爱与信念,在反谍一线斗智斗勇,这些人我们应该记住

正值清明时节,缅怀先烈,永远记住曾经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是基本美德。在正面战场与敌人面对面较量的壮怀激烈,但在隐秘战线上按住敌人脉搏的无畏者同样要铭记。

以前看过一些谍战片,但影响最深刻的还是《一双绣花鞋》,那时候年岁还小,看起来还真有点可怕。后来读到麦家的《暗算》《解密》《刀尖》《风声》等谍战作品,现在读到重庆作家向林的《重庆往事》,别有一番滋味。

《重庆往事》中半个多世纪的反特密案,书中的主人公乔文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和能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体,在那个复杂的年代里他需要自己掌握命运。

1953年的一场爆炸拉开了反特的序幕,乔文夔——一个十八岁懵懂的小公安开始了自己的成长之路,遇到爆炸案的时候他也是惊慌失措的,但在历史的洪流中有的人被推着成长,有的人被洪流淹没。乔文夔是前者,他不为表象所迷,逐渐成长为一名特派员,为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开始了奋斗。

陪葬品被盗案、残匪藏身案、通讯员失踪案等,一桩桩案件在乔文夔的手里被勘破,他有着不一般的知觉,也有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一步一步的推理论证。但他也有苦恼,虽然案件破获了不少,但最终的谜题却依旧无法解开。

在小说中写了乔文夔的家庭,一位母亲和两位哥哥,三兄弟的人生相互交织又相互影响,推动着故事一步步向前,也从中体现出了三个人对亲情、爱情、大仁大义的态度,老三乔文夔为了信念和爱,在孤独地战斗着。

这本小说读起来充满着川渝的味道和巴人的风韵,作者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经过本地化的处理加工,为读者呈现了半个多世纪山城重庆的生活全景风貌,尤其是书中那一首“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欧郎啰。挑起扁担郎朗扯,咣扯,上山岗欧啰啰……”,其旋律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

当然,《重庆往事》并不是单纯地给我们讲一个反特的故事,其中对当时文化的思考、对使命担当的诠释都值得细读和揣摩。在文中夏书笔就对“啰儿调”进行过调查考证,“啰儿调”可能是蚩尤时代传承下来的。此事说明当时残酷的环境下已经有些人开始对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和传承,实属难得。

往事比起现在所谓的畅销书爽文来说,我觉得更加有可读性,它能带给我我们思考,回顾历史记住该记住的,原谅该原谅的,遵从内心的选择,勇敢的生活。

还有哪些在为了人民安全、社会稳定而奉献自己的人,生活在现在社会中的我们应该将他们铭记,在岁月的尘埃里致敬。

《重庆往事》读后感(五):风筝是没有影子的,但是影子却不能没有风筝!

提到谍战剧,就难以忘怀2017年播的一部剧《风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剧中让我崩溃的一句台词:“风筝是没有影子的,但影子却不能没有风筝!” 这部剧不同于以往的谍战剧,他没有一味的歌颂男主角的伟大,而是以平和真实的方式讲述那个年代情报人员的一种真实生活。而不同于《风筝》,重庆作家向林写的这本《重庆往事》则以建国初的重庆为故事背景、整个创作时间维度比较广,跨越了半个世纪。

书封设计很有韵味

作者以一个小公安的成长为线索,以层层困难为隐喻,再现了公安反特战线上那些谜局、暗战与光荣使命。作者向林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重庆人写重庆故事,自然有一种十分地道的感觉,有很多重庆当地的网友评价说,看着好亲切。但是《重庆往事》的迷人之处不仅仅局限于此!

作者向林

开篇以一场离奇的爆炸事故为由,便由此抓住了每一位读者探寻真相的心。作者不紧不慢,把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位人物娓娓道来,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无论是无名小卒还是高门显贵都一一悉数登场。每一位人物的性格,习惯都在作者向林笔下被一一勾勒出来,每一位人物都是这个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位成员,他们共同构建了这个扑朔迷离的关系网络。从众多人物的出场及联系便足以看出作者向林对于故事张力的把握程度有多深厚。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其实却是一环扣一环的联系。这个故事里交织着乔家两兄弟的相处、充满智慧的诸葛型人物郭怀礼、前国民党军官贺坚各自的隐秘潜伏。从一层又一层的侧面展现了三四十年代重庆经历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庆人对这动荡的半世纪最深刻的认知和思考。相信每一个重庆人在感怀这段历史时都有不一样的感触。

时代缩影

回过头来看,重庆这座因抗日战争而改变了自己历史命运的城市。她的受难与荣耀,在那段关乎民族存亡的时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与那个大时代一起,成为胜利的象征,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在这段往事的伤痛中,情报人员或许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小事件。但是他们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所描绘的乔文燮一家的痛苦遭遇和巨熊村的“世外桃源”之景,无比清晰透彻的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面对变革的反映。通过对知识分子郭怀礼与国家干部李庆林的言行对比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发展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病,深刻揭露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和教育等问题的深度思考。

风筝

风筝

《重庆往事》不同于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谍战故事,《重庆往事》更加纯粹,更加简单但是他最真实,透过作者的笔触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最真实的谍战实况,看到了反特地下工作者和公安战线的不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情报工作人员从来都没那么容易他们抛家舍业,舍小家为大家,甚至成为了自己同志的眼中钉,肉中刺。就像《风筝》中那句台词一样,“我忍了十年,我不知道接下来我还要忍几个十年。我这一辈子,还能活几个十年啊?我什么时候能活得像个人?”这是风筝和上线碰头时说的话,这一句话道出那个年代无数情报人员的心酸。

风筝

在那个混乱又孕育着新生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隐秘的身份带给他们痛苦,也带给他们孤独战斗的勇气,在重庆往事里刻画了不一样的重庆韵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