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故乡和布谷的歌》读后感1000字

《故乡和布谷的歌》读后感1000字

《故乡和布谷的歌》是一本由童子/著 / 小满/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1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乡和布谷的歌》读后感(一):地面上的洞

打开《故乡和布谷的歌》,淡墨、淡青色的墨、浓墨和孩子一样笔触的画,比这本书里的诗更早地进入我的眼里。大概因为记忆是黑色的,而梦才可以是彩色的。整本书里,只有一朵小云、一个太阳、两个女孩子用了淡淡的彩墨。 “我在落叶下面/发现了一些/黑黑的、寂寞的洞//小小的神/居住过的家/就是这里/”(《地面上的洞》)。据说人的一生,童年是最漫长的,其他时间转瞬即逝。那转瞬即逝的就包括对整个世界的好奇心。 毫无疑问,童子是国内所有给孩子写诗的作者里最优秀的之一。他的诗里住着一个小小的少年,这个小小的少年和童子的大人一起生活着。他的诗温柔、节制、富有音乐性。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有明确的读者——他自己和孩子们。 每个写作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他们都在自己的星球上干自己想要做的事,每个星球上太阳和月亮的出生和死亡时间都不一样。拿着童年的蝉鸣一边走一边唱歌的人是孤独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小小的水潭里/青蛙叫起来// 菖蒲开花了/燕尾草长高了// 野木樨慢慢的/把小径遮起来了// 谁的脚步声响着/轻轻走过来了//”——《水潭》 是谁把小径和记忆慢慢地遮起来了呢,又是谁走进了满是记忆和青草香的小路呢? 这本诗集里让人掉眼泪的是深深的思念和那句“冰一样的碎屑”。它们在《月亮山》、《世间的风》和《想到宇宙尽头》里有克制的、无奈的、深深的忧伤和承受。 童子心里的小小的少年一直在到处漫步、寻找,和他心里的另外一个大人一起。这两个人不由自主地会讨论和诘问自己以及世界。比如诗集最后一首《田野的孩子,天空的孩子》,人和蚂蚱、草丛一样都是田野的孩子,害怕自然却又渴望从自然的孤独的孩子(星星)那里得到慰藉。 愿童子的小小少年对世界永远有好奇和爱!

《故乡和布谷的歌》读后感(二):王往:我们也是啼叫的布谷 ——童子《故乡和布谷的歌》品读

虽然诗歌的任务是抒情,但是当“故乡”进入诗歌时,触发的情感远甚于其他,总是最复杂最深刻的,就连爱情也不能比。这种情感有一般意义上的乡愁,有对“根”的追忆也有对“根”的局限性的反思,有游子的失落,有被迫在高楼大厦中谋生的委屈,有对故园无以回报的愧疚,有我心安处是故乡的自我安慰。故乡有故乡的面目,游子有游子的情怀。无论如何,她是我们生命的“果核”,我们是她枝头的飞蓬。分开海水,摩西也要带犹太人回到应许之地。归去来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意识。我们对故乡现实的批判,对故乡人情冷暖的感怀,都不会影响对那片土地的深情,就像岸上的鱼,落难了也不会抱怨水。 因为她是童年、母亲、父亲、祖先、灵魂的代名词,是生、死、爱、恨、泪水、欢笑、梦想的代名词。 异乡的一声布谷,会让我们垂首于故乡的念曲。 《故乡与布谷的歌》,布谷鸟与故乡,随着快递飞到案头。读几行就听听,除了布谷还有什么声音?听听,再读读,布谷声里除了故乡还有什么? 还有伤,还有痛。“那些孩子好可怜啊/没有玩具的孩子/没有吃过糖的孩子/即使长大后也不会开心/有再多玩具也不会开心的孩子/没有尝到母爱的孩子/没有在怀里安慰过的孩子/……” 还有思念和追忆。“世间的风/把喜欢的全部带走了/我亲爱的朋友啊/也去很远很的地方了/” 当然,还有诗歌必不可少的幻想:“我们……小小的身影就像是/散落在田野里的星星/发出孤独的光芒/——而所有的星星/都是天空的孩子呀/” 当然,还有诗人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想到时间尽头的/夕阳和星空里/也不再有一丝人间的情感/不禁深深地/忧伤起来/那些冰屑啊/冰一样的碎屑啊/” 当然了,还有美,还有善,有诗歌所应有的所有元素,色彩、音韵、细节、。 最不缺的是童趣。向往大山爬上谷堆远眺的平原上的孩子、在花叶上寻找落脚点的蛾子、和蚱蜢谈天的狗尾草,会发出声音的阳光、石头、波斯菊…… 有这样的诗歌绘本,是孩子们的福气。 这样的诗人是上帝派遣给孩子的。 这是让孩子们笑的也是让孩子们流泪的诗歌。 什么,流泪?让孩子们哭? 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伤和痛,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伤和痛。伤和痛不因时代而分轻重,也不因年龄而分深浅。何况孩子的泪水最为纯真。痛感与生俱来。快乐是掩饰痛感的方式,流泪也是释放痛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快乐和鼓励孩子哭泣一样重要。没错,是鼓励,伤和痛有时是一种毒剂,需要泪水排解。泪水是情感的净化,忧伤是灵魂的复苏。 当然,我相信不仅仅是孩子,即便成人读了这些诗也会深受触动,谁说布谷鸟的歌只唱给孩子听呢!谁说我们不需要在布谷的歌声里涤荡尘世的风沙呢! 好的童诗,首先是诗呀。好的诗,首先是烙上童真的呀。 在诗歌里,在童真里,我们飞翔、栖居,我们拥有天空和大地,我们被故乡疼爱,我们对故乡倾诉,对孩子讲述…… 我们也是那啼叫不止的布谷啊……

(王往,于2021/8/14/夜)

《故乡和布谷的歌》读后感(三):月亮的话,童年的歌

(为《我想问问月亮》和《故乡和布谷的歌》两本一起写下的文字。)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写作儿童文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这两本新书并排放在眼前的时候。我把它们一翻再翻,从尾又看到头,颠来倒去地欣赏,好像一个儿童刚刚得到心爱的玩具…… 这样的好心情还在延续,毕竟,不是任何时刻都能有两本新书出版,而且它们是一样的精美别致,浸透了从插画师到设计师到文字创作到编辑加工,我们每一方所投入的情感的力量所完成的,几乎没有一点儿瑕疵的作品。 《我想问问月亮》里的诗作,是我创作童诗以来不同年份的作品,几乎每一首对我都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或是代表那个时期我所在意和所试图表现的对象。我不能确认自己是否一直有所进步,但能确认自己一直在努力拓展作品中的宇宙,让它们尽可能地包容更多,也更贴近想要的表达。 对我而言因为比较有代表性而显得独特的这些小诗,把它们汇聚在一起,放在同一本书中,就显得很协调。真是有趣。我几乎能为每一首诗讲出它们的故事来……但诗歌背后的故事,并不一定属于诗歌,大大小小的读者自己会为它们创作出背后的故事,那是属于读者自己的。这一点,才更令人期待吧。就像《怪兽》这首诗,很多孩子喜欢它,读了它更珍惜自己的玩伴,更留恋自己的童年时光,甚至会有孩子悄悄地问:怪兽从前也是一个小孩吗?我长大了会变成怪兽吗? 我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呢:我现在是好好地长大了吗?还是在心里其实偷偷藏了一只怪兽? 皎洁明亮的月亮啊,一定能回答所有疑问的。毕竟我那么喜爱月亮,这本诗集里有三首诗是写给月亮的。心灵解答不了的疑惑,就请月亮来解答吧。成长中难以回避的伤心,就请月光来抚慰吧。 这里面有几首诗是以大人的心态献给孩子的,比如《我总想给里面多放点儿什么东西》,是给孩子全心全意的祝福。《最后一天》是给孩子讲述一个雪人的情感历程的。我希望孩子能够记得这些情感生发的时刻,在长大后有一天,体会到那些未尽的意图。 而《故乡和布谷的歌》这本书,首先是画家小满献给他的故乡的,然后是我。小满的故乡是云南陆良一个叫“树搭棚”的地方。我的故乡是陕西一个叫“大荔”的地方,再往下还可以叫“辘轳把”。两个故乡的名字都透着稚气可爱吧?小满的画儿和这些诗歌做着穿插,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共同讲述着我们的——童年的故乡,孩子气的乡愁。 小孩子会懂得“故乡”和“乡愁”的概念吗?当然啊,很小很小的时候,乡愁是“家”,再大一些,乡愁就是“妈妈”,直到更大了,才会在语言中,把乡愁替换为“故乡”,但是谁又真的会否认“故乡”也是“妈妈”的代名词呢? 和《我想问问月亮》有所不同,给故乡的诗大部分是在2019年初夏集中创作的,源于情感的集中释放,也是对故乡这一童诗写作素材,所做的一次童心书写。不是直接书写记忆里的童年,而是同时书写过去的与现在的时空,过去的与现在的记忆,所以诗中的那个“我”,有时候是现在的我,有时候是在成长的我,只有故乡是不变的,过去的故乡,也是现在的故乡。 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从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乡”和“乡愁”,成长不能缺失这些必须的心灵感触。 这两本书里各有一首向我的友人致意的小诗,《邮戳》是给诗人乌木的,《月亮山》是给好友漪然的,年轻诗人乌木的诗歌在十多年前就给我了很多有益的启发,至今仍然影响着我的创作方式和创作观念,《邮戳》里那种天真有趣的思维,很契合我们俩的交流;漪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曾经无话不谈,在我的创作道路上,她给过我许多鼓励和帮助……当她离开这个世界,对她的思念,似乎也成了一种回望过去时代的“乡愁”的部分。 而我相信即使回望过去,也是在惆怅中带着美好的寄托的。这是童诗的本真之处。 感谢乐府文化出版这两本童诗绘本,感谢所有为此付出的人。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我所爱的人,让我此刻的感受更加真实而圆满。我愿为了这样美好的收获,继续走在儿童文学创作的路上。

《故乡和布谷的歌》读后感(四):童真的嬉戏之歌——论童子的童诗绘本

文|闫超华

谈到童诗,我们似乎总是绕不开童年带给我们的启示,这种记忆超越了我们原有的生命形态,它成了某段时间无声的旋律,保存于我们内心。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在童诗中得到确认,即诗歌的在场性。“童”是成长的某个时辰,“真”是本质(原始)的内心状态,它们形成的合力引发的语言反应具有神谕的效果。童诗这一文体的起源其核心就是童真,当然还离不开嬉戏的精神辅助。比如观察儿童,重返童年的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发现了孩子的“诗歌花园”,而爱德华·李尔的荒诞诗直接就影响了后来的谢尔·希尔弗斯坦。因此,像童子那样“追逐永恒的天真”(童子《天真之歌》中的诗句)一定也会获得天真的“追逐”,至少,他的诗意已经欢快地围着我们旋转了:

我愿自己再天真些

好让世界仍围着我转

——《天真之歌》节选

像所有的读者一样,我受益于童子对童诗的探索和呈现,幸运的是我可以在他写作的行进中谈论他的童诗。因为就其意义而言,评论就是一种“挖掘”而非盖棺定论,否则这种写作还有何乐趣可言?童子的童诗像呼吸一样自然,他的心总是先于眼睛看见事物的样子,事实上童诗作为 “唯心”的艺术(不管你相不相信)我们很容易就能听见语言的心跳和情感的律动。在童子最新出版的《故乡和布谷的歌》和《我想问问月亮》两本童诗绘本中尤其如此。

这里回到我开头所说,《故乡和布谷的歌》是童子对童年自发性的抒写,童年的经验让童诗安守自己的领地,一些事物开始现形,从植物百日草、石竹花、狗尾巴草、月季,到自然的晚霞、夕阳、烈日、雷雨、风和宇宙,童子不断调整来自遥远的童年的声音。也就是说,诗人最终又回到“童”的形态中,因为童子知道“童年有自己的生命,童年的生命,即故乡。”(《故乡和布谷的歌》“写在前面的话”)。在童诗中,他这样描绘道:“夕阳西下时/蝙蝠飞出来时/故乡诞生了/人影暗淡时/树丛和圆丘模糊时/故乡远去了”(《夕阳》)。童诗本质上就是童年的语言,这种回响是语言的秘密之一,带着神秘的灵感,如同柏拉图描绘的“洞穴世界”,仿佛在“地洞”里我们就能看见童年的光明——“小小的神/居住过的家/就是这里。”(《地面上的洞》)。在童子预言式的童诗背后,我一直惊讶于他对音调的矫正,也就是抒情的纯度,或者说是“纯童诗”。我一直认为,在国内,童子童诗中的音乐是最完美的,他几乎为每一个句子都进行了提纯,让诗句开始发出水晶般的声响,这一切都体现在《我想问问月亮》之中。而《我想问问月亮》可以说是他对童诗的另一种美学追求,这种情感有着日本童谣的柔和音调,它既属于金子美铃,也属于窗道雄的“儿童式物哀”。它呈现的嬉戏之歌,来源于诗人的“纯真”的美德,即“真”的微妙属性。童诗的“真”依赖于童诗的情感,如果脱离了“真”的语境,美将不复存在。至此,《故乡和布谷的歌》中的“童”与《我想问问月亮》中的“真”秘密地交叉在一起,“童真”开始融为一体,伴随着嬉戏的颤动:

嬉戏

我们跑来跑去

我们把这叫作嬉戏

我们互相顶顶对方的犄角

撞撞彼此的肩膀

从高处冲下来

蹦跳的时候感觉

自己长着蝴蝶的翅膀

嬉 戏

当我们累了饿了

就决定吃掉所有能吃的东西

我们什么都尝一点儿

把不好吃的呸呸吐出来

我们把这叫作嬉戏

直到我们鼓鼓肚皮,假装吃饱

然后怯生生地走向

一群正在嬉戏的孩子们……

是的,嬉戏……瞧,

他们高兴地重复了

我们刚刚做过的所有的事儿!

所有的诗句不可避免的撞击在一起,童子从童年的嬉戏中再次放任语言的自由,他不断放松对语言的控制,从而让其看上去更加具有梦幻的色彩。嬉戏带来的幽默最终通向童真的宇宙,我们知道,儿童的天性就是追寻游戏的幻影,他们需要在这是一种仪式中证实自己存在的场所:

直到我们再也搞不清 (“马上去捉一百只萤火虫!” 我说,“放进我的宫殿里!”) 真正的国王是什么样的 (他并拢双脚:“是,遵命!”) 也搞不清应该由谁来做梦 (他说:“但我想吃一粒薄荷糖。”) 而谁该被当做国王 (“不许,坚决不许!”我回答) 从梦里送回去

——《和国王做游戏》节选

“和国王做游戏”这种想象出来的场景充满着神秘的抒情特质,不断叠加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了童诗语言的“童真”状态。“不许,坚决不许!”这种语气让我们深知,一首优秀的童诗一定具有某种必然性,包括语言、音调和结局。这时候童子的童诗是指向未来的,因为想象本身就是对未来性的设想,从《我想问问月亮》这个名字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与月亮对话的愿望意味着此刻或未来可以实现的可能。纯真的情感与想象的场景开始交织在一起,童诗作为一种嬉戏(或者说是游戏),它的动机就是邀请孩子一同参与并感受其中的乐趣。比如在《如果他不肯长大怎么办》这首童诗中:“如果他不肯长大怎么办/门和椅子都长大了/饭碗和床也都长大了/如果他还是不肯长大怎么办/桥和火车轨道也都长大了/自行车和小树林也都长大了……”诗人通过重复的甚至让人厌倦的问答方式加强嬉戏的效果。同时,我们的童年在这首童诗中也获得了共鸣,即对如何才能不会长大的渴求。

在后来的童诗中,童子减轻了这种语言的重量,词语羽毛一样飘了起来。《故乡和布谷的歌》一下子又将我们带到诗人的童年和故乡的情境之中。此时,童子的童诗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尤其在语调方面,诗人试图让语言变得更轻盈、纯净。如果说《我想问问月亮》这本童诗绘本是向谢尔弗斯坦致敬的话,那么《故乡和布谷的歌》就是对金子美铃的回应。《故乡和布谷的歌》中的诗歌意象更柔软,有着童年挽歌的性质,从这本诗集中,我们可以清醒的感受到,诗人的童年及其童年的故乡已经消逝,而且永远的淹没在时间的荒野中,它们只能作为语言的标本出现在我们眼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童”与“真”都像是语言的行动,推动童诗挽回童年的回忆,当然,也是为了让诗人“重新审视生活并渴望生活。” (《故乡和布谷的歌》“写在前面的话”)。

或许正因如此,童子在这两本童诗绘本中还原了我们对童诗的渴望,开启了具有个性化的诗意空间,他迷人的音律、自然的气息、纯美的情感,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都是一种心灵的安慰,而这一转化,这一瞬间,也给我一种启迪:优秀的童诗一定是多样而唯一的,最终必然会奔赴“童”“真”的语言的核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