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经典读后感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是一本由芥川龙之介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344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读后感(一):人心即地狱 似幻亦还真

芥川龙之介被誉为大正时代的“鬼才”,其短暂的人生不过35年,却以笔为刀,深入内心,将人性的幽深黑暗呈现在诸多短篇佳作之中,以其成就与森鸥外、夏目漱石并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匠。芥川于1927年猝然自杀,更使人感受到其作品中悲凉彷徨的底色。芥川文学在其身后影响不衰,黑泽明导演的获奖电影杰作《罗生门》即取材于芥川小说,通过这一影像传播,芥川文学走向了世界。 菊池宽论及芥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曾谓:“像他那样具有高深教养、高尚趣味及和、汉、洋学问的作家,今后将不会再有了吧。”这大体概括了芥川文学的关键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即围绕芥川文学中对此的关注,选取了相关经典篇目。其中,《罗生门》《鼻子》《竹林中》《好色》等取材于《今昔物语》等日本古代文学作品,类似故事新编,芥川摘取其中传统元素,重新加以诠释。《开化的杀人》《开化的丈夫》《舞会》等取材于明治初年日本急剧西化的时代背景,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割裂。《秋山图》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齿轮》《某阿呆的一生》则能看出作家本人生活的影子。这17篇作品总体勾勒出了芥川文学的面貌。 芥川的一生可谓波折,他本姓新原,出生不久母亲就精神失常,他被送往舅舅家抚养。芥川十岁时,母亲去世,他正式成为舅舅养子,改姓芥川。20多岁,芥川身体健康就出了问题,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多种症状,此后每况愈下,终于在35岁选择自尽。评论家认为,母亲发疯和早亡,给芥川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丧失感”,这使他格外敏感,也使得他能敏锐捕捉到当时日本与传统割裂的缺憾。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和对生死的深入思考,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本书中所选各篇几乎都不脱此范畴。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芥川则可以说是更进一步——人心即地狱。芥川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他笔下,人心中幽深黑暗处的百转千回,以及若隐若现的作恶欲望让人毛骨悚然。 《罗生门》中,为饿死还是当强盗而苦恼的男子,最终鼓起了抢夺的勇气。《开化的杀人》中,北田医生自认为出于侠义,为了帮助明子摆脱痛苦婚姻而毒杀其丈夫满村恭平,但得手后,明子嫁给了本多子爵,他却发现自己这么做是出于不自觉的利己主义,甚至因为对明子的欲望想要毒杀子爵。《偷盗》有些类似日本版的《卡门》,都出现了美艳的女性强盗头子和被诱惑而堕入匪帮的士兵,但探讨的重点则变为人的欲望,这甚至令至亲之间都产生了杀意。还有《袈裟与盛远》中,通过两人自述,细腻的心理活动层层反转,仿佛带读者深入了二者心中,再通过彼此对照,将纠缠在一起的爱与恨、情与欲展现出来,暴露出人性的卑劣、怯懦、刻毒。通过对人心深处心理动因的挖掘,在相对平淡的情节背后,芥川掀起了情感的巨大波澜。 正因为人心深不可测,又变换不安,世事也就亦真亦幻。《偷盗》中两兄弟都经历了想法的转变,最终,本来互抱杀意的二人却一起杀死了共同的情人。《竹林中》中,三方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南辕北辙,竟仿佛说的不是一件事情,最终真假难辨。进而,不只是个人生活,宏大的时代也未必不是一场梦。《开化的丈夫》中,追求理想爱情和婚姻的三浦却发现,自己的婚姻不过是“孩子般的梦幻”,由此又生发为对当时日本西化的思考,“不过,百年之后再看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开化,不也是孩子般的梦幻吗……”。 对这如梦般的世事,芥川感受到深深的悲观,人生对他来说已如地狱一般。《齿轮》描写了主人公“我”精神崩溃的日常,其中引用了他在《侏儒警句》中的警句“人生比地狱还地狱”,以此描摹自己的命运。在他自我剖白的《某阿呆的一生》中,他写下了“人生连一行波德莱尔都不如。”由此,抑郁招引着死亡前来。“不,与其说想死,不如说活够了。” 芥川的短篇有些并不易读,但细细读来,其中精巧的构思和细节,以及他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令人感到余韵悠长。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读后感(二):《罗生门》从善到恶的过程,中间只差了一扇门

《罗生门》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哪怕没看过,也听过它的大名。它的作者是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日本大正文坛的领军人物。是日本著名小说家、俳句诗人,号澄江堂主人、俳号我鬼。

作家出版社新出版的《罗生门》中,除了收录《罗生门》这部短篇小说以外,还收录了《鼻子》《烟草与恶魔》《偷盗》《流浪的犹太人》《袈裟与盛远》《开化的杀人》《开化的丈夫》《舞会》《秋山图》《好色》《竹林中》《俊宽》《女儿节偶人》《河童》《齿轮》《某阿呆的一生》共计17篇。

《罗生门》篇幅不长,却将人性在善与恶之间的挣扎刻画的淋漓尽致。

在看《罗生门》之前,我专门在网上查了一下它的创作背景:1915年是1868明治维新之后的47年。此时的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阶层矛盾进一步扩大。芥川以其冷峻的笔法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暴行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进了这扇门,善恶就在一线之间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刻画了一个被主人辞退的家丁因无处可去被迫躲在罗生门内避雨。短短几句话,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在这里,请注意罗生门外的环境:黄昏十分,天空下着雨。罗生门因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变得破败不堪,就连狐狸都在此做窝。此时,在罗生门中,只有家丁一人,陪伴他的只有一只蟋蟀和偶尔飞过来的乌鸦。

罗生门的萧条从侧面衬托出了家丁此时的心情。焦虑、彷徨、迷茫等各种情绪全部涌上心头。但此刻的家丁虽然为自己的将来发愁,但还没有完全弃善从恶,直到他看到老太婆。

一念之间的善恶选择,需要外界催化剂的催化。家丁看到老太婆拔死人头发时的义正言辞,说明了家丁的良心还未被恶所取代。尽管家丁为将来的生计发愁,但以前所经历的环境使他的善更多一点,直到老太婆告诉他,她这么做只是为了不被饿死。

可以说,老太婆的一番话,彻底打开了家丁的恶之门:他拔了老太婆的衣服扬长而去。家丁的恶被老太婆激发出来,向善太难而向恶太容易。

东野圭吾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人心是最不可直视的。

人会审时度势,会尽量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那一面,这也正是人心复杂的地方。因此,人心一辈子都在善与恶之间徘徊。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人的心里住着两只狼,一只善良的狼和一只邪恶的狼。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争夺地盘。不是西风压倒东风便是东风压倒西风,但总有一只狼占据上风,成为主宰人心的主角。

在家丁的心里,同样住着这样两只狼,他在进入罗生门这扇门时,他内心中的两只狼便开始争夺地盘,但善良的那只狼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到老太婆将生存法则告诉他,他内心的那只恶狼瞬间获胜,成为主导家丁行为的主角。

在家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的善是多么脆弱。只需要一点点推力,便可以将善驱逐出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人性中伪善的一面。人性本善,只是人类自己美化自己罢了。

话说回来,家丁的恶虽然有他本身的原因,但也有其在外因素。

老太婆说,她知道她这样做很坏,但没办法,不这样做就得饿死。

老太婆的一句话从侧面反应了在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多么艰难。

东京灾祸不断,地震、旋风、火灾,饥馑等等,京都城里凋敝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想要活下去,便会不择手段。

富贵人家为了生存选择将下人解雇,而普通人为了活着则选择铤而走险。为了生存,只要能活着,什么礼义廉耻,仁义道德通通都得靠边站。人心向恶之后的无力感。

无力感,这是结尾给我最大的感触。如果可以,谁愿意去当盗贼;如果可以,谁愿意去拔死人的头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力感,大概就是如此吧。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丧和批判人性的丑恶以及丑恶后的无力感。作者以冷峻锋利的笔触写出了人性中伪善的一面。虽然芥川龙之介书写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但跨越百年,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我想这就是经典文学的价值所在吧。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读后感(三):人生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在艺术家的圈子里有句默认的规则——艺术家都是死后才会出名。

例如梵高,然而芥川龙之介却不符合“艺术家都是死后才会出名”的这句“真理”,事实上,芥川龙之介在生前就很是出名了,他是日本大正文坛的领军人物,是一代“鬼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书斋才子,非常受文学界追捧,然而当他于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后,这一切都被彻底改变了——芥川龙之介的文学评价因其自杀而直接跌入谷底——到处都是抨击他的人,人们纷纷抨击他的脆弱与文学“败北”,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抨击,甚至让他的自杀成为了一次文学史事件,代表日本大正文学落下了帷幕。

直到1951年,黑泽明导演的电影《罗生门》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奖,芥川文学就此走向世界,才让芥川龙之介得以获得重新评价。

提到芥川龙之介,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罗生门》。

事实上,《罗生门》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记忆中那个所有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充斥着叵测的人心与谎言的故事,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罗生门》。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会有这样的错误的认知呢?

这就不得不提黑泽明在1951年导演的电影《罗生门》了。

这部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奖的影片虽然以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罗生门》命名,但实际上却是由其另一部作品《竹林中》改编而成,这部电影让日本电影走向了世界,却也导致《竹林中》等于《罗生门》的错误印象就此留下。

读了作家出版社的这本《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作品集》后,我才知道,真正的罗生门讲述的其实是这样一个故事——要在无可奈何中想办法,只能不择手段,如果选择手段就只能饿死在土墙下或土路边,然后被人拖到罗生门楼上。

为了生存,老太婆在夜里跑到罗生门里拔死人头发,被人抓到后,她解释说自己拔死人头发是为了做假发,还振振有词的道,拔死人的头发也许不对,不过在这里的死人都是罪有应得。她刚才拔头发的女人就一直把蛇肉当作干鱼来卖。可她不认为这女人干的事有多坏,因为不干就得饿死,这是没办法的事。所以她也不认为自己现在干的事(指扒死人头发)有多坏,因为不干就得饿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女人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她大概也会原谅我的吧。

听完老太婆的这一番话后,下人嘲讽道,真是这样吗?

不过很快他就接受了老太婆的这一番强词夺理的说法,并迅速学以致用,“那么我扒了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恨我,我不这样做,也得饿死。”

毕竟老太婆也说了,不干就得饿死,这是没办法的事,不是吗?于是下人便真的扒走了老太婆的衣服。

按照她的逻辑来看,既然你已经知道这(指扒下衣服)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不干就会饿死,所以你当然要原谅我啊,就像你认为被拔走头发的女人会因为相同的原因原谅你一样。

真逻辑大师,“以魔法打败魔法”,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不过,这个故事何尝不是在说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把鬼当做人呢?

芥川龙之介的故事,似乎总是充斥着这样幽暗的人性。

“假罗生门”《竹林中》暂且不谈,让芥川龙之介受到夏目漱石高度评价,并由此闪亮登上日本文坛的《鼻子》亦是如此。

《鼻子》这个故事的核心内核讲述的是——人的心中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当那人终于摆脱不幸,人们又有怅然若失之感。略微夸张地说,甚至想让那人再度陷入同样的不幸。于是,不知不觉地对那人怀了某种——虽然是消极的——敌意。

读芥川龙之介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故事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幽暗人性,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难怪有人会说,芥川龙之介的文字——鬼气森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