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父亲的奥德赛读后感100字

与父亲的奥德赛读后感100字

《与父亲的奥德赛》是一本由[美]丹尼尔·门德尔松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父亲的奥德赛》读后感(一):和马尔克斯嵌套结构的一个比较(基于个人喜好)

读门德尔松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到了马尔克斯的中篇《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我觉得我是有充足理由这样比较的,因为两本书在文学技巧上的相似处非常之多: 1,它们都是作者构思了非常长时间才完成,门德尔松构思了四年多,马尔克斯则自称构思了三十年。他们都在为作品寻找一个理想的结构,其实正是嵌套结构。时间的回环缠绕和叙事上前进、迟滞、暂停、退回间的自由切换,本就是马尔克斯的拿手好戏。 2,两个人都极为推崇古希腊经典,并从中获得了充足养分。《俄狄浦斯王》是马尔克斯推崇的完美结构的典范(还包括雅各布斯的《猴爪》)。 比较起来,门德尔松的嵌套结构运用得确实很漂亮,但是读到一半就会感觉到明显的技巧痕迹,尤其是线索太多,交相缠绕,虽然炫技,但是也枝蔓过多。 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可就不同了,主题、格局更大不说,嵌套运用是很干净、很浑然一体的。 门德尔松这本书,初读感觉很赞,但再翻已有些兴味索然。但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隔一段就愿意再读一遍,有时只读其中若干章节,反复把玩,仍觉得妙不可言。

《与父亲的奥德赛》读后感(二):philisophia之旅

读完全书前三分之一时,有些开始介意叙事结构上的单调——在《奥德赛》文本与门德尔松和父亲的个人、家庭生活之间,互文似乎太过直观:从荷马那儿借鉴的环套结构,虽然给予了门德尔松随时从《奥德赛》的文本之中离题的自由,但也变得刻意,任何一个文本细读的片段之后都紧随着父子个人生活的相似情形,让我质疑,是否这种直接对应妥当、必要?

但接着读下去,我又渐渐接受了对作者来说写这本书的动力和题中之义,即如何让古典文本在现代读者的自我和人生反思中重焕生机。而我之前的介意,实际上仍然是以虚构作品的原创性结构来要求这本书,而这并非作者倾力之处。因为本质上,这本书是一本教人如何阅读的书,以及一位古典文学教育工作者与他周遭的人之间,如何自我教授和彼此教授的书。

在第200页,那趟“奥德修斯之旅”中,一位比利时老人对门德尔松讲述二战时他的古典学老师如何在他的病榻旁,以希腊文背诵《奥德赛》,从而挽救了他的生命。作者随后问老人,是否因为钟爱《奥德赛》才参加了这趟主题之旅,老人回答:“因为我爱我的老师。”踏上奥德赛之旅是因为他想向老师致敬。到此,此书直白而迅速地给出了它的最大也最宽阔的动机,即对荷马以降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赞颂。知识与生命汇流,philisophia,惟有爱,才能认识智慧的光。这也是门德尔松在行文中始终不离却直到书的后半部分才直说出的事物。前文中,门德尔松将自己求学之路细细道来,如何遇见两位恩师(其中一位珍妮·施特劳斯·克莱,是列奥·施特劳斯的女儿),如何理解自公元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开始的古典人文学的漫长传统,这一切又如何代代相继,这无数人奔赴的阅读“旅程”,持续到全书结尾父亲生命走向终点的时刻,并以相似的方式,使门德尔松也使我们理解了这种爱,并对读者作出了此种内在精神不会磨灭的保证,既来自荷马史诗的文本价值,也来自书内外的许多读者主动走上这趟旅程进而作出既个人化、又关系着人类全体的意义的发现。

《与父亲的奥德赛》读后感(三):环套结构、奥德修斯的伤疤与门德尔松的“六经注我”

运用环套结构,作者炫技般地把本有可能平淡无奇的父子故事讲述得熠熠生辉,但环套结构并非如作者宣称的直接师法自荷马,而是有更隐秘的来源。

我们该如何讲述一个故事?门德尔松坦陈这是《与父亲的奥德赛》创作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直到他从荷马史诗中学到了一个关键的技巧,才让父子之间的故事熠熠生辉起来。

一、六条线索与父子的“奥德赛”

《与父亲的奥德赛》体量并不大,但却精心设计布排了六条线索来讲述父子之间相互认识的历程。

第一条线索:解读文本。作者提要式梳理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全部二十四卷的文本内容、理解要点、值得留意的关键环节。作者是古典学教授,讲解起来驾轻就熟,堪为《奥德赛》的简明导读。

第二条线索:课堂讨论。作者带领学生就史诗内容和关键情节进行研读的课堂实录。老师和学生对作品关注的重点并不总是相同,有时还相去甚远,学生的讨论有时很精彩,有时也沉闷无趣、不得要领。作者的父亲也参与了课堂讨论,贡献了不少好的想法,但也常常让课堂陷入尴尬。

第三条线索:父子关系。书名是《与父亲的奥德赛》,父子关系自然是本书最重要的一条线索。父亲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儿子对此并不全然清楚,借由研读课,父子之间的关系徐徐展开。父亲性格倔强,略显古板,作者在小时候对其敬畏有加,随着对父亲人生故事越来越多的了解,父子仿佛都重新认识了对方:父子的相识也是一场艰难的历险,是一场odyssey,就像《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和儿子特勒马科斯思经过重重磨难才最终相认一样。

第四条线索:家庭关系。父亲那一代人的家庭故事,父亲和其父母的故事,父亲和兄弟之间的故事,父亲和母亲的故事,作者和自己的妻子孩子的故事,三代人之间的故事。

第五条线索:游轮旅行。作者和父亲乘坐游轮,沿《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返乡路线,从特洛伊遗址出发前往伊塔卡岛进行主题旅游的过程。这同样是一条重要线索,是在课堂之外、和课堂研读《奥德赛》之旅相对应的另一场旅程。

第六条线索:古典教养。对西方各语言中间单词演变的耐心梳理和玩味,对古希腊语和拉丁语语法之严谨美妙的赞叹,游船上一个老人为向老师表达敬意而参加主题旅游的情节,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古典学的热爱,对拉丁语、古希腊语的痴迷,对古典文化传统的温情与敬意。

线索区别于情节,情节只是孤立的信息点,交代完毕通常就不会再出现。线索则是贯穿始终、反复出现的独立主题单元。以上六条线索虽有主有次,但都是从开篇到结尾始终存在。

作者并非平行写了六个相互剥离的故事,而是靠高明的叙事技巧将六条线索融会成一个浑然整体,既让它们齐头并进、交叉往复,又无痕切换、流畅自然。这当然需要长久的设计、精心的安排和高明的技巧。

作者使用的关键叙事技巧,叫做“环套结构”。

二、环套结构与绵密的意义网

作者在书的开头部分就解释了什么是“环套结构”:

一个叙事性文本如果涉及事件众多,势必要有足够技巧处理不同线索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现代小说,对叙事技巧的开拓更加自觉用心,有时会把不同时空、不同类型的事件元素平行并置、呼应对照,以产生独特的叙事效果,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以对城市的描写和对话两类线索推进小说。斯捷潘诺娃的小说《记忆记忆》也是两条主线并行:一条是文学和哲学上人们对“记忆”这一主题的理性思辨,一条是在国家、时代变迁的大历史框架下,小说作者对自己家族的探寻追溯,和对家族成员生命历程的勾画。克塔萨尔的《万火归一》把古罗马的爱情故事和现代都市的故事并置叙述,等等,这种双线甚至多线叙事叙事技巧,如今已觉不新鲜。

但“环套结构”和它们都不一样,它的精髓有两点:一是时间上的回环缠绕,二是意义上的彼此互文。

先说时间上的回环缠绕。

前述叙事文本不管有多少人物、事件,不管有多么复杂的线索,它的每一条线索总体是线性向前的,尤其是不同类型的线索,如《万火归一》的双时空和《记忆记忆》中论说与叙事两种线索,作者也不主动让两个线索互动,更不主动申明两者互动产生的意义,而是留给读者自行理解其间的关系。

但在环套结构中,众多线索却是既在时间上回环跳跃,又在线索间穿梭交汇。这里选择性摘引书中第22至48页的内容:

可以看到,在20多页的篇幅里,全书的六条线索尽次呈现,“那时”“那一夜”“小时候”“又过了很多年”“多年前”“一月某周三晚”“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等时间线索词让我们清楚看到作者在不同叙述内容之间进行的眼花缭乱的穿插切换,所有的线索在很短的阅读时间内出现又消失,然后再次出现,再次消失,如此循环往复、绵延不断。叙事时间也不是线性向前,而是时而向前,时而向后,过去、现在和将来来回跳跃、交相缠绕。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使用带拐弯的箭头符号标记出不同线索之间跳跃和切换的地方,发现很多页面上甚至会有五六次的线索切换。书中密集的时间、事件的闪回变换如果用电影影像的方式来表现,一定会显得极为凌乱,但这部文字作品却处理得流畅自然、了无痕迹,也证明了文字媒介终究有不能被影像媒介替代的地方。

再看意义上的彼此互文。

环套结构不只是编织了一件时间之网、事件之网,更重要的是,它编织了一件意义之网。

“我是谁”?“我”既是父亲,又是儿子,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既在某一领域是权威,也在很多方面是白痴,既留存从前的记忆,也生活在当下,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既重要又渺小……每个人都处在无限复杂的时间和事件网络中,生存的意义也是在各种巨大的网络中才得以显现,这个事件和事件网络的层次越是丰富,我们对于其中孤立的人与事的理解也会更加丰富。环套结构在各个时间和事件线索之间的快速切换,让读者在不同时空事件的关系中获得更立体更丰富的认知和感受。

比如书中多次提到的学习拉丁语这个情节,它既属于第六条线索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又连接着第一条线索对《奥德赛》文本的解读,和第二条线索即课堂讨论,以及更重要的第三条线索:父子之间的关系,正是对拉丁语的学习,让我在父亲面前获得了知识上的尊严和权威,稍稍抵消了因自己年轻时在数学上的失败而产生的挫败感和对父亲的畏惧。第四和第五条线索其实也和“拉丁语”有关联,比如作者的伯父提到父亲没有完成学业;游船上一个老人出于对自己去世的老师的敬意而参加了《奥德赛》主题旅行,因为他的老师曾在这位老人生病时和他用拉丁语说话。

再比如,书名中的odyssey更是意义层次多样的关键词:它既是一本古典史诗,又是课堂研读的对象,又是父子相互认识的历程,又是一次游船之旅的主题。书中的每一个单独的事件和人物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联通着其他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在精密的时间和事件网络中获得了远远超出自身的丰富意味。

由于环套结构的巧妙使用,每一个单独事件的意义都极大地充盈了、饱满了、扩张了、丰富了。

作者在谈到拉丁语的特质时用到了“绵密”一词(p29),这也正是本书的美学特色。环套结构产生的回环缠绕、绵延无尽的叙事效果,让全书获得了这样的阅读体验:我们不是一年一月、一劳永逸地感知世界,而是一分一秒、一而再、再而三地感知世界。

三、奥德修斯的伤疤与门德尔松的“六经注我”

在对《奥德赛》的研读中,父子都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荷马史诗是父子关系的纽带桥梁,给作者带来了太多的人生教益。但是叙事效果大放异彩的环套结构呢?它真的是直接师法自荷马史诗吗?还是另有渊源呢?

在研读课进行到《奥德赛》结尾时,门德尔松以兴奋的语气讲到了他认为史诗中环套结构运用最为精彩的一个情节,那就是“奥德修斯的伤疤”。

奥德修斯返乡后先是乔装为乞丐,家中老女仆为其洗脚时看到了奥德修斯早年狩猎时被野猪攻击在腿上留下的伤疤,从而明白了眼前的乞丐正是离家多年的主人。

作者对《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伤疤这一段不吝赞美之词:

这大概是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伤疤,千百年来被很多学者反复讨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对该问题的精彩论述。奥尔巴赫认为《奥德赛》中回顾奥德修斯伤疤的来历只不过是古典口传文学常有的特点,既起到舒缓节奏的作用,也表明讲故事的人掌握故事的所有秘密,可视为“全知叙事”的一种表现。

我们如果认同奥尔巴赫的解读,那么门德尔松所理解和使用的环套结构可与之大不相同:

现代主义小说家卡夫卡说过类似的话:“生命就像我们上空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无穷的深邃。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狭的锁眼谛视它;而从这锁眼中我们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

这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呢?是建立在个体意识基础上的“自我”。从个体的“我”看世界,这是十分现代的视角,它的背后有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基础,有现代文论的理论阐发,有现代小说的丰富实践。门德尔松所使用的环套结构这种叙事技巧,毫无疑问是属于现代叙事学谱系,而非直接师法自还谈不上个体意识的古希腊口传文学技巧。

门德尔松不可能不知道奥尔巴赫和《摹仿论》对“奥德修斯伤疤”的经典诠释,也不可能不知道近代主体哲学诞生后现代叙事学发生的深刻变化,应该说,他真正巧妙运用环套结构这个概念:作者和父亲之间既面对古典的《奥德赛》,也面对自己的“奥德赛”,odyssey,既学习荷马的“环套结构”,也把荷马的“环套结构”放进了作者自己设置的环套结构中。如此一来,《奥德赛》既是主题,亦是背景,《与父亲的奥德赛》既是“我注六经”的研读课,也是“六经注我”的人生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