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读后感锦集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读后感锦集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是一本由[美] 杰拉尔德·皮尔里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读后感(一):我用这本昆汀访谈录,一步步地接近他,打开他一部部的电影

回溯到第一次看见昆汀的名字是在郑帝元的采访里,他喜欢他,《被解救的姜戈》是他喜欢的一部电影,于是这名导演就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印象。我们总是会通过喜欢的人所喜欢的人去探索关于一个人,这就是我发现昆汀的路径,而这本书《昆汀 塔伦帝诺访谈录》却是我真实走进昆汀的路径。

昆汀是个“超级影迷”,或许按现在的说法也可以称他为迷影,他曾在曼哈顿海滩上的电影档案音像馆(Video Archives)工作过五年,“他在那里看了无数的电影,不停与人讨论,并制定了自己拍摄电影的计划。“(p002)1992年1月,28岁时他终于拍出第一部完整的影片《落水狗》并亮相在了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其实此前他22岁时曾借过一台16毫米的摄影机,尝试过拍摄一部叫《我最好朋友的生日》,但可能由于经费,他拍摄完毕后又历时三年攒到钱才把胶片洗出来,但这部成品最终并没有让他满意,于是后面为了筹钱拍一部真正的电影,他开始了写剧本,先写了《真实罗曼史》,然后是《天生杀人狂》。

为了筹拍《落水狗》他把《真实罗曼史》的剧本给卖了,《落水狗》的剧本也是他自己写的,说到他是怎么开始写剧本的,他说:“我先相处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注意,然后一直存在脑子里。我会酝酿好几年。想要写的时候,我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体裁和什么风格。饭后我就翻阅心中的目录,看哪个故事的时机到了。”(p009)

而《落水狗》这个片名会有很多人去问他是什么意思,他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它对我有某种意义,但我不想说出来,因为很多人会来找我,告诉我他们对这个标题的理解,他们的想法令我震惊。一旦公布我的理解,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p010)

我是先把书中前62页关于《落水狗》的采访看过之后才去把电影看完,而有了昆汀的诉说,我似乎更容易进入这个影片里,因为我几年前曾看过《被解救的姜戈》但似乎因为我对他的不了解,也使得我没有找到进入他电影的方法。

他说“我的电影是以小说的形式拍摄的。我很努力地尝试实现小说结构。”(p015)

他也说“从故事中间开始对于小说家来说是家常便饭。小说中的角色回头讲过去的事情不是闪回,而是正常的叙事。我认为电影应该享有小说的自由。”(p041)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对昆汀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他的电影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把这本书当成了观看他电影的地图,边读这本书边看他的电影,好像陷入了一种纯粹的关联享受,《落水狗》已落幕,下一部开启《低俗小说》。

待续......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读后感(二):昆汀.塔伦蒂洛的电影与神话

人们从不吝啬对昆汀的赞美和喜爱,也总是为他贴上众多的标签,诸如“鬼才”,“痞子导演”,“血浆导演”,等等,影迷沉醉在昆汀编织的电影神话中,为他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鬼使神差的灵感欢呼。他是人们在谈论“暴力美学”绕不过的人,他从音像店店员成为了一代传奇大导演的故事也总被人们津津乐道。本书上收录了从《落水狗》开始到《被解救的姜戈》这几十年间对昆汀的采访,从中我们得以看见他从初出茅庐,一鸣惊人,到大展拳脚,在好莱坞游刃有余的转变,也可以了解他在创作诸多杰作过程中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以及他的成长经历,灵感来源,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等等。读完一本访谈录,昆汀这个名字更加具体生动,而不仅仅是导演神坛上的一个符号。对昆汀的影迷来说,这本访谈录是不可错过的。

从录像带电影到名导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是在昆汀的电影里似乎很少掺杂着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他是单亲家庭长大,从没有见过自己的生父,从小就是一个超级影迷,学了六年的表演,对学习,运动毫无兴趣。十八九岁的时候梦想写一本关于类型电影导演的书。对于音像店工作的经历,他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一直想拍摄电影,所以我只是需要找到开始的勇气。”对昆汀来说录像店的工作就像是上大学了,是他的舒适区,自由区,但是他的抱负让他最终离开了音像店。他张扬絮絮叨叨,烦人但是又可爱。在成名早期,人们会把他和马丁.斯科塞斯小,比较,但是昆汀对此并不满意?“他(马丁)就像是在年轻电影人脖子上的一块石头,我不想成为山寨斯科塞斯。”昆汀只想成为自己,当然,他做到了。

毫不意外,在开始形成自己的美学的时候,昆汀喜欢剥削电影,犯罪片,恐怖片,中国功夫片。他毫不掩饰得表达了他受吴宇森,刘家良,库尔特.拉塞尔,罗伯特.奥尔德里奇,赛缪尔.富勒的影响很大,并反复在访谈中提及最爱的导演是赛尔乔.莱昂内。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对经典电影的借鉴,说好听点是致敬,说的难听,就是抄袭。昆汀这么回应“上在我看来,我不仅是导演,更是可以在整个电影宝藏中选择素材的电影人。我可以挑选我喜欢的任何珍宝,加工它们,赋子它们新的形式,搭配出 前所未有的组合。但引用不应该影响影片刷情的发展。我首先关心的是讲一个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引人人胜的故事。真正重要的是故事是流畅可行的。电影迷可以通过挖掘典故找到额外的乐趣。”

暴力美学是谈论昆汀时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早期的访谈中,昆汀说道“我喜欢这种构想:观众正在笑,结果下一秒,砰!墙上全是血。然后还有很多搞笑的片段。”这种黑色幽默与红色血浆结合的模式在他的每一部电影中都可以找到。昆汀喜欢电影中的暴力,暴力是他作为才华的一部分,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暴力是好笑的,闹腾的,是一个美学主题,“如果我开始考虑社会,考虑某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就带上了手铐。”

尽管我个人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爱好者,但是很奇怪,我并不反感他的暴力美学,甚至还觉得有些迷人。一方面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暴力总是与荒诞不羁的场景、情节联系,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突然其来的打斗与幽默的台词、荒诞的现实相结合的时候,暴力不再是武力的宣扬,更成了一种表达形式,对现实世界的解构与重塑。电影与暴力对昆汀而言是一种神话,在现实中,那些已经存在的,不可重来的悲剧,在电影中借助暴力和毁灭得以重演、颠覆。在《无耻混蛋》中,希特勒和二战更早得结束,在《好莱坞往事》中,波兰斯基妻子的悲惨遭遇得以扭转,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现实,悲剧在那儿,历史在那儿,希特勒没有死那么早,无数犹太人因为他而丧命,曼森杀人案真实得发生了,莎朗.塔特和她八个月的胎儿,还有几个朋友都惨遭杀害,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影响到我们的观影体验。昆汀创造了自己的电影神话,并把他的故事带给了观众,于是他的电影神话也成了我们的电影神话。

昆汀在谈论《低俗小说》时说“低俗小说从缝隙中潜人,针对的是一部分特定的读者。除了人们回头看的时候,低俗小说不会受到评论果的任何关注。这很酷,就像 70 年代剥削电影给我的感觉。我看了很多电影,它们没有任何评论。所以你会有自己的发现,在垃圾桶里找到钻石”。但《低俗小说》或许是他职业生涯里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在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它打败了基耶洛夫斯基的《红》,杨德昌的《独立时代》,《活着》等等至今都依然经典的电影,拿到了金棕榈奖。《低俗小说》在世界影史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有人说,它代表了传统的古典主义电影时代的结束,开启了反传统反套路的叙事新篇章。

昆汀的身上充满了太多的戏剧性和传奇性,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得讲述他从音响店店员到大导演的故事,但是他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毕竟,在他之后,没有第二个录像店店员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他的天赋,努力,以及幸运是不可复制的。昆汀不会成为第二个马丁.斯科塞斯,也没有人能成为第二个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是关于他的故事的零散的集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问题,三十年前的昆汀与现在的昆汀或许还会有不一祥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无伤大雅,反而真实。放下书本,我想,是时候去重温他的电影和神话了。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读后感(三):昆汀·塔伦蒂诺:毕生都在学习成为一名专业的电影人

我一生都在为成为一名专业的电影人学习,直到死亡那天才会毕业——昆汀·塔伦蒂诺

一提到昆汀,许多人会想到他的《杀死比尔》系列、《低俗小说》等名作,而搞笑的我脑海里全是他上节目讲解“NIU BI”的场景,这是在看《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最大的阻碍了,诚如每次导航都爱用郭德纲语音一般,跳脱、搞笑,当然也为我了解这位伟大的导演降低了阅读门槛。

私以为访谈录本身就不是很好读,其一在于你必须得对被采访人有一点基础了解和认知,虽说这几乎是所有阅读的基础了,但你访谈录的专有性、特殊性依然会让我阅读之前做点准备工作,而不是书店那样拿起来就翻阅;其二在于对话的转换,提问者的问题都是精心准备,而我们很难在快速转换的过程中把握重点,更多时候是在被回答者牵着走的,很难理清头绪。

若是一口气阅读完所有的内容势必会经历某些情绪的转化,我时常因为采访结束而阅读随之结束,最后读完都是碎片化的笔记,东一点西一点儿。最后拼凑出来的是我对昆汀的几个基本认知,他是善于且喜欢写剧本的导演、他是个以成为一位专业电影人为毕生使命的电影爱好者、他还是个影评人,对影评有着独特追求的撰写者、他是个理解贫穷且战胜贫穷的梦想男孩儿。

对于有着庞大完善电影工业体系的美国,导演的职责似乎更多专注于导即可。但昆汀不同,他喜欢创作剧本、打磨剧本,将导和写的过程融合在一起,在写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人物本身,人物是不是符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这个人物说什么话是不是符合他的性格,人物的对话如何呈现的更好是昆汀创作的重点方向等等。而植根于创作深处的是他认为“写出好作品的唯一方式——让作品个人化”,也是基于此他有那种自信,相信每当他写好大声念给朋友听的时候会收到积极的反响。

而他的写作方式是具有神圣仪式感的,他会准备红色、黑色的毡头笔各三支,心理上再来个郑重仪式再来写作。之后便是各种不顾形象、地点的写作,站着、躺着、坐着、卧着凡是令自己舒服的方式都可以,至于地点更是无所谓。一旦灵感没有了,他就会停止写作,因为人物自己都不想说话了,他的创作便也没有了任何乐趣。有时这种灵感的等待是五六年,灵光乍现的时刻再坐下来写作,在脑海里完成所有生活影片的放映。

每当我阅读到名家传记、访谈、回忆录之类的作品,最大的感受便是这些人都在很早找寻到了人生的使命。昆汀十几岁时便开始立志成为方法派演员,还去到电影公司学习,21岁时他还在“影音档案馆”音像店做营业员。在音像店打工的日子里,昆汀·塔伦蒂诺看了大量的西部片和香港电影,也是那段经历他坚定了成为一名专业电影人的梦想。

对他而言那是替代了他的大学经历,他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他懂得了必须要正式开始自己的人生,要有强烈的抱负离开那里。否则他就会陷于舒适的环境之中,每日拿着最低的死工资,下班后喝喝啤酒、看看电影,勤快点儿的话升职加薪,然后中年危机被辞退,依然在这个圈子里混着,没有任何人生的努力和方向……

他身边有这样的人,但是他知道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他不想成为那个靠最低工资生活,最大的梦想是工资涨到每小时八美元的店员。所以在采访中被问到曾克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说是“贫穷,极端的贫穷”。他为那些想成为一名电影人的追随者提的建议也是要“热爱”,热爱内心的声音,热爱那颗鲜活的产生思想的内心。

在国内大导演似乎从来不愿意做影评人的工作,只是安心创作自己的作品,昆汀则不一样,他爱写,也爱看,爱学习影评人的观点。但现在网络用十七年的时间便毁灭了电影评论,影评人这个职业像渡渡鸟一样灭绝了,纸质版影评直接GG了。所剩无几的影评人的工作也成为与网络影评做斗争,质量严重下降,昆汀对此现象感到十分难受。

也是因为此,他萌发了一本完成电影评论的书籍的想法,但以他那终生学习的态度,估计得到临终前才可能出版吧,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