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物质是什么》读后感100字

《物质是什么》读后感100字

《物质是什么》是一本由[英]吉姆·巴戈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质是什么》读后感(一):本书解决了很多科普书中都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

非常好的一本物理学科普,是一本经得起反复重读的科普书。围绕物质本质的概念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现代物理学2,500年间的旅程。本书不是单纯的罗列科学研究成果,而是根据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一步步追溯科学家是如何遇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问题以及遇到新的问题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明晰,几乎是将科学史回顾了一遍。前面古希腊哲学、经典力学还挺好懂,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比较难了,旅途的终点止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前方是调和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矛盾的大统一理论,后记中略微提及了科学家为了找到统一理论提出的更抽象的弦论和圈量子理论。本书解决了很多科普书中都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比如:芝诺悖论反直觉的矛盾之处在哪里、为何牛顿提出的惯性质量定义是循环论证、空气中尘埃的运动和布朗运动的本质区别、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以太存在与否的、洛伦兹因子与狭义相对论的奇妙关系、相对论质量与经典力学质量的区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遇到的挑战、万有引力理论会导致宇宙塌缩与静态宇宙表象的矛盾、星系团中恒星的公转速度与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速度的无法调和的矛盾、联系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德布罗意关系、为何静止无质量的光子拥有相对论质量、波动方程的建立过程、电子质量=裸质量+缀饰质量、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量子场论对经典物理学概念的解读、诺特定理、弱力是如何与电磁力分离的(弱力的无质量载体与希格斯场作用减慢速度获得质量)、三代物质粒子与标准模型、没有物质的质量与黑洞的量子色动力学表述(即黑洞是时空中引力波的叠加效应)。最终,根据目前物理学研究成果,本书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行为,质量只是能量的物理表现,量子场的能量才至高无上。不过,探索物质本质与质量概念的这一旅程仍然没有到达终点,我们似乎反而离终极定理的距离更远了,不过在前往这个目的地的旅途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看,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并享受其中。

《物质是什么》读后感(二):一本非常漂亮的关于理论物理发展史和主要概念框架的科普

前年(竟然是前年?!)看了本《现实不似你所见》,已然惊为天人,那本主要讲的是圈量子引力理论的观点,是对广义相对论量子化的一种尝试,展示了一种极为奇妙的时空观。

而本书虽然也包含对宏观理论如牛顿、相对论的介绍,但出发点是对物质本质的探讨,关注点不在时空,而是从原子论的思路开始进发,因而不可避免的将主要篇幅放在了微观层面。特别是中后期,从量子场论到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发展,完全弥补了我本人自本科后就已经完全没有系统认知的一些理论框架(也只是框架)。这种认知的缺失导致当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时我就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重要意义了。多年以来也只是知道杨振宁牛x,杨-米尔斯理论牛逼,但怎么个牛x法却完全无知。

我这才知道,原来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已经到了夸克的层面,我还以为夸克是个早就被否定的理论呢,而超弦等理论是接续其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本书对我来说阅读的愉悦感甚至要高于《现实不似你所见》。

这本书是以科学史的方式讲述了理论物理对物质的本质进行探讨的发展历程,用“质量”这一概念的地位、性质和定义作为主轴,串起了从早期的原子论开始,到牛顿时代的光学与原子论,到中学知识中的原子行星模型的发现,再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分道扬镳,并进一步延续到了原子核内部的量子色动力学、量子味动力学等等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的概念被一再修订,直至丧失了第一性的位置,变成了量子场中粒子的扰动与振动,变成了一种行为而非属性。“本质”没了,变成了一种“关系”。按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能量的一种量纲”。

这个结论和整个研究的历程对于日常生活也是极有启示的,但这当然不是重点。

这本书的阅读有一定的门槛,理论上需要至少本科水平的物理知识(或者现在高中就够了?)。但其实如果把过程出现的诸多术语当成是《百年孤独》中的那些阿尔卡迪奥、奥雷里亚诺、乌尔苏拉等人名也无不可,复杂程度估计还比不上马孔多的这些人。这些电子、质子、夸克、量子之间,也仿佛与不同特性的族群一样,互相之间无非是些竞争、合作与协调的关系。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也许就不会被那些陌生的名词术语吓到了,毕竟作者已经几乎没用什么数学公式了。

《物质是什么》读后感(三):物质本原的探索

“本书的主题看起来很简单。”吉姆·巴戈特深谙读者的心思,在“序言”一开头就替他们表达了内心的疑惑——物质不就是物质吗?大到日月星辰、小到柴米油盐,都是物质啊,有什么好讲的?然而,应付日常生活是一回事,理解并解释世界则是另一回事,《物质是什么》就是一本探索世界本原的科普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开始,人类就对世界的本原充满强烈的好奇,人们希望知道组成世界万物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五行学说认为构成万物的基础是金、木、水、火、土,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观念——水、火、气、土。而最接近现代科学的则是古希腊的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论”——物质由不可见的、不可再分的微小颗粒(即原子)组成。虽然此时的原子论只是哲学思辨的产物,但它给后世的现代科学带来深刻的启发,道尔顿就借用了这一概念来表示组成不同化学物质的最小微粒。虽然当时还无法直接观察到原子,但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的定比例定律以及爱因斯坦对布朗运动的解释都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又发现原子并不是最小不可分的单元,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更进一步,质子、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最经典的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进一步进行了拓展,提出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期间,关于力、质量、能量等物理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当爱因斯坦提出伟大的质能方程E=mc2时,人们对牛顿提出的质量就是“物质的量”的概念更加迷惑了——质量究竟时什么?量子力学的兴起让物质的本原更加扑朔迷离,电子、光子既是粒子,又是波。到了21世纪,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各种奇奇怪怪名字的“子”们,于是构建了一个包含61种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是目前最接近观测数据、能够解释物质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质量不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或者叫”第一性质“),“所有的基本粒子,包括物质粒子(如夸克和电子)在内,都是通过与希格斯场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的。”这已完全超出了人们的“自然理解”,不得不采用”技术性理解“(陈嘉映)——数学描述。难怪伽利略说“自然这部书是用数学文字写成的”。

一个看起来简单的主题,用近20万字进行阐述,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到后来,你越会怀疑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真空”并不是真的空,“真空场会经历随机的量子涨落,就像海面上永不停歇的惊涛骇浪。……各种基本粒子在真空中不断地出现和消失。”当然,阅读本书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的,否则大概率会睡着。不过,如果对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有基本了解的读者,会叹服于作者对物理知识、科学史的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相比单独解释量子或相对论的书,这本书显然属于通识性的科普,用“物质”的主题串起自古希腊到21世纪的主要物理学成果。尽管有较多复杂概念和公式,但本书并不是科学论文,作者努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也许读者无法理解数学公式、理论推导,但读完后多少会感觉有一种智识的飞跃。

作者的后记中说:“如果认为这些非凡的成就能够让我们更接近于理解事物的本质,那可就太天真了。如果真要说现实的丰富结构带来了什么改变的话,它可能反倒让我们离真相更远了。”绝望吗?也许。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退步,相反正是因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身处的这个世界,才发现还有更广阔的未知需要探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