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精选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精选

《江小涓学术自传》是一本由江小涓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020-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一):娓娓道来的大作

1、江小涓老师的先生竟然是刘世锦,哈哈哈哈,上个月我才看了刘老师的书。

2、江老师提到她在留学新西兰的时候学的布南坎的公共选择理论,现在公共管理界似乎着墨也不多。

3、佩服江老师的远见:八十年代末博士论文就开始研究工业化,世纪之交研究FDI,2010年研究服务产业,都基本提前了行业爆发10年。

4、江老师思路非常清晰,在工业研究所做研究喜欢看行业,自上而下的研究。这种自下而上,看问题都清晰了。

5、前段时间讨论的外资吃掉中国日化品牌的问题,江老师也做了研究,在书中她说外资进入收购中国日化品牌后,比较高的外资品牌和被雪藏的中国品牌之外,给新的消费品牌带来了机会,纳爱斯这样的公司于是越来越好。

6、江老师提到她调去GWY工作时,去请教老领导,老领导说,去GWY不是去施展你理论水平的舞台,去是给DZY服务的,要多听看学悟。这个建议,真是太到位了。stay humble stay foolish.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二):人不行不要怪路不平,觉得卷不妨看看韩国

学术自传系列是《经济研究》约稿的一批书,属于专业外的闲书。但江小涓先生恰好是公管的巨擘,故抱着敬仰之心秉烛拜读。

最近患上了科研PTSD,自觉并非处在容易做出学术成果的时代,学术山头也是四野林立,有感前途渺茫。既然研读专著兴趣缺缺,产出寥寥,不如取前辈自传一读,作权宜之策。

触动很大的是,江先生能把握住每个珍惜的机会,这当然离不开厚植台下功夫,尽管轻描淡写,字里行间折射出兀兀穷年的治学精神。此外便是浓郁的学术兴趣和读书热情,置身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似乎忘了唾手可得的期刊文献凝聚了多少智慧结晶。在z-lib,sci-hub上我们可以快速地摄入浓郁的知识,远非那个时代所能企及,付出的仅仅是一定的科研焦虑和学术内卷。

有趣的还有学术的过往以及生活的日常,对比江女士的学术环境,原来我一直回忆的黄金时代还在延续,不忿、焦虑只是自寻烦恼的乌有之心。人不行不要怪路不平,觉得卷不妨去看看韩国,留给我们的路其实有很多,一个节点不会决定一切。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三):平平无奇两开花

江小涓教授在简短的自序中这样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顺从时代,跟随主流,按部就班,正常发展,平顺无奇。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学者型官员,用短短20个字回顾自己的一生,真是让人感到一种淡然和低调,以及坚定不移的long中国。

书中有三个方面让我感触颇深。

一是面对关键问题,江教授立场坚定,且充分结合实际。引入外资对国内的影响、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国企改革、产业政策等现在看起来已经相对成熟的领域,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专家学者并非持有完全积极或消极的态度,面对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江教授善于运用实际数据、经验、案例,打破传统的研究框架,借助新的研究理论体系,提出前沿的主张和观点。

江教授在这里提出一段思考:我渐渐体会到,学术领域中思想方法的偏执与狭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面的限制。亚伯拉罕林肯说过,假如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锤子,那么世界上其余的东西都像是颗钉子。大量阅读可以使你有一个各种工具俱全的工具箱,能够针对要处理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

二是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转型后如何看待行政问题。江教授在行政体质内工作的章节,明确表达自己掌握不好表达的度,但是其中提到了几个点。比如在一些试点推进中,地方和部门的设租、寻租问题和缓兵之计问题;部分专家学者提出的方案中重理论轻实践、重概况轻测算、重方向轻问题;在网络发达的当下,部分专家学者的理性观点不得不被舆论裹挟,“既要也要”和“既要更要”的问题,展现出许多无奈;科斯提到上司从不接受他的意见,但是他相信当人们请求上司给指示时,上司一定需要说点什么不同的东西,就会想起他说的。

三是本人观念的开放更新及家庭教育的言传身教。在多年招收博士生的过程中,逐渐将评价标准多元化,尽管还是希望招到研究问题的学生,但是意识到每个人的选择只有偏好,并无高下,无论是从感性、理性还是利益的角度上,都是平等的,江教授也衷心的祝愿和真诚的祝福年轻人在各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同为经济学家的老公互相探讨、“挑刺”,对女儿的学习生活,尽全力参与和融入;她的女儿初高中就可以说出那么多专业名词,与母亲探讨经济学问题,还能推动母亲研究区块链、数字货币,让母亲关注到体育产业,这样的家庭教育也反映出江教授思想观念的开放包容。

编委会强调本书是学术自传但是要兼具可读性,看了江教授的学术自传,我觉得这本书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让人开卷即有益,在细微之间即感受到改革开放史中遇到的磕磕绊绊峰回路转,也让人感受到一位经济学家的国之大者坦诚坦荡。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四):学者的省思

偶然的机缘,看到微信上有人转发一篇名为”政务工作中的学术思考"的文章,其中提到我国公共管理中频繁使用试点改革。除了主流研究所分析的优势之外,作者指出,试点既可能是某些部门的缓兵之计,也可能只是以改革的名义设租,为自己谋利益。这一分析颇为有趣。再一看作者江小涓的履历,作为一名研究公共管理学者的她,曾在国务院服务十四年,先后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横跨政学两界的学者如何看待和分析问题,是我历来感兴趣的点。书斋之中指点江山固然是学者本分,但对于复杂的公共事务,只有理论远远不够,“入乎其内”也少不了。最吸引人的是,切身参与政务工作之后,看法是否会有不同?毕竟,纸面与行动、学界与政界距离甚远。经历过实务工作的洗礼,学者们能否更接地气,多一些实践智慧?于是买了这本书来读。

在跨界之前,作者即对学界的研究有所不满。一方面,理论是多种多样的,不用的观察角度往往导向不同的分析。但学者们的知识面未必宽广,往往固执一端,放大自己已知的知识,无视并存的多样的分析工具。结果是思维凝固,往往以自己有限的所知裁剪复杂的议题。另一方面,学者们往往对书斋里的学问深信不疑,常常运用演绎推理,从理论预设出发,步步为营,不顾实际经验与理论前提之间的缝隙乃至背离。理论工具单一,再加上轻视经验素材,导致学界的研究不仅解释力不足,而且与实践脱节。因此,作者在进入实务工作之前就主张要多调研多观察,从经验素材之中归纳,并丰富自己的理论“工具箱”。

这种反躬自省的心态和习惯,涵养出作者务实的研究思路。这恐怕也是她能为政界青睐的原因。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作者进一步指出,学者们研究政策,应当更贴近实际,关注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评估既有政策的效果;同时也应当具有成本意识,毕竟,再高妙的理论落实起来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作者的如下省思,值得研究公共事务的学者扪心自问:

“我渐渐体会到,学术领域中思想方法的偏执与狭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面的限制。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假如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锤子,那么世界上其余的东西都像是颗钉子。大量阅读可以是使你有一个各种工具俱全的‘工具箱’,能够针对要处理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有些观点和分析给人以不能切中要害或文不对题的感觉,如果不是在学术讨论之外另有目的,可能就是因为‘工具’太少。只熟知一种理论以至于形成思维定式的学者,会时时面对这样的窘境:无论现实中的问题超出他们所熟悉的理论有多远,一切经验材料都必须用这个理论体系中有限的概念来表达,一切现象都需要用这个理论来解释,结果是使人更糊涂而不是更明白,‘理论’就只能落下迂远而于事无补的名声。稍稍拓宽一些知识眼界就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人们有可能已经用另一种理论较好地解释和解决了同样的问题。”

《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感(五):《江小涓学术自传》读后小记

读完很有收获的一本书,语言简洁清晰又行云流水,仿佛近距离感受到了作者的干练、沉稳、理性和真诚。内容让人受益匪浅,这里只总结几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1. 做研究要选择符合时代特点的研究方向。改革开放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作者等学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那时的中国面临着很多的社会科学问题。以作者的话说:

> 我们这一代赶上了理论思想领域“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引进”就能开辟新领域,领风气之先,如果能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提高,无疑就是达到前沿攀上高点了。

这是一片刚被发现的沙滩,沙滩上布满五颜六色的贝壳,走几步就可以拾取一个漂亮的。而如果选择的研究方向是一个已经是很完备的领域,那么可能费劲心血也只能作出一点点贡献。因此,要主动思考,做有意义、有前景的工作。

2. 做研究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多读多想。源自作者的话:

> 我渐渐体会到,学术领域中思想方法的偏执与狭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面的限制。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加入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锤子,那么世界上其余的东西都像是颗钉子。大量的阅读可以使你又一个各种工具俱全的“工具箱”,能针对要处理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

深以为然。对于理工科,还要加深数学基础,掌握数理分析的工具,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3. 专家,应该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结果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有机会表达观点时言之有物、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数次提到观点与他人冲突时,通过列举自己研究结果中的数据进行讨论。做研究的角度可以不同,观点可以不同,只要讲的有道理,就能够为他人提供一种参考,兼听则明。

4. 笔耕不辍、驰而不息。作者这本学术自传围绕自己做的学术内容展开介绍,担任国务院职务也没有放弃研究,而是利用课余时间长期保持着读书、思考和写作的习惯。且无论是作者在做教师、担任财贸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和所长兼党委书记、以及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时,都能够保持几年时间内针对一两项领域/题目有所建树,发表代表作,这是很不易的。(之所以还要提“做教师”,是因为现在即使是在高校做教师,因非升即走的职称压力,想潜心搞点代表作也不容易,但大家心里应该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以下摘录共勉:

> 在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的七年间,我放弃了不少参与其他课题给自己研究成果“扩量”的机会而专心从事少数几个问题的持续深入研究,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所长张卓元研究员有很大关系...他担任所长后,特别强调评定职称时要看代表作,明确提出有一两篇好文章,胜过著作等身却没质量的成果,这个导向对我鼓励很大,让我心安理得地陷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

5. 最后,作者在开篇不久便提到自己喜欢读书,读书、思考、写作这一习惯陪伴了一生。作者达成这些成就,有天赋、时代机遇等因素,但也离不开勤奋、刻苦和热爱。正如作者所说“人文情怀对研究者自身也很重要,做学问需要基本能力,但最终能坚持多久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的因素”,也如行政机关对作者的评价:“态度端正,做事认真”,这些值得晚辈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