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川菜》读后感锦集

《川菜》读后感锦集

《川菜》是一本由[英]扶霞·邓洛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川菜》读后感(一):我享受当下信息、物品快速传递的时代,更怀念那个拿着陈旧小册子研究菜谱的小时候

《川菜》

作者:扶霞 推荐:4星

看这本书是因为川菜是让人很有食欲也很普遍的菜系,即使身在北方也不觉得陌生,无论是专门的川菜馆,还是普通的小馆子,不少都有辣子鸡、毛血旺这样的菜单。

这是一本很好的川菜菜谱集,我看了开头才知道作者居然是英国人,看完了想到小时候互联网还没有这么发达,姥爷做饭时会拿出一本上了年纪的小册子,里面有各种菜的做法,根据书上的用料配方小心翼翼做一道菜,没有一次做得好吃…现在互联网发达起来,小册子是越来越少了,写书就更是奢侈。所以也要感谢扶霞,将川菜、川渝的生活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不灭的传承。

书中川菜的做法和用料都很家常,做起来应该会比较容易(反正看起来挺容易的)。整篇看下来觉得川菜用料的精华就是豆瓣酱(郫县豆瓣)、干海椒、花椒、多多的红油。书里也介绍了一些蘸水的调料,让我感叹那么丰富的调料真是应了弹幕上说的《蘸鞋垫也好吃》了…书里还有好些没有吃过的菜,比如芽菜、豆腐帘子、豆芽包子,还有糟蛋(好奇这个名字特意百度了一下,看起来不太好吃的样子)。看的过程中也有想流口水的时候,这么多年居然还没有去过川渝,甚至有两次买了票由于疫情又给退了,搞得我都不敢再有想去的念头,期待有机会一定要去大吃一顿!

《川菜》读后感(二):评《川菜》

没想到不能吃辣我会有兴趣去翻一本川菜菜谱。

主要看的是扶霞对于川菜的一些理解和解读吧,比如她拿什么西方食材代替了什么只有在四川才能找到的食材;比如,她是如何第一次吃到的某一道著名川菜的,比如夫妻肺片,(川式)红烧肉,鱼香肉丝,炝黄瓜;

她也会说点自己的看法,比如:“传统上,大家都觉得红苕(红薯)是穷人吃的东西,在川西的山区,人们把这作为主食,代替大米,因为那里的水土种不了大米,农民们只好依靠红苕这种能在干旱土地上长得比较好的作物。20世纪的饥荒期间,政府发给农村的救济粮就是红苕干,缓解了那里什么都没得吃的局面。”

比如:“胡这个字,最初用来称呼居住在中国西北的非汉族人,也出现在“胡说”“胡闹”等词语中,从中大致能感觉到古代中国人对外族人的态度”。

读的过程中也能学到不少知识,这个西方妹子的川菜知识比我多很多,专业很多。也不枉让陈晓卿提她作序。

看这本书的过程,有点像在一盘满是辣椒的宫保鸡丁里面挑鸡肉的过程,菜谱本身像是辣椒,夹在在菜谱中间的夹叙夹议,才是鸡丁本身,比如在讲到“宫保鸡丁”这个菜的时候,扶霞讲到了这道菜在wg时期被改名的经历。

有收获的地方还在于,以后吃到对应的川菜的时候,可能会想起书中的某些章节。

突然很期待扶霞写一本《粤菜》,《鲁菜》或者《徽菜》之类的,没有那么辣的菜,然后在书中看到有意思的菜的时候,再去现实的餐馆中寻找,一定很有意思,不像现在川菜都不能吃……

《川菜》读后感(三):2022年第1本,川菜

#阅读打卡#《川菜》扶霞·邓洛普 计划阅读600min ,实际阅读550min,完成率100%

摘录:

近几年,重庆的“江湖菜”出了名,这种菜风格粗犷、豪迈、爽辣,做工的人们好在河边吃上一顿。如果你在重庆的某家餐馆,发现自己要从一大堆辣椒中扒拉小块的鸡肉或鳝鱼,而且周围坐的都是大闹大笑、脸红脖子粗的人们,那你就是在吃“江湖菜”了!

感悟:

读这本书闹了个大乌龙,原本以为是一本和扶霞自己的《鱼翅与花椒》差不多类型的书,想看看还能有什么故事发生,结果这是一本菜谱!还是在二十年前,写给英国人看的川菜菜谱。面对一本菜谱,最好的阅读方式当然还是跟着它去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然而我和妻都不爱做饭,就算做饭也绝不会弄一些大菜,川菜倒是做过一些,手法不道地不得止,用料也很随意,所以味道可想一般。

好在扶霞的这本书也不算枯燥,前面有几篇不错的介绍川菜发展的故事和小文章,而且在描述每一道菜的时候她会尽量使文字有趣活泼一些,不像一般的菜谱有一股机器人的味道。她喜欢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毕竟在英国很多食材是没有的。利用不同的原材料对同一道菜进行扩展,在书中这个环节叫“美味变奏”,随着她的文字,真的有时候觉得烹饪好像在演绎交响乐:你要追备好一切食材——乐器,切好的菜就像调好音的乐器一样;要有指挥(大脑),能让不同的声部起来——不同时间下不同的菜;要掌握火候——声音是大是小;要放准调味料——强度是高是低;最后家人的欣赏——何尝不是现场的掌声。扶霞在书中的一个括号里讲到了烹饪好似交响乐的这个观点,顿时我觉得整本书的菜谱都没有之前的那么无聊了,可能不是每个读者都认同和想象出菜谱背后的画面,但是于我倒是觉得蛮享受的。

这本书还可以让人了解到一些小知识,譬如“蚂蚁上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用筷子挑起粉丝,会有很小很小的肉末粘在上面,好像蚂蚁在爬树。平时吃到这道菜,也不会去想它为何叫这个名字,就算想了解,百度到的也不见得准确。明明从从字面和食材就可以猜测到这个名字的含义,在吃饭时和身边的人猜一猜食物本身的由来,是一件简单又有点意思的事情。

扶霞作为一个外国人(其实黑人也是外国人,但是我们以为的外国人都是美国人,另外扶霞不是黑人,我只是想吐槽一下)对我们的川菜了解得如此全面:菜系的来由、历史、发展,每道菜背后的故事,制作的方法、原理,还跑到类似“新东方”的学校去学习实践,可谓真爱的。普通人说自己是个吃货,那就只是喜欢偶尔在外面下下馆子。作家说自己是吃货了,还真是有不少研究的。也感谢扶霞,补充了不少关于川菜的知识盲点,尽管我会很快忘记,以后要找川菜了,还是会来寻这位老友的。

《川菜》读后感(四):每个热爱做菜的人,都是厨房里的天使|川菜

虽然从《鱼翅与花椒》开始,就认识了扶霞·邓禄普这个总是温柔而好奇的英国女子,但是看到她居然写了一本川菜菜谱,心里还是非常吃惊的。

原因自然是有很多,喜欢吃中国菜和喜欢做中国菜完完全全是两码事,喜欢做中国菜和教别人做中国菜,中间无疑又隔了十万八千里。更别说还是中餐体系中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而著称的川菜,调味之复杂多变,选料之刁钻古怪,技艺之吹毛求疵又天马行空,在整个中餐大家庭中都是独一号的人物。一个英国人,她能搞得定?即使她算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看看这本《川菜》,写得真不赖!甚至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本英国人写的厚达四百九十六页的中餐菜谱,比你在市面上买到的绝大多数厨房参考书都要靠谱的多得多。虽然她自己很谦虚地说这本书是给生活在英国的外籍中餐爱好者使用,但是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去买一本回来当作工具书,放在厨房里,灶台边,任何你做饭之时触手可及的地方,绝对物有所值。

作为一本菜谱,首先是要有用。众所周知,中餐的哲学体系和技术脉络与西餐截然不同,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更不要说专业厨师和业余厨艺爱好者对于做一道菜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扶霞把这两个问题非常巧妙而完美的解决了,而且对于读者很友好。比如中餐体系中一直为人诟病的模糊理论,什么少许,什么适量,在这里统统没有,完全按照西餐的精准定量来严丝合缝的写出来,而且对应指出成品是几人份,做过饭的人都知道这一条有多么重要。

包括对于那些中国甚至四川特有的食材原料,除了给出建设性的购买方式和非常人性化的解释之外,比如什么是走地鸡,什么是跑山猪,扶霞还非常理性的提供了备份方案,如果买不到怎么办?Plan B是什么?替代品还是自己做呢?对于这样一个可以自己炒红油,点豆腐,熏腊肉的女人,厨房里大概能够难住她的挑战也不是很多吧。

这是一本菜谱,但这又不仅仅是一本菜谱。

那种充满了标准流程的文字固然是干货满满,但是读起来很无趣也是毫无疑问的,而扶霞·邓禄普的文字不会。书里面的每一道菜,除了详细而又精准的描述做法之外,作者还花了大量的笔触来描写自己的体会,有本人与美食的缘分故事,厨子对于工艺的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她在四川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这一切,使得这本书充满了一种老友相见的醇厚甘甜,读到会心处,常常忍不住大笑出来。如此功力,没有深情厚谊作伴,想必是万万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扶霞无疑是一个聪明而理性的作者,她把自己对于川菜的系统性理解整理出来,分门别类,穿插在每一章节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本书末尾的部分,并不是每一本中餐菜谱都能做到如此提纲挈领,井井有条。

我们评价一本书的好坏,常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开卷有益,扶霞的川菜绝对担得起这个评价。而且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意,对于食物的尊重,对于中国的理解,对于陌生世界的好奇心,更是让每个热爱厨艺的同好者心有所属,大有知音之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川菜》读后感(五):春节读的书

大年三十,一边包饺子、一边听完了扶霞·邓普洛的《川菜》。

扶霞·邓普洛是英国人,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剑桥大学,1994年拿到奖学金来四川大学上学,其间爱上了川菜并花三个月时间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川菜烹饪技术,是该校第一个外国学生。

她有本评价不错的书《鱼翅与花椒》,出版于2018年,原本想先看那本再看《川菜》,无奈版权有限,不过这本大红封面的《川菜》倒是更符合过节的氛围。扶霞不仅会做菜,还曾四次获得烹饪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James Beard Award)烹饪写作大奖。

扶霞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西方读者提供中国菜谱,所以从厨房里的厨具、调料、食材等基础讲起,逐步加入烹饪技巧、调味等,最终才是能供人操作的菜谱。她对这些细致入微地讲解,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很受益,因为不仅仅是技法上的,也是文化上的。

很多菜谱都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怎么操作能更好吃,但是显得很机械化、很冷漠,我们只能说这本书“有用”,但这本书让烹饪有了活色生香的温度,哪怕读完不去真的做菜,也能够体会川菜的文化之美。很多时候,我都感叹这个外国人成“精”了,怎么能对中国美食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在中式厨房中,如果只需要一把不可或缺的刀,那就是菜刀。”“这刀可以用来切丝、剁肉、削皮、拍碎、捣泥、剖鱼、给禽类去骨,甚至可作为容器搬运食材。”我刚来美国买刀的时候,没找到国内用的菜刀,也没想到过菜刀的用途如此广泛,用惯了别的刀,也没觉得哪里不妥。看了扶霞的文字,做中餐的架势出来了,中国人的智慧也蕴于烹饪之中。

不仅每种东西各有妙用,饮食中的平衡也被细腻地捕捉。“清淡低调的口味在川菜当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火热辣椒与酥麻花椒对感官带来的喧嚣狂野的刺激。”隔着一层文化差异,很多人长久以来只能观察其形,但在这本书中,我觉得这个外国人真正掌握了中餐的精神,还讲得头头是道。

在外国的中国人应该很少有不知道“美食作家王刚”的,一道道川菜美食慰藉了很多人的心灵,虽然看“宽油”也就只过过眼瘾,但是看着屏幕上王刚老师做的美食,嘴里吃着泡面扒着白饭也是香的,别人就是有办法吊起你的食欲。而扶霞这本书可以作为补充,从文字的方面勾起对川菜的欲望,让你未进蜀地,也能被川味捕获。

王刚老师是一种文化输出,但那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华美食的输出,扶霞作为一个英国人,写出这样的内容,传播中国的美味佳肴,撰写菜谱、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是输出的输出,我作为中国人觉得非常自豪。

以前别有所思君带着我做的中国菜去参加圣诞聚餐,会有外国人凑上来问这个菜是谁做的,觉得很好吃。我听了后就很开心,希望更多的外国人能够认识中国菜,喜欢中国菜。

这本书让我长见识,但因为是听书,大量配图没有一一细看,是为遗憾,许多细节也没记住,我还想着哪天心血来潮想试试里面的菜,就再查一查菜谱。书中还提到了《中馈录》,没想到作者连这都看过,如非热爱是写不出这样一本书的!

“尝到川菜,也就尝到了生活。”——如非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写不出这样一本书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