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细究名画·赝品读后感锦集

细究名画·赝品读后感锦集

《细究名画·赝品》是一本由[英] 马乔里·E.威斯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究名画·赝品》读后感(一):希望我们最终不会活成别人的模样,一如赝品

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不仅仅因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因为其身上蕴藏的历史文化和那些故事。每一份名画背后都在叙述那时候的故事,只是因为经历了时间的消磨,当我们遇见一幅画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相关调查取证才能知道那些故事在讲述着什么。

一幅画,如果被称为赝品,可能因为它确实是伪造的仿品。但也还存在着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将属于它的故事张冠李戴了,因为画作的特殊性,所以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明确辨认。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学习绘画的时候,也会在前期进行一些临摹练习,可是如果这份临摹之作发生在几百年以前,而原作刚巧没有被我们发现,我们也会将临摹之作错认为原作吧,卡罗斯利模仿的《阿什杜德的瘟疫》就是这样一幅作品。

除却这些临摹之作,还有一些更为神奇的就是致敬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被称之为致敬,却是和原作一模一样。那些画家因为喜爱,而刻意去模仿原作者的画风、下笔方式、色彩运用,最终达到一种近乎于完全一致的致敬作品。

对待这种作品,人们往往只能使用更为复杂的手法进行画作辨认,比如在辨认《基督受洗图》的时候,调查人员通过画作上的颜料成分来明确该画的实际完成年份,以此确认究竟哪副才是赝品。

人们通过很多种方式去判断一幅画是否为赝品,而判断方法也在随着时间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从一开始的社会历史调查,大量的文献取证,到对于颜料纸张的材质确定,再到X射线、红外线对画作进行分层处理,看透颜料之下隐藏的细节。

其实,赝品不一定年代不够久远,也不一定背后没有一段深远的故事,只是它们没有活出自己本来的模样,当误会开始的瞬间,它们已经成为了赝品。期待我们不会如赝品一般,最终活成别人的模样。

《细究名画·赝品》读后感(二):错把太子当狸猫

在鉴定一幅画是赝品还是真迹上,我总能想起那句老话:媒介即信息。

在这本书里,读者能看到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用尽十八般兵器,在尽量不破坏画作的前提下,在“这是真迹还是赝品”的鬼打墙里打转:

他们研究制作木板的原木材,通过树木年代学来推测一幅画的创作地点和时间。这里头的逻辑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一幅画在创作的时候就跟支撑它的木板在一起的,那么木板肯定比画的年纪更大。而赝品就不一定了。

他们研究绘画材科和技法的历史演进,来对画作进行地理定位和年代测定。这里头的逻辑也好理解——某些颜料只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发明和得到普及。如果一幅号称创作于16世纪的画上出现了20世纪才发明的颜料,此时事情就会变得比较复杂。有一种可能是这幅画是赝品,是在用后世的颜料刻意仿古。但也有其他可能,比如我们对这个颜料的发明和使用时间的认知并不准确。这本书就提到了一个险些发生的“错把太子当狸猫”的冤假错案。一位画家比同时代的其他画家都更早地得到并使用了一种绿色颜料,这让他画作的“出厂日期”看起来比作为原料的颜料的生产日期更早,因为他作画的时候用的是还未正式面世的“内测版”颜料。

这两种可能已经够迷人眼了,然而可能性还没被穷尽。一幅真正的古画上完全可以因为后人的修复而带上远远晚于其出品日期的颜料,甚至可能被唯利是图的艺术经销商一切为二、一切为四,甚至把圆的切成扇形,一对儿拆开来卖。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鉴别真伪的难度。

好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研究者们也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武器——X射线、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红外线、气相光谱仪……物理学、工程设计和艺术史在美术馆中握手,实现了跨学科的大和谐。其实在这本书前,我对艺术品修复和真伪鉴别的了解基本来自于托福——托福阅读和听力里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用X射线在某幅颇有争议的名画背后发现了新的信息。这本书在托福的浮光掠影的一瞥之后、给了我一次系统了解的机会。

系统了解意味着看见大的图景,也意味着查漏补缺。有一件就事是我一直没想明白、但在这本书里终于闹明白了的——我知道研究者往往依靠X射线来解读画作下面的草图痕迹、并根据痕迹的不同来判断画作的真伪,但我一直不明白这里面的逻辑。为什么看到草图就知道这幅画是真的还是假的呢?难道造假的人还会好心地偷偷在草图里写上“这是赝品”、然后才往赝品草图上涂颜色?

在这个问题上,这本书第一次把我讲明白了。其实逻辑很简单,在于创造和模仿的本质区别。创造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更改中寻找更好的版本,因此会留下尝试的痕迹。而模仿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几乎不存在试错和试探,而只在于一模一样。因此,创造的人跟模仿的人会使用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前者基于大手笔的试错和改善、后者则从头到尾在亦步亦趋、小心跟随。也因此,他们会留下截然不同的草图痕迹。

当然,这种方法仍然解决不了“致敬”和“我复制我自己”的问题。比如有不少艺术家以工作室的方式出品画作,那么画作中出现风格截然不同的细部就是符合逻辑的,并不代表是赝品。又比如一幅画如果充斥着复刻的痕迹,也不排除是艺术家本来就想复制一份ta的经典作品。还比如著名画家A为了致敬著名画家B而模仿B的风格和笔触画了一幅B的作品,这种神仙A复刻神仙B的情况,你能说谁是赝品呢?

真伪之间的这种不确定性,也许也是这个话题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吧。

《细究名画·赝品》读后感(三):讲述名画背后的真假故事

1924年,《和天使在一起的圣母子》(真品应创作于15世纪)以弗朗切斯科·弗朗西亚作品的名义进入英国国家美术馆。 1954年,在伦敦的一次拍卖会上,和这幅作品高度相仿的一个版本出现了。 1955年,英国国家美术馆承认这幅画可能是19世纪的模仿品。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项学术调查重启了对这幅画的调查工作。······在此之后,关于这对“双胞胎”画作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这场悬案经历半个多世纪,直到2009年才算告一段落,研究人员通过X射线图和红外图像等手段,研究分析了”双胞胎“画作的木板、颜料和草图,认定原来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作品是19世纪下半叶绘制的模仿品。

这个关于“名画”的真假故事来自于《细究名画·赝品》,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细究名画》系列中的一本;作者马乔里·E.威斯曼,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管理荷兰绘画的前任馆长。

书的内容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画作的科学检测”,这部分偏理论和学术一些;另一主要内容是“赝品”的案例,兼具专业性和故事性,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原来,赝品也是分好多种情况的。

有蓄意绘制、以假乱真,为了能在交易市场收割高价的;有出于致敬心理,临摹原画,不经意间成为“赝品”的;有从真变假、从假转真的;还有半真半假的未解之谜。

为什么会有“半真半假”呢?这与当时的”行规“有关。

于是,就出现了画室这样的组织,而画室的大师有时会负责作品的设计和执行,有时则只负责设计,其余由学徒或助手完成。同时,学徒们是不得为自己的作品署名的,无论是参与的大师画作还是自己的临摹作品。

因此,像《坐在扶手椅中的老人》和《圣母子与两个天使》这样的名画,只能证明是伦勃朗画室和韦罗基奥画室的作品,无法确定大师本人是否参与。

赝品,本身就带有传奇和八卦色彩,让人好奇,想一探究竟。我大胆猜测,这本《细究名画·赝品》大概会是这一系列中的“爆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