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树民读后感精选

树民读后感精选

《树民》是一本由[美] 安妮·普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元,页数:7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树民》读后感(一):旧神逝去,科技之神当道

北美不是因为哥伦布的发现而存在的,同样为人熟知的印第安人之前肯定不叫这个名字。不可否认的是,这次接触对原住民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督教式的功利主义与原始的自然图腾主义是人们对森林截然不同的态度。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相信像《哪啊哪啊神去村》那样的山神敬畏与造林文化也是有其发展过程的,资源匮乏也有像《梄山节考》里的“恶山恶俗”。印第安人突然被一种叫“宗主国”的东西,世代居住的土地突然被要求缴税,山河成为了白人契约里所有的他物,不停地被迫向西流浪。 《树民》讲述的是这320年里依托森林的住民与职业者的发展变化,借两个家族的血脉传承记载生活与命运的故事。塞尔家族是迪凯家族的反面,塞尔家族谈不上富裕可以说是融入印第安人(伐木工)生活的自力更生,迪凯家族则是贪婪征服的上位者,依托森林发家成为主宰木材市场的家族公司。两者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塞尔家族充满激情、个性,而迪凯家族沦为职业化的社会齿轮、僵化的资本家经理人。320年间,两个家族谈不上枝繁叶茂,在上帝召唤下,不经意的工伤事故、破伤风霍乱、车祸船难、火灾与仇杀等等在你正为他们的故事投入注意力的时候戛然而止。 《树民》的故事呈现出一种断代感,人物刻画显得单薄不深入,众多的人物感觉像一副扑克牌,所引用的人生二三事,抽离出来的某种共性,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书中没有谈肆意砍伐带来的环境影响,没有刻意谈人们是如何植树再利用,这种变化也许只有在历史的长河里才能感受得到,只有“昨天今天明天”急功近利的人如何想到后人的福利,对资源的利用如何提升到可持续,是一个有趣的议题。唯有剥离了个体,从时间上才能考虑一些传承性的有价值的东西。 在生活节凑如此快速的现代,且不说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单从地区方言而论,许多语言都在消失。传承的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唯有博物馆展品与影视品的出路。旧神消亡,新的科技之神当道。

《树民》读后感(二):失落与新生——读《树民》有感

在三个月的断断续续中,我听完了这本书,期间经历了两场考试和无数次的徘徊焦虑。但当在地铁的晃荡中,相比于越刷越同质化的小视频来说还是更想知道它的故事。

小说语言总体而言是平淡深沉的,但对森林景观的描绘却令人震颤。无论是那些可以致伐木工死亡的巨木还是说那可以吞噬一切的森林大火,森林本身是不被驯服的生命体,人类却想要征服它、杀死它、驯服它。所谓的和平相处、复种森林依然建立在试图将其作为板材生产田的基础上,而非真正的恢复它的野性。这个视角也可以带入到全书的另外两条支线杜克家族企业兴起和落幕、米克马克族群的消亡。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它的图景,由一个个人作为节点,他们的命运和亲缘作为线索展现着在这长达三个世纪的周期里两个家族的命运纠缠、两个族群的累累仇恨以及人和自然此消彼长间暗含的自得与挫败。

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感受是私人的。

整个过程是相对缓慢的。在上班的地铁上,与敢想敢做的商人夏尔•迪凯相遇,看他远渡中国在广州十三行贩卖皮毛,一手建立商业帝国。在被房地产销售冷对待并纠结是否要为一套距离地铁站步行近四十分钟的房子承受8个月的待签合同等待期时,耳边传来的是杜克一家的接连死亡。在我听到拉维妮娅将合并布赖特施普雷歇杜克公司并将它引向新的高峰时,似乎可以积极地对待加班完后立马需要坐高铁奔赴考点的路程。在招聘会后,感觉以不多的脑容量编造品牌打造事例的我和强行解读家族企业历史的索薇娅如出一辙。最后的几张因为阅读器版权失效不得不找去新的资源,倒也体会了一把存活了三百年的杜克公司一朝被卖掉的感觉。

阅读这本书同样给了我一个以生态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人类文明的机会。树木被剥夺了作为生物一员的身份,被赋予原材的属性——新大陆的树木被人类剥夺了生命的控制权,却又需要在人类的帮助下重获新生,诚然开荒和砍伐是对森林的掠夺,却又是人类建构现代文明的基础。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再说米克马克人,在森林被侵蚀为城市和耕地的过程中,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的确是不容抗拒的发展规律,代价却是族群文明的失落和族人被虐杀。所谓的保留地也在高山峡谷中。他们尝试存活、尝试延续自己的文化,尝试修复森林。而这终于在时代的洪流中偶然与那些刽子手的利益重合了,于是他们再一次成为了寻路人,向他们的祖先带领五月花号的移民走进森林一样,再一次走近森林。而杜克家族,这些木材贩卖者的死亡——破伤风感染、溺水、霍乱……让他们显得比被他们砍伐的树木更加脆弱。他们试图合并、开发新林地、开拓新业务,然而最终迎来的依旧是被淘汰,被遗忘,向他们祖先的故事一样。

当失落与遗忘在价值的牵线下搭配,新生代表着森林因其价值再次登上舞台,如三个世纪前一样。生于城市的我真正用心的感受土地的生机是在工作之后,在此之前我一直把宣传环境保护当作是一项赚取薪水的任务,并没有向这些更接近于生的状态的土地投以更多的关注。林地有着同城市绿地和农田完全不同气质。若说绿地的主题是向人类的献媚,农田的主题是供养人类,林地却仿似有了自己的意志,它用青苔和昆虫将抚育林中人工的痕迹逐渐包裹、覆盖甚至消隐。其实,对人类来说,不去打扰森林便是尊重和保护。

可这达不到。

《树民》读后感(三):失落与新生——读《树民》有感

在三个月的断断续续中,我听完了这本书,期间经历了两场考试和无数次的徘徊焦虑。但当在地铁的晃荡中,相比于越刷越同质化的小视频来说还是更想知道它的故事。

小说语言总体而言是平淡深沉的,但对森林景观的描绘却令人震颤。无论是那些可以致伐木工死亡的巨木还是说那可以吞噬一切的森林大火,森林本身是不被驯服的生命体,人类却想要征服它、杀死它、驯服它。所谓的和平相处、复种森林依然建立在试图将其作为板材生产田的基础上,而非真正的恢复它的野性。这个视角也可以带入到全书的另外两条支线杜克家族企业兴起和落幕、米克马克族群的消亡。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它的图景,由一个个人作为节点,他们的命运和亲缘作为线索展现着在这长达三个世纪的周期里两个家族的命运纠缠、两个族群的累累仇恨以及人和自然此消彼长间暗含的自得与挫败。

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感受是私人的。

整个过程是相对缓慢的。在上班的地铁上,与敢想敢做的商人夏尔•迪凯相遇,看他远渡中国在广州十三行贩卖皮毛,一手建立商业帝国。在被房地产销售冷对待并纠结是否要为一套距离地铁站步行近四十分钟的房子承受8个月的待签合同等待期时,耳边传来的是杜克一家的接连死亡。在我听到拉维妮娅将合并布赖特施普雷歇杜克公司并将它引向新的高峰时,似乎可以积极地对待加班完后立马需要坐高铁奔赴考点的路程。在招聘会后,感觉以不多的脑容量编造品牌打造事例的我和强行解读家族企业历史的索薇娅如出一辙。最后的几张因为阅读器版权失效不得不找去新的资源,倒也体会了一把存活了三百年的杜克公司一朝被卖掉的感觉。

阅读这本书同样给了我一个以生态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人类文明的机会。树木被剥夺了作为生物一员的身份,被赋予原材的属性——新大陆的树木被人类剥夺了生命的控制权,却又需要在人类的帮助下重获新生,诚然开荒和砍伐是对森林的掠夺,却又是人类建构现代文明的基础。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再说米克马克人,在森林被侵蚀为城市和耕地的过程中,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的确是不容抗拒的发展规律,代价却是族群文明的失落和族人被虐杀。所谓的保留地也在高山峡谷中。他们尝试存活、尝试延续自己的文化,尝试修复森林。而这终于在时代的洪流中偶然与那些刽子手的利益重合了,于是他们再一次成为了寻路人,向他们的祖先带领五月花号的移民走进森林一样,再一次走近森林。而杜克家族,这些木材贩卖者的死亡——破伤风感染、溺水、霍乱……让他们显得比被他们砍伐的树木更加脆弱。他们试图合并、开发新林地、开拓新业务,然而最终迎来的依旧是被淘汰,被遗忘,向他们祖先的故事一样。

当失落与遗忘在价值的牵线下搭配,新生代表着森林因其价值再次登上舞台,如三个世纪前一样。生于城市的我真正用心的感受土地的生机是在工作之后,在此之前我一直把宣传环境保护当作是一项赚取薪水的任务,并没有向这些更接近于生的状态的土地投以更多的关注。林地有着同城市绿地和农田完全不同气质。若说绿地的主题是向人类的献媚,农田的主题是供养人类,林地却仿似有了自己的意志,它用青苔和昆虫将抚育林中人工的痕迹逐渐包裹、覆盖甚至消隐。其实,对人类来说,不去打扰森林便是尊重和保护。

这正是现在的封山育林——一种人类和自然合力“复活”森林的工程。

《树民》读后感(四):爱护地球与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

爱护地球与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 ——读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树民》 文/苟文彬 《树民》这部长达55万字的鸿篇巨制是倡导环保主义作品中的经典。经典之处在于其在长达320年的宏大历史叙事里,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森林、树木、土地、贸易、掠夺、战争、各种文明的撕裂与交融等多向度展示出来,进而生成作家从对自然资源、土地的热爱,到呼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拯救地球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呈现。在地球不同的经纬坐标系上,以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故事构造中,自然环境描写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皆不吝笔墨。但是安妮·普鲁在《树民》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让我阅读之初以为这是一部生态探险旅行记。不管是在北美,还是澳洲、新西兰,作家笔下的原始森林是多么的丰饶,简直就是米克马克人(印第安人)缅因人、毛利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粮仓。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里树木粗壮到有一座房子那么大,丛林里的黑熊、驯鹿、驼鹿、河狸曾经是狩猎者们信手拈来的猎物,丛林之下的那些草本植物皆是米克马克人治病救人的良药,河里的鳟鱼、鲟鱼多如牛毛肥美又大条……在宝藏如此丰富的天然乐园里,人们遵从生态循环法则,对大自然的馈赠按需索取,顺其自然繁衍生息,表现出对这些土地质朴而深沉的挚爱。 《树民》所呈现的历史自然、社会环境,是作家基于在近乎原始的土地上生活的经验,进行主观描述和建构出来的。人与森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维持着这些土地上的生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样一幅幅原始的生态场景,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群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们能往哪里走呢?即便有这样的原始森林,我们走进去又如何生存,甚至保住性命呢?原住民生存的技能看上去不过是狩猎、打鱼、种地,但我们去哪里学习这些技术和人身保护技巧,即便猎获一头黑熊,你有力气只身背着几百斤重的庞然大物走出森林吗?所以,这终究只能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想象,是一场根本就没有目的地、无法出走的旅行。正因为这样,作家也只能通过笔端,来描绘心底这些曾经的世外桃源,展现其对原始、天然乐土的向往。这已超越自然环境描写的衬托性诉求,从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向度进行深入独特的探险与剖析。 神话故事说天地混沌时地球上只有海洋,地壳学说认为地球板块运动造就山川、河流、海洋,人类学说认为70%的海洋覆盖面将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分化成海洋文明、农耕文明、大河文明和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其他文明,表现出独特的开放性、多元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树民》描写的320年历史进程,将海洋文明的欧洲启蒙文明对北美农耕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展露无遗。 开放性在《树民》里,逐渐从对原始森林砍伐制作战舰、商船桅杆,掠杀动物获取皮毛,到向森林争抢土地种植玉米、土豆,建立庄园,再到开设锯木厂雇佣原住民让森林消失,甚至爱尔兰、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不同国度人种移民北美、澳洲、新西兰……成片成片原住民赖以生存的森林被流失、被掠夺,将开放性演变成殖民性的资源灾难。而因为不同种族、语言、文化习俗的竞争与混合交融,促成了原住民对外来移民的复杂感情、一方面他们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森林,为了生存需要在殖民者的统治下靠砍伐森林才能获得自己的土地和农庄;一方面殖民者的贸易头脑、先进理念、甚至生活习惯、文化习俗都在冲刷着原住民对原始森林心底那脆弱的坚守和向往,最终在一代又一代原住民的退缩与妥协下,殖民者推行的文明取得竞争优势,形成多元化的殖民文化。在这样的人类文明进程里,原住民何尝不是农耕文明后退的参与者,又何尝不是原始森林消失的破坏者?从伐木者的斧头进化史来看,马克米克人勒内的斧头、杜克父子公司的斧头、吉诺(勒内后代)跟随伯恩去新西兰推广的新斧头,无非都是为了提高砍伐原始森林树木的效率,但也正是因为这把创新性的斧头,新西兰毛利人让伯恩命丧自己推销的斧头之下;从锯木厂的锯子发展史来看,单片锯、双排锯、圆锯的变化也是为了提高将原木开成板材的效率,这种原创性和进取精神,充分展现殖民者们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的贪婪与野心。 《树民》正是通过上述海洋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殖民化进程,解构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向现代的历史镜像,其所描写农耕文明的挣扎与无奈、海洋文明的侵略与殖民化,是深层次、多向度的人类发展史,是对殖民化中人性的复杂性、人类文明进程历史的必然性与原始森林的不可再生性、生态资源的毁灭性等进行写实性的开掘。伐木带来的森林资源日益匮乏、火灾、干旱、地下水资源消失、瘟疫流行、争夺资源的火拼与暗杀等等,在作家看来,人类文明进程为复杂的生存环境增添了更多天灾人祸爆发的必然性——这是文学对来自大自然的愤怒与惩罚的重构或警示。 时至今日,北美虽已成为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竞争或者威胁,而这竞争或威胁其实是来自大自然的报复。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艰难实施《巴黎气候协定》,但随着多边竞争大潮席卷全球,环境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长期以来被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所遮敝的现实竞争与地球命运被作家满怀忧愤地揭开,寄托于杜克家族后代成长为环保人士,将严重损害的自然资源恢复到三、四百年前,恐怕是作家笔下的最后倔强,但这也是作家希望更多人一起来爱护环境、拯救地球的强烈愿望。 2021年3月6日

《树民》读后感(五):爱护地球与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

爱护地球与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 ——读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树民》 文/苟文彬 《树民》这部长达55万字的鸿篇巨制是倡导环保主义作品中的经典。经典之处在于其在长达320年的宏大历史叙事里,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森林、树木、土地、贸易、掠夺、战争、各种文明的撕裂与交融等多向度展示出来,进而生成作家从对自然资源、土地的热爱,到呼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拯救地球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呈现。在地球不同的经纬坐标系上,以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故事构造中,自然环境描写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皆不吝笔墨。但是安妮·普鲁在《树民》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让我阅读之初以为这是一部生态探险旅行记。不管是在北美,还是澳洲、新西兰,作家笔下的原始森林是多么的丰饶,简直就是米克马克人(印第安人)缅因人、毛利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粮仓。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里树木粗壮到有一座房子那么大,丛林里的黑熊、驯鹿、驼鹿、河狸曾经是狩猎者们信手拈来的猎物,丛林之下的那些草本植物皆是米克马克人治病救人的良药,河里的鳟鱼、鲟鱼多如牛毛肥美又大条……在宝藏如此丰富的天然乐园里,人们遵从生态循环法则,对大自然的馈赠按需索取,顺其自然繁衍生息,表现出对这些土地质朴而深沉的挚爱。 《树民》所呈现的历史自然、社会环境,是作家基于在近乎原始的土地上生活的经验,进行主观描述和建构出来的。人与森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维持着这些土地上的生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样一幅幅原始的生态场景,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群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我们能往哪里走呢?即便有这样的原始森林,我们走进去又如何生存,甚至保住性命呢?原住民生存的技能看上去不过是狩猎、打鱼、种地,但我们去哪里学习这些技术和人身保护技巧,即便猎获一头黑熊,你有力气只身背着几百斤重的庞然大物走出森林吗?所以,这终究只能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想象,是一场根本就没有目的地、无法出走的旅行。正因为这样,作家也只能通过笔端,来描绘心底这些曾经的世外桃源,展现其对原始、天然乐土的向往。这已超越自然环境描写的衬托性诉求,从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向度进行深入独特的探险与剖析。 神话故事说天地混沌时地球上只有海洋,地壳学说认为地球板块运动造就山川、河流、海洋,人类学说认为70%的海洋覆盖面将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分化成海洋文明、农耕文明、大河文明和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其他文明,表现出独特的开放性、多元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树民》描写的320年历史进程,将海洋文明的欧洲启蒙文明对北美农耕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展露无遗。 开放性在《树民》里,逐渐从对原始森林砍伐制作战舰、商船桅杆,掠杀动物获取皮毛,到向森林争抢土地种植玉米、土豆,建立庄园,再到开设锯木厂雇佣原住民让森林消失,甚至爱尔兰、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不同国度人种移民北美、澳洲、新西兰……成片成片原住民赖以生存的森林被流失、被掠夺,将开放性演变成殖民性的资源灾难。而因为不同种族、语言、文化习俗的竞争与混合交融,促成了原住民对外来移民的复杂感情、一方面他们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森林,为了生存需要在殖民者的统治下靠砍伐森林才能获得自己的土地和农庄;一方面殖民者的贸易头脑、先进理念、甚至生活习惯、文化习俗都在冲刷着原住民对原始森林心底那脆弱的坚守和向往,最终在一代又一代原住民的退缩与妥协下,殖民者推行的文明取得竞争优势,形成多元化的殖民文化。在这样的人类文明进程里,原住民何尝不是农耕文明后退的参与者,又何尝不是原始森林消失的破坏者?从伐木者的斧头进化史来看,马克米克人勒内的斧头、杜克父子公司的斧头、吉诺(勒内后代)跟随伯恩去新西兰推广的新斧头,无非都是为了提高砍伐原始森林树木的效率,但也正是因为这把创新性的斧头,新西兰毛利人让伯恩命丧自己推销的斧头之下;从锯木厂的锯子发展史来看,单片锯、双排锯、圆锯的变化也是为了提高将原木开成板材的效率,这种原创性和进取精神,充分展现殖民者们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的贪婪与野心。 《树民》正是通过上述海洋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殖民化进程,解构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向现代的历史镜像,其所描写农耕文明的挣扎与无奈、海洋文明的侵略与殖民化,是深层次、多向度的人类发展史,是对殖民化中人性的复杂性、人类文明进程历史的必然性与原始森林的不可再生性、生态资源的毁灭性等进行写实性的开掘。伐木带来的森林资源日益匮乏、火灾、干旱、地下水资源消失、瘟疫流行、争夺资源的火拼与暗杀等等,在作家看来,人类文明进程为复杂的生存环境增添了更多天灾人祸爆发的必然性——这是文学对来自大自然的愤怒与惩罚的重构或警示。 时至今日,北美虽已成为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竞争或者威胁,而这竞争或威胁其实是来自大自然的报复。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艰难实施《巴黎气候协定》,但随着多边竞争大潮席卷全球,环境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长期以来被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所遮敝的现实竞争与地球命运被作家满怀忧愤地揭开,寄托于杜克家族后代成长为环保人士,将严重损害的自然资源恢复到三、四百年前,恐怕是作家笔下的最后倔强,但这也是作家希望更多人一起来爱护环境、拯救地球的强烈愿望。 2021年3月6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