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人七绝诗浅释》读后感摘抄

《唐人七绝诗浅释》读后感摘抄

《唐人七绝诗浅释》是一本由沈祖棻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21-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人七绝诗浅释》读后感(一):雅俗共赏 细读七绝

七绝,全称“七言绝句”,它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者北朝乐府民歌,定型和成熟于唐朝,也就是在唐朝,七言绝句的形式完备、达到巅峰时期。虽然我们从小到大念过不少七绝,然而对它的概念、格律要求以及它的发展还有哪些诗真正属于七言绝句还是很迷糊,当代诗人沈祖棻就在《唐人七绝诗浅释》引导我们赏析唐人七绝。

七绝,每句七字,一共四句,篇幅固定在每首28个字。七言绝句的特点是不限制对偶,构写较自由,诗句简练,念起来抑扬顿挫。

未完

《唐人七绝诗浅释》读后感(二):通俗而不媚俗

最初知道沈祖棻的名字,是曾见一本书中称赞她于抗日战争时期填的一首词,读过觉得确实不错。所以她被称为现代“李清照”并非随便说说的营销话语或是文人间的互相吹捧。当然一个人能做得好诗填得好词,并不意味着能够讲解给他人听,称为一位好的师者。但读毕《唐人七绝诗浅释》,我想沈祖棻先生是无愧一位优秀的诗词诠释者的。

讲诗词的书不在少数,如何深入浅出地讲出新意,讲出自己的见解,是非常不容易的。此类书读过最好的莫过于浦江清先生,总有醍醐灌顶之感。沈祖棻先生的风格不同,大约是因为浦江清先生面对的是一群民国时期大学生,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而沈先生讲授的对象,则未必有这么高的水平。

虽然沈先生的讲解通俗易懂,但却绝不媚俗。想如今各种“诗词大会”上专家们的锵锵发言,又或是为了图书销量的胡编乱造,皆不过庸庸碌碌而敢称为专家。沈先生在详述绝句之时,不仅给出背景,也提供解释,但他人所多未提及的是文艺的审美。

如作品中使用过多的名词火数字,会给人以堆砌之感,杨炯因喜用人名而被讥为点鬼簿,骆宾王爱用数字被讽为算博士。又或是诗中的转折——大部分绝句都是第三句转,但李白的《越中览古》则是第四句急转直下,显得有力量和神采。

又如李白著名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早已成为传颂的经典,但沈先生指出,这是一首“翻案”作品。何为翻案?即见解、感情和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人在他乡往往思念故乡,经沈先生一点,顿时明白了李白这首作品的不同。

沈祖棻先生的讲析可谓极其精细,但也有过分解读的地方。如杜甫的《赠花卿》中名句“此曲只应,人间能得几回闻”,沈先生认为杜甫表面上称赞,暗中讽刺其居功骄恣,生活奢侈。虽然沈先生采用了《古唐诗合解》中的诠释“深讽花卿之僭妄也”,但恐怕还是当时的阶级斗争思想原因导致的——杜甫是人民诗人,自然以人民为向。不过对比同时期同类作品,沈先生这本书没有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不知是版本原因还是本就没有。

ps八卦一下,网上关于沈祖棻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女性,大部分信息是关于她的婚姻、生育、遇难以及身后事,恶俗无比。希望将来网上关于她的信息多以诗词为主,成为沈祖棻的沈祖棻。

《唐人七绝诗浅释》读后感(三):浅析不浅

《唐人七绝诗浅析》是“大家小书”中的一部,它的作者是有当代“李清照”美誉的诗人、文学批评家、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的沈祖棻先生。沈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人七绝诗浅析》根据沈先生多年在大学讲授唐七绝诗的讲义编撰而成,屡经修订,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了沈先生自己的研究与理解,讲解浅显,内容详实,深入浅出,见识不凡。书中所讲解的七绝诗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目,但细读其解,又可获另一方“天地”。书名“浅析”实乃谦逊之词。

七绝诗古典诗歌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体,虽然篇幅短小,却具备了各种诗体的特点。沈先生在引言中首先介绍了汉语古典诗歌的特点,其次七言绝句的历史源流、形式规律,并详细举例说明。这部分内容虽为“引言”,但其实足够独立成为一篇研究性文章,也足够初学者反复学习与阅读,若能在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后再开始之后的学习,则更有利于我们对七绝诗的深入理解。

沈先生分别就每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解读,文字浅显易懂,讲解细腻优美,不但在诗歌的内容、题材、主题、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也常常连带讲述相关的历史文化文学知识,开阔读者眼界,增长知识。

譬如第一篇讲杜审言《赠苏书记》,分别解释了“书记”、“燕支”、“红粉”等词的含义;还讲到了袁枚的“揉直使曲”写法;不刻意追求工整,以显得“自然流动而不着力”的艺术风格;以及张敬忠《边词》、杜审言《渡湘江、王勃《蜀中九日》等三篇类似作品的比较。短短四句诗,却解读出很多内容,衍生出的知识点也为学习者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读过之后不得不感慨沈先生见解之精到,分析之深入。

同样,还有我们熟悉的《回乡偶书》、《凉州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都城南庄》、《夜雨寄北》等等诗篇。沈先生不但细细讲解分析,还将同类作品列出加以比较,目的是“不仅要看它们的异同,也要看他们的高下。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自己的鉴赏力。”

所以,在《唐人七绝诗浅析》这本“大家小书”里,我们遇见的可能不止是一位大学的专业教授,也是一位有着女性细腻优美特质的诗人,更是一位能够答疑解惑,引人更进一步的文学批评家。所谓“浅析不浅”,读起来“极快”的七言诗,还需用“极慢”的时间去加以品味与理解。感谢有文字和书籍的桥梁,能让我们这些走出校门多年的求知者仍有幸聆听大师们的尊尊教诲。

《唐人七绝诗浅释》读后感(四):七绝唐诗好在哪儿,这本书讲透彻了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的“诗”当然不只唐朝一代独有,但实事求是地说,正是唐诗,才把古曲诗歌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毕竟,唐诗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言、七言古诗,并且发展出了既能叙事又兼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唐诗的这个高度,堪称之前、之后历朝历代都难以企及的一个巅峰。

清代康熙年间,彭定求等奉敕编校的《全唐诗》,“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其中,唐人七绝所占的比例还是不小的。就形式来说,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均包括五言和七言两种,而其中七言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

唐诗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究竟应该如何区分,各有什么特征?这大概不会成为问题,稍微找一找就不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但是七言绝句何以成为唐代诗人爱用的一种创作形式。却未必有人真正留意过。所以,“大家小书”系列的《唐人七绝诗浅释》,虽然作者沈祖棻谦虚地称之为“浅释”,却足以回答关于七绝唐诗的很多问题,堪称关于唐人七绝很有学术价值的一本研究著作。

沈祖棻何许人也?她是我国现当代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有“当代李清照”美誉,与其夫著名文学家程千帆合称“程沈”,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她的这本《唐人七绝诗浅释》价值之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唐人七绝诗浅释》基本上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首先就是最开始的“引言”。名字是“引言”,其实却是关于唐人七绝非常权威的一次理论探讨,即使后面的“赏析”来不及细细研读,但只要能够把“引言”部分读懂读透了,关于唐人七绝的种种“疑难杂症”也就立刻得以迎刃而解了!

正是在“引言”部分,沈祖棻点出了为什么七绝成为唐代多数诗人最喜爱用的创作形式。原因正是在于,七言绝句“既有古体的自由,也有律体的和谐之美,同时,比之五绝来,又有回旋动荡、多所变化的优点”。所以,不难想见,虽然从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七绝成形于南北朝,至唐而极盛,唐以由由宋到清,也并不缺乏杰作,但唐人七绝的总体质量来说,显然是无出其可的。把唐人七绝搞清楚,七绝的诸多妙处也就基本上尽在掌握了。

尤为难得的是,沈祖棻的这本《唐人七绝诗浅释》,堪称一部以学者的博学、女性的细腻和诗人的才情将古典诗歌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的典范之作。作者在介绍、赏析唐人七绝的同时,没有单就一首诗来作单纯的介绍,而是兼而论及其他诗人的代表作品,这样对于开阔广大读者的眼界会非常有帮助。

当然,如果能够把沈祖棻的这本《唐人七绝诗浅释》从前到后,完完整整地过一遍,收获显然就会更大更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