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摘抄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摘抄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是一本由(美) 凯特·克利斯 著 / (美) M.萨拉·克利斯 绘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9-7,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一):世上只有妈妈好 ——读《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有感

世上只有妈妈好

——读《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有感

文 梁征

近日,我阅读了作者凯特·克利斯和绘者M.萨拉·克利斯共同创作的《世界上最坏的妈妈》,全书分《世界上最坏的妈妈》《你也哭鼻子吗?》《给你织顶圣诞帽》《我的秘密朋友》《噩梦快走开》五册,凯特•克利斯以独特的方式,观察孩子心理变化,白描亲子关系。书中除了有很多小兔子充实而又快乐的童年生活,还有很多美图引人入胜,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

在这套书的五个小故事里,一个比一个温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充沛的想象力,一只活泼可爱,爱好广泛,聪明善良,乐于助人的小兔子展现在我们面前,兔妈妈的育儿智慧让家长们懂得了陪伴、奖励和沟通的重要性。

书中,对于小兔子,兔妈妈采取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陪伴。对于小孩的成长,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陪伴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不仅要陪,还要伴。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过多的是做好了陪的文章,但对于伴却不敬人意。小孩子其实最缺乏大人的陪伴,我们要力争成为他们的小伙伴,走进他们内心,只有当他把自己的秘密与你分享的时候,这样才可以说做到了陪伴。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我们要学会奖励。兔妈妈不仅奖励了小兔子,还履行着她的承诺。他们为小兔子的每位朋友量身定制了独特的造型帽子。因为这是小兔子的请求,他就必须为自己的要求付出努力。看到这里,我对兔妈妈表示无限佩服。她清楚地知道孩子自己才是成长中的主角。他善良的意愿都应该得到奖励,这对于小孩善心的培养体验很独到,值得家长们尝试。

有时候,有些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喜欢自言自语,就会产生许多担心。一些父母认为孩子有了假想的小伙伴,一定是因为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差,交不到现实中的小伙伴。其实, “假想同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普通的现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办法引导孩子学会社交技巧,帮助孩子学会沟通,更快适应社会交往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假想同伴”,有“假想同伴”的孩子说话,交流的机会更多,沟通能力就会很变强。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呵护孩子的“假想同伴”就是呵护孩子宝贵的童年。对于孩子来说,这段有朋友陪伴的日子,虽然可能会被遗忘,但教他们学会如何沟通,如何交到朋友。

看了这些故事,你一定会怀疑“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这个称号怎么会落在小兔子妈妈头上呢?这哪里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这分明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难道不是吗?作为一名家长,只要我们陪伴孩子一起翻开《世界上最坏的妈妈》阅读,我们一定可以在书中找到“世界上最坏的妈妈”的答案,并在书中寻找到各自的快乐。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二):陪伴,原来就是爱最好的样子

不知不觉,孩子就五岁了,偶尔突然冒出一句话:“宝宝要妈妈陪着宝宝,陪一千年。”听了我抱着她,亲个没完;可这是当妈妈的都知道,这是母女关系的高光时刻,大部分的时候孩子是这样的:

“宝宝要让家里乱一点!”哗啦……你在一秒钟前刚刚整理完的玩具倒得满地都是。

“宝宝不想洗头!不想洗澡!”等把他摁到澡盆里,一大盆子热水早凉了,而外面刮着冬天的瑟瑟寒风。

“妈妈宝宝害怕!宝宝要小兔子陪宝宝!”半夜你以为他快睡着了,他爬起来打开所有大灯一顿找,地上重新堆满了毛绒玩具……

各种崩溃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识?《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这套书里的兔妈妈,她的经历跟你我一样。

她家有只超级调皮的小兔子,跟你我家里的宝宝一样。这只小兔子——

在妈妈让他收拾东西时,跑到马戏团老板那说我有“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还卖出去了100张票,让大家一起来围观自己的妈妈;(《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在生日时说自己不是小宝宝了,不再哭了,还要找所有不哭的小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你还哭鼻子吗?》)

有个隐形的朋友哈利,所以吃下午茶,吃下午茶时得多要一份曲奇,不想洗澡时直接甩锅给哈利,说“肥皂泡会弄到哈利的眼睛里”;(《我的秘密朋友》)

自己戴上圣诞帽就算了,还想让妈妈给每个小伙伴织一顶。(《给你织顶圣诞帽》)

被噩梦弄得焦虑了,于是在卧室里到处贴满了纸条,还支起天罗地网,要把“噩梦”抓住…… (《噩梦快走开!》)

这么一个小神经病,你能怎么办。

兔妈妈的办法很好,只有两个字——陪伴。

陪伴两个字,说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拆开来说,不仅是陪在身边,更是做他的伙伴。你是他的妈妈或爸爸,却也是他身边的朋友,他可以平视你,不必仰望,可以与你分享自己的秘密和脆弱,还有快乐和忧愁,他知道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你只会微微一笑,他也知道你特别仗义,无论发生什么,就在那儿,不会离开。

所以每个故事都有了个温暖的结局——

熊兔孩子把妈妈卖到了马戏团,大家一看是个普通的妈妈纷纷要求退票,兔妈妈机智地带着大家来到了小兔子的房间里,让大家参观世界上最脏最臭的房间,成功救场。故事的最后,小兔子好像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有点儿过,可妈妈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不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妈妈!”

小兔子找了一圈一个不哭的小孩都没有找到,兔妈妈告诉他“哭有时候没有理由,就算长大了,你也还是会时不时哭上一把”。 最后生日聚会如期举行,大家都没有哭。只有兔妈妈看着已经长大的小兔子,在一旁抹起了眼泪。

更多温暖的情节不过多剧透,只要看了书,相信每个妈妈都会有所共鸣。

这五个温暖的故事,来自一对美国的姐妹淘——凯特·克利斯和M.萨拉·克利斯。她俩在一间屋子里同住了18年,姐姐11岁、妹妹10岁那年,她们就开始合作创作绘本了,后来,凯特负责写故事,萨拉负责画图,二人共同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过如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图书奖、美国插画家协会原创艺术金奖、美国银行街年度最佳童书奖等多个奖项。小兔子和妈妈的故事开始于2006年,后来陆陆续续地出版了四本。

书中的插画同样引人入胜,不但细节丰富,还画出了时间的流动感。《噩梦快走开!》里画出了课堂的场景,仔细一看,小兔子的同学们都各有性格:

第一张图,天鹅在看着关于“迁徙”的书,小猫在吃纸杯蛋糕,小狗旁边的小箱子上画着一只猫。

下一个课堂场景图,天鹅用羽毛笔画着什么东西,小猫在看关于纸杯蛋糕的书,小狗研究起了猫,长颈鹿埋头在关于“高楼大厦”的资料里

最后一个课堂场景图,天鹅估计是旅行回来了,带来了东方的寿司,小猫的纸杯蛋糕成功出炉,小狗面前放着份关于“小坏猫”的报告,长颈鹿的高楼图纸出来了,他的脖子都直起来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细细欣赏小兔子的房间:墙上有各种暖暖的贴画,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小兔子长大的一点一滴,

墙上有世界地图,地上有一艘小帆船,船里有两只兔子,他一定热爱旅行。

当然还有属于孩子的恶趣味——满板吃过的口香糖标本,搭在一起的衣架、满地奇形怪状的石头、快堆到天上的盒子……

这是一个孩子的世界,自由自在,充满变化。

但是在孩子需要力量和温暖时,旁边永远都有个妈妈,在陪着他,做他最温暖的港湾、最忠诚的伙伴。

于是她在小兔子说自己被噩梦纠缠时,认认真真地告诉他,它是你的噩梦,你要自己去战胜它,你可以的。

她在小兔子说“我们给每个人织一顶圣诞帽”时,熬着夜把送给小朋友们的圣诞帽织好,让这个家里的爱,温暖每一个人。

她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但一定会在孩子真的需要她时,告诉他“我在”

有这样的妈妈,是多么幸福啊。

这不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三):你以为的坏妈妈也许才是好妈妈,三步提升孩子安全感

小长假的前夕,我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看了一部动画片,名字叫做《神奇乐园历险记》,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创造了神奇乐园。

本来这只是他们幻想中的东西,没想到居然在现实中发现真的有一座神奇乐园,妈妈很注意保护女儿的想象力。他们创造了能够飞的旋转木马,还创造了用吸管做的滑滑梯。

可是有一天妈妈生病了,离开女儿去治病,小主人公,因为害怕妈妈永远的离开,就放弃了神奇乐园。神奇乐园也渐渐被黑暗统治,但故事的最后妈妈的病好回来了,而小女孩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神奇乐园重建。

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并不复杂。但是我却从中读到了很多的内容,一个尊重女儿想象力的妈妈是最美的妈妈,而自己内心的恐惧也只有靠自己才能够打败它。

这部电影的里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而我最近看了一套绘本讲的却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他一套有5本,讲的是小兔子和小兔子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我翻开第1本世界上最坏的妈妈的时候,看到小兔子房间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看来全世界有孩子的家庭都是一个样子,满地的玩具和书。连桌子上面也逃不过。兔妈妈教育小兔子要收拾好房间再去看马戏。小兔子叛逆的小情绪上来了,感觉自己可能永远都看不到马戏表演了。

他大喊,兔妈妈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家里的小朋友最近也进入了叛逆期,三岁的小孩有时候真是让人很头疼,让他干什么他都说不,收拾房间里的玩具也是一万个不愿意。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理解妈妈的时候吧,我们都会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妈妈就不让干那不让干,妈妈总是限制我们,好像别人的妈妈都很好,又温柔。

这些体会都是我在没孩子之前完全不能感受到的。只有当了妈妈之后,才能懂得妈妈的辛苦。故事里小兔子跑到马戏团,号称自己有世界上最坏的妈妈,并且卖出了100张票。

来看马戏的小动物都非常不满,因为他们没看到,想象中,最坏的妈妈他没有两个头,也没有绿色的牙齿,也没有生起气来,会吃掉人的样子,他们只看见一个普通的兔妈妈,大家都很生气,朝小兔子,丢鸡蛋。

最后还是兔妈妈把小兔子解了围。无论小兔子做什么,最后妈妈都会在后面无条件的支持他,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吧。

除此之外另外一本噩梦快走开,也令我印象深刻。前面提到的电影里,小主人公因为内心恐惧,害怕妈妈离开,放弃了神奇乐园,神奇乐园就被黑暗统治,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神奇乐园之后,他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修好神奇乐园,但后来他发现,他自己制造的黑暗需要用他自己的力量来赶走他。

就像小兔子的噩梦,也需要她自己才能赶走一样,小兔子,因为担心学术报告的事情,一直被噩梦困扰,他感觉走哪里噩梦都会跟着他,她希望妈妈能够帮助她赶走噩梦,但是妈妈却告诉他,亲爱的小兔子,你自己的恐惧,只有你自己能够战胜。

不得不说,兔妈妈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妈妈,他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兔子,整个绘本充满了温情的小故事。绘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是一套能够培养儿童安全感与幸福力的绘本。安全感和幸福力这两件事情,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小孩子的安全感,最初的建立,会影响他的一生。

《0-6岁敏感期》里提到,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他幼年接受的抚养方式,将影响到他的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她的妈妈,或者抚养者在幼年时期对他采取的是行为主义的冷漠方式,比如说,哭了不抱,不哭的时候才不用训练小动物的方式来训练他,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没有安全感的。

在后期的依恋模式形成中,就会产生一种混乱的依恋模式。比如像之前很火的哪吒那样,明明内心非常渴望母亲的陪伴,但是表面上却一副很排斥的样子。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点就是控制自己的焦虑。很多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焦虑也就随之而来的,别的孩子,一岁多会说话了,自己的孩子还只会叫爸爸妈妈,就很担心孩子是不是语言发育迟缓,其他的小朋友已经会数123456了,但自己的孩子,还连话都说不清楚,是不是孩子数学也很迟钝。别的小朋友都能够独立上厕所了,可自家宝宝还穿着尿不湿。

这每一件事情都能让这些妈妈焦虑半天的了,可是我想对这些妈妈说的是,哪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和发育方式,就像春天到了花儿就自然会开一样,多一点耐心,等这朵小花慢慢的开放,常常这么想,自己的焦虑也就会少了,如果妈妈的焦虑少一些,给孩子的安全感也会更足一些。

第2点,是有效的陪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几乎每一篇育儿文章都会提到这个,但大家还是常常把陪伴和陪着做混淆。很多妈妈,觉得自己是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就去做全职妈妈,但是在做全职妈妈的时候,又常常因为要做家务或盯着手机,或为其他事情,牵绊,而没有时间全心全意的陪着孩子 。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每天下班后半小时的有效陪伴,可能胜过全天,我笑的陪着,你是否对她用心,孩子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哪怕我们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回到家之后,能够放下手机,放下身边的事情全心全意的陪他半小时,这种陪伴才是有意义的。

第3点是能够完全的接纳孩子,其实这一点的核心是尊重,有位老师说在亲子关系中,其实是一个权利的争斗,双方在不断的宣示自我的主权,你对孩子施加号令,而他因为不够强大,小的时候只能听从,但是,如果他不是从内心上的信服,长大之后就会逆反现象很严重。

但其实我们要做的是把它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物品或者是像小宠物一样,我经常看见在小区里。

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会对他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是逗孩子的时候说,你不做什么什么事情,我就不要你了,虽然说这可能只是一时生气的气话,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来说,他们可能就会当真,对他们的内心会是会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这里劝诫各位爸爸妈妈,即使再生气也不要说这些气话,来伤害孩子。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尊重,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在这套绘本里,还有关于孩子想象力的的内容,当你发现孩子有一个虚拟的朋友的时候,千万别觉得这孩子是不是受什么刺激或者是脑子不太好,这是每个小朋友都会经历的阶段,他们会为自己创造一个虚拟的朋友,可能我们早已经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有同样的经历。但在发现孩子有这种朋友的时候希望家长们可以尊重他的这种想象,并且去鼓励他。长大之后可能会渐渐的忘记这些朋友像我们一样,但在潜意识中,这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是一套特别温馨的绘本,他的每一个故事,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这里故事里的兔妈妈和小兔子,就像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我遇到这些问题之前就给了我答案。看完这套绘本,我知道,当孩子遇到恐惧的时候,不是帮他挡在前面,而是站在身后鼓励他自己克服恐惧。当孩子撒谎的时候,不当面揭穿他,但是也要让他学会自己承担后果。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的时候,陪着她,和她一起去完成。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四):陪伴,原来就是爱最好的样子

不知不觉,孩子就五岁了,偶尔突然冒出一句话:“宝宝要妈妈陪着宝宝,陪一千年。”听了我抱着她,亲个没完;可这是当妈妈的都知道,这是母女关系的高光时刻,大部分的时候孩子是这样的:

“宝宝要让家里乱一点!”哗啦……你在一秒钟前刚刚整理完的玩具倒得满地都是。

“宝宝不想洗头!不想洗澡!”等把他摁到澡盆里,一大盆子热水早凉了,而外面刮着冬天的瑟瑟寒风。

“妈妈宝宝害怕!宝宝要小兔子陪宝宝!”半夜你以为他快睡着了,他爬起来打开所有大灯一顿找,地上重新堆满了毛绒玩具……

各种崩溃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识?《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这套书里的兔妈妈,她的经历跟你我一样。

令人崩溃的房间,是不是似曾相识的场景?

她家有只超级调皮的小兔子,跟你我家里的宝宝一样。这只小兔子——

在妈妈让他收拾东西时,跑到马戏团老板那说我有“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还卖出去了100张票,让大家一起来围观自己的妈妈;(《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在生日时说自己不是小宝宝了,不再哭了,还要找所有不哭的小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你还哭鼻子吗?》)

有个隐形的朋友哈利,所以吃下午茶,吃下午茶时得多要一份曲奇,不想洗澡时直接甩锅给哈利,说“肥皂泡会弄到哈利的眼睛里”;(《我的秘密朋友》)

自己戴上圣诞帽就算了,还想让妈妈给每个小伙伴织一顶。(《给你织顶圣诞帽》)

被噩梦弄得焦虑了,于是在卧室里到处贴满了纸条,还支起天罗地网,要把“噩梦”抓住……

(《噩梦快走开!》)

这么一个小神经病,你能怎么办。

兔妈妈的办法很好,只有两个字——陪伴。

陪伴两个字,说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拆开来说,不仅是陪在身边,更是做他的伙伴。你是他的妈妈或爸爸,却也是他身边的朋友,他可以平视你,不必仰望,可以与你分享自己的秘密和脆弱,还有快乐和忧愁,他知道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你只会微微一笑,他也知道你特别仗义,无论发生什么,就在那儿,不会离开。

所以每个故事都有了个温暖的结局——

熊兔孩子把妈妈卖到了马戏团,大家一看是个普通的妈妈纷纷要求退票,兔妈妈机智地带着大家来到了小兔子的房间里,让大家参观世界上最脏最臭的房间,成功救场。故事的最后,小兔子好像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有点儿过,可妈妈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不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妈妈!”

小兔子找了一圈一个不哭的小孩都没有找到,兔妈妈告诉他“哭有时候没有理由,就算长大了,你也还是会时不时哭上一把”。 最后生日聚会如期举行,大家都没有哭。只有兔妈妈看着已经长大的小兔子,在一旁抹起了眼泪。

更多温暖的情节不过多剧透,只要看了书,相信每个妈妈都会有所共鸣。

这五个温暖的故事,来自一对美国的姐妹淘——凯特·克利斯和M.萨拉·克利斯。她俩在一间屋子里同住了18年,姐姐11岁、妹妹10岁那年,她们就开始合作创作绘本了,后来,凯特负责写故事,萨拉负责画图,二人共同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获得过如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图书奖、美国插画家协会原创艺术金奖、美国银行街年度最佳童书奖等多个奖项。小兔子和妈妈的故事开始于2006年,后来陆陆续续地出版了四本。

书中的插画同样引人入胜,不但细节丰富,还画出了时间的流动感。《噩梦快走开!》里画出了课堂的场景,仔细一看,小兔子的同学们都各有性格:

第一张图,天鹅在看着关于“迁徙”的书,小猫在吃纸杯蛋糕,小狗旁边的小箱子上画着一只猫。

下一个课堂场景图,天鹅用羽毛笔画着什么东西,小猫在看关于纸杯蛋糕的书,小狗研究起了猫,长颈鹿埋头在关于“高楼大厦”的资料里

最后一个课堂场景图,天鹅估计是旅行回来了,带来了东方的寿司,小猫的纸杯蛋糕成功出炉,小狗面前放着份关于“小坏猫”的报告,长颈鹿的高楼图纸出来了,他的脖子都直起来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细细欣赏小兔子的房间:墙上有各种暖暖的贴画,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小兔子长大的一点一滴,

墙上有世界地图,地上有一艘小帆船,船里有两只兔子,他一定热爱旅行

当然还有属于孩子的恶趣味——满板吃过的口香糖标本,搭在一起的衣架、满地奇形怪状的石头、快堆到天上的盒子……

这是一个孩子的世界,自由自在,充满变化。

但是在孩子需要力量和温暖时,旁边永远都有个妈妈,在陪着他,做他最温暖的港湾、最忠诚的伙伴。

于是她在小兔子说自己被噩梦纠缠时,认认真真地告诉他,它是你的噩梦,你要自己去战胜它,你可以的。

她在小兔子说“我们给每个人织一顶圣诞帽”时,熬着夜把送给小朋友们的圣诞帽织好,让这个家里的爱,温暖每一个人。

她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但一定会在孩子真的需要她时,告诉他“我在”

有这样的妈妈,是多么幸福啊。

这哪里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读后感(五):孩子哭就嫌烦?不让孩子哭,才是家长犯的最大的毛病

不少人在幼年的时候都听过父母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哭什么哭”?“哭够了没有,还没完没完”?"这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哭","一个男孩子怎么这么爱哭?‘’“再哭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即使是现在,我们也会看到很多父母,包括我们自己制止孩子哭闹。

可是,为什么我们越阻止孩子哭闹,孩子的情绪越不稳定?其实孩子哭泣是对自己情绪的表达方式,家长如果经常阻止孩子哭,孩子的情绪就得不到释放,长期以往,当孩子的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的孩子会一下子爆发出来,有的孩子则会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越来越沉默。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开开心心每一天,但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磕绊,此时孩子应对困难的情绪反应就尤为重要,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情商。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曾说:

小孩子的哭闹其实就是处理事情的反应,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尤为重要。

《世界上最坏的妈妈—你也哭鼻子吗?》这本亲子绘本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我们先看看绘本里的小兔子是如何看待哭这件事情的?

小兔子五岁生日的时候,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以后再也不要哭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只有小宝宝才会哭。

原来,小兔子也认为,哭不是一件好事。

小兔子决定去找那些从来不哭泣的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

可是小兔子问了他所有的朋友,包括年龄最大的马先生,竟然也会哭。

甚至小兔子的妈妈是,已经是个大人了,也依然有哭泣的时候。

小兔子不明白了,为什么人长大了还会哭?

妈妈温柔地回答:"哭,可以有理由,也可以没有理由。而且就算长大了,也还是需要时不时地哭一下。"

虽然小兔子似懂非懂,可是他不用压抑自己的感情,他以后对情绪的控制也会游刃有余。

在这个故事里,小兔妈妈让小兔明白了:哭,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合理的情感的发泄方式。当然,现实生活里,孩子哭泣的理由各种各样,当孩子哭时,家长不必发愁,只需要学会以下处理方式,就能帮助自己和孩子正确应对“冲突”,合理处理情绪。

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哭泣,哪怕是撒泼打滚,家长都不要直接训斥。

所以哭成了他们常用的一个表达感情的方式。

当孩子哭时,他们的脑海里是听不见任何声音的。我们大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大哭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给他一个拥抱,然后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说:”我知道你现在不高兴,我理解你。“

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立马停止哭泣,要么哭得更厉害了。家长们只需要抱着孩子,让他先哭完。

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哭的时候,就会给孩子讲道理。其实这时候最需要做的事是,家长聆听孩子。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讲道:"许多成年人都声称他们在聆听,但实际上他们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并没有真正注意孩子们在说些什么。聆听的能力对于情感引导而言至关重要。"

待孩子逐渐平静下来之后,家长们可以盯着孩子的眼睛,耐心地问道:“宝贝,我知道你刚才很生气,那么你现在需要我怎么帮你呢?”

这句话可以让孩子记住,他内心的这种感觉原来就叫做生气,他由此可以得知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渐渐的他就能判断出别人的情绪,也会知道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孩子知道当他生气之后,原来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到他,他的情绪得到了疏导,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也就知道该如何解决了。

当孩子说出了他心中的困惑后,不管对错,家长不要急于去批判孩子。切记不可大声责骂孩子,否则会引来孩子第二次情绪失控。

比如孩子哭闹是因为家长要求他去睡觉,而他还想再玩一会。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理解你还想再玩会。但是,已经很晚了,再不睡觉明早就不能按时起床了。你觉得我们是再讲一个故事就睡觉还是再玩一个小游戏睡觉,你来决定?"

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理解他的情绪,同时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有一种力量感,可以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

孩子一般对父母做的决定很抗拒,但是对自己做的决定很有成就感,也会很好的履行完。

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时候,要确保提供的选择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称,给出的选择不要太多。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当孩子哭闹的理由是无理的,而我们已经采取了上述办法仍然无效的时候,该怎么办?

记住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

和善而坚定,是教育家德克德雷克斯一直呼吁父母和照料孩子的人对孩子运用的方法。

和善表明的是对孩子极其独特性的尊重。坚定表明的是对亲情需要的尊重,说了就要当真,如果当真就要坚持到底。

那么在育儿过程中怎么贯彻和善而坚定这个理念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两岁的小孩对妈妈说她要看电视。妈妈不同意孩子看电视,于是妈妈看着孩子和善而坚定地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想看电视,但是你今天已经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了。我们可以干些其他事情,做游戏或者看书,你来决定。”

然而孩子依然大声叫道:"不,我就要看电视。"

家长此时只要耐心地看着孩子,温和地说:"不可以。"

不管孩子怎么尖叫,家长态度要始终温和,不要改变一开始的主意。过不了多久,小孩就不再要求这件事了,然后去玩别的游戏了。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缓和难以处理的情感。

我们理解接纳孩子,并不是要娇纵孩子的坏习惯和不良行为,而是要教会孩子合理处理情绪,找到解决方法。

诚然,每对父母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是一知半解甚至全凭自己的感觉。好在这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时代,只要我们对孩子耐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美,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去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参考资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正面管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