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动物园读后感100字

我的动物园读后感100字

《我的动物园》是一本由[法] 若埃尔·若利韦 / Joëlle Jolivet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动物园》读后感(一):拖稿到最后一天,这本书我有点疑惑

大约一个月之前收到了柳无码的写稿邀请,我本来申请的是另外一本,但是名额满了,就问我有没有兴趣这本,是关于动物的,我说行的。之前一直比较忙,没太有时间细看,其实拿到书我就有点吃惊,这书也太大了吧,随手翻了两页,字太少都是图,就先搁置了,眼下,真的不能再拖了,所以我鼓起勇气拿起来把书看完了。

我不是对动物太有兴趣的人,长这么大,也只去过一次动物园,现在对动物的热爱停留在云吸猫、云吸狗的阶段。之所以接受这本书还有一个小私心就是我差不多半月会和五六个3-10岁的小孩接触一次,上次去和他们玩看图识字识动物看他们还挺有兴趣的,所以这次想换本书,就接了下来。对这本书的感受,其实没多大感受,就是动物多,不认识的字也多,为了搞清一些动物的名字还特意查了字典。

这本书的作者是若埃尔.若利韦,法国插画家,擅长突出事物形象特点,从本书中确实可以看出,视角效果很突出,至于是不是风格独特,不太懂插画,不好说。我会主要以一个叫陪伴者的视角来看这本书,相信我,小孩子独立看这本书是相当有难度的,有人陪一起看比较好。

这本书分了十三个维度把动物进行了分类,炎热地区、寒冷地区、淡水动物、海洋动物,人类身边的动物等。我个人观感来说,划分维度并不是很好,且模糊没有唯一性,碰上好奇宝宝,可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比如炎热地区的动物,里面列举了狮子、非洲灵猫、响尾蛇等。如果学习这一分类,我首先要跟小孩解释炎热地区指哪里,是热带还是亚热带,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分属哪个洲。我的感觉作者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只是简单粗暴的划分,后期解释起来很费力,寒冷地区也是。至于绿头鸭、天鹅有羽毛的动物为什么划分到了淡水动物不是有羽毛类的动物,我也不是很懂,如果小孩问起来,我只能说,两种都可以,作者喜欢这么分。但是有两章划分的很好,我认为很适合和小朋友一起辨认。就是黑色和白色的动物、身上有半点和条纹的动物,从外貌特征做了区分,方便小孩子记忆和理解。

本书的优点一个我个人认为是大、容纳了足够多大的动物,不同于市场面其他的童书,一本就可以学挺久的还可以反复,可以持续吸引小孩的好奇心。另一个是体积对比鲜明,大和小体积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利于小孩对动物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形象,不会出现不同体积的动物但是一样大小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基本观感,等我带给小朋友看了之后再回来补充一些小朋友的反馈。

《我的动物园》读后感(二):陪你翻山越岭,纸上寻游

前段时间被一组小象的动图刷屏了,大家不约而同被其憨态萌化了,可能心中也不约而同地油然而生:我想拥有一座动物园!这样我就可以看狮子摸老虎逗大象喂海豚……谁不想呢?但是在现实中这多少有点天荒夜谭。

住进“石头森林”,当二月裁剪出春天的燕子不见了,三月围着花团锦簇翩然弄舞的彩蝶消失了,七月一片蛙声也消弭了,身边能接触的除了寥寥宠物猫狗,可亲近自然万物的机会简直屈指可数,不消说儿时下田扒鼠洞、上山掏鸟窝、戏水捉鱼蟹的恣肆欢畅……动物之于我们日渐疏离愈发陌生模糊,要是家里有个好奇宝宝,更不知如何、从何说了,这时我们不得不求助各种各样的科普读物。

按照惯常,我们希望给予孩子最真实可靠的科普。只是搁一本图画本与一本写满字的图书供这些半大的孩子选择,都不用费脑细想,准儿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所有孩子会选择前者。孩子的天性阅读选择,或者,相对于百科式的详尽科普,远不如一本简洁图画书带来的“直接观感”有趣。

从这个层面看,《我的动物园》绝对是你孩子的良伴。

拿到这本书时我手都抖了抖,虽然提前被告知是大开本,但没想到竟然这般出奇的大, 大到没法放在任何书架里 , 长度足足有46CM,宽度也有32CM。形象点说,倘若将书打开平摊电脑桌桌面,光这书就几乎占用了2/3的位置。这样一本无与伦比的大图画书,哪不是第一时间就能吸引住了孩子的全副注意力。

《我的动物园》作者是享誉国际的画家若埃尔·若利韦 , 她1965 年出生于巴黎,在美术大学学习石版画,画风幽默可爱,出版了不少广受孩子欢迎的绘本。 她在上一本《人类的衣服使》 运用了一种叫亚麻油毡版画(又名麻胶版画)的古老版画技艺 ,画笔下的每一件衣服、每一个人物都拥有精致的细节和鲜亮的颜色,达到一种美的和谐。

翻开这本《我的动物园》,我们发现若埃尔·若利韦依然延用亚麻油毡版画技艺。尽管其麻油毡版画技法隐去了所有动物本身的很多细节,但她将精妙的配色和缜密的刀工在不同动物特点的凸显上,进一步夸大、突出事物形象特点,绘制出独具风格的动物画案,形象活泼跃然纸张,又透露出点点愉悦的审美享受。诸如金雕,孔武有力的爪子、犀利敏锐的眼睛,透薄画纸,一目了然;又如鹈鹕,一身白羽,有个兜似的桔黄的喉囊,贴切的几可乱真;再譬如长角的动物,千奇百怪又不一而同,但却跟现实看到过的几无差别,尽得其髓。完全可以拆下来,贴在墙上当动物认知表使用!

另一方面, 精美的动物图案巧妙地设置成错落排布,既不让人感到压迫感, 每一个跨页如同一幅纸上游园,琳琅满目的动物目不暇接,又能尽收眼底,相当的赏心悦目了。别光说小孩,咱都要沦陷在这场视觉大餐上了!

市面上主打的动物科普读物,包括童书, 分类习惯性地根据动物分类系统编排,由大而小有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category),往下就更加精细、细致了。 比如章鱼是鱼吗?不是科班出身的读者,看着都要傻眼!遑论对半大孩童而言,这种庞杂大量的信息就更不好消化了。

相比之下,《我的动物园》要倍感亲近多。作者用孩子能够触感、理解的分类展示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生物。如根据动物的所在区域,分为炎热地区的动物和寒冷地区的动物;也有依据动物特性来加以区分,如有羽毛的、长角的,或者有斑点、条纹的;甚至单纯从栖居地、大小划分的,生活在海底、洞穴、树上,鲸鱼、大象、蚂蚁……

学理上虽然有点“歪门邪路”,但在这种不拘一格的分类和图画描摹中,细心辨识的人会发现,物种间的联系纷繁多样,又何以一锤定音。常言“寓教于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我倒觉得这书给了一种可能,一种新视角的认知,给孩子打开可触可感的缤纷动物世界。如虎鲸(P8、P26),它生活在寒冷地区,黑背白肚子,尖牙利齿,背部有鳍 ,这种区分虎鲸身上的特点一下子就全被析出来了,对虎鲸的认知无形中加深了不少,跟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抹香鲸、小鳁鲸压根不会混为一谈了。

我想,这本书完全可以拿来跟孩子玩“找不同”游戏,在不知道中初识,在认知中辨明、强固。

其实,我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安排一只 小变色龙 “穿针引线”,我只单纯把它当成了→(挺像的不是?)。翻到后面发现我完全想错了。变色龙,诚如其名,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变色——枯叶色、绿色、棕灰色、斑斓彩色……只是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化成了灰”, 身体依然长筒状,两侧扁平,头呈三角形,尾常卷曲,眼凸出,两眼可独立地转动。

我们努力寻找变色龙的时,那些印刻于心的特征被无形的加强、固化而熟稔,同时在排除中,我们对每种动物进行过滤。而过滤过程,我们顺便把其他动物特征给“发现”了一遍。诸如陆鬣蜥,它跟变色龙有某方面的相似性,它也可随环境及光线强弱改变体色。作者将小变色龙混在陆鬣蜥一起,其中差别可谓一目了然——陆鬣蜥头小体侧扁,背鳞很小,起棱, 尾强烈侧扁 ,喉区鳞片椭圆。

又如作者将小变色龙与鳄鱼搁在一起,无论从形态还是鳞片不要更相似,但在发现变色龙的同时,我们也一瞬间找到其中两者的差别。变色龙有一条很长很灵敏的舌,伸出来甚至要超过它的体长 ;而尼罗鳄则有着锋利无比尖齿和强劲无匹的咬合力。或者作者希望通过“捉迷藏”游戏,告诉我们动物的千姿百态。在找寻中发现,在发现里感受动物的多姿与多彩。

本书最后非常难能可贵的总结了书中出现400多种动物的特征、资讯。还怕被孩子问住?翻到最后,你大可以大声告诉他:“法国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动物,用唯一的腹足爬行,做波浪状运动;驴的叫声是嗯啊嗯啊;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也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能达到150吨,就是25头大象那么重……”

暑假了,与其到熙熙人潮的动物园游一圈,走马观花观的不知是动物还是人,俨然比累更累的是意兴阑珊的心累,大不如窝在家里拿起这本秘密多多的动物园,陪你的孩子翻山越岭,纸上寻游。

《我的动物园》读后感(三):我家真买了动物园,可是该怎么用呢?

《我家买了动物园》剧照

电影《我家买了动物园》可能点燃了很多人和动物一起生活的美好梦想,不过美梦成真确实不容易。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浪花朵朵真的送给了拥有动物园之梦的人,一座属于自己的动物园——《我的动物园》。

《我的动物园》2002年出版的法文版封面

《我的动物园》真是一座大大的动物园!

《我的动物园》宽32厘米,长46厘米,厚1.1厘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动物园”。【1】

对小朋友来说,这就是一座“半人”高的动物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4月发布的《儿童生长标准》图表,46.5厘米大约是健康的2岁7个月男婴和2岁9个月女婴身高的一半。

我没娃,就用栀子花当参照物吧

为什么《我的动物园》这么大呢?

原因很有趣,这本书的尺寸并非什么特定的出版或者创作规则。

而是因为书的尺寸是Seuil出版社(这本书的法国出版社)运输纸箱的最大尺寸。说不定,运输纸箱再大点,这本书也能再大点。

这么大的动物园有什么用啊?

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体型的大小呢~

《我的动物园》第30、31页是“大大的小小的动物”。在这一类别下,大大的动物占了一大半页面,而小小的动物只占着一些小角落。

英文版《我的动物园》大大的小小的动物,有现成图比我现拍的好就用这幅图了

你看:

这只长颈鹿的头都顶出“天际”了;

这条蓝鲸更是一只就雄踞了两幅书页!

胡峰、海马、蚂蚁等小小的动物在这些庞然大物边上,真是小到不值一提。

这座动物园大约喂养了400种动物,可能你会问,我要一座动物园放在家有什么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我的动物园》的用处。

用处一:锻炼逻辑、学习分类

其实,这座动物园本名不叫《我的动物园》,直译过来应该叫《动物园逻辑》。

因为书中内容就是按照不同的逻辑方式,尤其是让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动物划分成不同的种类。

现在先考考你,作为成年人,你能想到多少种划分动物类型的方式呢?

如果让我回答,可能我只会按照生物分类法,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的方式划分动物。【2】

但是,这种纯理论的分类方式并不适合儿童,尤其不适合4.5岁之前的儿童。

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依靠颜色、形状等外部条件对物体进行分类。

比如:

《我的动物园》就是用儿童的思维方式给动物分类的:

这些非常规的分类规则在《我的动物园》里都出现了。

尽管这些奇奇怪怪的分类方式不一定符合科学,但这些分类依据用眼睛就能看到,非常形象,小朋友很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利用《我的动物园》开展练习,锻炼孩子的分类能力。

建议做法如下:(用法很多,只举例说明一个方式)

珠鸡就同时属于两种分类,《我的动物园》里还有类似的动物,你也可以找找看呀~

用处二:认识动物呀

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是《我的动物园》最直接的用处。

随便翻开任意一页都能看到不常见的多种动物。

若埃尔·若利韦用麻胶版画(linocut)【3】的方式勾勒出动物的大体形象。虽然这种方式表现的动物形象不够精细,但却古拙、质朴。

这些用版画创作出的作品抹掉了动物身上不重要的细节,保留了能显示动物种类的特征,更方便小朋友看清不同动物间的区别。

左:公鸡、母鸡、珠鸡、火鸡实物图;右:四种鸡的版画图

教小朋友认识动物时,可以使用以下方式:

当小朋友还想更深一步地了解这些动物的信息时,我们可以翻到书后面的附录,按照动物名称查询动物信息。

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动物索引

用处三:能看到变色龙变身!

《我的动物园》里有一只小小的变色龙穿梭在形式各异的动物之间,这只变色龙根据身边动物的样子随意变换身体的样子而变得神秘莫测。

在这一页还是这样的变色龙,到了下一页就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想找到这只变色龙还真不容易呢,不信的话,你看看下面的图片,是不是能快速找到它呢?

环衬页的变色龙(这是本真的样子)

你能找到变色龙在哪里吗?

这种“随心所欲”变身的奇特想法,可能也只有作者若埃尔·若利韦这种古灵精怪的性格才会想出来吧?

为什么说若埃尔·若利韦的性格如此呢?我猜的,因为她的这些照片。

你能猜出哪个是若埃尔·若利韦么?

若埃尔·若利韦生于1965年,是一位法国插画师。

她曾在巴黎应用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并在Beaux Arts学习平版印刷术。此后,她一直从事书籍创作,并以麻胶版雕刻法lino-engraving闻名于世。《我的动物园》使用的也是类似的创作方法:麻胶版画(linocut)。

若埃尔·若利韦

若埃尔·若利韦的创作风格独特,她善于把世界各地的不同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而不是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

比如:《我的动物园》,并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有一套对应的动物分类箱,帮小朋友学习动物的分类。不过,好像国内没引进。

希望这个箱子也能引进,这样的话我们去动物园里玩得会更开心~

我也看不懂法文啊,不过大概就是动物分类箱这么个意思

【1】《我的动物园》尺寸规格的来源:

https://www.decitre.fr/livres/zoo-logique-9782020413855.html

【2】生物分类法(英语:Taxonomy),又称科学分类法,是用生物分类学方法来对生物的物种分组和归类的办法。以级别为基础的系统层次结构中使用的一个固定数量的层次,域、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7%89%A9%E5%88%86%E9%A1%9E%E6%B3%95

【3】麻胶版画(linocut)的翻译引用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课程发展处艺术教育组《关于视觉艺术科学与教常用英汉词汇》

ps:《我家买了动物园》这个电影真好用,我都用这个当开头写了两篇书评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