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经典读后感有感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经典读后感有感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是一本由李大兴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后感(一):忆过往

我是一个很喜欢与人聊天的人,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他们的经历与阅历都无比的丰富。就像是看一本书,和听一个人说书又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对同样事物的理解不同,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就成了无比有意思的一件事。这本书的书名很高端,这也看得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的深度,我喜欢看散文,这种把感悟的精华写在简短文章中的形式,是了解人物和历史最直接有趣的方式。李大兴用诗意的文字,记录了过去生活中所发生的值得回忆的往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我所生活的环境所带给我的感受。

现在人们的生活少了,年轻人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生活这个词好像早就被城市所淹没,人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看什么都是好的,以为身边就是全世界。其实这也未必不好,傻人有傻福,看着身边的人能够为吃一顿好的而快乐半天,我也是很羡慕的。寡言未必是不懂,无确定立场未必是不了解,一个内大于外的人往往能够在旁观的角度看清更多东西,这就像我们总给人家出点子,却在自己遇事时求助他人一样。

只有对一段经历有着自己感悟的作者才能够写出打动读者的文字,这也让我想起了许多国内的大家的作品。我们都看过老舍、鲁迅、茅盾等等这些文人的文章,但是回忆起来再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大多是被逼无奈,因为考试需要所以才硬着头皮去读去背。直到我大学毕业之后,我再反过头来读他们的文章才发现之前我竟然没有一次认真读过,并且对于他们的生活背景与创作初衷没有丝毫的了解。名气都是机遇给的,我认为作者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之处,不是说得知了历史中的方法就能够改变未来,而是思考生活带给我们的有什么改变,从而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改变。

这些人正因为经历过丰富的生活,才能够写出可以打动人的作品,他们确实是普通人,可他们的生活并不普通。运气和心态一样重要,心态好的人才能够在运气来临的时候把握住它,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活着的人忘记了生活本身,那么无论活多久都是短暂的。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后感(二):在远方的人最爱说远方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把诗和远方挂在嘴边?

答案是他就在远方,而且被日常的琐碎淹没,胸中的诗意快要熄灭时。至少李大兴是这样。李大兴虽然叫大兴,但并不出生在大兴——虽然他也算是地道北京人,而是清朝的海军部和陆军部大院里,院子在张自忠路上,后来变成了老人大的宿舍。

他从这里出生,见识了林林总总,父系、母系两脉的精气神缓缓流淌在他身上,他几乎见识了近代史的一半,近代学术交往史的一小半,北京近代区域史的一大半。后来在大多数还不知道留洋为何物的时代里去了日本,几年里几乎不读中国书,又在街上不容易见到中国人的时代里去了美国,受了英语的几年熏陶,才发现日语、英语的潜移默化,让他在去国多年,去中文多年之后,重新发现了母体的美。

三十多年的海外生涯,他也开始把诗和远方挂在嘴边,开始用重新发现其美的中文写故事,写掌故,写轶闻,写身边人的悲欢离合。这些文字先后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等媒体刊发,后来结集出版,第一本叫《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乍一听以为是喜读张爱玲的沪上女子的自怜自艾,第二本就是这《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都是随笔,分了四个部分,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讲到老人大校址和那里发生的事儿,讲到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然后是留日和留美。这其中穿插着了很多人的很多生命细节,有些有名有些无名,但生命里放大了看,都有被历史碾压过的痕迹。现在非虚构很火,大家管这种写法叫生命史。

生命史嘛,既然所写的都是自己的命,那意义大小就看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了。所幸,李大兴的位置不错,至少能够在前排清晰地看见那只看不见的手上发白的关节。他的父亲是著名民国史学者李新,抗战时的重庆学联主席,建国后的人大教授。母亲的外伯祖父是清朝的江苏布政使,父亲是1915年中国大学法律科毕业的,曾在冯国璋政府任过职……

总而言之,一家人的简历簿子上充满了本来属于不同时代、不同话语体系的不同注脚和疏义,也不知历史的厚爱还是不幸,大大小小的风波趟过来,那些生活的细节和生命的残章,由此引发的一代又一代的追问,在李大兴这里,加上冷眼向洋的新感触,烩于一炉,发酵成了诗和远方。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后感(三):诗与远方

曾经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与远方,激励人们满怀梦想,开拓进取。等真正在远方的游子安定下来,内心里总免不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也曾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纯净如一。异乡和故乡的中间,回忆与当下之间像隔着一道围墙,墙那边的想过来,墙这边的想过去。当经历了获得和失去,经历了山水的相逢和周遭的变故,经历了失望和成就。回首过去,对故乡更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情。在生活经历和不断的生长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方能始终。《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作者是旅美华人李大兴,在这本回忆性质的散文集中,记录了作者人生的些许片段,从孩童到中年时期的人生际遇,从国内生活过的老城到国外拼搏过的城市,展现一代人经历的回忆。文笔淡雅,思想深邃,情感细腻,言语活泼生动,在回忆中或思念或追寻,或记录或领悟。

在本书中,作者以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历程中的故事,书写生活,书写记忆,书写人生,集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书,在文章中表达志趣,引起共鸣。 作者在书中写人,叙事,抒情,在故事中怀念故乡的亲人和趣事,也借故事中的人或事引以为戒,发人深省。在成长的奔波中,有背井离乡的苦楚,也有回乡亲切的感动,有光影世界中的另一个故乡,也有施展拳脚追求梦想的舞台。在红楼往事和七号大院的两部分中,作者追忆祖辈父辈的脚步,在回忆中感悟成长的历程,在留日片段和美国笔记的两部分中,在诗与远方的国度中,开启新的人生征程。其实没有一种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种困难是永远战胜不了的。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对生活执着的热情支撑着我们前进。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希望,是满怀的激情和梦想。不论是初到日本求学的不适还是旅美路程的匆忙,凭借人生阅历的增长和知识学问的增加,让内心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朗,打破了生活的灰色地带和琐碎沉闷的状态,将生活的苦酿成一杯香醇的咖啡。

沈从文在离开故乡十年后说“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李大兴在回忆性的散文中,以温柔的笔触精心地描绘着那个曾经住过的城市,以淳朴的人性尽情地诉说着过往的经历,在背井离乡拼搏闯荡的国外,也用一颗饱满热忱的心态接触另一种人生,并更加认识生命更深层的意义,将诗与远方过成当下最好的时光。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后感(四):追随理想的人生之歌---评《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曾几何时触动了众多70后、80后的心灵,更甚至于影响至今。是啊!有诗,有远方的地方注定着可以有美好精彩的发现。美好的事物会让人憧憬,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激昂蓬勃地充满无懈的斗志与动力。

当看到借由这个名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时,我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某种不经意间的触动。于这部中国现当代随笔作品中,作者李大兴将会展开何种的故事文字分享呢?秉承着这部作品的书名,书中的正文其实紧紧地围绕着作者念念不忘的“诗与远方“的念想。尽管早已经过了青葱岁月的爱幻想年代,但是我们却何尝不可以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去徜徉”诗与远方“的天地。无论是追味过往,又或者展望未来,无论是作者又或者是书外的你我皆可从中有着某些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鼓舞。正如杨天石对这本书的点评:“李大兴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以及意味深长的喟叹,兼具历史感和文学性。”也许这就是本书与众不同的亮点所在吧。

细细翻看这本书册,全书以序的田园将芜开篇,红楼往事,七号大院,留日断片和美国笔记这五个版块的内容组成本书的全部内容。尚未读此书前,我很是惭愧地自己是一个多么孤陋寡闻的读者。对于李大兴这位作者,我其实根本是一丝一毫都不曾了解认识。而在细细翻看这本《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作品时,我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曾经错失过认识一个多么又才华的人物。光就看这本书中的诸多文字描绘,我不难发现李大兴本人的人生经历其实是相当地丰富的。无论是富足又有实力的书香门第文化底蕴,又或者是出国去海外留洋学习进修的努力,亦或者是跟随着心目中亘古不变的追求理想生活在不断地努力。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的文学随笔,我倒更不如说自己读出了“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见证。

对于我而言,我的人生成长是幸福的。无波无澜地完成了九年制的义务教学,又后是通过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坦然考取了心仪的大学。然而我在书中却看到了作者曾经求学之路的艰辛。不是他不爱读书,只是整个社会的大导向因着而抹杀着众多爱求知的年轻人们。在笔者的文章中,那篇高考回复四十年深刻地揭示着科技兴国的盼头。延承着“我要上学“的坚定信念,他们这批因为社会因素而耽误锉削的青年们是那般奋发图强。相较于即使今日,读书依旧是一个国家富强不变的根基。读书是根本,更是承载着未来梦想的摇篮。借由着这里的文字,我们读者何尝不是一种激励鼓舞呢!

闲暇之时读一读《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我们一同唱响追随理想的人生之歌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读后感(五):往昔故事

“我有一个梦,也有一种责任,记录我度过的时代,曾经有过的诗与远方。”

诗是种情怀,远方是梦想追求的目标。曾经有位女老师辞职时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洋溢着一种生命的任性与张扬。可是,现实生活里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义无反顾、决然而然,率性而行?光是每日照顾老人、抚育幼小、工作压力就已然成为九座大山,恨不能让身处其间的人苦苦挣扎而不得出头之日。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是旅美华人李大兴的回忆散笔,文章最初在《经洗经济观察报》《读书》专栏形式发表,后结集出版。带点乡土味道,带些历史的渊源,还有一些赤子之情,也许正是因为远离故土,身在远方,所以对家乡、对故土更生一种诗意的美好和向往,于是作者李大兴以深沉恳切的故事讲述自己经历、看到、听到的往昔故事。

李大兴的《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由一个个生活片断撷取而成,朴实无华的语言才能反映生活的深层内涵,谁的青春不是诱人充满希望的期翼?李大兴选取成长历程中记忆深刻的片断,将这些片断与当时的时政相联,无论是1978年底的恢复高考改变了众多普通人的命运,还是那种“我是谁”,“我该怎么办”的迷惘,都掩盖不了丰富情感下的创作欲望。

虽然已多年过去,仍然记得中学语文老师回忆78年高考前的事宜,在别人都在搞运动,搞批斗时,她在工余,一个人躲在屋里,偷偷地看书写作学习,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后,立刻报名考试,从此改变命运。这也正如作者所言,“历史应该由个人书写”,必然是一个人写就自己的历史。而一个个体的命运,这些微观的存在,共同汇集为时代宏观历史的洪流。

在《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中,李大兴选取了多幅照片,这些老照片无疑是珍贵的历史记录,若没有这些照片的留存, 许多记忆大概也会随着时光慢慢消弥吧。老照片,见证人类文学发展史将会少了许多精彩的瞬间。蓝天白云之下,层峦叠嶂之上,存在于天地间活灵活现的人类是幽暗岁月里的那抹亮色。李大兴能够将成长过程中的时代悲剧浅而化之,以文章著述,确如悠远的钟声,涤荡着浮躁的灵魂。

诗也好,远方也好,好好存在便是最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