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诗《红楼梦》》的读后感大全

《史诗《红楼梦》》的读后感大全

《史诗《红楼梦》》是一本由何其芳 著 / 王叔晖 图 / 蒙 木 编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诗《红楼梦》》读后感(一):“两个何其芳”的较力

《红楼梦》是一部“迷之著作”,作者身世至今无定说,结局原文佚失,正是这样的“迷之美”让红楼梦研究者众多。从早期索隐派到后来的考证派,蔡元培的《红楼梦索隐》,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等,研究著作层出不穷。何其芳的《史诗红楼梦》当仁不让也成为红楼梦研究中永载史册的重要成果之一。

何其芳,新月派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经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身上的“红色”鲜明。1949后放弃了文学创作,何其芳以文学批评、红楼梦研究为主,同时兼任诸多官方协会或组织的领导职位,他身上的红色可谓浓墨重彩。

《史诗红楼梦》中所选的文章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以今人的立场来看,何其芳关于观点和解读今日看来已经毫不新鲜。值得注意的是发表时间,和其后的政治背景。蒙木在《史诗红楼梦》的序言中提纲挈领地道出了何其芳写作《论〈红楼梦〉》的写作背景——胡适极其弟子俞平伯的批判时期。即使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何其芳依旧不脱诗人本色,直点出人类对真善美追求的本能,人们喜欢《红楼梦》是因为,“不能满足于只是见到黑暗和丑恶、庸俗和污秽,总是殷切地期待着有一些优美动人的东西出现”。

学界历来以“两个何其芳”来讲何其芳的转变根据时代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何其芳”与“后期何其芳”或“文学何其芳”与“政治何其芳”,对此评价何本人对此并不认可。这三篇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倒是隐晦地现出了何其芳的变化:一个人即使由于时代所限,也难以与内在的真正自我完全割裂。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何其芳也并非全部政治或文学,就像是两条纠缠着较力的巨蟒,文学和政治成为何其芳内心的缠斗,此消彼掌。他在1956年自己的散文集中感叹:“当我的生活或我的思想在发生了大的变化,而且是一种向前迈进的时候,我写的所谓散文或杂文都好像在艺术上并没有进步,而且有时甚至还有退步的样子。”

通过《史诗红楼梦》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何其芳内心的政治大蟒渐渐占了上风,文学之蟒退避三舍。他在以大篇幅论证“市民说”、“农民说”等从阶级立场出发观点的错误性,但自己一样难以摆脱其时的思维方式。当文学评论上升到以阶级分析为靶心,一切文艺美学就不复存在,只看谁距离靶心更近而已。

《史诗《红楼梦》》读后感(二):精道红学评述

提起《红楼梦》,就有千人千面说之而不尽之感,《红楼梦》已自成红学,值得社会各方面学科的爱好者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上个世纪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现代诗人何其芳也不例外,他被《红楼梦》深深吸引,并著有《史诗<红楼梦>》一书。

在此书中,何其芳深入分析了《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精华,对其中人物给予了精辟的分析和论断,针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红楼梦》思潮要点问题也做出了个人的解读。这些解析之作,如今看来,仍具有非凡意义。何其芳的观点,是对整个封建王朝生活图景的分析与研究,这种研究不会过时,不会断章取义,完全站在情境之理上加以点析。对何其芳来说,做学问就是要有理有据,就是要有周密的了解和掌握,就是要在尽量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做慎重的研究,可以说,何其芳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建树,在学术理论上有着治学严谨的终生追求,而这一学术精神也非常值得时人学习。

作为“汉园三诗人”的何其芳,诗情盎然,所以在对《红楼梦》的分析中,也着重对《红楼梦》中的词曲作出细致的点评。比如作者指出:虽然曹雪芹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写完,但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听见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里就告诉我们: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将是不幸的。又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悲剧和封建统治阶级所不能容许的叛逆的悲剧。”这种双重悲剧,意义更为深远。

除了“双重悲剧”说,在《史诗<红楼梦>》中何其芳还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远见的观点,比如“典型共名”说、“爱情主线”说、“传统”说以及“叛逆”说等”,这些观点在现在看来或许已是讨论得太多,以至于有点司空见惯的事,然而在上个世纪却还是相当先锋前沿的说法。何其芳在1955年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红楼梦》研究组”。1956年发表了在“红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论红楼梦》,后来节选作为人民文学社1959年出版版本的《红楼梦》的序言。可以说,何其芳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红学评述方面的重磅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诗人的敏感,对《红楼梦》人物的精细解读,将美学、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综合起来赏析的治学方法也给后人做出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在那个特殊时代里,何其芳以自身的才情学识、严谨客观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嬴得后人的尊崇。一部《红楼梦》当之无愧的史诗大作,一部《史诗<红楼梦>》也必然是文学殿堂中值得尊敬的文学遗产之一。

《史诗《红楼梦》》读后感(三):精细评价 艺术赏析

《红楼梦》就一部,但是天下评说《红楼梦》的文章和书却是不计其数。《史诗<红楼梦>》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是一位学生在既要保护老师又必须对老师研读的红楼梦观点进行批判的红学研究作品。这位学生就是本书的作者何其芳,他是一位文学评论家,看他的生平简历,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他的一生是由新月派(新格律诗派)诗人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蜕变。而他的老师,则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俞平伯。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部《红楼梦》,同样一部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俞平伯是大家,但是他也有无法避免的个人观点体现在他的研读之中,再鉴于不同的历史政治主流思想的引导,势必会影响红学家们对《红楼梦》这部巨著的研究。何其芳在对红学的研究中,不仅对《红楼梦》作了全面的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还对其中的一些主要人物进行了精准的评价,还有以往红学研究,包括他的老师俞平伯的红学解读中的一系列疑问,经过缜密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通过《史诗<红楼梦>》,我们得以鉴赏他在红学研究中的造诣。我感触颇深的是他对《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的评价。打小我也读过和看过《红楼梦》,对《红楼梦》的人物也有些自己的见解。何老对红楼里几位人物的评价深得人心,他说探春是一个精明有才干的女子,可惜生在了那个封建社会,而且他自己头脑里的封建思想也比较浓厚,对等级很看重,“如果她生在合理的社会,她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是可以做出许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的。”

《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多以悲剧收场,那是那个社会和家族酿的苦果,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她们多是才情满溢的女子,或温柔婉约,或精明能干,均不失自己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通过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对话、人物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于她们写的诗词中表现出她们的与众不同。

除了评论人物,何老在此书中重点阐述《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我觉是他的分析对于青少年语言学习、练习写作都是有参考意义的。虽然他不是事无巨细地分析结构、分析写作方式,但是他结合《红楼梦》的原文评价曹公著作的精彩之处。他说这《红楼梦》里把生活写得逼真和生动,是充满生活的兴味的。巨作里那些么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一件件地串起来,前有伏笔,后有呼应,承前启后,都是那么地自然,曹公是“大家”,能写出这令世人无比赞叹的著作,而何老亦是“大家”,只有“大家”才会更懂“大家”,并且读懂“大家”的作品,将它更细腻更精彩地呈现给我们,以助我们更透彻地读懂它。

《史诗《红楼梦》》读后感(四):感受何其芳有理有据的学术追求和个性独具的诗人气质

按创作时间来排序,《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其中,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为《石头记》,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来进行讲述,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一般公认,《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系高鹗续作。《红楼梦》自成书至今不但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还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可想而知它的内涵之丰富深远。

“红学”之形成,一般公认以胡适、俞平伯的深入研究为肇始,当然最早也不妨追溯到“脂砚斋”的评本。但没有想到的是,诗人何其芳也曾经对《红楼梦》有相当深入和到位的研究。何其芳是俞平伯的学生,由于师生关系以及解放后的工作关系,他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1956年下半年完成了《论<红楼梦>》。这篇文章的产生虽然有其形势需要,但也足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严肃认真的研究者,何其芳已经是尽可能地站在了客观、公正、专业的角度,既需要完成对胡适、俞平伯“红学”思想和见解的某种批评,又没有唯形势论,而是一再强调要给予“健全的认真的学术批评”,不主张用“吓唬人的话来阻塞批评”。其后,何其芳因其“红学”观点受到批判。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总体而言,何其芳对《红楼梦》的种种看法、观点还是相当公允的,大体上值得肯定——只是需要把一些受形势影响的部分话语去除即可——如今的所谓“红学”家,其成就很难说就能够超越何其芳。

“大家小书”系列之一的《史诗<红楼梦>》一书,收录了何其芳的《论<红楼梦>》《答关于<红楼梦>的一些问题》《曹雪芹的贡献》三篇文章。《论<红楼梦>》强调《红楼梦》的主线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并对《红楼梦》的价值进行了肯定:“《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的百科全书……完成了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总批判的任务的,它里面的热烈的爱和憎像火种一样在读者心中点燃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对幸福自由的生活的追求。”《答关于<红楼梦>的一些问题》延续和坚持了《论<红楼梦>》的基本观点,在分析贾宝玉、林黛玉性格的形成作出了更有意味的分析,并提倡读者必须要“熟悉中国的古典作品和外国的第一、二流的作品”。《曹雪芹的贡献》则对《红楼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更为深刻的剖析。

诗人的气质和对原则的坚持,虽然使得何其芳在那个特殊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历史必将对什么是正确、什么是谬误作出其应有的判断。今天反过来再读何其芳关于《红楼梦》的这三篇文章,仍能够感受到何其芳有理有据的学术追求和个性独具的诗人气质——而关于“有理有据的学术追求”这一点,正是每个人一生都应该努力去坚持的可贵品质,也应该是最有价值最有收获的部分。

《史诗《红楼梦》》读后感(五):何其芳:以诗人之心看《红楼梦》

在《温情的批判与诗意的开掘——读何其芳的<红楼梦>研究》中,蒙木老师写道:“在《红楼梦》研究领域,何其芳必将因为《论<红楼梦>》而不朽”,同时称赞“何其芳的《论<红楼梦>》显示了一个批评家独特的个人风格,不仅有理论的深度,还有体验的深度,行文行云流水”。作为《史诗<红楼梦>》的前言,蒙木老师这篇文章给读者介绍并梳理了何其芳在《红楼梦》研究上的经历和成就,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何其芳的研究文章。

《史诗<红楼梦>》选编了何其芳的三篇文章对《红楼梦》的研究文章。第一篇就是在特殊年代让何其芳广受批判的《论<红楼梦>》。何其芳是一位诗人、文学评论家,他首先关注和感受的是文学作品的诗意美,在评论《红楼梦》时尤其如此。他对《红楼梦》的喜爱同样溢于言表。这些在读《史诗<红楼梦>》的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何其芳用绘画上的皴染手法来比喻曹雪芹的创作手法,先简要介绍,再反复多次补充,如同断断续续地皴染。何其芳评价这种手法让《红楼梦》具有了一种“近于油画似的色彩”。

他分析并称赞《红楼梦》对生活细节和大事件的生动描写和节奏把控,以及对众多典型人物的塑造。在何其芳看来,《红楼梦》最突出的成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浑然天成”。我觉得这句评语可以看作是对世情小说的最高褒奖。能把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小说写得自然流畅、逻辑严密、“浑然天成”,应该是所有小说创作者的终极目标吧。

在研究《红楼梦》之前,何其芳对文学的研究内容,先是屈原、而后宋玉,再后是《诗经》。这些内容应该深刻影响和培养了他对诗的追求。因而,他对文学作品中含有“诗的光辉”的要求尤其严格,他甚至认为,“一个作品没有诗,几乎就是没有深刻的内容的同义词”。这是他诗人的个性使然。

评论《红楼梦》,少不得又要跟《金瓶梅》作比较。显然,何其芳钟爱《红楼梦》而批评《金瓶梅》,因为《红楼梦》在残酷的现实之上表现出更多美好,用何其芳的话说,是“放射着诗的光辉”。他不喜欢《金瓶梅》,也正因为《金瓶梅》中描述的黑暗有余却缺少善良美好的闪光点。

他能有如此比较也很自然。从诗人的角度出发,他一定希望或者说要求从文学作品中看到诗意的美。如果换做萨孟武,必然会专心于分析小说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思想;而田晓菲则深感于《金瓶梅》中的慈悲胸怀尤偏爱之。不同人的关注点不同,解读自然也是多角度。总能引发很多角度的不同评论,也正是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

矛盾的是,在一部分内容里,何其芳对《红楼梦》的研究很纯粹,他的分析总是贴着文字本身。他反对牵强附会、过分臆想的“索隐”,就像他反对一些人总是用名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结论一样。他举出三个理由,一,名人的话未必正确,二,名人的话未必适合当前问题,三,对名人话语的理解未必正确。时至今日,他这段话仍然有理有据、简短有力。

但是在另一部分内容里,他又会不断地谈一些阶级角度出发的言论,读起来让人乏味。这些特殊时代的印记,让人更加惋惜。

如今,对比对《红楼梦》的各种解读,何其芳的解读已经不觉得新鲜了。但是,他对《红楼梦》文本的分析,始终还是禁得住时间考验的,也值得《红楼梦》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学习。

2019.06.13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