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偷书人》读后感100字

《偷书人》读后感100字

《偷书人》是一本由大卫·E.费什曼著作,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偷书人》读后感(一):书是无法代替的,哪怕付出生命!

“偷书人”这个词,乍一听好像是个犯罪分子在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但当你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那一个个“偷书人”们做的却是如太阳般辉煌灿烂的壮举!

194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紧迫、变动频发的关键时刻,法西斯那丑陋的嘴脸也忙着在世界各地显露它最后的狰狞和凶恶。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同年6月,在立陶宛的“耶路撒冷”——维尔纳,德国纳粹针对犹太人书籍和文件的销毁工作也正式开始…… “树上可长不出书来,书是无法代替的”,面对众多犹太聚居区居民对于“纸张小队”“偷书”工作的批评和质疑,卡尔曼诺维奇立马做出坚定回应。但这看似简短的两句话,背后所要做到的却是高度虔诚的信念、非凡伟大的智慧以及远超常人的胆识和魄力!而当时维尔纳的犹太人们所处的又是怎样一种境遇呢?是你国家的书籍资料即将被焚烧销毁,文化传承即将被遏制断绝,民族印记即将被磨灭一空,每一个犹太人都即将被迫失去人生的来处和归途。但当时的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是携带一张纸片都可能迎来杀身之祸,裹挟两颗土豆却可以救起一家性命,前者步步危机、满是风险却没有即时益处,后者一日三餐、驱寒果腹可顾全血肉至亲。于是犹太聚居区居民们对于是否为民族“偷书”产生出了迟疑困惑,内心写照恰如: 今日不知明日事,偷书只能后人读。 居民队友皆疑惑,为国为家两相难! 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诱惑多么巨大,在坚定虔诚的民族信念和伟大智慧面前,都不足为惧。犹太人们组成的“纸张小队”还是将他们民族的一本本珍贵书籍,一幅幅稀世画作从德国纳粹的层层检查封锁中“偷”了出来!而为了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的壮举,“纸张小队”的“偷书”过程可谓极尽意外和曲折,其情感细微之处的描写甚至不弱于J.K.罗琳《哈利波特》,所展现的民族信念和民族智慧则恰与阿尔丰斯.都德《最后一课》遥相呼应,的确是近年来战争题材中难得的纪实佳作!

《偷书人》读后感(二):“这也是我偷得的一本书”

本着对现实平稳生活的抗争和猎奇的心态我打开了这本书,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其抱有期待,以为是随便翻翻的开场,但是刚读几页就迅速被其吸引。

故事以死神为第一视角,讲述一个生活在纳粹时期的德国小女孩,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她失去了父母和弟弟,一个人被寄养在慕尼黑,而这个女孩就是标题中的“偷书人”,其实女孩的第一本书严格意义上并不算偷盗而来,是在弟弟的葬礼上,捡到了一本《掘墓人手册》,在无人注意到的情况下,小女孩带走了这本书,与其一起来到了新的家中,后来这本书成为了她和学识并不高却心地善良、充满耐心的养父一起读完的第一本书,也建立起了小女孩对养父和这个家的信任。

其余的故事我并不想透露太多,可以自己翻开这本书去读一读。而“读”书在这本书中带有这一种磅礴的力量,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映射感,我在书外如饥似渴的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发展,书中的小女孩同样贪婪的、紧张的、不愿停下的阅读着一本本她“偷”来的书,这种情感的交互加大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除此之外我还想谈一谈为什么要偷书,既然主角的身份都定义为了偷书人,那么偷书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偷书的原因或者深层含义有两个:一方面,纳粹时期的德国希特勒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让自由读书变为极其艰难的事情,故事里有一幕是为了庆祝希特勒的生日,人们焚烧大量的书籍来为其庆生,这正展示了纳粹的精神控制;另一方面,与小女孩的选择有关,来自镇长夫人的书明明可以光明正大的带走,小女孩还是要去“偷盗”,这让我看到一个儿童时期的别扭和物质匮乏下无成本获得东西(即偷盗)所能带来的巨大满足感和精神上的愉悦,这一点也在书中另一个孩子的身上多次重现。

偷书人去选用死神的视角来讲述这一切,让我在沉浸其中的时候又带着一丝旁观者的冷漠和抽离,使我能够以俯视的角度去更加客观的看待那个年代,书中没有太多对大事件的宏观描写,他在庞大的历史进程中选了那么一个小小的角色和短暂的几年,让我们一同偷书、读书、写书,离开书案才发现这一生已经过完。

故事的结局死神对已经老去的小女孩说道:

“人类总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是呀,人类总是如此,虽百思不得其解,却仍百思。

《偷书人》读后感(三):偷书人——黑暗之遥的执着与信仰

荣获“2017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大屠杀类”的《偷书人》,是美国犹太神学院历史学教授大卫·E.费什曼历时二十五年积淀所完成的优秀作品。无可否认,这本书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就以沉甸甸的容量晋升为我甜蜜的负担。历史是我的兴趣,可惜不是我的长处,尤其是二战时期的历史。可是某一个下午,我“逼”着自己来亲近这本书,来咀嚼讨厌的一连串的外国人名字,来加盟那段深刻又黑暗的历史,不知不觉,我好像也成了一位“偷书人”,和施默克、肖兹克维、瑞拉切拉等一起手拉手,进行一场关于书的宏伟又隐秘的“大逃亡”。

《偷书人》以个体或集体的记忆为载体,讲述了苦难之下,犹太平民如何从纳粹德国和苏联手中,通过藏匿、掩埋等方法而拯救出无数罕见书籍和艺术品的故事。以我来看,这本书的定位很多元,既可以当作纪实性的历史(非严谨的历史学术作品,但故事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全书贯穿当时的日记、信件、回忆录等历史资料,以及作者对数位事件当事人的访谈记录),又可以当成颇具文学色彩的小说,情节刺激,令人悬心吊胆,作者在客观叙述间缀满心理想象,在真实之上进行演绎,表述大胆又不失温柔。正如《柯克斯书评》所言,这本书“既体现了学者风度,又展现了浪漫情怀”。其实说“小说”并不恰当,因为在我沉溺于人物苦难的命运与惊心的情节之时,猛然醒悟,这其实是一场时间、空间都于我有些差距的“真实”,这“真实”二字令人心颤和动容。

《偷书人》的英文名是“The Book Smugglers”,实为“书籍走私者”的意思。但这听起来未免有将“偷书”专业化或职业化的意味。相较于英文名,“偷书人”三个字似乎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为什么要偷?偷的是什么书?偷书人指的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此时的《偷书人》仿佛拥有了一种魔力,让人忍不住打开书阅读,迫不及待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的犹太人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生而为犹太人,成了受残酷迫害的原罪。然而,事实上,纳粹不仅企图消灭犹太人,更是企图抹去一切犹太文化。《偷书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罗森堡国家指导总部(ERR)派人来到“立陶宛的耶路撒冷”维尔纳,负责分类、挑选和打包犹太人的书籍资料,其中部分被运到德国专业的研究机构,剩下的愈百万的书籍、手稿和艺术品则被送进焚烧炉和垃圾场销毁。这里可谓是犹太文化的“奥斯维辛”。更加令人痛心的是,挑选与分类这些书籍资料,亲自将犹太文化葬入坟墓的正是受纳粹压迫奴役的犹太人!

这些能接触到图书的犹太人,被德国人称为奴隶劳工小组,被犹太同胞亲切地称为“纸张小队”。他们当中有学者、诗人,还有游击队员。最受欢迎的诗人施默克·卡奇金斯基,“天生的学者”泽里克·卡尔曼诺维奇,犹太聚居区图书馆的主管赫尔曼·克鲁克,“桂冠诗人”亚伯拉罕·肖兹克维,以及活泼坚强的女教师瑞拉切拉·克林斯基……他们为深爱的图书感到悲痛,为被肢解的意第绪语科学研究中心(YIVO)感到惭愧。面对时刻可能发生的屠杀行动和不可预知的命运,这些看起来柔弱的犹太人做出了一个伟大决定——将图书偷走!在令人痛苦不堪的工作期间,“纸张小队”的成员都成了勇敢的“偷书人”,他们将图书包裹在身上或藏在箱子的暗层里,骗过德国守卫,把图书带入犹太聚居区;在工作的大楼内部建立秘密的藏书地点;甚至与游击队合作,维护最后的书籍和武器。这些偷书人不顾性命地救出每一张纸,他们相信战后一定会有犹太人需要这些文化宝藏。只要有犹太人可以幸存,就会有犹太文化重建的那一天。

德国战败,维尔纳被解救以后,“纸张小队”的幸存成员将埋藏的文化宝藏从藏放地点挖出。但不久之后,他们就被一个严酷的事实惊醒:统治维尔纳的苏联政权与纳粹一样对犹太文化充满恶意!他们需要再次拯救文化宝藏!偷书人的行动仍在进行中,直到一天,所有的图书资料真正迎来解放,光明正大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书里描写的偷书人,面临的不仅有纳粹德国和苏联政权的压力,还有犹太居民作为“自己人”的不理解。然而,在种种困境下,他们每个人都展现出个人的能力与魅力。《偷书人》这本书,便是从这些小小的人物出发,通过偷书的行为,实际上讲了一类人的故事。它关于英雄主义与斗争,关于坚定与无畏,也关于友情与浪漫。“纸张小队”超越政见差异和个人恩怨的同志情谊,施默克和瑞拉切拉断断续续的曲折爱情,瑞拉切拉和女儿在战火中重新团聚的动人亲情,都让这个严肃而紧张的故事得到缓冲,填充了血与肉的丰满。

在维尔纳犹太聚居区最黑暗的时候,谁都不清楚光明何时会来临。偷书人为了拯救图书而置生命于不顾,只因为坚信着那个高于生命价值的信仰——文学与文化具有终极价值,这种价值超越了任何个体或团体的生命价值。死神就在不远处,他们选择将余下的生命,贡献给有意义的事情。书籍和艺术品被赋予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幸存的犹太文化不会消亡,反而能够继续生长,这个想法是所有偷书人心中,照进黑暗里的一抹亮光。

庆幸的是,偷书人乃至所有的犹太人都迎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偷书人》不是一本很好读的书,但它确乎是一本慢热型的书。从纳粹对犹太文化的劫掠与毁灭的角度来看大屠杀,是需要读者耐下性子慢慢体会的。此类体裁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融合了战争的残忍与人性的伟大,能够带给人感动和反思。毕竟这是人类真实存在的历史,是血腥与泪水的控诉,同时也是热爱与奉献的赞歌。唯一的一些遗憾,可能是历史真实的照片被压抑在了书的末尾,容易叫人忽视;书里有更多的细节可以延展开来,却点到为止;而且翻译的语言可以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那个特殊的时期,书可以招来杀身之祸,也可以救起内心的信仰。“偷书人”听起来不是什么太好的称呼,但他们是一群可爱又伟大的人,展现了对文学与艺术执着的爱,并且时刻准备为之奉献生命,值得今人敬重。

1943年,肖兹克维写了一首名为《麦粒》的诗,以表达他在“纸张小队”中工作的信念。正如《偷书人》这本书的封面,略显深沉的暗底印着散落的书籍,明亮的黄色标题跳跃出来,夺人眼球,就像黑暗里一抹亮光所带来的温暖。这份温暖就叫做希望。

也许这些文字会等待,

并且重见隐现的光芒——

在注定的时间

出乎意料地盛开?

就如同那史前的麦粒

长成了麦子——

这些文字将会滋养

这些文字将会拥抱

它永恒之路上遇见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