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Metro 2035经典读后感有感

Metro 2035经典读后感有感

《Metro 2035》是一本由Dmitry Glukhovsky著作,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24.63,页数:5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etro 2035》读后感(一):【地铁絮语】风行草偃

今年接触了完整版的地铁小说,不得不说德米特里带着些许“无政府”味道的、批判俄国社会历史政治的观点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让我在举国欢腾之际,随着全国人一起感动的同时,带上了一点冷淡。

中国人很伟大,古代,在全世界都在蛮荒和互相屠戮的时候,中国建立了仁义、礼让、谦逊、勤奋的文明。并且靠着勤恳的生活与聪慧,建立了两千年突出的繁荣。中国人在现代的苦难与血泪中依旧不改伟大,中国人承受的是他国无法想象的痛苦和磨难,这些磨难换做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历,恐怕都会令其土崩瓦解,丧失信心。但是中国人熬过来了,站起来了,并且正在重回山巅,重回王座。

我感动,我为自己和国家一同经历了这些自豪。

但是,我对未来充满疑惑和不安。

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看到了俄罗斯网友对阅兵式和中国合唱团歌唱《神圣的战争》的评价,这些评价令人感动,也有着一种讽刺。而这种矛盾感,在《地铁》小说中,恰恰有所呼应。

《2035》阿尔乔姆看着地铁民众被谎言和一致对外的号召团结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何等的无力、愤怒和悲哀?但他除了无奈,咒骂,逃亡,别无他法。那些各自为政,互相攻伐,被不同的教育和立场洗脑的人们,在大团结的时刻相互间是那样的团结和感动。这是何等精神分裂的场面。

人民永远是单纯的。这些俄国人赞扬中国,以及国内的人能看到这些赞扬,其背后,是中国与俄国的交好。同样的,在另一边,中美人民在舆论上愈发剑拔弩张,例如肖华的事件,恰恰是因为中美关系走向恶劣。大家感动笑得都是泪,大家唾沫飞溅撕破嘴,都是因为国际关系在转,在变。

如今的美国在衰落,它会继续衰落,因为中国在远离它。无独有偶,曾经有一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中国投向了它的对手。而那时,我们也在渐渐拥抱着新朋友,也在假想着一种美好。在友好时,两国之间互相幻想着未来;在破裂时,两国之间对内都在宣称自己的无辜和对方的凶恶。在这两种氛围中,多少民众便跟着这样的声音发出和音,发出吼叫?

我虽没什么可悲哀的,但像阿尔乔姆一样,只能满怀无奈,旁观这样精神分裂的场面。

所以在未来的哪天,我们会不会再次掉转风向?到时的风是向东,向西,还是向北,向南?并且遗忘过去、现在,亲密过,还美好着?

而人们是不会想这么多的,大家眼下更多在乎的,是享受这种自己强大而他人不如自己的傲慢的快乐。在俄国网友称赞中国的视频上,是铺天盖地戏谑和嘲讽的弹幕。因为发弹幕的人,是没有经历过那个被他们戏谑的已死帝国援助、支援的年代的,所以他们忘了,也不知感谢。人就是这样的,春风得意之时,总忘记一路走来不是单单靠自己。

而且在这样的大团结大欢腾之下,地铁里的人民忘了自己即将灭亡的处境,也对即将到来的全面自毁式发展模式毫不注意。讽刺的是,我们有什么区别?这个国家在方方面面依旧有着问题,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着致命而慢性的缺陷,而社会根本的矛盾,依旧还没有办法克服。

请不要忘了,超越利害的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的关系是我们终极的理想,只有那时才是我们应该肆意欢腾的时刻,而到达那里却无比艰难,眼下的每一步都在决定最终的去向。

人,未必能成为一股风。但在大风的裹挟之下,不要做一颗草,而要做一棵树,一颗敦厚的树,仁厚是它的根,理性是它的干。

《Metro 2035》读后感(二):【地铁絮语】03 思考与杂感

书接上文。

一、与现实的联系

最初读毕小说,有两个问题让我非常困惑,而且困惑了非常久:

1、《地铁》系列写到第三本,整个世界观都具有了现实性和象征性,所以它并不是娱乐和消遣。那么既然如此,地铁应当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既然如此,阿尔乔姆和阿妮娅的逃离又象征着什么?

2、萨沙这个矛盾性极高的角色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的困扰在我搜索了作者德米特里的介绍后,终于有了答案。

表面是看,42号地堡的这群人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有可能是都市传说中的“影子政府”。也有可能就是美国或苏联的代理人战争。《地铁2035》中的这座地下城,像极了如今的中东,像极了卡扎菲被推翻后的利比亚以及每一个被美军幕后颠覆的国家:一团散沙、帮派林立、各自为政、互相残杀、社会失序。而背后的美国政客只需要在那里推一下,就可以让老百姓跌落到更加深邃的混乱之中。而政客们就这么看着,取乐并从中获得沾满鲜血的利益。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德米特里是一个批判和讽刺现代俄罗斯的作家。对地铁的批判就是对现实俄罗斯的批判。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本系列小说选择的三大势力是:帝国(沙俄阶段)、红线(苏联阶段)、汉萨(资本主义阶段),这三个势力象征了三大阶段的俄罗斯现代史。德米特里从社会学和政治的角度将近百年的俄罗斯历史进行了浓缩和批判。我顺着这条思路检索了俄国历史,更加确定这条思路的合理性:苏联时期俄罗斯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事情大家众所周知,这里不加赘述。但整个当代资本主义俄罗斯历史大多数人恐怕是陌生的。首先苏联解体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密谋的结果。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以休克疗法治理国家,在他的任期内,俄罗斯寡头丛生,寡头靠倒卖苏联遗产上位,逐渐控制社会资源。重要资源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使得经济一潭死水,毫无活力,普通老百姓非常贫穷。普京上台后,开始拼命打击寡头,并且努力匡正叶利钦及其后续几位总统的政治路线,才艰苦地让俄国经济极缓慢地提升。但事到如今俄罗斯形成了一个政府和寡头互相勾结和利用的结构。

所以当今的俄罗斯是这样的:政府腐败。寡头势力遍布,权力巨大。红线、帝国、汉萨恰恰就像小寡头一样统治着一方,贝索洛夫需要发放资源给寡头,借助这些势力维持地铁,又可以适当惩戒、操纵他们。

上层建筑的腐败、臃肿、低效必然导致下层人民的堕落和腐败。所以,俄罗斯和经济不景气的日本一样,色情产业发达——人力资源向风俗业流动。我实在不想讨论色情业的道德属性,反正我只知道,这种灰色产业越发达,往往说明社会越动荡和不景气,因为这是一份基于人的惰性的生意。

这就是为什么德米特里从《2033》到《2035》一直在引用《时间机器》。他和《时间机器》用一种隐喻来讽刺当下的现实。

阿尔乔姆的奋斗是必然失败的,在详述以前,不如结合上一篇文章的分析,为每一个角色做一个总结:

猎人,代表的是军人。在德米特里眼里,俄国的军人是草菅人命的。

荷马,代表的是庸俗、虚伪、懦弱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文学、知识、艺术对这类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锦上添花和附庸风雅的修饰。他们根本不关心现实中人的死活。

莱约克,很显然象征的是投机商人。

莱塔加,代表的是军队中有活力的年轻人,他们恪尽职守,但被蒙蔽。

萨沙,很可能代表的是俄国风俗业年轻、物质、愚蠢、目光短浅的女孩们,也可能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底层普通女性。

贝索洛夫,象征着官僚系统。

阿尔乔姆,象征着善良、有理想、有正义感,而且还能动脑子的人。但阿尔乔姆也认同大多数普通年轻人一样,并不精明。

苏霍伊和VDNH居民,象征着农民。整个VDNH像一个农村田园,人人相互爱护,其乐融融,但同样受政治的裹挟,而且安于现状。

普通地铁居民,象征着城市的普罗大众,对政府充满恐惧、麻木、愚钝。

阿尔乔姆的奋斗是失败的:他的战友绝大多数是缺乏理想的投机分子、窝囊废。仅有的好人在智力上却不足以应付变革。而面对的普罗大众又愚蠢不堪。德米特里在这里其实明确表达的是“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自下而上的颠覆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民群众就是九头蛇的每一个细胞,国民强则国强,国民愚弱则国愚弱。所以阿尔乔姆这种跟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必须走。但是他的离开并不是抛弃祖国,远离这座深渊。而是说年轻人应不与旧世界同流合污,并努力寻求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反的,这就解释了萨沙的象征性:萨沙则是同流合污的范本。

为何一个单纯的人会变得如此糟糕?她的形象一方面确实是色情业女孩子的高度浓缩:享受着工作,享受着收益带来的生活,努力地快乐着,但溺死在当下,毫不考虑未来;也是恶性社会的恶果: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鸡头”贝索洛夫一众,扼杀了人活的更加光明的机会。我不知道是谁画的“地铁少女萨沙”的漫画,我只觉得恶心,因为萨沙是没有未来的,就像被眼下俄国社会牺牲掉的各个女人一样,只是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不得而知罢了。萨沙并不可爱,而是可悲。

循着这个思路,还解释了另一件我不太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贝索洛夫惧怕上地表。因为贝索洛夫代表着政府,在德米特里看来,俄罗斯政府积重难返,惧怕改革、惧怕变化。这里多说几句。生产和分配问题是人类自古以来不可调和的矛盾。“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就是靠给民众灌输某种观念,然后形成一套准则,最后树立一个对立面来完成统治。所以就如美国总拿中俄作为意识形态的敌人一样,俄罗斯国内恐怕也总是拿美国作为意识形态标靶。而在本小说中的最讽刺体现,就是结尾:当人们听到美国人的音乐的时候,很快就接受了宣传的口径:我们的敌人还在,都是我们的敌人把我们害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未来是可以想见的:在这一意识形态指导之下,首先眼前的分歧可以瞬间化解,红线、帝国、汉萨都会凝结为一个新的整体。但同时,个人的权益都可以为总体的奋斗牺牲——德米特里设计的复合饲料是需要原材料的。所以,对于德米特里来说,俄罗斯如果不奋发图强,依旧槽里就食,未来暗无天日。

二、与我们的关系

虚伪的中产阶级表示:既然这是一个讲述俄罗斯的故事,那么与我们何干呢?

我在第二次翻译完小说后,几次想要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小说的内容剥离开来,但越剥离,我越无法逃脱它的描述:

翻译:我们想当阿宅可以当阿宅,想去当科学家可以当科学家,想去拍电影可以拍电影,反正总有一个位置可以适合你。然后就不要期许什么更加美好的未来了。这些选择就够了——只要找到一个属于你的食槽低头吃屎就对了,不要考虑这是否合理,是否公平,是否美好。

有的人恐怕会觉得我是瞎掰,那么我举一个例子好了: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愚蠢的教师灌输一个道理:你和你的同学都是竞争者,你们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但是我想请问真的存在竞争这回事吗?有的人并没有经历过升学的残酷系统一样有门路活得很好,而且不是少数。真正走上竞争之路的人不仅各个精疲力尽、变得愚蠢、安于现状,不肯思考更加适合分配人才的方法反而是接受了这样的虐待,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这台绞肉机里。然后看看我们现在收获了什么:同学间可以因为学习大打出手甚至杀死对方、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和父母就要面对幼儿园的选拔,孩子在如此的年龄就要经历残酷的选拔。然后等到他们长大了,实际上依旧是找一个食槽蹲下来吃屎。只不过竞争的烈度在升级而已。但是我还是问那句话,这样的系统究竟是否真的有必要?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其实我们和翔堆里的蛆虫没有本质区别:浸泡在污浊的环境里,甘之如饴。和其他蛆争抢哪块粪便更新鲜。所以我也用贝索洛夫的嘲讽来问一下:“你能说出人类和蛆之间的十个本质不同吗?”这世界上并没有哪件事物是靠争获得的。争斗,是被灌输的幻觉。

翻译:

1、诸位还记得2000年前后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么?还记得那时候的社会气氛吗?短短十余载的记忆我们都已经被如今的享乐、辛苦工作、媒体的轰炸折磨殆尽了,何况更久呢?

2、刚刚好,我们可以赚到钱享受都市生活;刚刚好,我们可以攒一笔,为自己买套房子;刚刚好,我们可以挤进社会中层,获得更多收入。但是从来没人问一句:凭什么明明可以简单获取的事物,要经历这么多复杂而且折磨人的过程?

其实就如阿尔乔姆最终觉悟到的一样:

我想这一段不需要我翻译了吧?如果有机会,谁不会选择出卖自己,扑上去跪舔?只不过每一个人出卖的东西是不同的。

我们自己就是九头蛇的一个细胞,眼前的一切都是我们自作自受。看得清的人是极少数,看得清还愿意为了未来奋斗的人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而这些人实际上面对一头九头蛇真的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势单力薄。

另外,是基于我私人经历的感受:

圣愚可以看得见整台机器的构造,但他和每一颗螺丝钉讲话的时候,螺丝钉都会觉得丫是精神病,嗯,我太有体会了。而且不提我私人的经历,这个国家也足够多这样的圣愚了:《塑料王国》的导演、小崔、柴静以及各个领域在努力为别人争取权益的人……他们都能力有限,他们都经历过被封杀的命运,他们都推动了社会的改善,但哪个不被虚伪和无知的人定义为傻逼和疯子呢?我见过不少恶意评价柴静的,但请问没有柴静,会有这短短三年就晴朗的北京吗?坐享其成的人,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自己的福利不是白来的?

三、我喜欢的角色

说到这一点,其实是另一个体现作者写作分裂的点:可汗哪里去了?我很喜欢可汗。无论游戏还是小说,这个人充满了灵性,而且趣味十足。生活里应该多些这种怪人。但是到了《2035》这位哲学家以及整个《2033》的人事物仿佛都不存在了。在《2033》中,这个人跟普通的碌碌众生活在不同的位面上,他虽然四处流浪,但精神是超脱的。是他在《2033》给阿尔乔姆送去了最后的警告和提示,虽然阿尔乔姆没有听懂。

再者就是伊利亚,伊利亚虽然最初给人的印象并不好:一个被帝国胁迫的知识分子。但是在自己家破人亡以后,他是唯一觉醒、没有被收买,而且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抗争的人。而且在最后,他没有妥协,阿尔乔姆必须逃走,因为这是贝索洛夫计划的一环,阿尔乔姆不走,既会死,也会连累整个老家的亲人。而伊利亚则选择留下来,并且写出《地铁2035》,入戏地说,他写成了,我们看到的不是荷马那一版垃圾仙话。阿尔乔姆的奋斗并不是全然失败。

另外一个角色,我虽然不是十分喜欢,但也是很认可的,就是阿尔乔姆同血型的莱塔加。莱塔加最初也是一个只管服从不管动脑子的人,但他亲眼见到了the order和整个42号堡垒、红线、帝国的肮脏关系后,尤其是见证了屠杀后,选择了和阿尔乔姆坚定地站在一起。很可惜,他付出了生命。我对他不喜欢的地方是他最初傻乎乎的感觉,在天线塔二话不说半分钟内迅速结果了三个单纯善良的人,那时真是令人绝望,但欣慰的是这个人最后是有是非判断能力的。但依旧很可惜,他死了——被汉萨的人打死了,或者,这也是贝索洛夫计划的一环。也许在人群里已经安插了打死证人的人。

当然,我最喜欢的肯定是阿尔乔姆。就是因为作者在《2033》已经选择了这样一个人做主角,所以后面哪本小说的角色人格也无法超越他。阿尔乔姆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主义者:他永远是战斗在最前线的:是他千辛万苦穿越整个地铁来到大都会拯救自己的乡亲(虽然他是被误导的);然后他参加了在他认为的地铁里最后的光明的组织兵团,并且为了抵抗红线染指生化武器在剧院站地堡浴血奋战;也是在他被兵团开除后,选择每天上到地表继续为人类寻找希望;也是他为了破坏帝国的阴谋、破坏红线的阴谋不要命地上到地表;即使自己只有三星期好活,他还是忍着辐射病破坏天线塔,这里说一下,我查了吸收到阿尔乔姆这个级别辐射的辐射病的症状:出血、吐血、流鼻血、尿血、恶心呕吐、脱发、皮肤溃烂、开裂脱落、肾功能衰竭、并且垂死。其实阿尔乔姆躲在萨沙那里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快死了,他是拖着一副剧痛的身体参加最后的战斗的。为了什么?为了让所有人,或者有的人回到人类该存在的地方,过人类该过的生活。他不是硬汉、不是强人,他的最大驱动力是善良。所谓理想主义者,就是能为了心中坚持的正确和崇高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无论周围人如何阻挠他,他也不会放弃。可惜现今自我标榜理想主义者只剩虚伪的空想了,糟蹋了这个词。

我记得有些人认为阿尔乔姆很菜。是的,阿尔乔姆确实不聪明。但是整个地铁的环境没人能让他聪明:他每天在三彩大楼绝望地向外呼救,吸辐射的时候,他的老战友还有上司全都听得到,但是没人告诉他干扰器和幸存者的事情;他去武装押运2万发子弹的时候,也根本不知道这是梅尔尼克和贝索洛夫的肮脏交易,更不知道自己如果不老实就会被枪毙;即使贝索洛夫告诉了他许多真相,他依旧蒙在鼓里,打着一场不对等的战斗。如果他有机会提前接触到有效信息,贝索洛夫绝对活不成。

而且还有一点,是阿尔乔姆十分宝贵的品质:自省。这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地铁絮语】索引目录: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251480/

《Metro 2035》读后感(三):【地铁絮语】02 作品、评价与人物

本文涉及具体情节,没有看过书的各位请谨慎阅读。

如果让我评价三部小说在我心中的排行,是这样的:《地铁2033》>《地铁2035》>《地铁2034》

如果加入感情差距的话,是这样的:

《地铁2033》>>>>>>>>>《地铁2035》>>>>>>>>>>>>>>>>>>>>>>>>>>>>>>>《地铁2034》

一、写作特点

(一)关于割裂

我首先想表达一个自己的观察:作者德米特里应该在《地铁2033》之后,其实是没有续作的打算的。也就是说,其实故事对于他来说,在《2033》就结束了。这一点好像我在哪里看到过相关信息也是这么说的。也许是因为呼声很高,也许是因为游戏,才诞生了后续的《2034》、《2035》。否则无法解释三本小说明显的割裂感。

小说作者的写作能力与日俱增,每一作都能发现变化,尤其是从2033到2034。但是世界观的割裂感却很明显。比如说美国的电影、游戏、文学创作者,他们在完成第一部作品的时候,虽然也不会预先考虑续作的情节发展,但是一旦启动续作,都是尽量跟第一作高度契合。首先角色是尽量不换的,其次故事内容与发展烈度前作保持一致并有所拓展。比较经典的案例是《星战》三部曲、《光环》三部曲、《安德的游戏》系列、《加勒比海盗》三部曲、《回到未来》三部曲等等。而《地铁》系列的做法明显说明其续作缺乏准备,显然作者打一开始就没想写续作,而且也不想再顺着阿尔乔姆心碎地从电视塔上下来这里开始写故事。于是干了一个特别匠气的事情:复活了一个大家都以为挂了的次要角色,并讲述他的事情。

不要说作者在《2035》结束后明确表达小说版的地铁正传已经结束,不想再写,我其实在看《2034》的时候就能感觉出作者对续作这回事的厌倦。《2033》无论角色塑造还是语言虽然都缺乏大师级的手笔,甚至写的很冗长且大量使用超长句子。但是在《2033》中能感觉到一种灵性的活力,每一个人物都充满生活的活力,即使地铁里民不聊生,但所有人都有着让自己安心的方式以及对地铁的理解。整个地铁里不止有人类,还有各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态系统、通灵事件,同时地表也充满生机。而且人类自己在各个站点天然的隔离下产生的小国寡民的丰富生态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整个地铁生机盎然,千姿百态。但是到了《2034》,这些活力完全消失了。故事被死死扣在三个主要角色的命运上。

到了《地铁2035》,肆虐了人类世界22年的变异野兽却荡然无存,无论地表还是地下。如果我没记错,野生动物唯一一次出场就是天线塔附近的野狗,可是这些野狗也没什么“野味”。仿佛人类已经彻底不用考虑种间斗争的生存问题,而只需要内讧了。关于写作是有层次的,即写人;写故事;写世界。第一种写人是日漫的专长,日漫靠充满个性的人物吸引读者;写故事是美国文化产品的长项,人物个性不再是吸引人的焦点,而是靠跌宕起伏的情节,这比写人要难,因为好情节很难写,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美剧只要熬到第三季就是原地打转缠裹脚布的原因。而最难的是写世界:作者如果要写一本书尚且还容易,如果要写一个系列,而且还要把握好这个世界里各种力量的配比,就是万分艰难的事情。在我看来《地铁》小说是一个降维状态,它从写世界缩减到了写人(阵营博弈)。之前丰满的世界彻底变成了墙纸般的背景。这真的很无聊。甚至无聊到,作者连写阵营博弈都没什么乐趣了。一坨发展了20余年的阵营,竟然可以在2035年短短几天里同时快速发生那么多事情。

我当然理解这是因为个人成长的缘故,如果没记错《2033》下笔时他还是学生,而《2035》时他已经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记者和作家了。《2033》是出于好玩和摆弄自己学到的知识,而《2035》则是批判俄国社会之作。很显然在《2033》德米特里已经用光了绝大多数天马行空的想象,外加思想转向现实和成熟,所以开始转向人性、社会批判。我能理解,但并不喜欢。这很可惜。翡翠城彻底成为了传说(《2035》中莫斯科人可以开着各种战车以环线直径长度为范围驰骋,仅仅隔了一条河的翡翠城却没半点消息)。白俄站以北的种植园联盟仅仅一嘴带过就没有下文了。1950年联盟、十月站以南、以及整个东方、东南方的车站都只字未提。还有就是本文之初提到的割裂问题:

写到《2035》,德米特里希望把三部曲容纳到同一世界观里。即这是一套莫斯科废土编年史中的三年。而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德米特里对编年史作者的暗示:《2034》毋庸置疑是荷马写的,《2035》也在小说结尾暗示是伊利亚写的。但是问题来了,《2033》是谁写的?首先可以断定不是荷马写的,荷马在《2035》结尾的时候对阿尔乔姆的一番话中展现的他对阿尔乔姆故事的构思是把他塑造为一个不断成长并不断撑起人类复兴大业、对抗黑裔的英雄,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充满宣传导向的英雄故事。这是标准的荷马式三流故事。但《2033》明显不是如此,《2033》中充满了讽刺、思考、议论而且忠于实情。可是《2033》也不像伊利亚写的。因为《2033》和《2035》的笔触是彻底的不同。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作者其实在写《2033》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所以三本书揉到一起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很含糊。

而且这里我必须要批评作者的这种割裂性。《2033》的梅尔尼克和后面两本,尤其是《2035》的梅尔尼克判若两人,作者不仅给予了一个现实的理由来解释这种变化:梅尔尼克残废了。同时借阿妮娅之口提到了梅尔尼克骨子里就是个恶人。我是个很健忘的人,所以我估计作者也挺健忘的,因为他在《2033》把梅尔尼克写的太好了:梅尔尼克从未放弃阿尔乔姆,对阿尔乔姆充满耐心,而且也没有表现出对他那时柔弱的厌恶。尤其是有一个特别温馨的镜头:梅尔尼克在食人族里把阿尔乔姆救出来后,把随身携带的童书和那张照片交到阿尔乔姆手里。这足够体现出梅尔尼克内心的细腻、温暖和柔软。但是《2035》中阿妮娅描述的梅尔尼克则是一个非常恶毒的人。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割裂感以及强行抹黑一个角色的思维。这是瑕疵,也是败笔。

再有就是阿尔乔姆也从一个稚嫩的年轻人变成了满嘴脏话,满心怨念的大叔。这种割裂性的缺点是,喜爱《地铁2033》的人需要花很大力气转变认知来适应《地铁2035》。比如我,因为翻译的缘故看了两遍才完全适应《地铁2035》的主题思想和行文思路,并且不仅看到了热闹,而且看到了门道。

(二)写作变化

但是作者的写作水平是应该获得认可的。

《地铁2034》多线索交叉发展的构架十分厉害,它就像一把枪顶在读者的后脑勺上,逼着读者拼命前进。虽然到了半截我能对结局猜个七七八八,但还是会让人原意看下去。

另外是《2035》和《2033》的呼应,黑裔本来是贝索洛夫剧本的一环这一点能够从《2033》圆过来真的是让人惊叹。其实按照这个思路写一个故事是足够有趣的,真可惜。

还有就是语言功底和写作口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应当给予好评的。《2033》写的很啰嗦,大段大段的独白,而且对话很少。虽然看一个作者信马由缰地表达思考挺有意思,但这并不像小说。到了《2034》,虽然依旧是偏娱乐的冒险性小说,但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德米特里暗示了这是一本由书中特定人物写成的书。这样,语言风格反而成了加深理解作品的一部分,这样的写作是高明的。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荷马的性格的认识。而到了《2035》,语言风格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让读者意识到两本书并非同一书中人物之手,增加了悬念。并且在《2035》结尾给予揭示,让读者加深了对地铁的认识。并且在两相对比之下,加强了这两位历史写作者的性格的认识。

二、人物分析

《2035》是故事、人物命运的集大成。书中人物设置不是没有内在逻辑的,不是随意选取一些有趣的角色进行铺陈,而是作者故意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角色来指代社会的各个阶层的立场。

(一)猎人

我敢说作者绝对不喜欢猎人。绝对不喜欢。当年轻涉世未深的乡下人阿尔乔姆傻兮兮地被猎人的干练、果断与凶残的求生意志折服的时候,作者就已经在讨厌这个角色了。所以猎人完成了“托付传信”这个任务后出场就死了。到了《2034》,猎人被复活,读到半截聪明的读者明显能感觉到《2034》小说本身完全是荷马的视角但却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而根据荷马这个人腻腻歪歪、喜欢空想缺乏理性的个性,起码我当时明显感觉《2034》中对猎人的描绘是缺乏客观性的,猎人和萨沙两个角色总在被无限拔高。关于萨沙我后面会好好提一提。猎人时而清醒时而凶残的状态如果完全归因于黑裔向他展示了自己的本性,导致其精神错乱,是根本说不通的:这是梅尔尼克评价阿尔乔姆的逻辑。我觉得这个家伙就是像在一直嗑药,一半的时间都活在梦里。结果事实的确如此,《2035》里阿妮娅直接吐槽猎人是流着口水追求他的杀人狂;萨沙也提到2034年里猎人之所以是荷马写的那副样子是因为猎人一直在喝酒,极少有清醒的时候。猎人可以说是兵团军人的终极形态:为达目标不择手段,只要是挡路的不管是神仙还是变种怪都格杀勿论。而且他是代表兵团最高意识形态的梅尔尼克最器重的人。猎人的心智里没有“理解”和“反省”这两个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一人物永远无法丰满,读者也只需要按照标签理解他就够了。那还有什么可期待的呢?他在最后任凭大水淹没图拉站也是意料之中的了。

既然我们都知道了《2034》出自荷马之手,那么我们就会知道,结局猎人在塞瓦斯托波尔整天努力吹出那首动人乐曲这种事完全是荷马的美化,恐怕猎人依旧天天酗酒。

我觉得纵观《2034》和《2035》,小说作者对猎人明显是批判和厌恶的。猎人代表了一种类型的人:没有理智、不知自省,形如野兽。不少读者觉得这个角色很牛逼。是的,杀人如麻方面确实很牛逼,但他的状态却对人类整体毫无好处。就是他误导了阿尔乔姆前往摧毁黑裔,毁灭了人类最后的曙光。本来《2034》里已经把猎人写的够可悲了,在《2035》还要踏上最后两脚:阿妮娅和萨沙的吐槽。最后,猎人根本不是阿尔乔姆心目中高大伟岸行事果敢的强人硬汉,只是一个野兽级别的大牲口。他对性是充满欲望的,说到这里倒是得提一句,我觉得《2035》应该借鉴了《奇爱博士》或者和它有相同的理论根源,没记错应该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即“当性欲不能满足,人类便会靠杀戮弥补空虚。”这就是为什么梅尔尼克和猎人都是在“摧毁”方面有着高度执行力的人物。

(二)荷马

这个角色也是让我倒胃到极致的角色,从《2034》起他就是一个喜欢作壁上观的人。对他其实没有多少好分析的,他甘心跟着猎人只是为了自己可以写一本小说,并且让别人记住自己。这是一个沉溺在自己的白日梦里的角色。对于这种没什么追求的人,实在无法令人喜欢。在《2035》中他的这一特质继续,只不过写作对象换了:猎人不灵了,抛弃,阿尔乔姆上。说句难听话:帝国那本宣传册在他心里如果真是“被逼着印的”我就见鬼了,在地铁里1万册的发行量是何等巨大的诱惑?而且荷马向阿尔乔姆提过一句:伊利亚答应把他的名字列进纳粹史书的作者里,荷马自豪地说了一句“不错吧?”荷马只是一个作家版的萨沙,比萨沙聪明,但同样混蛋。伊利亚在自己妻女尽亡后已经彻底失去了活着的心情,本来号称不肯写历史书的荷马却在拼命工作。我不知道他是否是真的“充满求生意志”。阿尔乔姆曾经让他留在帝国是为了找到机会救萨沙还有阿尔乔姆、莱约克。但是荷马从始至终什么都没做。而且在看到萨沙的生活以后,荷马除了“人设崩了”的空虚以外,也不会想要帮助萨沙了。未来他会继续待在博罗维茨站里享受图书和写作,而魔窟里那个可悲的生命肯定跟他没有关系了,这一点我100000%肯定。毕竟他是连阿尔乔姆都可以面无表情出卖的人,而且还能说得那么有道理。

而且荷马同样愚蠢。他从未真正相信阿尔乔姆,他也无法理解阿尔乔姆的奋斗。

在这类小说当中,动物的出场总是有着象征性的,那只象征荷马良心的母鸡,经历了纳粹、经历了花卉大马路、经历了洪水、经历了革命,都好好地活着,但在最后,荷马交出了母鸡,住进了死去的丹尼尔位于大都会的房间里。这恰好象征和讽刺着他为了大都会优越的文化生活而出卖了良知。而且这里很讽刺地给大家展示了一下大都会的“文化人儿”们是怎么进入大都会的,就是这么进入大都会的。通过几次语言描写,我们就能体会到大都会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学者们的庸俗、虚伪和无知。

另外有一点,荷马真的没什么文学天分,《地铁2034》就是一本三流悲剧。这不是在说作者德米特里的文笔,因为《地铁2034》是德米特里故意那么写的。荷马只能写出宣传单一样煽动性的故事,只能写出廉价令人作呕的悲剧,他内心是渴望名誉的,然后为自己的贪心做了一个文学性的修饰“我想让大家记住历史”——“我想让大家记住我。”然后这就是荷马版的《地铁2033》:

像不像咱们现在看的各种大场面特效电影?

(三)莱约克

莱约克的背叛简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作为生意人,无非是通过对各种可能的商机进行投资来获得更好的回报,谁可以开出的价码更高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之。另外莱约克是个非常有赌性的商人,他对阿尔乔姆的投资是非常大胆的。所以说回来,贝索洛夫用的什么价码收买他也就不难推断了:42号地堡有着先进的医疗设备,仅此一点就够了。莱约克是很典型的商人,表面尽心尽力和你熟络,实际上是因为有算盘可打。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商人行径,商人永远不会真的对什么人产生真情,一切都是利益的筹码而已。而且小说在临审判前的对话中,已经明确暗示了莱约克的背叛,有兴趣的人可以翻出来再读一遍。

(四)莱塔加

莱塔加是一个很可惜的角色。他实际上是乌尔曼的翻版。乌尔曼被写死是有原因的,他和梅尔尼克关系太近,不适合被安排成一个和阿尔乔姆血脉相连的角色。因此,莱塔加诞生了。

莱塔加展现的是军人的另一种形式:服从命令,多一分不想,多一句不听。领导让我下地狱,我就下地狱。领导然我做魔鬼,我就做魔鬼。我只是服从命令。但他可爱的地方就在于,他有良心,阿尔乔姆分给他的半条命以及这背后的情谊,他珍惜。而且他不是无药可救的愚蠢,他能判别是非。但莱塔加太单纯了,他终究太过相信那些“并肩作战”的兵团里的汉萨士兵,所以被这些激进、愚蠢的战友害死了。

(五)萨沙

萨沙这个角色从一开始《2034》出场就让我莫名的浑身不舒服——我当时就隐约觉得这个角色高度具备做鸡的天分,如果那个闯入她家鞭尸的大汉没被猎人打死,我敢说萨沙从2034年就被卖到中国城站了。看完《2034》我觉得这个角色是一个虽然充满了一种空想的、匠气的形象(因为毕竟是荷马写的),最后死了倒也挺好,她不用继续可悲可鄙下去,谁知《2035》又一次耍起了作家的小手腕:复活了这个在《2034》之后明显不该活着的角色。而且她真的就去做鸡了,而且还非常享受做鸡。这就是为什么我说《2034》德米特里一定写的根本不享受。整个《2034》他都在透过每一个角色批判地铁生活的恶心和荒诞。

我不知道诸位作何感想,我第一次读完《地铁2035》,当然搭上翻译的磕磕绊绊,我是十分看不懂萨沙的。萨沙是所有角色里对我来说最难懂的,因为这个角色前后言行充满矛盾性,让我喝阿尔乔姆一样,分不清何为真何为假。直到我读了第二遍,我才终于理解了萨沙的内在逻辑。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萨沙是做鸡的天才。萨沙性格内核是非常糟糕的:她崇拜权力,从阿尔乔姆最终理解地铁的政治时,有这样一段话“外面根本没有屠蛇的大力神,但倒是自愿被咬的人排成了长队。”是的,萨沙就是一个甘愿被咬的众人中的一个,而且她为了被吸纳进九头蛇的细胞中可以放弃尊严、梦想、道德、人性。

而萨沙给人的可爱印象完全是一种错觉,她只是在演绎自己职业角色中的那个人设而已。她的人设正如她自己对荷马所说,是“医生”。她对于普通愚蠢的嫖客来说,是不会被看透的,她可以满足各种人对她的幻想,但是她的真实面貌在阿尔乔姆与之一次次对话中被不断检视,并不断暴露:

如果仔细阅读第十四章的对话会发现,起初萨沙对阿尔乔姆的出现是非常惊慌的。而且每一次涉及萨沙自己的感受和身世的时候,萨沙就会转移话题:

…………

…………

…………

……

……

第一次萨沙用自己在工作作为借口想撵阿尔乔姆走,因为她记得这个人,而且有趣的是萨沙连阿尔乔姆是哪来的都非常清楚;第二次是阿尔乔姆提到了疤痕,这明显唤起了萨沙非常不喜欢的回忆,同时因为阿尔乔姆记得很多事情,这就非常危险,所以萨沙谎称不知道,并且以冷为借口,掩盖自己的疤痕。第三次是问到萨沙的身世和自我选择时,先是涉及到了贝索洛夫,萨沙先是用喝汤的糊弄过去,之后是当阿尔乔姆就萨沙的感受质问“快感”时,萨沙的犹豫,以及犹豫了一段时间以后的承认。

第十四章是信息量巨大的一章,如果读者脑袋简单,会沉溺于阿尔乔姆这个落魄人和萨沙温存的内容。但是如果足够警觉,会发现十四章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而且萨沙这个形象越发可怖:萨沙什么都知道,但她拒绝透露给阿尔乔姆;萨沙面对阿尔乔姆单纯的疑问,逐渐力不从心。而且从这些细节里就能看出来,阿尔乔姆一定是会被萨沙背叛的。

从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出来,萨沙即便在《地铁2034》中幻想着上到地表,逃离地铁,但是她并不打算真的这么干。这就像叶公好龙,所以萨沙是虚伪的。而且随着两人的逐渐熟悉,阿尔乔姆越来越成为萨沙反观的镜子:

阿尔乔姆第一次见到贝索洛夫是崩溃的,借着虫子的幻觉,当他知道整个地铁的真相时,他的心智这地粉碎了,他的理想在那段迷醉当中也彻底崩塌了。在这个时候,萨沙选择了用阿尔乔姆烫掉纹身的烟头烫了自己。为什么?因为萨沙看到了一个与自己一样,同样理想泯灭的人的可悲,触景生情,产生了自我厌恶。阿尔乔姆存在的时候是唯一萨沙可以看透自己的时候。她不仅能看见自己堕落、肮脏不堪,因为只看见阴暗面并不会感到耻辱,关键是她还能透过阿尔乔姆看到自己曾经的美好和梦想。在这种反差之下,萨沙充满了矛盾和羞耻。而萨沙是绝不肯面对这一部分的自己的,所以她才说:“你走吧,我不想再拿烟头烫自己了”。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现象:在内心强大的人面前,卑琐之人往往避之不及,因为在能量上,前者的光亮对于后者来说太过刺眼。萨沙并不是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所以她选择了继续溺死自己。萨沙是无药可救的,她和阿尔乔姆根本的不同就是,阿尔乔姆选择从坟墓里出去,而萨沙选择溺死在坟墓里。整本书萨沙完成了这样一个角色弧:同阿尔乔姆往来的过程中,先是自我厌恶、挣扎,然后变得希望同化阿尔乔姆,来让自己舒适,以及在发觉无法解决掉阿尔乔姆这个烫手山芋的结果下,选择决裂。她和阿尔乔姆价值追求的决裂,也是同她最后良知、尊严的决裂:

…………

萨沙彻底放弃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彻底选择了倒向贝索洛夫所代表的权力、欲望。在阿尔乔姆明确提出离开地铁的时候,萨沙用愠怒和抱胸的动作,完成了她的转型。她不再犹豫和摇摆,而是坚定地选择了最肮脏的未来。

而且我这里得提一句,前翻译漏翻译了一个字,使得有一段对萨沙的理解彻底毁了:阿尔乔姆最后一次去花卉大马路站接走萨沙未果,问过一句“你不会再背叛我了吧?”前翻译省掉了“再”字。萨沙对阿尔乔姆的背叛就是她选择把阿尔乔姆送进42号地堡。这一点阿尔乔姆是毫不感谢她的。阿尔乔姆宁可在辐射的折磨下壮烈牺牲,也不愿意让42号地堡的先进医疗玷污自己的血液和精神。被自己精神上绝对的对立面、敌人拯救是一件巨大的耻辱。而这就是阿尔乔姆信任的萨沙所干的。萨沙心目中最大的理想就是进入肮脏可鄙的42号地堡,成为一员。她愚蠢地以为阿尔乔姆也会喜欢这样的结局。这对阿尔乔姆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为什么萨沙是如此一个人,她还要选择帮助阿尔乔姆?因为一方面她甩不掉,一方面在初期她还有良心。但是到了最后发现阿尔乔姆是一个一根筋要实现伟大梦想的人,而和自己完全不是一类人的时候,尤其是他威胁到了自己的理想“贝索洛夫”的时候,她选择了对立。

我的直觉很好,在第一次翻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感知到了她的落点:萨沙绝对会在这个魔窟里继续堕落下去,肯定不会和阿尔乔姆离开。我初次看完《2035》,和阿尔乔姆一样崩溃。萨沙庸俗、柔弱、目光短浅、喜欢幻想但不肯努力实现、对性充满享乐精神、在物质层面十分现实,却以一种毫无未来可言的方式生活着,而她缺乏独立的人格,崇拜权力并喜欢攀附。贝索洛夫利用萨沙的人性缺点就像施舍流浪狗一样玩弄萨沙,来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如果这都不叫恶心,我不知道什么叫恶心。我想说的是,我本身并不歧视妓女这个行业,可我鄙视缺乏独立人格的人。自欺欺人实在可鄙。

萨沙不可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真正等待萨沙的是,当她有一天人老珠黄没法继续待在花卉大马路站,贝索洛夫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她,而她要么沦为乞丐,要么成为隧道的食物,要么成为猪儿们的“复合饲料”。再恶毒一点想,也许她快死的时候贝索洛夫会把她送进地堡,享受极短的一丝满足并撒手人寰之后,就被直接丢到汉萨或者共青团站的加工厂去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的言辞过分恶毒,但她实在是一个蠢人,莱约克尚且懂得利用出卖革命换取上位机会,她却只知道靠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尊严等待贝索洛夫突然某一天的“临幸”和“恩典”。但贝索洛夫会给她显神迹吗?

(六)贝索洛夫

贝索洛夫很显然就是整个俄罗斯官僚系统的集合体。他和所有势力相勾结,斗而不破。善于收买人心、使用权术。阿尔乔姆注定斗不过这样的人,因为贝索洛夫掌握着可以颠覆一切的资源,以及积累几十年的心机。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贝索洛夫并不像他表明的那样爱人民,他选择的做法也不是如他那般说辞表现的一样理所当然、光明伟大。贝索洛夫只是自身无能、惧怕改变,所以也拖着整个地铁的老百姓跟他一起当猪、当蛆。

(七)人民群众

这一条会在下一篇文章里探讨,这里只是列出。

(八)阿尔乔姆

1、阿尔乔姆是如何失败的

阿尔乔姆的失败并不能完全责怪他。因为阿尔乔姆从一开始就在打一场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战争。阿尔乔姆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乡下孩子,即使在兵团服役过一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大头兵。梅尔尼克也从来没承认过他的能力。更不会把更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传授给他。而这样一个仅仅被经历磨炼了两年的年轻人,要想和充满无数秘密的数个盘根错节的组织抗衡,是非常困难的。他一次又一次被误导:送照片的时候被迪特玛误导、炸天线的时候被梅尔尼克误导、最后又被贝索洛夫误导。其实不是阿尔乔姆弱,只是因为他看不到剧本。

而这里面最大的一次棋局,就是和贝索洛夫的博弈。我们可以看一下贝索洛夫是怎么操作的。我不知道诸位是怎么理解的,但是我看到最后两章的时候就觉得,贝索洛夫让阿尔乔姆活着走出地堡是故意的。因为阿尔乔姆是他完成自己剧本的棋子,这个剧本就是“大家统一一致对外”。红线的斯维诺卢普说过阿尔乔姆非常好猜,而贝索洛夫是比斯维诺卢普更加奸诈的存在,所以他非常清楚阿尔乔姆出去一定要搞事情,那么既然算到了他要搞事情,也自然知道他的方法。那么把你身边几个人各个击破就可以了。就算阿尔乔姆当时没有被兵团的梅尔尼和汉萨新兵锁起来(我相信这都是安排好的),而是跟着大家杀到了贝索洛夫面前,贝索洛夫一样有的是办法靠一张嘴缴阿尔乔姆的械,那样一来,可能阿尔乔姆更会死掉。所以,贝索洛夫这种人必须死,阿尔乔姆就应该买好子弹等到贝索洛夫逛窑子的时候一发结束他。无论有没有后人接替他。

而阿尔乔姆因为过于单纯,并没有听懂贝索洛夫讲给他的话背后的意思:阿尔乔姆被统一送到地堡进行治疗,是因为贝索洛夫觉得这小子有趣,可以拉拢,而并不是因为萨沙的面子,一个婊子哪来的面子能让一个政客花费那么多的资源救一个普通人?但是发觉利诱根本拉拢不了,就开始改激将,让阿尔乔姆成为棋子。他靠语言激起阿尔乔姆战斗的意志,就像用别的各种事物去驱使其他人做各种事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工程学”。

如果拿中国革命的理论来说,阿尔乔姆的革命没有群众基础、没有掌握群众的需求、不是暴力革命,还有就是革命成分根本不适合革命:投机商人、摇摆的知识分子还有极少数军人。所以俄国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团体——二月革命的临时政府,虚无缥缈没有根基。说来也有趣,俄国的资本主义转变是自上而下的,通过高层的政变来实现的,而不是从民众中实现的,老百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2、为什么阿尔乔姆和安妮雅是必须离乡的

小说《地铁2035》有一个隐喻:作者在结尾故意安排了一段国经成就馆站杀猪的情节,那只健康、肉质鲜美的年轻肥猪被杀的时候,其他猪都在麻木地看着。这便是整个莫斯科地铁。绝绝绝绝大多数地铁人民都懦弱无知而且上文已经提过了,贝索洛夫并不是一个喜欢迎接挑战或者有才能的人,他上到地表都会恐惧并且懦弱地缩回去,他只是一个深谙权术的守序者,只不过他的遵守的秩序比其他人都更“优越”而已。阿尔乔姆因为是一个能洞察世界的人,不可能安心做一个任人宰割的畜生,所以他必须走。同时,阿尔乔姆是地铁肠道无法消化的结石,所以他必须被排泄出去。

3、莫斯科废土的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冲向风车,在现在流行文化的演绎里变成了一个笑话。但是仔细体会,那种精神是在荒诞中带着悲情的。堂吉诃德带着骑士高贵的精神,冲向一个象征着不可战胜的风车。但是堂吉诃德义无反顾,他为自己心目中的骑士道殉道。风车是有象征性的,它本来就不是敌人,所以它荒诞,但是它是愚弄堂吉诃德的民众给他找来的标靶,所以它就象征着民众的愚蠢,一个势单力薄的人,无法战胜集体的愚昧。而且骑士精神在如今看来是很高尚的东西。

而阿尔乔姆摧毁干扰站的战斗,何不是又一次堂吉诃德的冲锋呢?根本没人要求他这么做,根本没人需要他这么做。即使本来就应当这么做,本来就须要这么做。这就是为什么,小说的封面里目镜的反光是风车了吧。

【地铁絮语】索引目录: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25148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