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呼啸山庄的读后感大全

呼啸山庄的读后感大全

《呼啸山庄》是一本由【英】爱米丽·勃朗特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啸山庄》读后感(一):爱一个人,不过是爱另一个自己

学生时代便读过《呼啸山庄》,彼时的自己年轻不谙世事,以为大凡世间真正的爱情必是能够掀起惊涛骇浪,卷起狂风骤雨,甚至电光石火不惜毁灭一切。经历一番世事后,再读此书,更多地领会到爱其实应该是一种细水常流,是岁月更迭中的一种宁静安好。哈里顿和凯茜头碰头地在炉火边读书,在阳光下的院落里吃饭修整草皮,在夕阳西下携手散步难道不是一幅最美的画卷吗?

多年以后再读《呼啸山庄》,内心仍如军鼓震撼不停。

爱一个人,不过是爱另一个自己。凯瑟琳就是希思克利夫,聪明、自私、虚荣、野蛮、真实。希思克利夫耗一生苦恋,竟不惜亲手毁掉自己的妻子、儿子的生命。他复仇的计划一再成功,他冷眼旁观着周围的人在他的控制苑囿下天性尽失,生机不再。他得到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如他所言,没有了凯瑟琳,活着也是地狱。

这是一个暴风骤雨的爱情故事,它时时抡起一把铁锤,敲击着你我的心脏。你我的心还在扑通扑通,书中的三人却安静地躺在了荒凉的墓地下⋯⋯

《呼啸山庄》读后感(二):随想

小时候懵懵懂懂地读过一遍。那时候男主角希斯克里夫的一举一动居然使我感动深受。

彼时,我也喜欢着班上的同桌,她的个性就像凯瑟琳一样活泼又调皮,我们的关系就行希斯克里夫和她小时候一样,两小无猜。所以,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一个“林敦”时,就是一场彻底的disaster了。

我和希斯克里夫一样,自己忍受着委屈,这当然是强加给自己的(可能是显得自己有种悲剧色彩吧),另一方面又拼命的提高自己,日后以更完美的姿态来打败情敌。唯一的不同就是希斯克里夫没有被时间磨平情感。可以想见,当一个人的恨意积累到这种程度,那么报复的想法就会根深蒂固。主角的做法看似恐怖却显得情有可原,直到文末他看到恩爱的小凯瑟琳和小林敦,触景生情的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才把心中的怨恨冲淡了些许。

如今已经23岁了,旧书重读,不仅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体会,更加关注的就是作者艾米莉在叙事手法上的技巧了。作者选择主人公的生活琐事来以小见大,让人读到更多是角色在公众场合下的表现,而非那些独处时的痛苦。至于希斯克里夫怎样致富,怎样谋划复仇,没有说明这些过程。可能这也是男女作家的差别吧。

说到底,我认为,艾米莉描绘了爱情的一种可能。轰轰烈烈的爱情不一定带来彼此的幸福,也有可能使所有人如临地狱。而在地狱中,爱情之花在文末依旧绽放,鲜艳如初。

《呼啸山庄》读后感(三):过誉了

适合粗读。作者很会讲故事,抛却一切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幕布剧般直奔戏剧冲突的要点,围绕故事和主题推进。

但,故事的痕迹很重,几乎是抛弃了现实,极端纯粹地描写爱情和仇恨。

不要说爱的极致,恨得极致。如果用更文明的语境去阐释,里面的许多感情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

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只是一个原始,蒙昧,动物性的人物,他的爱也一样自私懦弱,充满占有欲和破坏欲。有些时候,不要说爱,这个人物甚至连人性都不具备。

而这样的极致的人物与其说是作者造出来的,不如说是作者选择出来的。

毕竟,在一个莽荒,人烟稀少,愚昧落后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至今都有,更不要说几百年前。

至于小凯瑟琳和表哥,表弟的爱。更类似于孤独的排遣。犹如在一个荒岛,所能面对的人,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的,所以只能找他们玩。至少是没有选择的爱。

且在一些价值观上,至少在现在看来,也有了很大的狭隘性和落后性。

譬如赞美活力和勇敢,没错,但你不要嘲笑读书人的懦弱啊。书中不止一次谩骂林顿家的人没出息,没用。鼻涕虫之类的。而那两个被视作鼻涕虫钻在书堆里的病秧子,很可能就是卡夫卡,也可能就是普鲁斯特。

另外,一切服务于故事,因为许多逻辑性也不能推究。一个一个人物的死去预示着故事的质变。人物塑造的片面性足够,但并不饱满,与《安娜卡列宁娜》之类的是没法比的。

但贵在情感的真诚,对于理想爱情的阐释——灵魂之爱,包括凯瑟琳的矛盾,两个人都想占有的优柔寡断,以及一些特定情境下人物的状态,这些东西时至今日,或者说永远都是相通的。

最后,不止一次提到的书,那是文明的象征。

没有尊重,没有爱,没有文明,人生就是荒原。而有了爱,有了文明,生命才能感受到鸟语花香,春暖花开。

《呼啸山庄》读后感(四):一代人的恩怨,两代人的纠葛

看完《呼啸山庄》,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其中的爱恨情仇,因为艾米丽把它描绘的过于极端、现实且残忍。

希斯克利夫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到了呼啸山庄,那时他虽然只有几岁,但孩子的自尊心向来是强烈的,山庄仆人以及小少爷欣德利对他的轻蔑在他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而凯瑟琳则是他灰暗生活的一抹阳光。

孩子的感情可以纯粹但同样也会带有怨气,欣德利恨希斯克利夫这么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父亲的宠爱,所以在父亲死后,他成为了这个山庄的主人之后,他将希斯克利夫变成了仆人,剥夺了他学习的权利,安排他做不完的农活,这是欣德利对希斯克利夫的报复。

而凯瑟琳,长大后的她更加有了小姐的模样,而同时,她变得虚荣,她明知道自己最爱的是希斯克利夫但最终还是嫁给了有钱的埃德加,或许这便是现实。

为爱抛弃一切的故事总是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不像童话,嫁给一个有钱、有权还爱你的男人的列子也不在少数。

于是,希斯克利夫生活中唯一的阳光黯淡下来了,他开始了三年的流浪,三年后再见,便是对曾经瞧不起他的人疯狂的报复。

我曾一度的觉得希斯克利夫的报复是一种变态性质的复仇。自己喜欢的人嫁给了埃德加,那么就去娶埃德加的妹妹来折磨他;自己曾经受屈辱于欣德利之下,多年后再来教坏他的儿子,把他变成奴仆,满口脏话;甚至对自己的儿子都不曾有过多的怜惜,或许这便是上天开的玩笑,自己强壮彪悍为何自己的儿子却如此的柔柔弱弱?

而他爱的,一直只有凯瑟琳。

八个人之间的故事变成了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几十年来风云变迁的历史,希斯克利夫看起来是报复了每一个人,可输得最惨的也是他。

最开始来自不为人知的远方,最后,葬于干干净净的草坡,生前无人爱,死后无人祭奠。

他曾经拥有过一份爱,而这份爱,最终也进入了泥土。

孑然一身,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

《呼啸山庄》读后感(五):呼啸山庄

小时候就耳闻这本书的大名,也尝试着去读过一点点,但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无法领略这本书里的内容和情感,所以很快便把它束之高阁。时过境迁,我已稍稍有些阅历,再去读这本名著会发现些不同的东西。

艾米丽勃朗特出生于1818年,而《呼啸山庄》成书于1846年至1847年间,这就意味着作者在30岁之前完成了正本著作。而且艾米丽勃朗特一生并没有爱情婚姻的实际体验。从这个角度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整本书给我感觉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也就是这种天马行空的遐想中才能诞生深刻的爱恨情怀,也造就了这本书封神的地位。同样是因爱生恨,《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有过马革裹尸的经历才懂得去宽恕和爱,《面纱》里的瓦尔特也是在每天面对霍乱时生命的脆弱,体会到如何去化解憎意,《基督山伯爵》中的唐泰斯在阴谋中被横刀夺爱锒铛入狱,后以上帝之名对善恶进行赏罚。这些书都是复仇,都是爱恨,但他们也都在小情小爱的基础上升华到大爱的层次,即对全人类的爱,况且剧情中有足够的事件支撑下产生极致爱恨的体验,这对于读者的逻辑链条更加友善。在这个条件下比较《呼啸山庄》,难免让我主观觉得这本书格局是多么的狭小,从头到尾都是小情小爱的纠葛,同时希斯克利夫的爱恨缘由也让我十分不理解,爱仅仅是两人相像,而恨也是得不到的爱产生的究极报复。倘若人类的感情如此简单,《霍乱时期的爱情》也不必有那么长的篇幅了。所以如果和现代文学做个类比,《呼啸山庄》更像是《暮光之城》,浪漫梦幻,充满了细腻的遐想与浪漫。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相信艾米丽勃朗特是见识过书中的种种人格的。我曾与一位爱丁堡的舞台剧作家有幸畅谈,探讨过关于剧本创作中,人物性格和剧情是如何构建的。她告诉我,人物的创作更多来源于生活的灵感,即自己亲眼见过了解过某类人,然后这类人的某些特质会出现在这个剧作的角色上,而不是把现实中的人直接复制到剧本中。也就是说,剧作中的人物性格,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更像是从不同现实人物身上东拼西凑成的一个整体。她还说,对于角色将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她会下意识的“let it go”,不会给他加一些看起来的条条框框。所以我对此的理解是,将角色的细节交给脑补。究其什么是这种“脑补”,可能是一种感觉和下意识吧。

回到《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的人物性格,我或多或少在现实中有过一瞥。他或许就是那种在幼年时遭遇了否定的人,成年后会极度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以及被瞧不起带来的心理阴影会萦绕他一辈子。我是成年后才理解这种阴影的作用,而且是观察长辈得到的。总的来说这表现为,很容易在一件事情上联想到不好的回忆或者体验,譬如对决策的否定对方很容易认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即以事定人)的思维模式。更为恶劣一点的,会在碰到与曾经过往稍微相似,会控制不住的情绪失控,表现得极其可怕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希斯克利夫在年轻经受了凯瑟琳嫌弃他的负面事件,所以这是他一辈子的阴影。与其说是因爱生恨,倒不如说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自己恨自己,因而外部归因认为是他人造就了自己的不幸。为了满足自我的内心的空洞,从而去报复他人而达到心理上的一种平衡。我刚读这本书时,以为是作者的把自身的不幸写进了书中,或许是她自己在仇恨与爱的博弈中难以自拔。后来通过细节,我才发现艾米丽勃朗特知道用爱才能化解这种无休止的恨,也知道报复只会在毁灭他人内心的同时,让自己的人格也变得千疮百孔。所以我才慢慢了解,她就是刻意营造这样的一个剧情,人设,从而表述她想讲的特定故事。她故事的结局,也印证了我的猜测,希斯克利夫在对死人的爱中死去,而新生代在爱中战胜了命运的不公。所以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赞扬大爱并鼓励读者去拥抱世界,而是用一个逆境、复仇、复仇成功的故事线告诉了读者,复仇并不解决问题,复仇只会把一切变得更糟糕,最后的最后,复仇的土壤中仍然会长出爱的种子。

说实话这本书读起来的感受并不让我觉得舒适,因为里面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太违背我的价值观。如果说这本书歌颂了这种爱情,恕我不能苟同。希斯克利夫的所作所为都为了自己心中的爱,可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并不能因为他“爱”就可以合理化。同样的,凯瑟琳作为林惇的妻子,为了满足自己和希斯克利夫的私人感情,强迫丈夫去迁就自己,这也不能说是爱。林惇可怜凯瑟琳,他不愿她去受伤,这是怜悯而不是爱。所以通篇在讲爱情的书,其实内核是自私,即以自我为中心的来去揣测世界,要求身边的人都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转圈,这种价值观我建议还是不要赞扬的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