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100字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100字

《堂吉诃德的眼镜》是一本由张秋子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一):如何提问?

《堂吉诃德的眼镜》副标题是小说细读十二讲,而内容是文学主题六讲(时空,恶,意义,老人,重复与省略,自我)和小说技术六讲(日常与反日常,套娃结构,虚构与现实,非小说,自欺与不自知,科学)。每一讲都可以说得上问题明确,从一个适合讨论该问题的短篇小说开始,然后旁征博引,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古今之变,可以学习如何从这种角度阅读小说与文学。 读完之后,我觉得有一个类似理论先行的问题,不过要稍好一些,是问题先行,只是结果依然是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本。每一堂课细读的文本,那个短篇小说,最终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细读,没有不可替代性,只是抛出问题的工具、响应问题的材料,换一篇该章节中提到的包含类似问题的小说好像也完全可以……这本书没有在章节前后提供细读的文本,只在最后附录中提供了出处,需要读者自行寻找并阅读。然而哪怕不读,也完全可以读完这本书,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张秋子老师优秀的概括、复述能力。 从备课的角度来说,这完全可以理解。老师想讲授某一个知识点,而且要考虑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说,于是围绕核心知识提供文本、设计问题、安排节奏,最后设计感就太强了。学生虽然可以提问或者说感想,老师也会很欣赏学生的发言,“有时候,我会更期待非文学专业的读者给出的解读”(《序》,p6)我也很喜欢张秋子老师提及的一些精彩的学生观点。可惜,大概不得不考虑课时,不能跟学生在课上尽情讨论,最终还是不得不由老师牵着走。——而我期待的是一个无知的教师,学生是主体,老师不需要提问、不需要讲多少知识,学生可以自己提问、自己学习知识,学生还可以有超越知识的创造,令老师惊讶、欣喜。不过,大多数学生也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个非常人为的举动,结论也是高度个人化的,并不是说文学的具体现象或者文学发展中天然存在这些结构、线索与框架,而是我在讲课时必须搭建起它们。”(《序》,p11)如果学生有其他想法想交流,应该可以在课下进一步讨论。而且还有令人羡慕的读书会。我期待张秋子老师再出一本读书会记录。 在《序》中张秋子老师还自述:“一般,在同学们充分表达后,我才会进入讲述。我大致会把大家细读的本文再梳理一遍,补充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或者引入一些我主要展开的主题——在实际阅读实践中,很多时候,大家读到的方向,与我要引入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我选取的角度,绝对不是这一篇小说唯一的核心与主旨,但却是我要引出整个内容的关键,所以,这些小说对我来说,是一把把打开相关问题的钥匙。”(p7)因此,这本书的重点确实不是文本,不是那些要细读的小说,而是要打开问题。 于我而言,相比于学习这些知识,学习这些角度,学习这些回答,学习这些钥匙,我更想学习的是如何提出问题,或者说,就是张秋子老师的导入部分,因此我把十二讲的问题罗列了一下: 第一讲,学生问:“为什么金庸小说里的绝世武功都是以前的人留下的,或者藏在某个洞穴之中?”张秋子老师尝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回答。 第二讲,张秋子老师自己阅读中的发现,《堂吉诃德》里的游侠为什么不带钱?张秋子老师尝试从日常与反日常的角度回答。 第三讲,张秋子老师听学生说,读三毛收获了正确的爱情观。于是提问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文学真的有这种功能吗?张秋子老师尝试聊聊文学与道德。 第四讲,张秋子老师听学生说“禁止套娃”,于是提问,文学为什么偏爱套娃结构? 第五讲,张秋子老师自己提问意义感。 第六讲,张秋子老师跟学生交流《包法利夫人》,学生问,为什么小说中包法利出轨可以理解,而现实中发现男朋友劈腿就难以接受?张秋子老师尝试聊聊小说的虚构与现实。 第七讲,张秋子老师的爷爷病倒了,令她思考文学中的老人去哪儿了。 第八讲,张秋子老师好像是单纯想讲一下重复与减省。 第九讲,张秋子老师自己提问自我。 第十讲,张秋子老师自己提问什么是小说,通过与非小说比较。 第十一讲,张秋子老师想起来《正义论》中印象深刻的无知之幕,想用无知与自欺结束主题篇。 第十二讲,张秋子老师给学生推荐论文题目,推荐了莱姆,学生很喜欢,然后想到了科学对文学讲法的影响 。 我个人觉得,前面的导入、问题更有意思一些,尤其是第一讲、第三讲、第六讲的学生问题,我最喜欢这三个问题。其次是第二讲、第十一讲、第十二讲,张秋子老师自己提出的好问题。其他的问题,对我来说是老生常谈了,我觉得都是经典问题。——虽然,前几个好问题最后也被转化为了经典问题,如果要解决,难以避免。 所以问题究竟哪里来呢?首先可能是完全来自文本的问题,在大量阅读同一个作家的文本之后发现文本之间的共性,这就是第一讲的问题。其次可能是来自现实生活经历与小说的碰撞,比如第二讲、第六讲的问题。再次可以非亲身经历与小说的碰撞,比如第十一讲,受《正义论》启发。还可以通过避开已有问题,比如第十二讲,张秋子老师避开了经常讨论的科幻文学,而思考科学如何影响文学的讲法。最后如果还想不出问题,那不如思考一些经典问题……另外,其实每一讲的小说,张秋子老师也设计了一些小问题,这是更加细致的,也非常好。——可惜现在很多学生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只能老师提问了。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二):阅读小说其实才是一项技术活

解读小说从此本书开始,其实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都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的方式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也很少得到回答。阅读小说其实才是一项技术活。

作为一个读小说的普通人来说,其实我的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对于热爱度不是很高的,基本上属于跳读了,所以在小说阅读方面上来说我很敷衍,很多时候就是来源于故事不理解,细节不清晰而导致的,很多时候读了二遍还是不能理解,这样的阅读反而会让我情绪不佳。当我看到这本书的解读,也许我该明白我当时的处境了。

在《堂吉诃德的眼镜》中,每一本小说的解读,都能让你看到这部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就像作者说的“当代小说中恶的呈现更加独立、纯粹、不加解释,一旦开始解释恶,会又演变成对善的移动。”对于观点的提出,会运用现有的书籍作为例证来加以证明。作者就是提供了一副眼镜,让我们了解一本书中被我们忽略了的有深意的细节,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去体会故事中的关键要点。

当然这不仅仅是本书中的特点,当然我也喜欢作者的坚持如一的态度,他找寻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热爱之点。对于作者的说话特点,我也感觉到有意思,他总能说到我自己也会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疑惑点。不过我也要承认的事,他所说的人就像是我一般,又或者说有多少的人是这样的。对于阅读,我也只是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很多时候就比如一些场景出现的,跟我们所熟知的不一样的小说,就会让我感到奇怪,我也总以为是作者的笔误,也或者说是他写的这个方向让我觉得不现实。而实际上。这是他们写作的一种反日常的一种写法,这样的写法是为了更加烘托主人公的情感特点,是一种加深的意味。对于这个方向的理解还是现如今才发现。现在想想来看,过去真的只是看看而已的态度了。

在书中感觉他的课会很有意思,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打破理解文学就一味要往高深、形而上的方向扯,就一定要把德里达拉康弗洛伊德搬出来套一变的定式。”在《堂吉诃德的眼镜》中,每一篇文章中的解读就让人感觉到易读懂,不用担心阅读小说的无奈让我们感到茫然。即使在解读的过程中,有些书籍我没有看过,那也不用担心,这是徒劳的理解,作者会加以引用,帮助我们去理解小说。也就像作者说的,他不是标准的范式,在阅读小说过程中,谁也无法确定解读是错误或者正确的,很多时候来源于自我的看法。

“上完这12堂小说课,再读小说,就不只是读一个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欣赏他精妙的技术、深广的主题。”不会读小说的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担忧呢?

《堂吉诃德的眼镜》读后感(三):想象文学阅读的另一种可能

读小说,有会读、不会读之分么?

小说可能是最平易近人的文体,绝大多数小说都在努力吸引读者,让他们尽量沉入虚构的世界,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乐趣。但是,确实有一些小说读起来没有那么容易。面对一部小说,尤其是地位崇高的名著,如果我们觉得读不懂,或是没感觉,该怎么办?

你可以索性放弃,毕竟没有一本书非读不可;也可以挑战自己的耐心,留个柳暗花明的可能;或者轻巧一点,尝试改变一下「读法」。对于某本小说,没有找到更能发掘其魅力的读法,可能说「不会读」也不为过。

对于「不会读」的读者的讥诮,我们已经见过一些了。比如有些读者单纯以「三观正不正」的眼光读小说,阅读成了僵硬的道德判断,细微的感受似乎都不见了。也许更普遍的是一种「好学生」式的读法:想把小说读「对」,努力从文学经典中汲取人生教益。至于读者本人的阅读体验,退到了相当次要的位置。作为高校文学教师,张秋子也感到不少学生经过了之前教育阶段的塑造,似乎只掌握一种「提炼中心思想」的阅读方法,视野有明显的局限,表达出的感受也像是「固定动作」。

这些读者是缺乏感受力么?很可能不是。至少《堂吉诃德的眼镜》这本书中记录的课堂反应表明,可能只需要一点点提示,同学们就能提出非常精彩多样的见解。这也像我们的生活——哪怕过的是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我们也不缺感受(最次,无聊也是一种感受。实际上「无聊」正是现代文学的一大主题)。困难的是发现这些感受的真正价值,剔除过于散漫的部分,把它们放在一个更有趣的形式里。之前他们表达不出更多个人的阅读体验、见解,很可能只是缺少一点引导,一点启发。

当然,只启发是不够的,还需要必要的收束。比如书中提到,张秋子介绍了一种「鬼故事」的解读方向之后,学生读到情节难以理解的小说也习惯套上「鬼故事」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可以让一切费解的情节说得通。当然我们知道,鬼故事只是小说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往往需要收束学生们走偏的思路,让他们的目光转移到更有解释力的方向。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是珍贵的,同时它们也需要被引导向自己难以抵达的深度。

启发与收束,是张秋子在这本书里集中做的工作。

这当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作者有敏锐的文学感受力,还要对文学史和理论框架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要有对各种见解的判断力。面对这一挑战,张秋子在这本书中主要借助了两种方法——文本细读和主题研究。

这本书的核心方法是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这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对于大多数(甚至文学系的)读者来说,可能都并非手到擒来的技术。举目所见,印象式批评依然是绝对主流。所谓印象式批评,就是强调读者本人的直觉、审美倾向、阅读印象的「读后感」。文学系对印象式批评的定论是——不够专业。作为专业的读者,不能只以自己的感觉为准,因为它很不可靠,而且文学作品内涵的意义往往需要专门的理论视野和工具才能发现、开掘。可能最关键的是,真正善感的文学心灵永远是稀缺的。同样是印象式批评,李健吾的《咀华集》、常风的《逝水集》之类也可以成为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我们写的读后感可能自己都不好意思重看。因此我们需要更多方法上的辅助,以丰富我们的解读工具、聚焦我们的视角。而文本细读应该是其他专业方法的基础。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并不是读得格外细的印象式批评,它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有机性质和内部机制的解读。不妨借助这个词的英文原词理解:close reading中的close,既有「靠近」之意,表示要读得仔细;也有「封闭」之意,认为文本的意义只在其本身,而非文本外的种种。而这种对文学的「内部」研究可能是我们一般读者最不擅长的——我们可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许多感受,但并不明白作品本身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晚近热衷于形式探索的小说,一般读者往往读得莫名其妙。例如第一章讨论罗伯-格里耶的《密室》,学生们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元素和画面,看不出什么情节。张秋子通过梳理小说在展现时间与空间观念过程中的变化,为《密室》补全了技术层面的背景,让读者更明白地认识到罗伯-格里耶将小说向空间转移的意图。虽然这篇小说还是非常难读,但读者总会知道作家不是在瞎写一气,而是有的放矢——因为我们知道了他的箭靶所在。

当然「文本细读」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文学「内部研究」的方法,它无法处理更多「外部」的问题。所以张秋子也有意突破封闭导致的不足,用另一半篇幅讨论了小说的各种主题内容,具体讨论了「文学中的意义感」「文学中的老人」「文学与自我」等等。这些主题式的章节串联了大量同类文本,并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延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与我们传统的「知人论世」仍然有微妙的区别,更不同于庸俗社会学解读。因为它们的核心视角依然是文学的。例如第七章讨论「文学中的老人」,是以作者自身的经验出发,看到家中老人的生存状态之后反思:为何文学热衷描写青春,但似乎很少描写衰老?继而分析了马尔克斯、库切、罗斯、门罗等多位作家的小说,看到文学对衰老主题已经有了很深刻的探索,而这些作品几乎都是二战之后创作的。对于这一文学史现象,张秋子也给出了有趣而合理的解读,读者可以自行阅读来领会贯通的乐趣。

这两部分虽然视角各有侧重,但都要求作者调动阅读感受,同时以逻辑统驭贯通。如何既感性又理性,既敏锐又思辨,这大概是难以避免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双方的张力可能正是创造力的来源,优秀的文学批评几乎都由此发生。而在张秋子的解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们如何角力而共同推动感受和思考的深入。

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思考的范围和体量很大,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处。我建议读者以对话的方式阅读这本书。它可以领你走一段路,机缘足够的话也许能领你登堂入室。而这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希望更进一步,不妨想想它论述背后的基础是什么?是否足够支持书中的推论?如果不够,如何补齐或者推倒重来?这也是编辑期间作者不断进行的工作:秋子老师对稿子反复修改,戏称是「无限认知」发作。她的「无限认知」都汇集在我电脑的「作者修改意见」文件夹。在定稿前最后一刻她还对书中讲「不自知」的部分做了调整,怕说得不透。我开玩笑说「感受谬误」难以避免。就像她在序中说的,这些可能都是戴上了堂吉诃德的眼镜看到的。(文学系同学请听题,「堂吉诃德的眼镜」是否就是「感受谬误」?请结合具体作品回答。)

这本书无力也无意提供多么独到的学术洞见,有此需求的读者不妨直接去读《摹仿论》《镜与灯》之类大作(当然,如果有读者看了这本书之后对《摹仿论》感兴趣,真是善莫大焉)。它的独特性在于,它愿意成为一位接引者,为小说爱好者们伸出援手,助力进阶。此类作品也许高手不屑,而眼高手低的泛泛之辈又不能。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接触到不少优秀作品(比如我就因此读了鲁尔福和皮格利亚,非常喜欢),这固然是文学批评选擢佳作的功能所在;更重要的是,它有意「授之以渔」,让读者获得文学阅读的另一种可能性。

而且,文学的阅读方法不仅仅可以用来读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更可以成为一个人观察生活世界的方法。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文学读者,你看到的一切都可以是文本。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段时间,我在switch上玩《塞尔达》,里面的主人公林克需要爬上发出橙色光芒的高塔,扩展自己的视野范围——也就是玩家们所谓的’开塔’。因为沉迷游戏,所以走到街头,看到远处大楼上发出的橙色光芒,就一阵恍惚,想要爬上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多重的隐喻:现实的大楼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可能就是高塔;对于文学读者而言,我们看到的事物也都增加了一种它在文学里的面貌;而我们掌握的细读方法都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一则新闻、一条标语、一段广告……我们在文学中培养的形式分析能力、想象力和同理心也许并非无用,而是「无用之用」。

如书名所说,读者戴上这副「堂吉诃德的眼镜」,眼中景象不管是变清晰还是变模糊,总归是另一番面目。它可能帮我们看清一些迷雾,如果不能,也能获得一些乐趣。无论哪种,对我们当下的生活而言都是可贵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