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解读感觉的读后感大全

解读感觉的读后感大全

《解读感觉》是一本由[德] 莱昂・温徳沙伊徳著作,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读感觉》读后感(一):《解读感觉》——情感地图指引我们开启心灵之旅

《解读感觉》是德国心理学家、作家、企业家莱昂·温德,沙伊德的全新力作,作者从科学的视角出发为我们解读恐惧、无聊感、愤怒、哀伤、耐心、激情等人们的各种感觉,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情绪问题,指引我们走向心灵的自由。 “人类之所以能够理解周围的世界,在复杂的社会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找到各自的路,是因为他们有大量可供支配的情感”。我们拥有各种感觉,而这种能力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有着独特的感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也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这个世界。

也许并不是每一种情感都是我们所喜欢的,但它们却是我们感知的真实体现,与其抗拒,不如坦诚地去感受它们,试着去理解它们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出现的,又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会发现这些情感在从某些方面警告或激励我们,它们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它们就像地图上的指示标一样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方向。

那么,那些我们想要控制的情绪究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某一阶段或在某个时刻我们会觉得无聊,这种无聊感并不仅仅是因为无事可做,更重要的是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没意义,无聊的时候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也缺乏对事物的兴趣。比如疫情期间,我们和家人待在家中,看看电影、玩玩游戏,然后忽然觉得自由的时间很多,日子却过得越来越无趣,这种感觉就是在提醒我们去利用并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读书、健身、烹饪美食,将日子过得丰富而精彩,给我们的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所以无聊感带给我们的意义就是纠正我们的思想,帮助我们了解哪些是不能满足我们和推动我们前进,提醒我们寻找新的方向。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解读每一种情绪之前都会推出相应的实验和研究,然后通过阐述这些实验和研究的结果解读各种感觉带给我们的影响。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我们去体察自己的情绪,感受自己的感受,一步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旅。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伴侣”。我们要学着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当我们认识到它们的深层含义,我们就可以将它们转化为能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去拥抱新的生活。

《解读感觉》读后感(二):作家解读感觉,用各种有趣的实验复现,带我们了解感觉复杂的世界

每一种感觉都是至关重要的,都在我们人类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感觉的探寻,对于感觉的认知和了解,也就极有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些负面的感觉,我们应该给他们以怎样的地位呢?怎样去认识并改变他们。

莱昂·温德沙伊德,德国心理学家、作家,而他的这一本书《解读感觉》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感觉世界。这里作者帮我们解读了最常见的十种感觉和它们背后深层次的根源,让我们在有趣的阅读之中来体会他们、了解他们、接受他们,最终实现更富内涵的幸福人生。

我们先从作者介绍的一个实验来看感觉为什么对人类如此重要?弗吉尼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曾经制作了一个电击实验,他请被试们走进一个除了有电击实验装置之外一无所有的空旷房间,而要求仅仅是要被试在这里待满15分钟。

在这样的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情境之中,15分钟显得如此漫长,而被试们要如何度过这15分钟呢?结果现实,2/3的男性和1/4的女性主动选择了按下电击按钮,通过电击自己来寻求存在的感觉,甚至有一位被试在15分钟内电击了自己190次。可见痛苦虽然是一种不愿意被接受的感觉,但在被感觉都剥夺时,痛苦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那么这个实验还有怎样的启示呢?其实他也是解读着另外的一种感觉,那就是无聊。当我们处于无聊的状态时,时间会变的极为漫长。我们对于时间的感受,其实也极具内在价值,甚至可以认为时间更依赖于直观感受。很多人都有过体验,处于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时,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之间,大量时间就已经过去,但当我们处于无聊状态时,时间好像极度漫长这也是来自于感觉的解读,也是感觉展现出来的有趣一面。

在这本书中,其他的感觉也都是用这样小实验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关于爱,就是经典的吊桥实验;关于敏感,来自于哈佛大学的19号宝宝所展现出的实验结果;关于哀伤的解读,就是曾在网络上风靡的张智成事件作为引入点。而这样的写作方式无疑让我们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感觉更佳,也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

感觉对于我们如此重要,人类无法脱离感觉而单独存在,即使负面感觉,它们的存在也必然有着自己的内在价值。那么我们就走进这本书,走进《解读感觉》,来了解感觉,来照顾好我们自己的这种小情绪,来过好更幸福的生活。

《解读感觉》读后感(三):恐惧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恐惧本身的恐惧

最近,我一直陷入对“羊了个羊”的恐惧之中,尽管没有上班除了小区内半步不出,但是每天听着丈夫实时报告:“我们办公室今天又倒下了2个人”,再加上群里大家抢购各种药、酒精,我整个人都莫名恐慌,就像被一张迷雾深深地笼罩着。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恐惧?这是一种生理机制的本能,还是后天形成的情绪?怎么才能利用好恐惧?这一连串疑问直到我看到《解读感觉》这本书后,对“恐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本书是2021年德国《明镜周刊》心理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作者莱昂・温徳沙伊徳是一个心理学家,在书里,他从人类的情绪入手,分析了恐惧、愤怒、爱、哀伤等十种情感,揭露了埋藏之下的情绪生成机制,引领读者展开一场情绪地图的探寻之旅。并告诉我们如何将这些情绪合理应用,发挥它们的优势。书里语言优美,尽管是翻译外文,但是书里金句遍地,让我深深为之共鸣。

先看恐惧的心理机制,大家都知道恐惧是一种本能,但并不知道原来控制它的人体部位是大脑的杏仁核。并且,恐惧还可以随着后天的经历、文化和教育改变。比如今天大家都怕羊,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战胜了它,那么再也不会谈羊色变。一般来说,大家只会恐惧三样东西:不可控、未知的、不寻常的,这不就是最近的写照吗?我瞬间悟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面试之前紧张的情绪,我也是,在出发面试的路上我就开始手心流汗,全身发冷,然后脸色通红,吃什么都没胃口。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内向的原因,但原来,面对恐惧的时候,这是身体做出的三个层面连锁反应,从血压上升、呼吸加速、消化系统放慢,接着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忽略了其他事情。所以,下次遇到面试紧张害怕,不要担心是自己反应过激,其实这是人类面对恐惧的本能反应,只是看你适应。

虽然恐惧让人无助,退缩不前,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这种情绪是一种保卫机制,可以让人更加警惕,更有动力,像面试紧张,适度恐惧是正常的,可以让我们更加重视这次面试,而不会因为无所谓,而过于松弛。

正因为如此,作者建议大家不必视恐惧为怪物,而是坦然和其相处,里面介绍的如何化恐惧为动力,以及怎么将情绪平静下来的措施也很有意思。将恐惧具象化成为自己能想到的最差结果,当你一旦这么做了,就会发现无形的恐惧立即变得具体了,也就并没有那么可怕了!

如果你正处于对职业、对未来、对健康而惶恐焦虑的情绪中,我非常建议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也许看完后,你也可以“学着让恐惧像海浪一样推着我们前行,只有对恐惧本身的恐惧才会让恐惧变成心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