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复仇者》读后感1000字

《复仇者》读后感1000字

《复仇者》是一本由[挪威] 尤·奈斯博著作,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仇者》读后感(一):厌倦的力量

再读奈斯博的作品,我想到了这个系列的犯罪小说吸引我的最致命的原因:厌倦。深深的对生命本身的厌倦和反思。

少女时代我最爱的雷马克的《凯旋门》男主人公拉维克在这方面简直与哈利如出一辙,他们都如此厌倦,如此虚无,看不到生命和死亡的意义,但都有恰到好处刚刚好的幽默感和真实。但他们与芸芸众生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他们从不抱怨,承受着加诸于他们身上的重负而日复一日的前行。靠爱情和酒精。还有最根本的:对正义的期许所作出的复仇。

《复仇者》读后感(二):复仇真的会让生活更美吗

奈斯博好牛的一点是,每本书都在成长,因为是倒序看霍勒系列所以感觉特别明显。这本书又完全不同于前一本《知更鸟》将两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故事放在一起纠缠。这本是即时发生的两个案件共同推进,但围绕的核心词当然就是——复仇。

现在被训练的如同哈利般嗅觉灵敏,虽然不再猜奈斯博讲故事的走向了,但“不对劲儿”三个字还是时常蹦入脑海。比较喜欢银行抢劫案那条线,有意外也合情理。从塑造的哥弟两个人物来看,“复仇”简直是崔恩的唯一选择,如果再能来些三人之间的具体事件,会显得这个故事更丰满,而不是只用几句话的回忆确认三者的关系;安娜那条线略微勉强,至少没有把吉普赛人爱恨情仇的浓烈劲儿,拿捏的更入骨。安娜的复仇说白了就是自己作,我猜奈斯博是想跟安娜母亲的过往,牵连出一丝感情层面的说服力,但描述的太浅不能形成有效的影响。总的说来,奈斯博不太擅长同时开弓,更擅长抓住一条线一个核心词,百转千回的虐读者。(从看过后续几本的佳作得出对比)。

霍勒系列还有两本,继续加油。

《复仇者》读后感(三):略显牵强的情节,但主线还在

与《知更鸟》相比,这本书的故事内容就略显牵强一些,虽然采取连环套,套中套的情节安排,但是整个套路,特别是贝雅特出现了,而且神奇的具有一个记住人脸的能力,这个为后边铺设了太多。当然还有那个心理医生,我觉得作者这就是偷懒了,很多可能会勉强的情节被心理医生一顿说就给说的好像很正常了一样。当然,“王子”同志这集里的戏份还是有的,估计下一步该把他抓出来了。因为每次的案件都会带出一些他的故事,虽然合法,但是并不合理。所以整体来看,虽然写的是一个女人的复仇,但还夹杂着太多的故事,包括抢银行等等,所以显得凌乱而琐碎。不过最后揭开谜底那几页但是很有意思,情节紧凑的很。但是,话又说回来,霍勒警监身边的女人总是很惨,贝雅特在后来的《警察》还是哪本里,我记不清了,也因为他而死。这就是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了,历经磨难,最后变成孤家寡人。还有,这部书里面提到了吉普赛人,相信这也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和前一部类似,第一部说二战后的民粹主义,这一部说种族主义,只不过这部写的不明显。看看下一步《五芒星》会怎样吧。其实,我觉得这部可以给三星半,但是手机操作不出来,给三星又低了,所以就四星吧。

《复仇者》读后感(四):渐入佳境,酣畅淋漓

《复仇者》是挪威作家尤·奈斯博“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二本。(然而我还没来得及看第一本……)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北欧犯罪小说——之前看过的基本都是日本作家的作品。不得不说,风格差异极大。

日本的犯罪小说,普遍只有一至两个案件。罪犯的作案手法极其精妙,看似不堪一击,实则细腻缜密。警探始终被困在一个疑点里,每次都觉得碰到了真相,却每次都悻悻而归。所以看日本的小说(代表如东野圭吾的作品),会觉得像在看解密类的纪录片。透过所有的线索,去挖掘背后隐藏的真相。而《复仇者》,它的中心,不在于单个的案件,而在于多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复仇者》,更像是好莱坞电影。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案件喷薄而出,警探们游走在各个案件之间,焦头烂额。读者堪堪跟上作者的步伐,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说到这儿,那两种风格的利弊也就很明显了。

日本的作品,属于“引人入胜”——从看到案件发生,就停不下来了。看着警探们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局”,再一次又一次地扳正方向。探案的过程可能比最后的真相更有吸引力。(尤其是作者给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杀人动机的时候)

《复仇者》,属于“渐入佳境”——过分复杂的案件铺陈会让读者想要放弃。(对我来说确实是这样的,这本书的前3/4都是在讲述案情。旧的案子还没结束,新的案子就出现了。警探们多线并进,可能上一章还是银行抢劫,下一章就是某一神秘女子自杀。)案子一个又一个的冒出来,警探们却毫无头绪。灰色的疑云始终聚集在他们头顶上,就像伦敦的天空。但是如果坚持下去,在书的最后1/4,就可以看到绝妙的反转。它会打破之前所有的认知,将乱麻一样的事件们理得清清楚楚。真相带来的震撼,直击心灵。那个时刻,真的只有“酣畅淋漓”能形容。

我个人对这两种风格没有偏好。(只是刚接触到《复仇者》这种风格的时候,确实很容易抵触。毕竟看完一多半了都毫无爽意……让我怀疑我看到了假的侦探小说……)不过,不同的时间场合适合不同的作品。毕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记忆力的话……《复仇者》看到最后,可能提到的人名都不知道是谁了……当然,紧张刺激的犯罪小说确实非常戳我的点,无论是过程紧张还是结局刺激,都是我喜欢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体验,也只有侦探小说才有。

《复仇者》读后感(五):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感谢出版社,奥斯陆三部曲终于正名了,之前这一系列被译作悲伤的精确度、孤独的精确度以及死亡的精确度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看的第一本尤奈斯博是雪人,对于一个之前看的都是阿婆这种整天带着由老小姐、年轻漂亮姑娘、将军上校、考古学家这些贵族组成的嫌疑人团队在阳光灿烂风光旖旎的世界各地周游,要不就是福尔摩斯和华生穿梭在充满雾气的伦敦和开满金雀花的乡下的套路,尤奈斯博抛过来的是一把利剑,他的文字自带一股北欧的冷冽、紧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上来就是赤裸裸的谋杀案,这种手法可以说相当刺激推理迷的心理了。

尤奈斯博的故事结构像是一张大网,把各个人物都编织了进去,且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我看的过程中经常会把书中人物都列下来,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圈出几个嫌疑人不断排除更换,这个猜谜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奥斯陆三部曲有其连续性,但是单看每一本又都可以独立成篇。

复仇者之前被译作悲伤的精确度。一个抢银行的劫匪抢走了两百万克朗还枪杀了一个银行柜员;案子还没破,哈利自身又陷入一个大麻烦,在跟前女友晚餐约会后,第二天醒来发现前女友自杀了,但一切似乎又表明另有阴谋。哈利在这本书中的搭档也不错,贝雅特聪明、有其天才的一面,特别强大的梭状回。

书中有一点比较感兴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空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0-45厘米是亲密距离,两个人可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闻到对方的气息,这属于最亲密关系的人相处时的距离。

个人距离,46-76厘米是非正式场合的个人社交距离,一般只有熟人和朋友能进入这个距离。

社交距离,1.2-2.1米,一种社交性人际安全距离。

所以哈利在录像中看到了这点,引起他的注意,一个人就算在生死关头还是会尽可能不踏进别人的亲密空间,所以劫匪最后在把枪抵在贝雅特前额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之前哈利看到的录像中劫匪和银行柜员的距离明显要近得多,所以这一点点细节也就暴露了两人的关系。

细想想真是这样,我们会根据不同关系来和人保持着相应的安全距离,很奇妙,就算曾经是恋人关系一旦解除了,两个人再进行社交,自动会保持在非正式场合或之外的距离内。

此外原来的摇滚巨星让尤奈斯博写起音乐来也直指人心,也可以看出尤奈斯博的音乐喜好,回头可以把里面唱片找来听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