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精选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精选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一本由[奥地利] 约瑟夫·罗特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一):《拉德茨基进行曲》的反面

读到一半,特地去搜听了这首进行曲,是比较轻快昂扬的军乐曲,含有甜蜜和春天的气息。可是,以此为主题的小说写得却是贯穿几代人的悲剧,完全和拉德茨基进行曲背道而行。 “生命还没有放开他,就像有个残酷的主人把他牢牢地拴在餐桌上,因为他还没有偿遍为他准备的一切苦味。”预告着生活的狂风暴雨即将袭向特罗塔父子。当地方长官抛下一切他的一切颜面,不停地在维也纳拜访官员,不停地被拒但不停地反复诉求,好像这对父子将马上被浪涛淹没。但突然间云开雨散,地方长官在一夜之间冲破了所有坚固不可摧的礼仪,顺利的见到了老皇帝,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特罗塔少尉的巨额欠款和相应的荣誉问题。 就在刚松口气,进入缓和状态时,庆典时少尉和其他军官的信念冲突又一次将曲调提紧。接着,少尉的辞职再一次短暂的舒缓了曲调,但马上他生命的戛然而止将整个悲剧推向了最高潮。 罗特的写作就像最技艺最高超的魔术师:情节的叠进,语言的节奏就像折扇一般延展,层层变幻,引人惊叹。 另外,这本书中没有母性的形象,两个女性都作为少尉的情人角色出现。抛开大的历史背景,从个体的心理学角度来说,母子关系的缺失应该也是父子几代悲剧的主因。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二):末日的余声

整个故事在描述一场以小见大的历史,用偶然发迹的特罗塔家族的兴衰来指涉“哈布斯堡惯例”的崩塌。在这个故事里,索尔费里诺英雄的画像带来的是特罗塔家族和皇帝之间的契约联系,而父子间的书信,则是家族内部的精神纽带。特罗塔男爵画像的意义,一种精神旨归和保卫皇帝的传统的实体象征,保卫皇帝、靠拢皇帝,相似皇帝。索尔费里诺英雄是这个家族力量的源泉,英雄神话注定了这个家族都要以保卫皇帝为己任。地方官在给儿子那封至关重要的信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命运使我们这个边区的农民家庭成了奥地利人。我们要永远地做奥地利人。”也就是,永远保卫皇帝和哈布斯堡皇朝。作者对地方官因为儿子的赌债而去维也纳求助皇帝的过程的描写,再一次使读者意识到,特罗塔家族和皇帝被牢牢地在精神血统层面,绑定在了一起,成为了羁绊。特罗塔家族的荣辱,因为索尔费里诺英雄,成为了皇帝不得不耐心对待、处理的特殊对象。少尉在赌债危机解决后想:“索尔费里诺英雄的孙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依仗老皇帝。”但他的潜意识里,应该也能认识到,索尔费里诺英雄的儿子、孙子,也必须一辈子效忠于老皇帝,这就是双方订下的生死契约。但是,这本书里反复提到了作者罗特所认为的当时困扰并毁灭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主义,认为是少数民族的独立意识分裂了奥匈帝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对其他政治问题相对忽略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译后记很糟糕,不如不写:把有关本书的关键词删去,可以套到任何一个外语文本的翻译过程中。但是梁锡江写的序语,可以一读再读,很有意味。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三):谢幕曲

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救下皇帝,于是家族获得贵族称号,而在三代之后,家族随着哈布斯堡王朝一起落幕。这本书不尽然是一部家族兴衰史,似乎它从未繁荣过就渐渐衰弱下去,因为这个家族始终人丁单薄,画面中只有男主人茕茕孑立,父子之间的情感被刻意保持的远距离拉扯得淡漠,连对话都像是为了当众表演,永远维持着体面。家族的最辉煌时刻是为皇帝挡住子弹那个瞬间,家族,终止于被救下的皇帝和帝国的灭亡。家族的挽歌献给帝国,最开始被祖父救下的皇帝陛下活过了他们家族所有人,可在所有人身后,帝国轰然倒塌。

故事发生在一战前夕,幻想的破灭是书的主题。尤其是在第三代少尉身上。他本身的脆弱易感太明显,经历了周遭人死亡事件之后就把自己也抽离出人生的奋斗,随波逐流般把人生交托出去。去偏远地区驻扎、变成一个不顾一切的疯狂的已婚妇人的情人、赌博。但其实在着日薄西山的帝国,很难讲他即使奋发图强,是否会有个更好的结局,毕竟成为一战的幸存者机会渺茫。“上帝遗弃了皇帝陛下”,他们都感受到了自己时穷途末路之人,却不做任何事情,好像时刻准备束手就擒。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给少尉以梦想和和神圣使命感的乐曲,当他在父亲官邸中听到军乐队演奏时。可正是伴着这庆典,皇帝和皇朝渐渐腐坏,而被皇恩眷顾的家族也注定不能持续。这本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古典派的小说,每个人物都有机会被拿出来好好审视一番,心理被极其细腻地刻画,他们都不停地在内心中追问自己和质疑世界,但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的思索绝不会阻挡住命运的滚滚车轮。顺从,他们都是那么顺从地走入了黑夜。

很容易想起另一本讲战前生活的书,昨日的世界。而两本书的战前视角完全不同,茨威格给的是一个平和富足的维也纳,这本书是一个将倾未倾的帝国,每个人都有不祥预感并知道最坏结局终会到来。这相反的观感说的却都是真实,各自站位置和远近不同,选择看到的真相深度不同。但所有人都承受同样结果,像书中那样,皇储遇刺的消息传来,舞会戛然而止。咒骂、难以置信、迷惑,任何感情都不会缺席在这场帝国的谢幕中。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四):滚滚历史人何在

小的时候,永远不理解历史的车轮这句话,越长大,越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厚重性。

无论什么,都会被历史无情的碾压,成为过往云烟。

特罗塔家族一世救了冒失的皇帝,成为了英雄,成为了贵族。荣誉让他晕了头脑,让他产生自己比父亲高贵的念头,刻意保持和父亲间的阶级感,然而随着自己的老去,父亲的离去,他也慢慢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的糟老头,他也如父亲一样活得苍凉而孤寂。其实这世界不是用荣誉和财富分阶级,而是用年龄分阶级!!

特罗塔一世在最后已经明白,这世界没有什么贵族,特意让儿子不要去军队,特罗塔二世成为了地方官。在那个年代,军队是更容易比文官获得荣誉的。 成为地方官的二世,重拾贵族的概念,他刻意保持贵族该有的生活方式,连儿子喝的酒都要指定贵族专用。他不相信一切有悖于贵族的方式,甚至是憎恨身为平民的女仆人。

在特罗塔二世的贵族教育下,特罗塔三世却一直想冲破贵族的思想!他一次次的挑战父亲的贵族传统,和有夫之妇偷情,离开最具荣誉感的骑兵营,赌博,最后为了能让队友喝上水赔上了性命。特罗塔二世的贵族观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崩塌了。

他一直离不开他的老仆人,然而却一直和他保持距离,直到老仆人走的那一刻,他才知道仆人也有名字,也有一切属于人该有的东西。他开始在酒馆和医生下棋,他不那么憎恨他的女仆人了,但是他还是保有这个家族特有的荣誉感,他怀疑一切世界要变的消息,在为自己儿子向皇帝求情时,依然虔诚。

然而,儿子的死让他彻底崩塌了~他一下子抛弃所有的贵族观念,他相信了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他觉得特罗塔三代人的生命都献给了皇帝,他不应该比皇帝先死!他......他的世界观完全崩塌了! 对于这样的一个老人,是多么残酷的事情,了无生趣,最后让他咬牙支撑的竟然是:我不应该比他先死,让人心疼。

特罗塔三世,他没有贵族观念,他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他在父亲眼里是不合格的,"我们只喝轩尼诗酒"!这是他父亲第一次对他说的严肃的一句话,也是最后一次。

特罗塔三世在现在看来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贵二代(他不是富二代)。他没有父亲的贵族观念,他不喜欢父亲安排的军旅生涯,他没有生活压力,他不知道做错事的后果,他是一张白纸,他甚至不知道白纸涂鸦后就再也不能成为白纸了。他卷入了朋友的荣誉案,最后朋友为了荣誉而死,而他只想着换个地方就能重新开始;他给朋友担保借贷;他在朋友怂恿下第一次赌博;他被有夫之妇勾引,而后爱上这个有夫之妇;他为了情人一再的赌博,欠下巨额债款;他没有勇气维护自己的荣誉,扬起刀却没敢杀人;他为了队友的口渴去冒险,他最后送了命。他的一生,绝少事情和荣誉有关!他...应该让他父亲伤透了心。

三代人的生活,可以感受世界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只言片语就讲完了,我们喜欢用里程碑来定义历史,但是我发现,定义特罗塔家族的里程碑只有两个,第一救了皇帝成为了贵族,第二都死了! 文字之下的历史,是多么无情,多么悲凉。

滚滚历史之下,不会有人的爱恨情仇, 更不会有人的生活细节!

等到我们百年之后,

能总结的,

也只是,

某年生。

某年卒。

《拉德茨基进行曲》读后感(五):哈布斯堡末期一个家族的黄粱一梦

人物关系图

从哪开始聊这本书呢,我想最好从书名开始说说,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写作的进行曲,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他任元帅的时候差不多整个哈布斯堡王朝在中兴状态。中国的朋友们熟悉这首进行曲则是因为这首曲子往往被用在学生时代跑操项目上或者运动会上,共和国早期的国家体委主任谦村也是最早提议用拉德茨基进行曲配合体育活动的人,这算是比较接地气的用法,而每年维也纳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子往往也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进行曲曲调高昂节奏快,非常适合观众拍手互动,这一保留节目就这么传承了下来。

而本书写作的故事并不发生在拉德茨基那个年代,而是在哈布斯堡王朝末期衰落的时候,而拉德茨基进行曲也成为了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意象,代表哈布斯堡王朝兴盛强大,贵族人民们依附于斯的过去时光。小说的故事其实发生在弗兰茨约瑟夫当皇帝的时间段内,小说开场的索尔费里诺战役其实就是奥意法战争的最后一场闭幕之战,那是1859年,拉德茨基死于1858年,可能听起来有点绕,我们不妨从小说的结尾开始捋一捋,小说快结尾的时候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这个我们都了解的,萨拉热窝事件嘛,一战导火索,他其实就是弗朗茨约瑟夫的皇储,不过不是他儿子,约瑟夫皇帝的儿子患了精神病,所以他大侄子弗朗茨斐迪南当了皇储,萨拉热窝刺杀者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青年学生,小说中也表现了一些王朝边境怀揣民族主义的青年学生的想法,想法无非就是讨厌哈布斯堡家族,希望实现民族自治,至于后面奥匈帝国打塞尔维亚,一战又爆发了,那就更加复杂了,只能说矛盾积攒许久,茨威格所怀念的那个《昨日的世界》没有那么文明与优雅,整个欧洲社会早已悄悄腐化。

为什么我了解这么多呢,一是我善用搜索,二是我读历史类的小说喜欢搭配着看,比如读维克多雨果的《九三年》的时候(这是本讲法国大革命的书)我就搭配着《旧制度与大革命一起看》,而读《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候我搭配了一本历史书《哈布斯堡王朝》,这样做的效果蛮好的,推荐给大家。

说回小说,小说的内容其实很简单,甚至有点流水账,有点像《百年孤独》青春版,特罗塔一代底层农民退休老兵,特罗塔二代在奥意法战争中保护了皇帝,被封了爵,三代中兴成了地方官,四代去当了兵,最后死在了哈布斯堡的末日余晖中,后三代人跨越了整个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任期,谱写了一曲哈布斯堡王朝末期的悲歌。

能看得出来作者对于过去的时光是一种惋惜的感觉在的,就像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描写的一样,那是一个秩序井然,君君臣臣,礼教尚兴的年代,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人文怀念,但约瑟夫罗特(作者)还行,除了主线之外,还描写了许多可信有趣的配角,比如老仆从亚克斯,想和卡尔约瑟夫搞基的农村来的勤务兵,最最出彩是科伊尼基,他是末世中的享乐者,聪明地看透了王朝走向灭亡的真相,因而显得有点虚无主义,是一个早觉的风流的人。

而小说中的诸多细节也经得起考究,比如军队中的犹太军医和犹太士兵甚至犹太伯爵,从玛利亚特蕾莎那时候开始,哈布斯堡王朝逐渐开始接纳犹太人,他们一开始只在波西米亚附近做贸易,后来随着经济改革,犹太人进入银行业,进入军队,甚至加官进爵。书中王朝边境的民族主义者对王朝怀恨在心,而首都维也纳的中心人群则尽情享乐,这也符合史实,因为之前哈布斯堡的扩张,后期王朝面积很大,也很难管理,后面更有一些怀揣max思想的革命者出现,无政府主义者,纯粹恨统治阶级的,民族主义者,一锅乱炖,王朝内部应有尽有。

整部小说一开始一个底层的年轻人替皇帝挡了一枪,得以升官加爵,到最后家族的后代差点毁于赌场和女色,最后为了一桶水战死沙场,好似黄粱一梦,都付东流。家族的衰亡和王朝的土崩瓦解形成了明显的互文,写得挺妙的。

这种历史流水账《拉德茨基进行曲》已经写得足够厉害,看完之后我不禁再次感慨《百年孤独》真的厉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