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节日之书》的读后感大全

《节日之书》的读后感大全

《节日之书》是一本由余世存 著 老树 绘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节日之书》读后感(一):拿来当工具书比较好用

是本说节日的书,没有短评说的那么糟糕。起码我自己站在书店把说节日的类似书,都翻了翻,这本起码是这类书里中上水平的。

我自己是拿来当工具书用的,工作需要会有时候拿节日来当噱头,拿来翻翻相关章节,往往会有一点灵感。

里面写的节日,写的最好的应该是春节和七夕。闲来读一读,也会有几分感动。

《节日之书》读后感(二):《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引用红楼梦的节日篇章。书中还有老树的绘本。

《说文》云:“年,谷熟也”。

节日来源于时间,传统中国节日来源于四时、二十四节气、农耕时间。节日总是一切人的,不允许与他人分割开来。

年关,文明里的信仰情怀。春节,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

敬灶神,吃年饭,贴春联,放鞭炮,出天方,拜跑年,闹元宵。

天增岁月人增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普天同庆。爆竹声里一岁除,且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社会“岁月静好”中骤然暴起的狂欢、热烈节日难以激起漂泊者的参与。过节却成了朋友圈、社会群体消费和撕裂的一大现象。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很多人想到清明,马上会想到扫墓,想到杜牧的名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他的节气,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一年的四时八节,是反映季节变化的,像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也反映了气候状况,而像小满、芒种等,是表示农作物的生长成熟状况的,剩下的惊蛰和清明两个节气,都是反映自然物候。而清明节则更为特殊。

春分后的十五天左右,就是每年4月的4号到6号,天地之气再次发生变化,这一节气被称为清明。

总有一棵树,等待春风回。总有一间屋,不知住着谁。

后人曾经附会说,端午节来源于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但已经有人考证,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至于纪念人物,除了说端午节纪念屈原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多种说法。

跟冬至后猫冬一样,人们在夏至后的消夏也有“九九歌”,如清人杜文澜选著的《古谣谚》里就选有北京流行的消夏“九九歌”:“一九和二九,扇子拿出篓;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世事总是无常,有时没了方向。索性放下一切,去个青草更青的地方。

江南的节日饮食中有三鲜说法儿: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节日之书》读后感(三):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根

在读这本《节日之书》的时候,我在问自己:到底是偏爱西方节日呢,还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呢?我们自己的节日我知道的又有多少呢?这两个问题很好回答,前一个的答案是我更偏爱中国的节日,后一个的答案是我知道的就那么几个。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怀着敬畏之心的,敬畏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敬畏的是传统文化中最好代表的传统节日。

是的,当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传统节日的魅力似乎正经受着不小的挑战,喜欢欧美文化、欧美节日的年轻人有很多,当然了这也是全球化的一种现象,不过过分的宣扬西方文化自然是需要警惕的现象。作者在序言《在节日里活出中国》里也说道,当代有如此自觉的知识人(特指上文中有“北大神童”“读书种子”等称呼的李书磊),绝大部分知识人仍在流浪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知识人多如作家一样,把时间数字化、西方化了,大部分人已经跟传统中国文化隔膜,自然也跟现实隔膜。你看,连知识人都对传统文化隔膜起来,更不要普通的民众了。这也是本书的用意所在,就是要唤醒国人重拾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找回我们自己的根。

好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大众视野,包括央视的《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正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实施的“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都是精粹,一旦我们在意识里认识到了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根,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会买慢慢的建立起来。

说起余世存老师,他在国内甚至海外都非常的有名气。他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他是诗人、学者,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出版过《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等代表作。

余世存老师所著的《节日之书》讲述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几乎每一个国人都会过的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大众节日,也有诸如中元、腊八、寒食等小众节日(实际上,这些节日在某些地方也算是比较大众的节日),还有一些与节气相同的节日如春分、夏至等等,可以说是一本标胶比较全面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书了。当然了,作者所讲述的这些节日主要是汉民族为主的节日,极少谈到少数民族的节日,实际上,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也是值得研究的。

余世存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大家,他将自己渊博的学识用娓娓道来的语言为读者一一讲述节日背后的文化故事,尤其是以举重若轻的谈吐,为本书的可读性和知识性、有趣性增色不少。此外,本书配以著名画家老树专门绘制得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与余世存老师的文字相得映彰,是给当代人的最佳知识读本,对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难得的是,余世存老师关于传统节日的研究,比如春节,竟长达二十余年的倾心研究和学习,使得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自身的价值。我们学习和了解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回望祖先所走过的路,而那便是我们文化上的根。

《节日之书》读后感(四):快过年了,你们这儿有什么风俗?

“快过年了,你们这边有什么风俗呀?”外省来的同事问我,我却半天答不出来。年年过春节,但长大后的春节似乎少了很多年味儿,这些年我们家对联也不贴、鞭炮也不放了,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不仅春节如此,其他的传统节日也是,要是不放假,会直接被我们忽视掉。作为中国人,我们究竟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于我而言,节日的记忆仅存于稚童时。小时候,过节意味着桌上的有鸡腿,意味着有爸爸会给我买新玩具,意味着能敞开吃又贵又好吃的糖果,意味着妈妈会比平时更宽容,责骂会更少。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就已经如小时候过节般丰盛,无需在特定的时节添加新的东西,节日的作用也就慢慢被人淡忘。

收到《节日之书》这本书时,腊八节刚过去。我赶紧翻开“腊八”章节读起来: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作者余世存从自己记忆中腊八节的吃用、民间的俚语、宋代范成大《祭灶词》来解读腊八节饮食祭祀文化习俗;

“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到南北朝时固定在腊月初八。本土后起的道教则称正月初一是天腊……腊月初八是王侯腊。”书中又从《说文解字》等典籍文献的记载、宗教的变换、历史节庆的变迁来解读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

阅读作者笔下的腊八节习俗,童年过节的许多记忆涌现眼前。作为一个地道的岭南人,小时候的我们会在腊八节这天杀鸡祭祀,桌上摆好三茶五酒,摆满各种吃的,冬瓜糖、芝麻饼……虽然不像北方人有腊八蒜、腊八粥等专为节日而生的美食,但“腊八”的节味儿依旧很浓,有些地方甚至把腊八节当作小年来庆祝,从这一天开始筹备过年各种事宜,或打扫房屋或拜社,总之是分外地隆重。

而如今,我们这一辈越来越多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遗忘了传统,许多节日习俗被慢慢简化,甚至消失。有的人没有时间为由,有的人说不信这些风俗,有的人觉得过节仪式麻烦。

现在唯一能让全民庆祝、围聚桌前的节日,兴许就只有过年了吧。很多人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年味儿似乎只能在超市里感受到。听起来有点好笑,但回过味却发现实在讽刺。为什么年味儿没了?我认为说的是过年的仪式感少了。作者感怀道:“敬灶神,吃年饭,贴春联,放鞭炮,出天方,拜跑年,闹元宵;为了完成这些仪式,我们的游子是如何朝圣般地返乡。”但是,现在的游子们回乡过年,更多的是参聚会、应酒局、搓麻将、炫财富。我们已然忘却节日背后的文化。

而节日恰恰就是中国文化的显性传承,如果连过节如此规律性的活动,人们都不耐烦,那何谈去保护和传承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呢?

过节的仪式感需要我们年轻人去传承,传承的基础就是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春节、元宵、春分、社日……每一个节日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是如何延续千百年,对于文化涵养有着怎样的影响。《节日之书》便是要向我们展示节日的种种特性。作者从饮食习惯、节日文化、典籍出处等多方位介绍一个节日,让我们不仅重温了已知的节日知识,还从多方面认识节日背后对于国人精神的文化内涵。

元宵吃汤圆、中秋走花灯、社日拜土地……节日的仪式感,能让我们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存在;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感受前进的微光;能让我们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独一无二的民族之魂。

《节日之书》读后感(五):在传统节日里活出中国,见识中国

前几天,网上兴起了一股年味的回忆写作风。大家用文字书写下心中那久远的年的回忆。过年的点点滴滴在心中回味良久,伴随着幸福的味道一再被咀嚼着,追忆着,而后感叹着,感叹着现在年味的寡淡与无趣。

年味淡了

记得小时候,老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家家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清洁,预备菜品,香肠、腊肉备起来。接近过年那几天,厨房每天都是热气腾腾,磨豆腐、蒸包子、打米糕、炸肉丸,一家人围在厨房,各有分工,手脚不停,脸上的笑容也不散。

到了三十晚上,就会轻松许多,妈妈可以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做圆子。我和妹妹则跟着爸爸楼上楼下房前屋后地将每扇门贴上春联,还不忘在大土灶上贴一张水火太平的红纸条,院子里的墙上则是贴了事事如意。春联也都是爸爸用毛笔醮着墨汁照着春联书写出来的。红红的春联贴在家里,顿时就有了年的喜庆味道。

而今的春节,再也没有以前的热闹劲了。不需要提前准备各色菜品,更不需要自己亲手去做什么包子圆子了,也不要自己写春联了,所有过年需要准备的东西,只要下楼走到超市,很快就能买全了。只是包子成了速冻的,春联成了大福字或是各色生肖造型的吉祥贴。

晚上大家各进各房间,看手机的,打游戏的,再也没有一家人围坐电视前看春晚的热闹劲了。年味就这么淡了下去。

而今的年轻人,对于节日少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仪式感,却多了几分随意。对于外来节日却无比积极,什么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甚至连万圣节也铆足了劲去参与着。对于本土的传统节日却记不起多少了。

为了能在文字中找到节日的诠释,特意将余世存先生著的《节日之书》收藏起来,为能在每个节日时在孩子们面前有个谈资,更为好好学习节日知识。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东方圣典》(主编)等。

老树,画家、学者,本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节日之书》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最佳知识读本,对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而著名画家老树专门绘制的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之美。用心温习每一个节日,从行动到仪式,从仪式到情感,体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规律,体验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

在传统节日里活出中国,见识中国

节日来源于时间,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庆典、仪式、信仰、禁忌。更重要的,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跟这个世界深刻的联系。

你知道多少关于节日的谚语呢?

你又知道多少关于节日的禁忌?

你知道每一个节日所代表的含义吗?

对于节日的仪式你了解多少呢?

如今,好多人喊着,生活要有仪式感。仪式感不是餐桌上的一杯咖啡,也不是咖啡杯下多出的那一方餐巾纸。真正的仪式感,应该是好好对待生活,遇到节日一定要好好地庆祝。而庆祝节日须先了解节日,唯有了解才能更好地去庆祝,才会增加生活的仪式感。

让我们用心温习每一个节日,从行动到仪式,从仪式到情感。体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规律,体验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

传统仍然活着,我们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在生活中跟它们相遇,打开《节日之书》在每一个节日来临时唤醒其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情、物理、信念以及我们文明里的信仰情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