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博日历(2019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国博日历(2019年)》是一本由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 至元文创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7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博日历(2019年)》精选点评:

●想不到豆瓣日历也能评价哈哈,双十二活动入手,制作实在太精致了,强烈推荐!

●一不小心成了2019年第一个看完的“书”,实际上要看一整年。谢谢陪伴。

●精选365件珍贵文物,由国博学术中心专家解读,虽一页一页的撕下有些感到不舍,却每日可以学习一件文物知识,抓住时光的缝隙

● 曾有人说,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当地的博物馆逛逛。而“国博”身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里面有千千万万文物值得我们鉴赏,但由于每个人的时间、距离问题,不一定每位国人一生之中都那亲子用手脚丈量“国博”的宽度,但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手持《国博日历》,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国博”的深度。

●谢谢陪伴

●国家博物馆的365件精美藏品!太想要了!~

●还行,猪年特色不强。

●新年的时候朋友送了我这本日历,真的超级精美!很喜欢,每一页都有一个小古董,感觉每天都会有一点点小收获,这日子也不算白过了~感恩~

《国博日历(2019年)》读后感(一):外国人说中国历史几千年,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四大发明”?

国博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占地面积庞大,管内藏品超级多。逛起来得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和一整天的时间。

像后母戊鼎、四羊方尊这样的国家宝藏就藏身于此。

可喜的是,虽然很多人把这里作为景点来参观的,但无形中也会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加深理解。

那还有一些人没有机会到国图一览国家宝藏真容,也可以看看这本《国博日历》。它是由国博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授权制作的文创产品。既是文物手册,也是日历。365天,365个物件,如此就是2019年了。

《国博日历》内容庞杂,涵盖了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就像一部以文物为主体的历史书。

十二个月,共分为十二个主题。一月鸿蒙初辟,二月万象更新,三月一匡天下,四月励精图治,五月浸明浸昌,六月各美其美,七月重熙累盛,八月百卉千葩,九月民康物阜,十月山容海纳,十一月保泰持盈,十二月安富尊荣。

鸿蒙初辟: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里记载:“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人类世界从此初现行。更有神话故事以此为开端,例如《西游记》第一章最后一句就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鸿蒙初辟”短短几个字都大有来历,且为后人反复使用。

一月的第一个物件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陶猪,正应了猪年的生肖。

这不由就引出了猪的历史: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陶猪上的图形与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猪,繁体字“猪”,异体字“瘃”古时也称豚 ,又称彘豚豨,别称刚鬣。又名“印忠”“汤盎”“黑面郎”及“黑爷”。所以在《西游记》系列片里有把猪八戒呼名猪刚鬣、印忠的,起初以为是俗名,现在看来,也是很有历史渊源了。

由此,历史的篇章徐徐展开,形成一个流畅的故事,十二个月,串起中华文化。

近几年来,开始做文创产品,尤其做日历的不少,“未读”“单向街”都是文艺之至,今年豆瓣也做了电影主题的日历。

和这些日历想比,《国博日历》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它里面的都是国家宝藏,只此一家,有着权威性和垄断性。

其次,它是继故宫之后另一个主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国家级品牌,代表的是国博的实力,通俗来说就是“财大气粗”。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宝藏不计,365天也不是小数目,每天一幅作品,在很多单位和品牌看来都是难以凑足数的。而国博不仅凑得出,而且有足够的空间去精挑细选,所以这三百多文物无疑既是精品,又能连续形成人人看得懂的故事。所以,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对内,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国博的藏品情况,普及、加深大家对文物的了解程度;对外,无疑是国力的彰显。

前一段时间,网上爆出有国外小年轻说中国历史几千年,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四大发明,于是网友纷纷炸锅,人民日报也整理了一些冷门的文物,用实力怼了回去。

这件事暴露了两点,其一,国人对自家有哪些珍品其实也是知之甚少的,也是在新媒体平台的推广下,渐渐知道;另一个,国家宝藏确实需要在国际上遛一遛,用真实资料打那些无知人的脸,彰显大国实力。

《国博日历》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日历,能在大家把它作为文化常识手册的同时,做到日事清。这也是传统文化“今日事今日毕”的说法。

这部日历是过去一天撕一页的,撕掉的那一页可以装在盒子里保存,在年末的时候复盘。而那些撕掉的痕迹,则像一道道疤痕,不断提醒着我们,逝者如斯,珍惜每一天独一无二的今天。

《国博日历(2019年)》读后感(二):每一个平凡的小日子,都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每一件文物都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即使在战乱年代,也有大量文物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文物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观察者、记录者同时也是陈述者。如果文物真的会说话,会不会告诉我们一些秘密? 《国博日历》是一本实用类科普书籍,我之所以称一本日历为书籍是因为《国博日历》的每一页都记录了一件精美的文物,同时作者用最简短的话语来介绍文物的历史价值。 日历最基本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就没了价值。但《国博日历》精美的装帧早已超过日历的价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让人们每一天都能认识一件珍贵的文物。 《国博日历》由国博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和至元文创联合天畅发行,作为新一年的日历选用大红色作为基本色调,纸张选用也十分考究,不是常见的易于撕掉的薄纸,纸张手感十分顺滑。 《国博日历》排版也让读者感觉十分舒适,日历在设计上以文物和日期作为主体,左右两侧分别标注阴历时间和星期,在页面的最下端是对文物的介绍。在文物的选择上从新时期时代到清朝,文物配图清晰,颜色选择也较为淡雅,既展现了文物也没有削弱日历的功效。

看见《国博日历》的第一眼就很喜欢,喜欢它对文物的讲解,喜欢它的设计,喜欢它的厚重,更喜欢的是它对新一年的寓意。《国博日历》让我觉得在新的2019年每一个平凡的小日子都和文物一样珍贵。

看见了如此丰富的文物,我想聊一聊我最爱的朝代。我是个历史渣,但却一直偏爱唐朝,唐朝在我的概念里是真正的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物质极为丰富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巅峰,李白、杜甫、高适、王维、孟浩然……经典诗篇的广泛流产也再次证明唐朝文化的繁盛。 唐朝的文物大多色彩鲜艳,唐人更偏爱暖色调,唐朝人的思想更为积极乐观,这也与国力强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通过对文物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唐代的文物或多或少有点异域的风格,可见在唐朝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 我没有经历过唐朝,但是我一直在悄悄想象着那个安稳没有祸乱的时期,我想那个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君与臣,父与子都有着和谐的相处方式,身边的邻居和善友爱,人与人之间诚信坦率。我想社会秩序的井然不是因为法律,而是源自内心的自觉。

看着那些现在被奉为珍宝的文物,在它刚刚出生的年代,也不过是万千普通事物中的一个,它们的价值是时间赋予的。转念一想,我们现在活着的人拥有的不就是时间么? 时间成就了我们的历史,文物是最好的记录者,如果它们有灵魂,它们看着人类的朝代更替会有怎样的感慨。而对于未来,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都在造就历史。 2018已经走到了尾声,2019年是崭新的一年,《国博日历》提醒各位可爱,无论生活怎样,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只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过好每一天,你的人生早晚会像文物一样闪闪发光,被这个世界所看见。 2019,让我们和365件文物一起携手,用365个日日夜夜见证历史并且创造历史,加油,少年~

《国博日历(2019年)》读后感(三):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一件文物知识

从未想到过,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每一天我都会有机会了解一件文物。从来没有想过,在不久的2019年,我的每一天都可以与一件文物相伴,每一天都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一件文物知识。

你能想到吗?这一切,仅仅源于一本日历。一本《国博日历》,将会让2019的每一天变得文气而充实。

一直喜欢看文博、收藏类节目,《鉴宝》《天下收藏》《故宫》等节目都追过,最爱看的要数央视四套的《国宝档案》。一直以为这些博物馆内的藏品,要么走进博物馆参观,要么通过屏幕远瞻。未曾想,有一天这些珍贵的藏品,会出现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历上。

翻开日历,每一页上的文物都有详尽的说明,甚至是每一件文物的尺寸与重量都有着详实的记录。一页一页的看过去,当看到五月十二日时,被日历上的陶灶吸引。

陶灶|汉代对灶很重视,认为灶是生养之本。此陶灶似船形,一端上翘,灶面上有3个火眼,上置釜形炊具,灶身两侧附汤缶,灶门口堆塑狗、猫等动物。东汉·高26厘米。

从古自今,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始终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释名·释宫室》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从新石器时代人们便用简易的灶坑烹煮食物,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灶台。民间信仰中,灶神一直备受顶礼,夏朝时灶君就是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传说灶神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

数千年来,我国历代都有祭祀灶神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北京俗曲《门神灶》云:“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神。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贺,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

图片/漫步秋叶

每一年的小年,妈妈总会打电话提醒煮红豆饭送灶神。小时候在家,厨房有个土灶,每年祭灶神时,妈妈总会虔诚地摆上香炉,盛一碗红豆饭,小碗一颠一抖,碗里的饭整个翻个身,那一碗饭看上去就是一个漂亮的弧形,再用一节芝麻杆插在饭上,预示着这一年的光景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每到此时,我和妹妹就会搬出家里的蒲团,恭恭敬敬地给灶老爷磕几个响头。妈妈说灶老爷会保佑我们水火平安的。而今,煤气灶取代了土灶,妈妈仍然是年年提醒,于是,每年的小年,我家的煤气灶台上总会摆上一碗红豆饭。虽然简单了些,但虔诚的企望却是不变的。

汉代,人们对灶极为重视。《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 。汉武帝时期,天子开始祭灶,将祭灶作为求仙的手段,于是上行下效,祭灶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开来,使灶在人们心中有了新的含义,从而促进了陶灶的流行。在汉代人的观念中,认为人死了等于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生者要"事死如生",因此在墓中陪葬陶灶的习俗开始盛行起来。

于是,日历上就有了这一页陶灶的记录。一天一件文物,附上简短的说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打开手机就能搜到更多此类信息和知识。

《国博日历》中展示的所有藏品均出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全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40万余件藏品中精选了365件代表作品,并按照十二个月的顺序,划分为鸿蒙初辟、万象更新、一匡天下、励精图治、浸明浸昌、各美其美、重熙累盛、百卉千葩、民康物阜、山容海纳、保泰持盈、安富尊荣等十二大类型。一册在手,宛若翻阅一部简练的文物中华文明史。

知识是无价的,好的东西是值得珍藏的,就如这日历,每一日揭下的那一页,随手收入特制的礼盒中,珍藏留存,待到一年之后,亦可以随心装订成自己喜爱的手账本。

《国博日历(2019年)》读后感(四):把国家宝藏收进2019的每一个小日子

这两年央视出了不少文化类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比如《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是一个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十几家博物馆的几十件镇馆之宝,加上国宝守护人的倾情讲述,让很多普通人感受到了中华文明之灿烂,国宝之珍贵,燃起了大众了解文物、国宝的热情。

两季《国家宝藏》在豆瓣上都有9分以上的超高分数,引发讨论无数。其中有一个讨论是:

想学习更多关于文物的知识,除了看《国家宝藏》还可以做什么?

友邻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学历史、学艺术、学鉴定,看书、看纪录片。

友邻钒樾榆鱼说道:“不是非要等我们学会了所有知识再去看。”我很赞同。

学习和鉴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贵在坚持、细水长流,如果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什么都学不好。

所以我探索文物的方法是:用日历的方式,每天学一点文物小知识。

2018年,陕西博物馆出了《大唐长安·陕博日历》,让人眼前一亮,可惜宣传力度不大,当时错过了。2019年呢,中国国家博物馆出了《国博日历》,这次果断入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收藏了140万余件藏品,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其藏品丰富、类型多样、精彩绝伦,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国博日历》从中精选了365件藏品,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按代编为《国博日历》。简直就是一部缩微的中国文物史。

每天10秒钟的时间了解一个藏品,感兴趣,再细查。

举个例子,7月19日,彩绘陶打马球女佣。

马球是什么?百度一下,是一种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体育活动。英文名竟然是Polo,咦,那个有名的牌子?

还真是。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牌子,一直以为这项运动是欧美国家发明的运动。而其实呢,虽然其起源没有确切说法,马球在中国汉代就出现了,当时叫击鞠。曹植在《名都篇》中写道: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这件文物我乍看以为是唐三彩(原谅我的才疏学浅),但从名字可以知道,其实这种陶瓷艺术叫做彩绘陶。

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在唐朝走向衰退,唐以后便不常见了,彩绘花纹也潦草简单,到明代就消失了。

那彩绘陶和唐三彩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一页小小的日历引发了我的无数疑问和学习动力。

《国博日历》大体上是按代编写的,但也会以月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来选取文物。这样每个月都有一个学习重点,脑中也会对中国文物及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时间线。对我这种历史差生来说再好不过了。

比如1月的内容是甲骨文、石器、化石等。

2月过年了,日历内容是古时祭祀用的礼器。

3月是青铜器。4月是秦汉文物。5月是汉朝盛世。

6月是舞蹈、音乐和精巧的小文物,大都是汉代出土的陶器。

7月是隋唐时期的陶器等。8月是各种花草纹的文物。9月是和生活相关的文物,比如铜钱、梳子、盆、画。10月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用品,异域风情的较多。

每天撕掉一页,是非常传统的日历形式。

我之前一直不太喜欢这种形式,觉得浪费纸张,而且过去就忘记了。

但是入手《国博日历》后我有个想法,就是在日历上围绕今天的文物学习,写下这一天的所思所想。

撕下后,其实就是一页手帐呀!把这一页页收集起来,年底再重新装订。这一年的收获,就这样扎实地收集起来了!

------------------------------------------

国博日历(2019年)购买链接:https://j.youzan.com/eTf6X9

《国博日历(2019年)》读后感(五):期待与你共度2019年的每一天

我有一个习惯。每到年底,我便会给自己准备两本精美的小本本,一本是日历,另一本是日记本。通常情况下,我的日记用来记录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而日历是用来标记每一天的行程、计划等等。

在此之前,我的日历都偏向文艺风。今年,在某平台选购日历时,我相中了三本的日历,它们分别是哲学日历、故宫日历、还有国博日历。

《哲学日历》内容选取自柏拉图、尼采、卡夫卡、爱因斯坦、王尔德、莎士比亚六位哲学大人的365条箴言,配合小猪漫画。《哲学日历》偏向文艺范,而今年的我想改改风格,所以就没把它加入购物车。

《故宫日历》以金猪送福为主题,选取福猪和富足生活的文物,展示猪生性快乐、勤劳,但是我属狗,感觉不太搭,也因此没入手。

排除前面《哲学日历》和《故宫日历》,大红色封面,金色字体的《国博日历》便成为我下手的对象。仔细看它的简介,这本书红色小册子立马让我心动不已,仿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把《国博日历》带回家之后,它果真没忘我失望。

“国博”是啥?

“国博”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简称。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收藏的140万余件藏品,充分展现中华上下5000年浓厚的文化底蕴。

而“国博日历”是国博出版的第一本日历,从国博140万余件历史藏品中精选365件文物。这些文物以历史为主线,始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到诙谐传承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直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

这也就是《国博日历》没有让我失望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历史虽深奥难度难懂,但其营养价值相当丰富。诚如,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若能读完,必会收获一笔财富。

倘若我们每天在看翻阅日历时,能利用这30秒钟,顺带学学一点文物历史文化那些事,何乐不为!

此外,这本日历设计很特别,盒装,每天撕下来的纸张可以收回放入盒子。对于我这种有收藏书籍、日记、古物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历真的是爱不释手。

自我懂事那时开始,在我记忆里,家中再贫寒,每年妈妈必定提前一本几块钱的日历。这本日历除了用来看日期,还用来看一天之中的凶与吉。在父辈们眼里,年月日有生肖的对冲年、对冲日、破月等说法。

比方说,家里有亲朋好友得了重病,我们想前往探病,但出门前得翻翻日历,看今日日子合不合适。有时候,一天之中,连遭不幸,我们则会说:“今日出门没看黄历”。

《国博日历》内容不同于“妈妈式”的日历。

它是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为鸿蒙初辟、万象更新、一匡天下、励精图治、浸明浸昌、各美其美、重熙累盛、百卉千葩、民康物阜、山容海纳、保泰持盈、安富尊荣等十二大主题,十二大主题之下,囊括着365件文物及解读组成而成的。

还有,《国博日历》字体引人入胜。采用中国传统书法字体原型,传统节日字体出自名家之手。比如,“除夕”二字的字体是来爱新觉罗·玄烨《四十一年除夕抒怀诗》;“新年”是集自苏轼《新岁夕展庆贴》。

更重要的是《国博日历》的主题是历史文物。

我们每天看一张文物图片,其目的是为了读该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举个例子,2019年6月21日星期五的页面是陶牛车。

看到这里,我们会明白古代人出行交通工具也分等级,如现代人有钱人开豪车、贫穷人开摩托车,而且古人先辈也实在很聪明,会根据需求创造便于生活的工具。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国博日历》构成、内容有一定的认识。

曾有人说,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当地的博物馆逛逛。而“国博”身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里面有千千万万文物值得我们鉴赏,但由于每个人的时间、距离问题,不一定每位国人一生之中都那亲子用手脚丈量“国博”的宽度,但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手持《国博日历》,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国博”的深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