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1000字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1000字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是一本由阎连科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精选点评:

●有点像祥林嫂了

●好书,值得一读

●阎连科的小说太残酷了,不忍读;这本散文却让人触摸到温度。

●看到这书……真的吓到半死,还以为是个90后青春作家。然而它的作者的的确确就是阎连科,里面的散文大部分都已经看过,只能说这本书的包装真的太美--美到不像阎连科的作品。(对封面真的特别不满意,没有阎连科先生的那种感觉)

●朴实无华

●看来我还得比较喜欢小说形式的文学类书籍

●not my tea

●阎连科“自传”性质的文字,最喜欢《三个读书人》那篇。20190818

●2019已读21。朴实温情的文字承载着作者的乡土情怀。人的一生,除却升学,结婚,择业等几个大的转折,大概只靠这点点的余温来充实我们把。

●死我到不怎么怕,如果有一天死亡来临,我想自己能够坦然地接受。只是我常常在想,死后要将骨灰如何安置,大海过于深邃,而山林过于清冷,倘若随意弃置路边,又觉得此生未免凄凉。将骨灰摆在条案上,与笔墨纸砚为伴,但也不必定要文墨,只要是和心爱之物在一起,和生前一样,与心意相通的家人朝夕为伴,住同一屋檐,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只是身如浮萍,心如野草,此生漂泊,无处为家,无枝可依。林林总总,皆是过眼繁华,一生的流浪,既是命运的引导,更毋宁说是自己的选择,早有预感内心的冲动不容许自己安定地活着,只是生前还能不停思考,不断追寻,尚且能遇见些新的人事,而死后便是永远的独自一人了。 这样说到显得有些矫情了,前路未可知,这人生,或许还有另一番光景呢。只是这命运,这命运势必要有许多纠葛。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一):心中有故乡,就永远不会孤独

读阎连科老师的《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其实最好具备一个条件,最好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不然,对于其中不少篇章中谈到的习俗会因为一种隔代感、陌生感而影响了阅读体验。五十六篇散文作品,分成了五辑,对象虽然似乎有所不同——故乡、亲人、朋友以及往事——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不在身边,都是在远方——地理意义上以及心理意义上的。正因为有些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有的已经永远停留在记忆里,所以却呈现出一种“发酵”的态势:故乡还是那个故事,亲人还是那些亲人,朋友还是那些朋友,前尘往事却早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更有味道,就像是白酒或者陈醋,愈久愈觉珍贵,直到酒香、醋香扑鼻而来。

不知道假如阎连科老师听到用陈酒、陈醋来打比方习惯不,但至少在他的故事,河南洛阳,那也是一个酒的故乡。一千八百多年前,曹操就已经在他的《短歌行》中吟唱道:“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壶浊酒喜相逢,离别时的酒,也更足以让人挂念几分。岂不见,阎连科老师在第一篇《我是谁》中,问了一路,直到回到故乡,吃到故乡的鸡蛋,喝到故乡的水,品味到长久未见的醇厚的故土情,才终于自己到底到底是谁了!这当然是一个感慨之语。儿行千里母担忧,行得再远,也只有远方的故乡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其他所有的一切,即使如“梁园”之属,也不是“居久之地”。为什么呢?因为故乡只有一个啊!

所以对故乡无论有如何的溢美之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另外有一种情况。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离开了故乡,而是以别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带着一种遗恨离开,身体里就难免有一个巨大的心结,无论如何解不开。只是时间一久,物是人非,心结虽然未必就能解开,但故乡也终于成为了一个符号,去除了所有的“外壳”,最终留在了自己的心间,成为了别样的思念——那遗恨早就不知所踪。其中的原因到底为什么,其实也不需要特别的原因。明代成书的儿童启蒙教材《增广贤文》上说:“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那是有道理的说法,绝非一时兴起。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阎连科老师的笔下,故乡的一切人与事,里里外外未必虽然都是那么美好,却自有一种自己才能熟悉的味道、一种坚忍、一种悲悯。城市里的人们,喝茶可以“活出了诗意”;而老家的母亲却说,“村里谁家孩娃有了积食不化,甚或谁家小伙子找对象要和姑娘见面,常去她那儿讨要茶叶,因为她有一个儿子工作在外”——这样的理由,不知作者写出来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读来却不禁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总是会为自己的孩子而有一份自豪,即使她并不知孩子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但她一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骄傲。

流淌在《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的那份故乡情,绝对是今天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已经与遥远的乡村不怎么相干,只会把那里当作偶尔的度假地或者尝鲜地的那些人所不能深刻理解的;那样的时刻已经永远地过去了,他们拥有的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明的时代印记。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二):回望一个人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

几年前读过梁晓声老师的《此心未歇最关情》,无独有偶,如今再读到阎连科老师的《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二者皆是散文,都是两位作家人生花甲之年的人生感悟。不知道是不是人走过了一段日子,特别是作家这样内心敏感丰盈的人,总是有所感悟,然而你翻开这纸页,又发现,所有的感悟又不似感悟。无非是对乡村的记忆,多年之后回到家乡,见到一些故人,想起一些旧事,再就是对时间有所悟,谈谈衰老和死亡,林林总总。于是不禁感慨的是,五零年代生的作家,你几乎看不到他们华丽的文字,满纸尽是平实的娓娓道来。

Bob Dylan 在blowin' in the wind中唱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很少有人问过,这走过的路,有多少是独自走过的,而这“独自”有多少带了点不不可言说的苦痛感,走过一段人生路,终于也找到了自己,成为“一位男人、一位作家”的阎连科说,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简直、直接、朴实无华,人生的苦痛已经变得淡漠,需要回望的,能够反刍的,都是留有余温的。

这也是散文的魅力,形散而神聚,这文字的精气神,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正能量”,朴实无华的,无需解释,但是打动人心。

到了这个年龄的作家,变得更加诚实。比如,他写到他的大姐,写到了因为大姐常年生病尽不到大姐的义务,幼时自己对这亲情的促狭的理解;写到因为一个读书名额,明明亲密无间的两姐弟,瞬间变得就像陌生人,直到二姐轻声对弟弟说:你去上吧……旧时乡村的蛮荒、物质的匮乏,不需要多少形容词来描述,反而转述成“我想要通过写作到大点的地方去,我想逃脱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其实,读书也好当兵也罢,总是想要找一条途径去过“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的,而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也许在人生的壮年,最为辉煌成名成家的时代,这些想法还会被解读成“看不起家乡”“看不起乡村”,但是,花甲之年的阎老师,他面对的,给予读者的,都是真诚的文字。你渐渐地就进去了,也许没在乡村生活过,没有经历过四五十年代的生活,但是,人年轻的时候,多少的感情是相通的。比如,那么美好的女孩子因为人性的蛮荒和冷漠生命只停留在最美好的年华。这么多年过去了,阎连科在文字中反思,更多是回忆,因为他比我们都懂人生时光不可逆。你可能也经历过,在懵懂之年,对于美好的向往,偏偏内心的自卑反应出来的行为是带有罪恶气息的,也许你也辱骂过喜欢的女孩子,抢过她的铅笔盒,和别人嘲笑她的美好。那么这文字的最大意义就是,一位对过往生活的反思者,他告诉你,什么样事情不要做,因为即便是围观,内心深处隐隐的内疚也会跟随一辈子。

他还写到城乡差异,写到自己的妻跟乡村生活的格格不入,但是口气和缓,没有偏袒谁,没有指责谁。他说,妻一生受的是和农村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键盘侠,在网络的遮蔽下,将人与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二元对立起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阎老师没有评判。他与妻一起生活,但是也尊重农村的乡俗。不要求谁为谁改变,因为这些都是持续一生的,没有谁有义务妥协,承认自己错他人对,更加没有用“孝道”“传统”等令家人违心妥协痛苦。我们都知道,这些三观上的不协调拆散了多少家庭,一个家庭的男人,作为中枢,他的理解和豁达是多么重要。

都是些生活细碎感悟,但是偏偏,你也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其实,人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所以散文也是很好。明明在文学上已有建树,但是心底还是存疑、恐惧,担心自己写不出好的作品,但是又认为即便是写不出依然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写。他真诚地在写,写的是我们每个人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纠结和煎熬,有多的怀疑,但是更多的是鼓励。

然后一切最终又回到最初,我们的人生,可能都是很散的,就像这散文。一生之中的琐事,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散落在时间里,但是要有一个精气神,走过去的岁月回头再看,所有经历过的难过和伤痛,依然留有余温,那么这岁月,即是没有辜负。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三):小说家的纪实人生

(刊于《出版人》2018年第11期)

文/俞耕耘

“有的年代过去了,有刀凿之痕;有的年代,平淡无奇,如飘浮流云,风来雨去,了无痕迹,只留一些味道在其中”。作家阎连科在散文里如是说。生活并非活过的日子,而是记忆存下的日子。阎连科的散文精选集《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正是把过往生命点滴变为文字余温。在他那里,记忆分为两类:一是“刀凿”刻痕的“事件”,二是无形情感与淡远启悟。

如果说,阎连科的散文有怎样的“品性”,我想那就是“不隐恶”的真实感。你完全看不到一种虚饰美化,和回避开脱。这其实是散文最难得的气性。因为一写到自己,作家就常常笔下迂回:或拐到小情小性的闲适,或变成伤春悲秋的抒情,或绕到怀古伤今的感慨,唯独缺乏对自己生活“凝视”。阎连科的散文则充满自我剖析和自我规训。“我”嫉恨二姐的分数高,“以我最小之势,说些二姐的坏话”(《小学》)。

艳羡,失衡和自卑是萦绕作家年少时的几股情绪,它们纠结生成了妒忌。《一桩丑行》里,“我”对漂亮女生怀有爱慕,对家境好的男生怀有反感。不能忍受的是,这些男生偏偏既优先入团;又赢得女生青睐。双重刺激使“我”写检举信,打“小报告”。校长看似冷淡的回复却像最严厉的批评:“管好自己,管别人干啥”。在微末之端,感到羞愧,其实正是作家最重要的素质――那就是敏感,“脸皮”的吹弹即破。

散文里,亲情血脉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父母家人的离去,又彻底让作家陷入“失重”的真空中。愧疚之痛与深沉之爱形成作品最具力度的重音。疾病和贫穷交织在作家年少记忆里。父亲和姐姐的患病,掏空着家境,贫困又滋长了疾病。在这样互为因果的循环里,阎连科承受着两难的困厄:既想解脱(甚至生出愿意父亲死去的闪念),又不能忍受亲人离去的痛苦。

生死问题则把阎连科引入无限的哲学思考中,对生之贪恋,对死之恐惧,是作家难以跳脱的困局。写作也成了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自我证明,“那其实也是自己对死亡恐惧而装腔作势的呐喊”。这时,他把死亡和写作,自然生命和作品生命悄然联系在一起。一个人是有三条河流的,这意味生命从来就是“复数的”:“一是他自然的生命时间,二是他作品存世的生命时间,三是他作品中虚设的生命时间”。换言之,除去肉身的,还有精神的、虚构的生命维度,给人以慰藉。

无常与有常,构成背后支撑、左右命运的无形的力量。在作家看来,总是看重规律,就会忘记无常的庞大繁杂;总是在意无常,又会失了生活的进取心。“无常是一种存在,有常是无常中呈现的一种组合,而组合会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损坏和改变而重新回到无常”。

散文透露出阎连科的写作态度,可谓是素朴现实论、切实的悲观主义。这其实从他如何走向写作之路的初心,就可见一斑。作家把写作视为一种“改变”的力量:颠覆父辈生活方式,逃离土地束缚,奔向城市文明的“通道”。这源于他对城乡差距的失衡、农村人身份的焦虑,自卑与自尊如此纠结,就像一种郁达夫式苦闷。

小学时那个城里女同桌,那个漂亮高瘦,稍有肌黄,患了肝病的女老师,竟成了学习动力。甚至,赶超女同桌的考试分数,也被他赋予缩小城乡差别的象征性价值。“永不间断的饥饿和寂寞,下田割草和喂猪与放牛。这让我感到了乡村的无趣和疲惫,土地的单调及乏味,仿佛葛藤草蔓般缠在我身上”。阎连科把城市、文明、知识与异性常常同构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启蒙话语。写作成了接近它们的力量。

最初的启悟来自两个老师,一位给了他“思路”:写作并不是越长越好。另一位教会他写作“胆量”。这位老师就像古代狂生,要写一部《红楼梦》那样的小说,“扫清了写作在我面前铺就的朦胧与神秘”。这其实正是一种文学的袪魅化,它让阎连科很早就有了创作“行动力”和勇气。而这反而是如今大批专业学生最匮乏的。他们想得不少,卖嘴太多,唯独拿不起笔。在文学不断式微的时代,阎连科不求什么传世之作,因为这就像一种“虚胖的努力,如希望用空气的砖瓦,去砌盖未来的楼厦”。他只想“努力做一个不退场的跑者”。

在书中,你会发现一个小说家的生活底子,那不再是虚构的他人故事,而是切身的自我书写。甚至,这种书写带有了蒙田、卢梭以来内省诊疗的传统。阎连科的散文笔法有节制的干净,正如刀法的入骨。写人一二事,记事三两语,就托出了外在的刺与怨,内在的省与思。换言之,在抒情背后总有积压多年的检视“加持”。从而,文章既不煽情,亦不浮华,而是贴肉剔骨的冷峻。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四):《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平淡真实底,最触人心

作者:阎连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时间:2020.10—11

一、碎想

读阎老师的散文容易勾起尘封的回忆。我们历经的时代不同,历经的事情不同,但字里行间的淡淡忧绪,人间世事的遭遇变化都不禁让人再度启封。在那平和淡然的时光里,埋藏着一个孩子的喜乐哭闹。

同散文中的“父亲”一样,我的爷爷在人生的晚年也患上了肺气肿。和爷爷睡的每一个晚上都会有沉重的呼吸声,但这样也很好,不用把手放在爷爷的鼻子前就知道他还活着。那是爷爷的记号,也是我的安眠曲。有时和姐姐睡在楼上听不到了,心里会慌,要是碰到哪家的狗在这时候嚷上几声,更会胡思乱想。于是经常憋一口气细细听,其实不会听到的,但是总会有一些外面的声音,自然把它识别成爷爷的声音,再三肯定,就安心睡去。直到有一天,那粗浊的呼吸声真的停止了,我又觉得只是安静地睡着了。睡得真香啊,就像正常人那样。

在那之前,他经常低头坐在家门口,坐在那张斑驳的木椅上,坐在逝去的颠簸人生中。但如果碰到儿孙回来,脸上是盖不住的兴奋与惬意,喜悦与光色相映着,任你有多少的尘土和疲劳都会消融在家长里短的闲聊里。

如今一个人在外,想起很久没回去了,屋后的桃树还在吗?

二、碎念

回想至自己,偶尔才会为家人朋友祈祷,往上至父亲常常祭拜敬请各路神仙,再往上至奶奶则是每月初一、十五必有祷告。原来对于祷告者来说,这与鬼神、仪式无关,而是一种无奈与忧心。P11/3

又是一惊,上次的惊愕是在早故美丽少女那一篇之中,回头一看,发现于娓娓道来的平述之处突说结果,再补述原因,总能让人为之一触。P34/1

茶叶也是某一类家庭的象征,他们相比较而言更为“富有”,同样他们的表现也十分慷慨,极具人情味。P43/1

《父亲的树》读后是淡淡的忧伤和喟叹。一种对淳朴民风逝去的独隐感慨,一种对新生时代利益标向的默许。P53

所以他是不认同自己的行为了吗?为什么呢?P57

温柔:有温度而又柔劲,突觉这个词让人心生向往。P73

在这甜淡的童年回忆背后又掺杂着时代怪异浓烈的气味,一下子沉重了起来,这份遗憾带着几分悲凉感。P78

初次翻开书,不太明白勒口里所写的深沉。深沉,究竟是什么深沉。现试记录自己的感受:我看阎老师的文字时常会因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他说大姐十几年的病痛折磨,说努力学习追赶城里来的同桌,说朋友同学的遭遇。说到最后,我才发现无论悲与喜都与当时的时代紧密相连。而那样的时代,处于国家的摸索时期,自身就带着一定的色调。这样的大色调下改变并产生了个人的举动和心绪。原本刻苦学习满心期待考试一绝高下的我突然遇到考试改革,只求背语录了;分土到户,人们喜悦吃鸡、买肉的庆祝,可找各样借口掩饰着。喜下浸忧,高兴的事,读着却读出了一声喟叹。P79

生命之中总会有让人难以忘怀,每次怀念时又不禁生淡愁的事物,我小时候的那双拖鞋……P98

读阎老师的散文会勾起一种回忆。虽然历经的时代不同,历经的事情不同,但是那激起的心绪相同。自里行间的淡淡忧丝,人间世的遭遇转变都引着回到最初最深的岁月。那段时光留在心里的印象和读文字留下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相似。在那平和淡然的时光里埋藏着悲喜忧乐,不可言说,又无法拭去。P99

是不是人在意识到死亡离己不远时,都会流下两行凄清泪水?P181

三、摘抄

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从我家院墙那边走来有风吹日落那细微淡红的声响。《老师!老师!》

月落星稀,窗外是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红楼梦》

他端端正正坐在村口,坐在土地上,坐在人生中,脸上的 喜悦和光色浓淡相宜着,任你有多少疲劳和尘土,也盖不住他那时的兴奋和惬意。《织洋袜》

初夏的清新明白,从田野铺散过来后,流水一样浸润着我和大伯。《铁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