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赫拉克勒斯之柱读后感100字

赫拉克勒斯之柱读后感100字

《赫拉克勒斯之柱》是一本由[美] 保罗·索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6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赫拉克勒斯之柱》读后感(一):老白男的流水账

保罗索鲁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周游地中海,然后写了一本自说自话的书。

说是游记,但是和流水账的区别并不大。虽然在文章里添加了某地的某位作者写过什么的原文摘要来增加这本书的文学素养,但是其余部分还是非常的无聊。

保罗索鲁是白人中产阶级男性,美国人,多语言能力者。这些身份的叠加让他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生活,也让他的骄傲自满更深刻。充满privilege的评判和充满男性凝视的视角,让我非常不舒服。

比如说遇见两个短发的背包客就断言对方是女同性恋,遇见个女人就要看人家年轻否?漂亮否?

30%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众人皆醉我独醒

还有30%的内容可以用另一句话概括:这地方不行!

再看男人写的游记我就是猪!!!

《赫拉克勒斯之柱》读后感(二):自留

这本书是著名的游记作者保罗•索鲁在1995年的作品。作者从海峡一边的赫拉克勒斯之柱出发,沿着顺时针方向环游地中海十六国一圈,最后到达海峡对岸的相对的另一赫拉克勒斯之柱结束。 要说游记,好歹2020年之前我也是个游记博主,本来也是抱着两个目的看的这本书。一是想看看这种非常畅销的游记作者是怎么写游记的。二是,疫情以后已经很久没有旅行了,看看游记,回忆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过过干瘾。 我虽然在欧洲好多年了,地中海国家又确实是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但地中海国家我基本都没去过,因为总觉得未来肯定有机会去,但中东欧如果现在不自己去,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机会去了。所以作者游历的这十六国里,我只去过土耳其。 这样的游记作者写游记和游客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的目标是更多的接触当地社会和人,尽量用自己的文字去做一个当时当地人文社会风貌的记录。按照可以作为未来历史对这个时代研究的参考资料之一点标准。所以如果想要得到什么旅行建议,这本书肯定既过时又不对劲。但转而从社会人文的角度看又很有趣。 因为作者是美国人,这本书又成书在九十年代,所以不可避免的,在描述战乱或者独裁地区的时候,笔调会让人觉得“很美国”,让人略微火大。 作为精神代餐来看,这本书可以翻翻。

《赫拉克勒斯之柱》读后感(三):赫拉克勒斯之柱 环地中海智慧之旅

《赫拉克勒斯之柱》是美国旅行作家保罗·索鲁的代表作之一。这次旅行是“一趟寻找智慧和经验的旅程”。他从赫拉克勒斯之柱开始环地中海一周,回到另一根柱石。在这趟旅程中,他探索了孕育四大文明的地中海沿岸各地,亲历散落在这些地方的历史古迹,探访生活其中的智者,印证历史的回响,体会地中海的奥妙之处。

保罗·索鲁是当代有名的旅行文学家,他为每一部旅行文学作品都搭建了一个独特的框架。他会选择特定的交通方式旅行,比如其代表作《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他选择乘坐火车的方式从芝加哥一直往南,到达阿根廷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他认为,乘坐这些交通工具到达了目的地,便是旅行的终点。重要的不是目的地的风景,而是在路上。旅程途中的所见所闻才是最真实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他选择的交通工具决定了旅行的深度。在这次环地中海旅行里,作者也是借用火车、长途汽车、渡轮、出租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历时一年半的时间,足迹遍布17个国家,他一路深入体验各地人民的生活,带着独特的审视视角,让各种观念在他的世界里碰撞,由此给读者呈现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百态。

保罗此次环地中海之旅,特意选择了当地旅游淡季,一方面避免拥挤的人群,另一方面,也是忠于他旅行的原则,直面所经之地最真实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了西班牙小镇的破败随意、清冷贫瘠。感受到了科西嘉岛的执着于自我的萧条无生机,也借由作者之眼目睹了西西里岛的落寞背影。原来这些地方也如我们身边某个沿海小镇,只是他们被广告过度渲染神话了。

当我们以为旅行就这样平铺直叙,只是例行工作总结汇报一般走向尾声时,作者辗转在克罗地亚战区,旅行中开始有了未知数,这也是本书最为惊险的部分。作者秉承着自己的旅行方式,即使身处危险边缘,也坚持选择出租车、公交等交通工具出行。作者仿佛有一种使命,他要走到普通人生活的中心,体会每一处的真实生活,目睹那些患有战争恐惧症的普通民众做出来的疯狂行为。是这样的坚持,赋予旅行更多的价值,让人对朝圣般的旅行产生敬畏。

“世界和世界不能碰面,但人和人可以碰面。”

“这次旅行的本质是追查细节,以突击方式跟人谈话,当个挑衅的旅者”。

作者出发之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每到一个地方,都在第一时间联系还在世的当地著名人士,比如第一站到达直布罗陀海峡,就拜访了前著名总督乔亚舒爵士,围绕直布罗陀海峡的独立问题展开对话。到达埃及亚历山大,也想方设法见到了作家马哈福兹,围绕宗教问题探讨了一番。索鲁说,“古典大旅行最令我着迷的一面便是搜寻伟人的智慧。”类似这样举足轻重的智者,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智人智慧,让整个旅行不乏深度,让整本书不仅是游记,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能具体历史参考价值。

作为作家,寻找前人的足迹,印证那些成为当地文化象征的经典著作,也是旅行的重要内容。畅游于经典中,隔空交流,由海明威笔下的《永别了,武器》里的西班牙和斗牛,到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里维埃拉,再到达雷尔笔下《亚历山大四部曲》里一半出于想象的亚历山大,到底这些地方有什么样的魅力,作者身临其境,终于得出“没有人描绘过我刚刚抵达的这个地方”的感慨,这种感受也是促使作者到处旅行的主要因素。

作者不仅与著名人士交流,作者所到之处,也跟各种路人聊天。就像当下流行的社交牛逼症,他时刻洞悉所见所闻,并向出租车司机、路人交谈,毫不避讳那些敏感尖锐的问题,比如在科西嘉岛上,他与一位以色列人探讨外援的问题,以色列人谈到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只是侥幸地觉得美国人笨,才会撒这么多钱给以色列。但是在科西嘉岛的问题上,科西嘉岛作为法国的一部分,接受法国长期的财政补贴时,他的看法里就充满了讥讽。类似这些普通民众对政治、国家政府的看法,在他的游记里俯拾即是。他在自己的大旅行观里,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这些偏见的问题根源,视角非常的独特,冷峻客观,挑衅又不乏风趣。

“要评判一本旅行书的好坏,必须看它的真实性,以及机制程度如何。你可以读一本际遇悲惨的旅行书,而且读的很愉快···,那种书无关地理,主要是个人的好恶问题。还有些最好、最阅人的旅行书籍,其实只是不假思索的轻忽之作。”

作为旅行文学家,索鲁的每一次旅行,诚然都是辛苦的。旅行更像他的工作,他赋予旅行更高的使命。旅行不再只是吃喝观光,而是一项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社会探寻,他希望自己记录的人和物,能够作为未来史学家研究当地的史料的一部分。

这次环地中海之旅,通过行程的推进,在繁琐事宜的记录中,索鲁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些地区的人文社会政治风貌,使得我们得以窥见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经典智慧魅力,对作者而言,“地中海之旅就跟参观博物馆一样,拖着脚步,眯眼观看,有回音,有灰尘,有来路不明的珍藏。”对我们而言,这已然是一顿饕餮盛宴。

文中评论雅典是一个“四小时”的城市,他觉得用时间判断一个城市是很有帮助的指标。而这本历时18个月旅行而成的《赫拉克勒斯之柱》,也给我们评价智慧旅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标,阅读索鲁,感受真正的旅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