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是一本由胡传吉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018-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读后感(一):李静:“《中国文化思想录》堪为一个时代纤细而灵性的文化注脚。”

李静:“《中国文化思想录》是学者胡传吉对2004-2015中国人文期刊的观察结集。这是持续了十二年的人文关怀与介入,阅量之巨,视野之广,目光之利,堪为一个时代纤细而灵性的文化注脚。” 详见北京日报2018年6月21日15版。 “文学期刊期刊观察:对文学生产机制及作家作品的双重鉴别。文学对现在和未来反应迟钝,先知色彩难以为继。现实需要追问,历史需要重读。”

李静:“希望这场漫长而热切的观察能得到更广泛的理解”。

胡传吉:十二年“期刊观察”见证时代变迁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读后感(二):邹高翔:烛光读书会 观察《期刊观察》

烛光读书会观察《期刊观察》

邹高翔

6月24日,世界杯小组赛正酣。当晚八点,英格兰对巴拿马,身为英超迷的我果断舍弃,一场更有诱惑的盛宴吸引:胡传吉老师新作《中国思想文化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读书会。

七点到学而优书店,得见传吉老师本尊:女汉子的外表,开口立显学人风范。听罢几位文学博士颂扬,她说:“她们是我的学生,不好意思批评我。其实我这本书有三个不足……”还没说完,停电了,直到结束前才恢复。于是读书会就着烛光进行,倒别有一番意趣。看不到别人的表情,那么必须专注倾听,在没有电灯之前,人就是这样思考和交流,不也产生了众多大家巨擘?

传吉老师2004年在南方都市报实习,彼时我已在南都工作近十年,部门不同,工作无交集,我仍然要叫她老师。这个名字越发清晰,是在近五六年。我因职责缘故,看她的文章是工作。这种强迫性阅读通常是没有愉悦感的。就像看世界杯,我等球迷是享受,足球记者则是煎熬:要记太多的人名,分件传球射门数据,看完还要写稿传稿。

而我居然打开了强迫性阅读的死结,变成了定期的期待。人文期刊的优势,在于新、活、精。新者,关注当下,映照现实;活者,文风灵动,视域广阔;精者,篇幅适当,旨趣传神。就基本呈现平台而言,新闻是报纸,那么文学则是期刊。期刊相对报纸固然耐碎片化强,比书籍却又不如,且林林总总本身也是一种碎片化。传吉老师所做的,就是把碎片化的文学,加以整合、梳理、捏合、熔炼,得出思想的晶体。

《期刊观察》栏目历经十二年不辍,成为南方都市报副刊乃至报纸的品牌。非有坚守的大心脏不能为之,非有广博的大视野不能为之。正如谢有顺老师点评“是耐心、毅力、热爱,是笨功夫,也堪称大手笔。”这十二年,正是报纸的黄金时代。传吉老师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报章体学术文”,与报纸相得益彰。

近代“报章体”,以梁启超在维新派报纸(《时务报》、《新民丛报》、《清议报》等)的政论为代表,把宏大艰深的政治主张通俗解释。他自述主张“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这是基于报纸的大众通俗读物属性。南方都市报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副刊承担着精神高地的角色,但也不能像机关报的理论版,办成论文和公文摘要。《期刊观察》正是找到了这个契合点,让学术更接地气,降低身段而不降低品格。

诸多标题就是颇为吸睛的,而不像学术论文标题那般诘倨傲牙。显然,新闻业务或者说报纸的规则,深深地改造了一篇宏论的外观。《爱何以变得稀薄而狭窄》、《生活在这里,思想在别处》、《直面现实,绘画必然生猛》、《我们怎样做父亲?》、《记录一种“活着”》、《文学里有老人》,观之即有阅读冲动。

“外观”是表,思想是里。传吉老师学历史出身,再攻文学、文化,辨析事理的角度,时间的质感特别厚重。对此,参加读书会的文学评论家申霞艳老师一语中的。这也是我尤为激赏的一部分作品。传吉老师从世界史到中国史,从古代史到当代史,尽入眼中,顺手拈来。刚谈完《从“世界史”到“全球史”》,就到了《〈水游传〉与宋代法治》。再品《隐士与叛徒》,结论“重现周作人天真自辨之细节,探究周作人对国家前途的灰心情绪,并非要为历史翻案,反倒是试图让历史变得清晰。历史不能简化成某一个不容欢辩驳的断然结论。”仿佛穿越几千年,而思想的结晶在时光的河流上越发璀璨。

作为文学教授,传吉老师的历史素养是她的“加分项”,她的文学功力,集中体现在对现实题材作品的评论。描写现实的文学作品并不少,为推而广之,传吉老师立了一功。《写作难拒现实之诱》,开篇就说“小说写全,很难抵挡现实之诱惑,尤难拒绝当世现实的诱惑。现实往往超出虚构的想象能力。”这对干了二十多年新闻的我来说,共鸣太强了,可惜我没有写小说的资质。结尾可能会让众多专业作家汗颜“《世说新语》距其时代也近,何以能如此出色?可见,还是不能只抱怨时代。”

《“当下”最难写》再次关注现实题材,她尖锐地提出“写作在面对历史与当下的时候,仅靠个人经验及凭空想象来把握,是远远不够的”,推崇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新作《日夜书》,认为是“那一代”作家的阅历的产物。作为受“新写实小说”影响至深的一代人,我对现实题材有执着的迷恋,阅读传吉老师的文字,仿佛阅读报纸新闻的精要:大千世界,其实是按一些常识在运转。她认为,写作者跟现实相处的办法不一样,于是难写。“无论立场如何,只要是洞见,都值得阅读”,拥有这种格局,是她不遗余力推介作品的动力吧!

沉浸亦或享受烛光中,电灯亮了。书店负责人笑说:“从来没遇到过,第一次给了胡老师。”众亦笑。收获一席赞美,传吉老师面不改色,仍然淡定从容。

作者:邹高翔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读后感(三):刘秀丽 《中国文化思想录》: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思想的检视

刘秀丽 《中国文化思想录》: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思想的检视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8年7月18日

对中国文化思想的考察,存在一个技术上的难题:面对如此庞大的话题,从哪里入手才算是切中了肯綮呢?近些年很流行一种期刊观察的方法,以期刊为载体去考察某段历史、某种现象或社会状态。比如郭战涛以《人民文学》为中心考察国家文学的想象与实践,章清通过对《新青年》同人思想分化的追踪探讨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任瑜通过分析《现代》杂志的话语实践等问题追查1930年代的社会场域,韩敏、靳婷婷等对《收获》杂志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1990年代社会转型的考察。

胡传吉《中国文化思想录》也是一种期刊观察,与以上诸君不同,她所做的工作,不是以一本期刊为对象的单科考试,而是对同一时期国内主要人文期刊进行点面结合的“综合统考”。从2004年到2015年,胡传吉以一己之力在《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撰写十二年的期刊观察,每月一期一个整版,分主文和个案推介两个部分。

坚韧的耐力

集十二年文化思考的《中国文化思想录》真像一个旷日持久的工程。这种做法,在慢时代也许是文人的常态。毕竟,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自二十多岁始、四十岁初集成帙、年逾花甲辍笔,历时四十余年,都是慢工出细活的写法。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求新、求变、注意力极短的时代里,人们对所有现象的关注都如昙花一现,不管多么轰轰烈烈的现象也基本只能维持一天的注意力,最多个把星期,一个月的关注力简直不可想象。传吉这种看似落伍的坚持,体现出一种坚韧的耐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这一点而言,《南方都市报》和胡传吉都值得敬畏。

这让我想起谢有顺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曾长时间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旧期刊。当别人关注当下尚且唯恐不及,他却愿意花这样的笨功夫去面对过去。但在大量阅读过刊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也了解中国文学的现状”[1]。这样的积存,帮助他找寻到自己的兴趣点,确立人生的方向,并为他以后的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觉的敏锐

在文学研究领域,很多人已经丧失了文学判断的能力,拿到一篇文章,面对一个作者,他可以进行史料的钩沉辑佚,也能做本事的索引与考据,但他无法谈论文学作品的优劣得失,无法判断所研究的是不是好的文艺作品,无法评论一部作品何以打动人心。这真是件遗憾的事情,也让人感到尴尬。

基于此,我常常惊诧胡传吉五觉的敏锐。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动态,面对众多人文期刊里或长或短的文章,她不是光用眼睛去看,而是眼耳鼻口手五觉齐上,仿佛动画里机警的布瑞斯塔,具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灵敏地捕捉到那些最值得期待的文字。她不仅做出甄别、提供文本,而且表达对文学的见解。她讲莫言,“语言到了莫言这里,总是有剑戟气、镰刀味,莫言号令天下的手法,既权谋又粗野。”()她讲“迟子建对人世的看法,仍然是温柔中带点倔强,她的期望,通常是得救,至少要留一点点温存。”(二0一0年八月,个案推介)她讲“语言艺术的仁爱与同情在哪里?”“就在‘看到’,每看到一寸阴暗,人类内心的疆域就会拓宽一尺。不闻不问,不说不写,有时候,就是变相的残酷。”(二0一0年一月,《他们有追问伦理的勇气》)我喜欢这种精准而直白的判词。

洞明与温柔

《中国文化思想录》中大量对文艺现象、作家作品的评价,像“王朔很会写书,老王是扮鬼扮马的人精”;“黄礼孩的诗,气质亮堂,富于想象”;“田耳的小说写得很机灵,善于谋篇布局,含沙射影、插科打诨的功力也不浅”(二00八年一月,《人生边上的颓废》、《个案推介》)于寥寥数言中品评一个作家,这种来自于传统文论的方式,体现出胡传吉的洞明。

当评论家能够一眼洞穿写作者的长与短之时,他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呢?是疾风暴雨、大肆砍伐,还是和风细雨、善意提醒,抑或隐而不表、顾左右而言他呢?胡传吉是真诚的,她充分肯定作者的努力与文本的优越,也不回避写作的瑕疵,不讳言问题的所在。可她又是温柔的,不苛责、多体谅。评邵丽短篇小说《人民政府爱人民》,她肯定作者的真诚和细节把握,但也指出情节上的失当,“别说一个老农民,就连一个衣着光鲜、穿着跟干部似的人,不经盘问就走进县政府去面见高层,恐怕也有些离奇。”面对这样的不妥,胡传吉并没有走向批判,而是“还是宁愿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我本不该怀疑的。”(二00七年十月,《个案推介》),评温亚军的《桃花落》时,她也指出“作者在为什么庄晓然会彻底走向钱这个问题上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原因是什么呢?“没有足够坚硬的身体细节去说明人在钱面前是如何陷入绝望的。”(二00七年四月,《怨恨是心灵的自我伤害》)大抵这样,胡传吉会直白地指出问题,但也不“唯我是从”。她或者尊重文本的多种可能性,或者探察写作失误的原因,或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正经与随意

《中国文化思想录》乃是刊发在报纸上的文章合集,这样的文章与学院派的研究不同,受众面很广,也更多元,文章就应该写得更好看才对得起读者、吸引得住读者。多年以前,梁启超引领的报章体,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胡传吉也很有报纸的文体意识。申霞艳经常慨叹胡传吉在报纸上的文体不仅仅把洞见说出来,而是充满灵动、诗意之美。

虽然为篇幅所囿,这本书的每篇文章都在4000字左右,依然能做到“八仙桌下打猴拳”的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到哪里是哪里。这种于随意处戛然而止的写法,尤其要集结成书,才能够见出文体自由的妙处。倘若每一篇都周周正正,反而不好看。我称这种写法为“既正经又随意。”

胡传吉的评论,文字背后作者的性情也很突出。恣意时则洋洋洒洒,逆意时则要言不烦,精神潇洒时字里行间充满神气,内心彷徨时文字也跟着恍恍惚惚。看她的评论,能感受她十几年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

这种跨时漫长的写作,我想当然地认为,对于作者本人也必然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可是阅读体验表明,胡传吉自2004年5月开始写作,就表现出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她属于一出场就成熟的写作者,譬如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乔峰。回头看,《中国文化思想录》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新世纪以来十几年文学和文化的现场,以及现场背后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与检视。

[1] 谢有顺 高旭:学术研究是一种自我觉悟的方式 ——谢有顺教授访谈,《当代文坛》,2018(2)。

《中国艺术报》2018年7月18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