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读后感100字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读后感100字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是一本由[美] C.D.里夫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读后感(一):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时年70岁的苏格拉底受到指控,罪名是不信神以及腐蚀年轻人的心灵。在经过了五百名陪审团的投票之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而记录下这次审判的核心文本,就是由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写成的《申辩篇》,以及作为其后续的《克里托篇》。 苏格拉底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70年,比柏拉图年长将近四十岁。苏格拉底本人没有任何文字传世,他本人流传至今的哲学观点都是由柏拉图整理、记录为文字的。《申辩篇》在柏拉图的众多对话录中篇幅较为短小,翻译成中文不过三十页左右。与以对话和问答形式展开的大多数柏拉图作品不同,在《申辩篇》中,除了少数几段苏格拉底与他的指控者之间的诘问之外,整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篇口若悬河的陈辞。除此之外,在大多数柏拉图对话录中,对话者的人数往往有限,比如苏格拉底和他的少数几位学生们;但是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所面对的是人数众多的陪审团,整个陈辞也因而带有公共性,而非发生在一般教学场合的私人对话。 《申辩篇》可以大约三个部分:第一大段是苏格拉底的辩护演说,在他完成了这段陈辞之后,五百人议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投票表决,以决定是否要判苏格拉底为有罪。接下来,听到了判决的苏格拉底进行了第二次陈述,随之而来的就是法庭的第二次有罪判决。在全篇的第三部分,苏格拉底做出了他的临别致词。 在《申辩篇》的最后,他用这句著名的箴言表达了自己不动摇的信念:“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只有哲学式的生活才是值得捍卫的,所以,即便他在下一刻慨然赴死,他的人生也要远远比活在浑浑噩噩之中的雅典民众更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不仅仅教导我们该如何活着,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死去。就好像《伊利亚特》中,选择了短暂却充满荣耀的一生,而非漫长却单调的一生的阿喀琉斯一样,这位已是一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人主动选择了自己的死亡。他是这样说的:“导致我被处死的并不是缺乏证据,而是因为我缺乏厚颜无耻和懦弱。因为我拒绝用讨你们喜欢的样子说话。…我也不认为自己在面临危险时必须放弃原则,我对我的申辩方式并不后悔。…先生们,逃避死亡并不困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 他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殉道者的使命,而他留给整个陪审团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你们去活,但是除了神以外,没有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 除此之外,千百年来,苏格拉底所面临的的选择在历史上也无数次被重演: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当他内心的最高原则与社会所推行的原则相违背时,他该何去何从?苏格拉底毅然站在了个人道德原则这边,而他的决断也给予了后人以激励。然而,苏格拉底的教诲有其危险之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两种原则,究竟孰轻孰重,选择者又该何去何从?个人良知何时能够成为反抗权威的理由,何时又会成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幌子?很少有人能够像苏格拉底一样坚定不移地把哲学式的生活当做最高评判标准,这时,我们也许很难仅凭内心的判断,就在两个同等重要的选项之间做出取舍。“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同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过一种真正经过审视的生活。这种审视很可能让你陷入迷茫的泥淖。 《克里托篇》讲述的是苏格拉底在监狱中等待行刑期间发生的事情。他的老朋友克里托前来看望他,并劝他越狱。苏格拉底断然拒绝了克里托的提议。 我们或许会以为苏格拉底给出的理由会是,他并不怕死,或者,他愿意为哲学奉献自己的生命,然而,这并不是苏格拉底在《克里托篇》中给出的论点。相反,苏格拉底开始大谈法律的重要性。他说,是城邦的法律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因此,我们有义务遵循法律。他甚至表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服从自己国家的法律。这样一番论述或许会让刚刚读完《申辩篇》的我们大跌眼镜。那个直言不讳、敢于反抗权威的苏格拉底去了哪里?我们该如何消除这两个苏格拉底之间的矛盾?这两个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对话录中记载的这个多个苏格拉底,他们的观点是自洽的吗?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反讽,换言之,我们很难知道苏格拉底在发表某些言论时在多大程度上是在吐露自己真正的观点,在多大程度上又只是把这些言论作为一种表演,一种因人施教的、具体内容根据听众而异的演讲,我们也很难知道他在说某些话时究竟是正经八百,还是充满调侃。克里托是苏格拉底的一位老朋友,但同时,他远远还不能算是一位哲学家,他只是受到了苏格拉底的吸引,但他自己并不具备哲学思辨的能力。很显然,对这样一个人说“你应该大胆地追求内心中的最高目标”或许反而会造成麻烦,因为正如前面所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苏格拉底这样,在经过仔细审视之后,对世事做出清晰明确的判断。所以苏格拉底才坚决告诉克里托违背法律是万万不可的,因为他不想给还没有能力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树立一个坏榜样。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或许有点像孔子,后者在面对三个不同的学生时可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三个不同的答案,同样的,前者也会根据对话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修辞和论说方式。这同样是苏格拉底的危险之处:他的调侃和反讽让他在瓦解对手的论点时所向披靡,但同时,就像那些他所拜访的政治家、诗人、工匠,以及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无数对话者一样,很少有人,能够在经历了苏格拉底式的诘问之后依然维持自我,坚持自身的观点。 苏格拉底“助产术”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但它过于锋锐,具有太强的破坏性,以至于苏格拉底早期对话大多以不确定、无解、和自相矛盾告终。他永远在破除固有看法和陈规,但是在“破”了之后,又很少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基石…也许最终,他人对苏格拉底的指控不无道理:他确实有着蛊惑人心的本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过上“经过检视的生活”,而这样一条求真的道路也许会异常孤独,荆棘丛生。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读后感(二):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时年70岁的苏格拉底受到指控,罪名是不信神以及腐蚀年轻人的心灵。在经过了五百名陪审团的投票之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而记录下这次审判的核心文本,就是由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写成的《申辩篇》,以及作为其后续的《克里托篇》。 苏格拉底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70年,比柏拉图年长将近四十岁。苏格拉底本人没有任何文字传世,他本人流传至今的哲学观点都是由柏拉图整理、记录为文字的。《申辩篇》在柏拉图的众多对话录中篇幅较为短小,翻译成中文不过三十页左右。与以对话和问答形式展开的大多数柏拉图作品不同,在《申辩篇》中,除了少数几段苏格拉底与他的指控者之间的诘问之外,整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篇口若悬河的陈辞。除此之外,在大多数柏拉图对话录中,对话者的人数往往有限,比如苏格拉底和他的少数几位学生们;但是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所面对的是人数众多的陪审团,整个陈辞也因而带有公共性,而非发生在一般教学场合的私人对话。 《申辩篇》可以大约三个部分:第一大段是苏格拉底的辩护演说,在他完成了这段陈辞之后,五百人议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投票表决,以决定是否要判苏格拉底为有罪。接下来,听到了判决的苏格拉底进行了第二次陈述,随之而来的就是法庭的第二次有罪判决。在全篇的第三部分,苏格拉底做出了他的临别致词。 在《申辩篇》的最后,他用这句著名的箴言表达了自己不动摇的信念:“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只有哲学式的生活才是值得捍卫的,所以,即便他在下一刻慨然赴死,他的人生也要远远比活在浑浑噩噩之中的雅典民众更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不仅仅教导我们该如何活着,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死去。就好像《伊利亚特》中,选择了短暂却充满荣耀的一生,而非漫长却单调的一生的阿喀琉斯一样,这位已是一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人主动选择了自己的死亡。他是这样说的:“导致我被处死的并不是缺乏证据,而是因为我缺乏厚颜无耻和懦弱。因为我拒绝用讨你们喜欢的样子说话。…我也不认为自己在面临危险时必须放弃原则,我对我的申辩方式并不后悔。…先生们,逃避死亡并不困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 他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殉道者的使命,而他留给整个陪审团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你们去活,但是除了神以外,没有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 除此之外,千百年来,苏格拉底所面临的的选择在历史上也无数次被重演: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当他内心的最高原则与社会所推行的原则相违背时,他该何去何从?苏格拉底毅然站在了个人道德原则这边,而他的决断也给予了后人以激励。然而,苏格拉底的教诲有其危险之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两种原则,究竟孰轻孰重,选择者又该何去何从?个人良知何时能够成为反抗权威的理由,何时又会成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幌子?很少有人能够像苏格拉底一样坚定不移地把哲学式的生活当做最高评判标准,这时,我们也许很难仅凭内心的判断,就在两个同等重要的选项之间做出取舍。“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同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过一种真正经过审视的生活。这种审视很可能让你陷入迷茫的泥淖。 《克里托篇》讲述的是苏格拉底在监狱中等待行刑期间发生的事情。他的老朋友克里托前来看望他,并劝他越狱。苏格拉底断然拒绝了克里托的提议。 我们或许会以为苏格拉底给出的理由会是,他并不怕死,或者,他愿意为哲学奉献自己的生命,然而,这并不是苏格拉底在《克里托篇》中给出的论点。相反,苏格拉底开始大谈法律的重要性。他说,是城邦的法律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因此,我们有义务遵循法律。他甚至表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服从自己国家的法律。这样一番论述或许会让刚刚读完《申辩篇》的我们大跌眼镜。那个直言不讳、敢于反抗权威的苏格拉底去了哪里?我们该如何消除这两个苏格拉底之间的矛盾?这两个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对话录中记载的这个多个苏格拉底,他们的观点是自洽的吗?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反讽,换言之,我们很难知道苏格拉底在发表某些言论时在多大程度上是在吐露自己真正的观点,在多大程度上又只是把这些言论作为一种表演,一种因人施教的、具体内容根据听众而异的演讲,我们也很难知道他在说某些话时究竟是正经八百,还是充满调侃。克里托是苏格拉底的一位老朋友,但同时,他远远还不能算是一位哲学家,他只是受到了苏格拉底的吸引,但他自己并不具备哲学思辨的能力。很显然,对这样一个人说“你应该大胆地追求内心中的最高目标”或许反而会造成麻烦,因为正如前面所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苏格拉底这样,在经过仔细审视之后,对世事做出清晰明确的判断。所以苏格拉底才坚决告诉克里托违背法律是万万不可的,因为他不想给还没有能力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树立一个坏榜样。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或许有点像孔子,后者在面对三个不同的学生时可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三个不同的答案,同样的,前者也会根据对话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修辞和论说方式。这同样是苏格拉底的危险之处:他的调侃和反讽让他在瓦解对手的论点时所向披靡,但同时,就像那些他所拜访的政治家、诗人、工匠,以及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无数对话者一样,很少有人,能够在经历了苏格拉底式的诘问之后依然维持自我,坚持自身的观点。 苏格拉底“助产术”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但它过于锋锐,具有太强的破坏性,以至于苏格拉底早期对话大多以不确定、无解、和自相矛盾告终。他永远在破除固有看法和陈规,但是在“破”了之后,又很少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基石…也许最终,他人对苏格拉底的指控不无道理:他确实有着蛊惑人心的本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过上“经过检视的生活”,而这样一条求真的道路也许会异常孤独,荆棘丛生。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读后感(三):里夫:《〈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读书笔记

序言

写作目的,一是对《申辩篇》给出细致解释,二是按照《申辩篇》中的样子理解苏格拉底本人。【1】对于第一个目的,里夫指出,“就像《新约》,《申辩篇》是一个更大整体(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在这种关系中看待它、理解它。”【1-2】对于第二个目的,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六个问题:诘问法问题、无知问题、美德问题、教育问题、政治学问题和反讽问题。【2】《申辩篇》提出所有问题,也提供了有益处理这些问题乃至解决的方法。【4】“诘问省察的目的在于劝勉人关心美德胜过财富或其他传统的善:只要能表明人们已然相信美德比其他那些事物更有价值,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即使事实上美德并非更有价值,诘问省察也能够替身人们的灵魂,使受到无尽省察之人,从自以为拥有关于美德的专门技艺-知识中解脱出来。诘问省察就是侍奉阿波罗,因为剥除了人们的自大,就带来阿波罗最为珍视的东西——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5】里夫指出,苏格拉底的诘问省察提炼出的是对话者的信念,这是被广泛接受的东西而非技术上或智力上超常的东西,因此是向所有人而非少数人发问,因此经过省察的生活适合所有人,因而苏格拉底的诘问从根本上讲是民主的。还指出苏格拉底否认教别人本性上并非反讽;大多数时候,苏格拉底的真意就在于他所说的字面意思中。【6】

第一部分

里夫指出,《申辩篇》的标准划分“遮蔽了一个需加以强调的更宏大的三分结构”。【13】即假苏格拉底、莫勒图斯的指控和真苏格拉底。【14】

【开场辞(17a1-18a6)】不足以确认是反讽。【17】“这并不意味着苏格拉底一味回避修辞学(不论何种意义上的修辞学),而是说他所使用的修辞学的基调在于真相、正义、理性的劝说,而非触动审判者们的情感以求得无罪。”【18】让非理性说服的修辞学从属于讲真话的修辞学。【18-20】开场辞中没有实质性反讽,也并非一开场就奠定了反讽的基调。【22】

【针对流行污蔑的辩护】苏将旧有的污蔑划分为两条相互独立的指控:(1)他是演讲术和自然科学的专家和教师;(2)他是以传授美德赚取收入的智者教师。【23】针对第一条指控,以不足二十行(19a8-d7)消解,阿里斯托芬《云》。【23】针对第二条指控,阿波罗的证明即凯勒丰求得的德尔斐神谕。【24】关键是区分关于最重要事物的真正知识和人的智慧【26】神谕只是在传达一个普遍的信息,真正的人的智慧就在于意识到,个人并不拥有关于最重要事物的真正知识,这种知识可能只属于神。【27】

【苏格拉底对科学和演讲术的否认】否认《云》中归之于自己的科学和法庭演讲术知识【29】三条相关文本:《斐多》中“自传”部分,色诺芬的《回忆录》以及《云》。【30】科学,《斐多》和《回忆录》中都表明自然科学的主题与苏无关,【31】《云》归于苏的许多具体的科学观点也并非阿里斯托芬根据对苏本人的了解所进行的任意创作,而是主要依据剧中角色(歪曲逻辑的教师)进行的剧本创作。【34】演讲术,《云》并未提供苏格拉底知道且传授法庭演讲策略的证据。【35】针对《云》建立在某种基础上的推测,里夫提出两个证据反对,一是《云》的早先版本很失败,观众们发现被描述为演讲家-科学家的苏格拉底并不可信;二是成功的讽刺建立在管仲可能错误的信念和偏见之上,而非事实。【36】

【苏格拉底使命的信仰源头】苏格拉底对神谕困惑,于是省察政治家、诗人和手艺人,这种驳斥遭致不虔敬的指责。苏把这种省察归于“依据神”,但三个问题:(1)即使按照他的最终理解,神谕也不是明确的、必然的命令;(2)神谕没提到诘问省察;(3)神谕没提到对伦理事务进行诘问省察。【43】可行的解释,一是苏格拉底听到神谕并严肃对待神谕时,苏格拉底已很虔敬并献身于阿波罗;二是为了辅助理解的反例最先找到有智慧名声的人,与他们讨论最多的主题是他相信自己并不只会而他人自认为有智慧;【44】三是省察起初可能会超出伦理学的范围,只有当他开始审视对话者错误的伦理预设,尤其这些预设可能是神谕引发困惑的解决方案时,他的省察才变成完全是伦理性的。【45】“依据神”?德尔斐神谕承诺并激起了苏格拉底的诘问使命。【47】

【德尔斐为何赞扬苏格拉底的智慧】神谕并非必须依赖某些证据才能做出预言;且求神谕的方式有二,一是献祭绵羊或山羊得到书写的答案,一是两个豆子获得抽签的答案,贫穷的凯勒丰可能以后一种方式求得,依赖抽签时的运气。【48-9】里夫指出,不确定德尔斐求谕如何进行,以及抽签求谕是否完全靠运气,以及凯勒丰是否确实使用了抽签,审慎的做法是试图发掘神谕有可能依赖什么对凯勒丰做出那种回复,假若确实有所依赖。【49】答案并不在于苏格拉底对科学、伦理学或辩证法的贡献,而是他不妄言宣称自己有智慧。【51】人的智慧就在于谦逊地把握到个人自身在智慧上的有限性。【53】

【人的智慧】人的智慧就在于或至少部分在于:当并不拥有关于美德的任何专门知识时,能意识到自己的缺乏;【56】诘问法的两方面:其它伦理观念是且被认为至多是关于美德的非专门知识,而不是专门知识;由于它们由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的命题衍推而来,它们本身为所有人内隐地相信。相应地,人的智慧也有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57】里夫指出,苏格拉底真正的发现是:在相信自己并不具有专门知识或智慧上,他是正确的;但神所说,即他是最智慧的人,也是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使他与其他所有人区分开、使他比其他人更智慧的只是“一小点”:他人自大地坚信拥有对美德的专门知识,而他知道他并不拥有这种知识。这“一小点”就是人的智慧……是这种谦逊或收缩的智慧。【58】

【专门知识】苏格拉底否认拥有关于美德的专门知识:(1)专门知识看起来像技艺-知识,或与技艺知识极其相似;(2)关于美德的专门知识能使某人将他人教导为有美德之人;(3)专门知识是解释性的;(4)如果有人错误地坚信他有关美德的专门知识,那么,无论他还拥有其他哪种智慧,他的智慧程度都比不上认识到并不拥有关于美德的专门知识的人;(5)有理由断定关于美德的专门知识是神,也许是唯有神才真正拥有的知识;(6)面对诘问法不能成功地为自己辩护之人,不具有关于美德的专门知识。【59-60】什么是技艺-知识?首先,它是解释性的。【61】第二,技艺是可传授的;第三,技艺不需要运气或机会。【62】专门知识的特征:绝对的确定性或不可错性。【67】

【非专门知识】非专门伦理知识的存在及其本质。里夫对人的智慧做出更恰当的表述:“只有意识到并不拥有解释性的、可传授的、不依赖运气的、作为诘问-证据的、确定性的美德知识,又确实拥有所有人拥有的那类知识,即能经受诘问的、非解释性的、不可传授的、依赖运气的、不具有确定性的知识时,某人才具有人的智慧。”【81】

【苏格拉底否认有知识】核心难题,即苏格拉底的无知悖论或“否认有知识”的悖论。在里夫看来,苏格拉底仅仅是在否认有关于美德的专门知识。【92】

【苏格拉底的伦理信仰】苏格拉底的使命完全以信仰为基础吗?里夫指出,苏格拉底关注德尔斐神谕的一般原因,他受在神谕中发现的诘问省察的允许引导的原因,完全不是信仰,而是基于诘问的伦理理由。【98】“苏格拉底的使命(而非诘问活动)开始于神谕,并由于神谕才持续下去。但实质上,他服从神谕的理由是基于诘问的伦理理由。苏格拉底是有信仰的人,但他不是克尔凯郭尔的亚伯拉罕。他是哲人而非信徒。”【106】

第二部分 驳斥美勒托

【新指控】美勒托的三个独立指控:(1)败坏青年;(2)不信本邦新的神;(3)信其他的daimonia kaina,里夫强调三者是不同的控告。【112】指控的性质:“苏格拉底是相信奇异的守护灵行为的无神论者。他对青年的毒害就在于把这些观念传递给青年。”【120】

【省察美勒托】一种论证版本提出苏格拉底并没有否认对他的真正指控。【121】里夫表示反对,并从三方面考察:美勒托草率地对待严肃之事(24c9-25c4);不负责任地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25c5-26b2);对他从来不感兴趣的事装出一副关切、焦虑的模样(26b2-28a1)【126】

1. 对他从来不感兴趣的事装出一副关切、焦虑的模样。苏格拉底的真实论证是:(1)美勒托认为,教青年尽量学好是最重要的事;(2)因此很清楚,他知道或者至少关心谁使青年变得更好;(3)如他所说,既然发现了苏格拉底毒害青年,美勒托将他告上法庭;(4)对于谁使青年变得更好,美勒托不作声。无话可说;(5)这足以表明,美勒托从未关心如何使青年变得更好【128】美勒托回应是法律、审判者、听众、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的成员,实际上除了毒害青年的苏格拉底,其他所有雅典人都教育青年使其变好。苏格拉底以驯马师和马匹对比教育者和青年,再度指出美勒托根本不关心青年。【131-2】

2. 不负责任地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苏格拉底的论证:(1)如果苏格拉底毒害了与他打交道的青年,他的做法要么是有意的要么是无意的;(2)所有人都想从打交道的人那里受益而非受害;(3)恶人使打交道的人受害,好人使打交道的人受益;(4)因而,如果人们毒害与自己打交道的人,使这些人变坏,就冒着被这些人伤害的危险;(5)苏格拉底知道(4)是真的;(6)因此,如果苏格拉底毒害他的青年追随者,他这样做时是无意的;(7)因此,美勒托的表述,即苏格拉底有意毒害青年,是错误的;(8)法律并不要求将无意中行恶之人戴上法庭,而是就其所犯错误的本性进行私下训导;(9)美勒托并未私下训导苏格拉底,而是将其告上法庭;(10)所以,美勒托不负责任地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132-3】

3. 美勒托草率地对待严肃之事。苏的论证:(1)苏格拉底毒害青年,他教青年人不相信任何神的存在;(2)苏格拉底毒害青年,他教青年人相信奇异的守护灵的行为;(3)任何人相信与马、竖笛或X有关的任何事,必定相信马、竖笛或X存在;(4)因此,相信守护灵的行为的人必定相信守护灵;(5)苏格拉底相信守护灵的行为,实际上,美勒托的指控就是苏格拉底相信它们;(6)因此,苏格拉底必然相信守护灵存在;(7)守护灵要么是神,要么是神的子嗣;(8)任何人相信马、驴或X的子嗣存在,必定相信马、驴或X存在;(9)因此,任何人相信神的子嗣存在,必定相信神存在;(10)因此,苏格拉底相信神存在;(11)所以,(1)和(2)相互矛盾;(12)所以,美勒托的graphē是自相矛盾的谜团,美勒托罪在草率地对待严肃之事。【134-5】

【动机】里夫反对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的说法,而认为在某种极重要的意义上,苏的使命非常民主。【143】在他看来,比起所知道的不那么民主的城邦,无论希腊的还是野蛮人的,苏格拉底不仅不反对民主制,而且更偏爱民主制的城邦,以及这个城邦独一无二的理智上的自由和言论自由。【145】里夫这个论断的证据支撑稍嫌薄弱。

第三部分 真苏格拉底

【阿波罗的卫士】阿波罗命令苏以一个原则为基础过哲学生活:(1)一个人的职位在哪里,不管这是自己选的,还是指挥官指派的,他都应该坚守在那里,面对着危险,不考虑死亡,也放弃其他考虑,决不让荣誉受到损害(28b6-10)【157-8】这个原则以另外三个原则和一个事实判断为基础:(2)然而我知道,做错事,诸如不服从比我更好的人或神,是坏的、可耻的(29b6-7)【159】(3)我总是害怕或躲避明知道坏的事,而非据我所知可能是好的事(28b8-10);(4)以不知为知,岂不是最可耻的无知吗?(29b1-2)【161】(5)[我们]对冥府中事物的认识并不充分(29b5),由此事实判断可得出(6)谁也不知道死是不是人的最大幸福。【162】

【服从法律】苏格拉底说如果法庭命令他停止哲学活动,他不会服从命令,这是否意味着他会不服从他相信具有法律依据的东西,是否与《克力同》中服从法律不一致?【165】对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论证了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必须服从更优者,法庭在伦理事务或智慧方面处于下位,应当只服从神的命令。【167-8】对第二个问题,里夫提出对说服或服从理论的另一种解释:破坏或被指控破坏法律的雅典公民,若受到传讯,要么说服法庭他没有做不义之事,要么遵守法庭判决并服从要求他遵守判决的法律。【171】在他看来,《克力同》中说服或服从理论对苏的要求是不越狱逃跑,《申辩篇》中对苏的要求并非无论如何都要服从法庭么命令,而是针对不服从的指控为自己辩护,失败后则必须接受法庭判决和判罚,绝没有表明苏格拉底不准备服从这种要求。【172-3】

【苏格拉底的使命】刺穿自负的消极省察是苏格拉底虔敬探查神谕的真意,积极使命是使雅典人有美德,按神的命令剥除同胞的自大。“这两个阶段的关联不在于二者目的相同,而在于一个事实,即第二阶段导致了将神谕理解为必须进行的第三阶段,并赋予第三阶段以信仰-伦理目的。”【175】苏反对第三阶段的诘问省察败坏青年【177】

【知识、美德和幸福】诘问是以关于美德的贞操信念为主要目标,经受住诘问省察的、关于美德的信念是美德的必要条件。【177】(1)美德与技艺-知识有关;(2)美德与幸福有关【178】美德是最高的政治技艺,并且(至少)是幸福的充要条件,【194】美德因其自身而被欲求,具有内在价值,但这似乎与部分文本冲突。【197】在里夫看来,美德即关于美德技艺-知识,而后者凭自身能产生幸福,也确实使得其他一切成为对我们而言真正的善和有益之物。【203】

【有意作恶和不可及的美德】美德等同于关于美德的技艺-知识,似乎既蕴含着有意(由于知道)作恶是不可能的,又蕴含了人类不可能拥有美德。【203】里夫认为,苏格拉底对应受谴责的无知的看法有助于理解不可及的美德;但他并不相信由于我们无法具有关于美德的技艺-知识就是恶的,而主张通过诘问省察避免有罪的无知,避免应受谴责的恶,继而尽人类的最大可能不断接近美德,能够获得人的智慧,由此才可以称为人的美德。因此,苏格拉底相信自己的诘问使命是对雅典的巨大福利。【211-2】

【伤害和受益】判处死刑会给审判者及指控者以及雅典人造成更大伤害。【213-9】

【苏格拉底的私人政治】苏格拉底与政治,里夫区分两种情况:(1)作为普通公民,苏格拉底对政治不感兴趣?(2)作为诘问式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政治不感兴趣?【221】里夫通过31c4-7的文本指出,审慎和daimonion不是在阻止他参与政治,而是在阻止他向大众和城邦整体揭示以诘问为基础带来的讯息——关心美德和灵魂。【222】之所以如此,“最佳的解释莫过于,从本质上看,诘问是一对一的事务。”【223】作为普通公民的苏格拉底并非对政治不感兴趣,而是履行自己的义务。【223-4】作为诘问式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似乎表明他对政治不感兴趣;但诘问省察是一种政治行为,甚至是唯一真正的政治活动形式,那么作为诘问式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本质上参与政治。里夫提出私人政治。【226-7】

【教育】后世学者常把苏格拉底描绘为伦理教师,苏格拉底本人却否认这种描述。【228】里夫指出,在否认教育时,苏格拉底否认的不是技艺-教育或其他尚未考察的、不规范的教育,而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传授、传递知识或信息。【230】

【替代性惩罚】苏格拉底面对的任务是,试图找到一种能满足两个条件的替代性惩罚:它必须是真正合法的惩罚;他相信这种惩罚对自己来说并非坏事。【244】他并未建议在公共会堂用餐,而是真心实意提出真正合法的惩罚,即三十迈纳的罚款。【248】

【真正的奥林匹克者】这一节考察了苏格拉底泰然赴死的论证。

结语

强调苏格拉底并非纯粹的反讽。苏格拉底的否认一方面以对诘问的信念为基础,另一方面以通常所理解的“教育”概念为基础。【26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