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锦集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锦集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一):《多年父子成兄弟》――平平淡淡才是真

读这本书大约有个把月时间。读的断断续续,像江南夏天的雨,时来时走,难以留痕。说起汪曾祺,汪老,是我现代作家中最为喜欢的一位。他和梁实秋一样,都是因为会“吃”且会“写吃”而被我得知。因为那些食物的鲜活和文字的温柔,让我对这位作家情有独钟,一味地寻找他的作品细细品尝。汪老称他写作和做菜是一样的,都是要花功夫,用心,从生活各处寻得经验的,这或许可以叫“做饭哲学”。

《多年》不仅仅讲的是汪老的父亲及家人亲属,更有他漫长的一生中遇到的一切留有印象和情感的人。无论是童年时光中重拥轻掠而过的人,还是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同学老师,亦或是他工作后遇到的同僚、朋友、戏友等等,他都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将这些或许不起眼或许无人记得或许几十年后将被遗忘或许早已离开人世的人物一一记录下来,让我们这些读者,让接下来一代又一代人可以通过这些白描式的笔法看到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情和景,爱与美。

尤其令我产生共鸣的是在西南联大那一段回忆与曾经看的电影《无问西东》的重叠,那一瞬间两处记忆的重合和惊讶让人欣喜无比,仿佛童年时无意种下的枇杷树,长大后突然发现它结出了果子,当然我的重叠没有具体的果实,却让我对于那句话再此深信不疑:“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最终会融入你骨血的一部分,成为你成长的养分。”当初那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或许是浮光掠影,但是在读到那一段真实的故事我却体会到那些散在四处的光慢慢的聚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再也无法忽略的灯火,记忆中的人生动起来,不再是冰冷冷的一张照片了。

汪老此人爱好广泛,本事也多。书法、绘画、戏曲、厨艺、写作等等都在《多年》中一一展示给读者。读《人间草木》时可以看到一个对于植物有着充分观察与研究的汪曾祺,而读《多年》就能看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完整的丰富的汪曾祺。这是一个难度更大却也有趣的过程,反思自我且将自己看到的自我用文字表现出来,又不像巴金的《忏悔录》那般深刻沉郁,而是东拼西凑,像在画一幅自画像一样,耳朵是招风耳还是顺风耳,鼻子是塌鼻子还是挺鼻梁,眼睛是圆圆杏仁眼还是细长丹凤眼,这一切都由汪老一支笔定夺,能将自己写的置身事外又亲切可感的也是一项本事。鲁迅的《孔乙己》之所以看的让人于心不忍、心生怜悯却又冷漠自持就是因为将故事的视角变成在咸亨酒店温酒的“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自然而然的就认为是我而不是“我”了,于是一切经过都仿佛深有所感、亲身经历,更添哀愁。

书中提到的大大小小的人物少说几十位,看书的过程中我是一边认识新人一边忘记旧人,狼狈不堪,因而对于汪老强大的记忆力实在佩服。不仅是人,连整个人的外貌、家庭、语言、动作、神态、生活经历甚至一生都可以纳入脑海,当然知道这也是在写作之前漫长的收集材料和准备过程中形成的,但是能够将记忆深处浅浅踏过几脚的人拉到眼前也是一大难题,不知道汪老是花了多少功夫和精力回忆这些故人。

尤其是时期,汪老可以说是遭遇了很多不公正的遭遇,他却仍然怡然自得,用他的话说叫“随遇而安”而非“随波逐流”。他不像很多伤痕文学作家将自己的惨痛经历看作人生的一块伤疤,他将这些仅仅当做一场比较坎坷波折清贫的经历。所以无论是读他童年时有趣富饶丰盛的生活,还是读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时物质文明有些缺乏、精神文明十分充足的日子,亦或是时期被打成“右派”上山下乡参与劳动,一身文字沦为汗水时的经历,再者过后逐渐恢复正轨越来越舒适的年岁,他内心的童真、温暖和好奇从未磨灭过,甚至在经历越来越多后慢慢沉定为一种温和的气质。曹文轩先生在序《水洗的文字――读汪曾祺》中提到过汪曾祺作品中的水的柔性与他笔下的人的柔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受戒》里的小英子、《大淖记事》里的巧云、《珠子灯》里的孙小姐都是柔美恬淡的女子,这一点读了汪老的作品都会有所感悟。

很是被汪老记忆里的家人、亲朋好友、陌生人、邻居等等吸引,每一个人都各有特色且风韵十足,要说最吸引我的是汪老的父亲。

这是一位有些传奇的人物,吹弹拉唱、琴棋书画、人情世故样样精通,用汪老的一句话总结就是“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尤其是他对人生那种豁达明朗,对于子孙教育的开明温情,都让人望其项背。这样一个人物,一生中获得了很多人难以到达的成就,却仍然保持着自省自谦自得其乐的态度,在那样的时代可谓难求。对于汪老生活的那个年代有种一种敬仰之心,读到汪老小时候被祖父教着练欧体、颜体、魏碑、王羲之,带着读唐诗宋词《论语》写八股文,眼前会浮现出那个时代的人物群像,穿着细软衣裳的孩子规规矩矩坐在高大的檀木书桌前拿着毛笔一笔一划的照着字帖上练字,旁边是坐在黑色的沉沉的木头椅拿着一本《庄子》在捧读的祖父,窗外是和煦的阳光与夹杂在风中不绝的细微人声,也是一大妙事。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二):他的文字是治疗浮躁的良方,民间文化的见证

最近读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现如今,人们使用中文的方式太可怕,恨不得一段话里三个感叹号,每一句都能撩动你的情绪,不是让你惊讶到掉下巴,就是煽情到落泪,每一篇都硬撑着要写出泣血成书的感觉。仿佛写作靠的不是墨水,而是泪水和血水。于是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激动的言辞,感伤的描述,最刺激的故事情节,无需合适的承转起合,只把那最抓眼球的放到眼前。

呼吸着这样浮躁的空气,阅读的能力也会退化,更不用说写作的能力。每天打开电脑,第一反应都是如何抓眼球,而不是认真地整理自己的内心与思考;每打下一个词,都觉得需要紧紧地抓住读者,这样才能引导着ta一路跟着自己走。

这样的心态,写情书或许合适,写文章,还是要换个思维——怎么描述更精确,哪个词用上去更形象,如何才能让句子更有灵气——而不是浮躁地盯着读者的反应。

汪曾祺的文字,便是疗愈现今这种浮躁心态的良方。

翻开书,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汪的那份不徐不疾,读他的描写,仿佛坐在画舫上,缓缓划过江面,四下的景色渐渐入眼。

江苏高邮水乡的温柔景色,淳朴小镇的世情百态,亭台楼阁、四时草木、鱼虫花鸟,无一不可入笔,无一不有情趣。

我记得香港的许子东教授曾经这样评论侯孝贤的《海上花》:你看得睡着了,醒过来再看,还是觉得好看。

汪的文字也是如此,你可能看着看着便魂游天外,但收回神,那些风物描写,依旧迷人。

今天我们读文章,总是恨不得每一段都能带来什么感悟,如有干货,就更好了。过生活也像做阅读理解,总希望随时能从一事一物中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总觉得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要增长经验、带来成长,若不如此,心里就空荡荡的,焦急、懊恼,觉得自己又浪费了时光。但汪的文字,却让我想起了文字的另一个功能,那就是感受。

他的文字总是淡淡地、细致地,不求任何感悟、理解,不去总结什么情绪,只是让你跟着他的笔——跟不上也不要紧——去仔仔细细地看,记得清楚的就一点一滴地绘出来,记不清楚地便一笔带过,而其中蕴含的,全是生趣。

《冬吴相对论》吴伯凡曾说:

汪给我们的,首先就是这样一种简单事物里的深刻乐趣。

汪生于1920年,是跨越新旧时代的人物。

我们看电影,如若一部影视,要还原一个时代,靠的其实是当时的媒介,比如想要表现中世纪的欧洲贵族社会,那么整部电影就应该用中世纪油画的质感,像《大鼻子情圣》。虽然中世纪的阳光和今天的阳光差别未必那么大,但如果按照现实的质感去拍摄,就会缺乏历史感,反倒让人不相信那是旧时光了。

汪的文章就像是一个旧中国的媒介,在他的笔下,我们从那些幽雅的文字里窥见了二十世纪上半阙的中国。

坐落在大坝边上的小镇,撑篙打鱼的船家,街上各式各样的店铺和各式各样的人,仕途中断、一生耿介的祖父,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父亲,两任继母,学堂里脾性各不相同的先生们......

这一切当然都是汪的个人经验,但它们组成了一幅关于旧时中国的风情画,而所谓文化,就体现在那些画卷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食一饭间。

相比于正经的大部头历史,文学里的历史,往往更贴近真相,更有真实的历史味道。毕竟,看多了二十四史,便以为历史上的人都活在波澜壮阔里,而忘了历史生活的最大组成,也不过是三餐一宿的日常。

而这日常,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汪的文字,价值不比任何历史学家小。

扫码关注一下呗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三):用文字书写生活

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一书,记录了作者从童年到青春,从中年到老年的一些人、一些事。

童年多以作者的家乡为背景,记录了家乡的老房子及老房子里的人或事。

开篇即自报家门,是江苏高邮的旧式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酒后喜大声背唐诗,八股文写的很好”,又是医治眼病的的医生。

而父亲在作者眼里则是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金石书画皆通”,从作者的文字中得知,父亲亲自为作者死去的母亲做冥衣,为孩子扎风筝,为孩子们拉胡琴伴奏,一个深情的丈夫和一个真心陪伴孩子的慈父的形象跃然纸上。

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却是在作者十七岁写初恋情书时,父亲竟然在一旁出主意,甚至在父亲的“熏陶”下,作者十几岁时就学了抽烟喝酒,抽烟时,父亲还总是先给作者点上火。这情景是父子?是兄弟?是伙计?是知交?都有吧!

这样的父子关系在当时那种父子君臣的年代也算是另类了,而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只怕是更象两个男人能坐下来随便聊聊的感觉,这种父子关系着实令人羡慕,这真的是应了“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了。

除了写人,还写了家里的老房子和老房子里的趣事。比如如果下连雨,“就有堂姐剪个纸人贴在墙上,一手拿簸箕,一手拿笤帚,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叫扫晴娘,第二天多少会放晴”,很有意思。

这不禁让人想到小时候也常常听到的一些个或神鬼或传说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每每这样一个常规性的故事开头,总是很吸引人,也总是很让人期待,又隐隐有些许的害怕,因为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头,总是给你讲述一个真实存在却又无法解释的故事,而这些小故事又让孩子们既想听又害怕。

还有在作者家的花园里据说住着一个晚上会出来的土地花神,一个长着白胡子的老头,这也让孩童时的作者害怕不已。

哈哈哈,只怕所有孩子心里大约都住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吧。在外国小朋友的心里这个白胡子老头应该就是圣诞老人了,而中国小朋友的心里应该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老头,这个形象按中国神话传说来看就应该是土地爷的形象了。

不管是中国的白胡子老头还是外国的白胡子老头,反正这个白胡子老头在全世界的孩子心里都很神秘,又很让人期待。

作者在写他的童年、他住过的老屋,写家乡的小巷,写家乡的河堤,写家乡的人或事,顺着作者的笔尖,也让读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记忆中的老屋、记忆中的老故事,很有带入感。

作者写身边的人,写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故事,同时作者告诉你,这些人也都成为了作者笔下小说中的人物。如由祖母会剪花样子,写入小说《受戒》中赵大娘会剪花样子;由为避乱家人住在乡下的一个小庙,写入《受戒》所写的菩提庵;《受戒》里石桥的原型是父亲的一个画友铁桥;而守寡后行为古怪的二伯母,则成为《珠子灯》的孙小姐的原型。

这些生活中的人或事,都被作者写入了自己的小说中,有形象上的实,也有故事上的虚。

一方水士养一方人,这个水土有真正的“水土”,如作者说“沿河种了一排很大的柳树,柳树远看如烟,有风则起伏如浪,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可以这样说,这排柳树教会我怎样使用语言”。而基于这种实际的水土之中的人情、文化、传统的“水土”则会让人浸淫其中而不自知。

都说汪曾褀的文字与沈从文一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也正是因为地域性也才让他们的文字有自己的特征。

作者的青春时期多记录了作者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的人和事。

写同学,有对航空情有独钟却与航空情深缘浅的大活宝;有每逢空袭不跑警报而淡定利用学校锅炉煮莲子羹的甜食喜好者;也有因为怀表坏了,却自己利用一根筷子和石灰在墙上制作一个简易钟表,名曰“日规”的奇才。

这一个个或闹、或怪、或奇的学生,让我们看到了西南联大不一样的校园生活,也看到了西南联大学生们不一样的才情,同时也看到了“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而学校里的老师则一个个都是响当当如雷贯耳的人物,如沈从文、闻一多、金岳霖、吴雨僧等。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看见了宁愿给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的沈从文;看到了因为专心治学,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而获“何妨一下楼主人”戏称的闻一多;看到了因为抓住一个跳蚤而甚为得意的金岳霖;看到了亲自为听课女学生搬椅子的吴雨僧。

这些先贤在作者的笔下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但也正是这些安心做学问的人,才真正是“乱世中的砥柱,浊世中的清流”。

书中说道:曾有美国人问一个曾在联大任教的作家,“西南联大八年,条件设备那么差,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么多的人才”(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理念氛围之下,昆明的学生们才接受到了民主思想、学术自由的观念,这也为当时的昆明留下了一种气质、一种精神。

书中还记录了时期的一些人和事,对于这段岁月,作者则用了“随遇而安”一词,这既有乐观豁达的精神,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智慧,但这种“安”里也有思考,于是作者写道: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

整本书读下来,觉得颇有古意,这份古意来自于作者的文字,一方面是作者描写的老宅、小巷、鲜货行、小作坊这些本就是作者小时候的事,作者用安静沉稳的文字,描写了这些岁月深处的故事;另一方面这与作者自小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而这也是现在的作家绝对没有的,因为这种古意是浸漫在骨子里的一种气质。

由这本书我们认识了书中那么多的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了汪曾祺这样一位从江西高邮老宅走出来的老人,他用他的笔记录了自己的风雨一生,通过他的记录,我们也看到中国近乎百年的沧桑历史,感谢这位老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