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一):万变不离宗,讲的就是做人的道理

我很庆幸也很遗憾,直到现在我才能遇上这本书,仔细的品味这书中的妙哉。我极为喜欢作者自己的"三此主义"信条(此时、此地、此身),这对于现在的许多人都极为实用。 书中作者对时代、国家、个人,依依进行了分析,国家富强,中国人才能站的更稳,反过来想:我们不断的努力,国家才能富强。也因此,我们更应该不断的朝着自己定的目标前进,知行合一。这其中还有提到对体育的认识,这和我看到的另一本书《青年的十二封信》类似,所以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有所重视。身体素质提升上来,对待人和事物的方式方法与感情都是不同的,作者也说过他从未看见一个脾气不好的人是没有生病的。有空的话楼下花园或周边附近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我还想针对作者谈到的羞恶之心想来谈谈,在当今的社会,是非对错,大多是以各种理念、喜恶以及社会的价值观来进行分辨。我曾看到过一个韩剧,他讲的是:有个孩子他和别的同学一起欺负另一个孩子,被大家都知道了,然后她受到了排挤,但因为老师的原因她又受到了欢迎,这个故事孰是孰非?她欺负了别人,而别人也开始欺负她,她受到了惩罚,但她该不该原谅?首先她应该自我检讨一番,自己到底错在何处,她的羞恶之心大抵也被激发了出来。知耻,便勇,知道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也有了分别。但这一切的关联无非在自己、在他人。 面对事情有各种解决方法,但情绪确实不可辨别的,有的人是用感情,有的人是用理智。这里引用书中一句话:"世间事物最不容易知道的是你自己。"人无完人,一件事情发生后最应该的就是让自己隔离出去,用第三人身份来看待这个问题,用这个方式来看待自己。这样方可冷静沉着的处理事情,不至于给人以仓促惊慌之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朋友是什么样子,可以反映出你是什么样子。朋友是可以互补的,也是可以同时变坏的,所以要交益友。能给你带来欢乐的同时,在做事玩闹间教会你许多不知名的事物。良师益友,不过如此。 这里我还想说一下关于作者谈到的性爱问题,男女之间本应该是到年龄才方可入房。但如今社会,懂的时候太早,也变更快的进入了恋情,无论身体成熟与否总有人想去尝试这果。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有未来孩子的健康,要早早的做好打算,自己的身体自己要照顾好为上,不要一味贪婪于床笫之事,做好自己该做的,这时候精神也充足,拼一场少年的勇,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谈也不迟。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的透彻。但给我的感悟有很多,让我的思维也更清晰,也因此我十分推荐阅读这本书籍,希望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二):让青年人受益一生的处世哲学

谈修养,从来不过时。英国作家罗斯金曾说:“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一谈起修养,往往让人们想起日常中的谈吐举止、待人接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修养一词有宽窄两义: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可以说,修养,一个人“修为”和“素养”的融合。

《谈修养》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写给文艺青年的修身指南,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在朱光潜的众多著作中,《谈修养》一书几乎很少为研究者所关注。这本书收录朱光潜1940至1942年间所写的二十篇文章,内容从心理志向到性爱婚姻,从读书学问到体育消遣,从英雄崇拜到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几乎无所不谈。朱光潜自承这些主题各异的文章“万变不离其宗,谈来谈去,都归结到做人的道理”。事实上,这些谈修养论做人的文章不仅与朱光潜的美学构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理解这些文章,也就无法理解其美学构建的问题意识。

《谈修养》始终立足于现实情境,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考虑社会诸多现象,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朱光潜是这样说的:“我大体上喜欢冷静、沉着、文中、刚毅,一出世精神做人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我的思想就抱着这个中心旋转,我不另找玄学或形而上学的基础。我信赖我四十余年的积蓄,不向社会铸造者举债。”由此形成了清晰简明的文体特色。

《谈修养》不仅是朱光潜对青年的谆谆教导和劝诫,更是师长写给学生的一封信。书中并未将休养单独拿出来“谈”,却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修养的重要性。朱光潜写这本书颇像在替人医病。比如书中最醒目的三篇题为《谈处群》的文章:第一篇谈“我们不善处群的病症”,第二篇谈“我们不善处群的原因”,第三篇谈“处群的训练”、文章开篇便宣称“我们民族性的优点很多,只是不善处群”,其病症有三:一是社会组织力薄弱,二是社会德操的堕落,三是社会制裁力不强。

在对中国人不善处群的原因分析中,朱光潜指出中国虽然具备种族语言、文化传统、学术宗教政治乃至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共同性基础,却又并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症结便在于人人自顾其私:“大家都只为个人打计算,全不替国家民族着想。我们忙着贪图个人生活的安定和舒适,不下功夫培养造福社会的能力,不能把自己所应该做的事做好,一味苟且敷衍,甚至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去求个人安富尊荣,钻营、欺诈、贪污,无所不至,这样一来,把社会弄得日渐腐败,国家弄得日渐贫弱。这是一条不能再走的死路,我已一再警告过。我们必须痛改前非,把一切自私的动机痛痛快快地斩除干净,好好地在国家民族的大前提上做功夫。”先问病症,指出了社会组织力、社会德操和社会制裁力薄弱这三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再指出病因,有历史环境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教育修养的欠缺。最后对症下药,从教育和政治两方面给出中肯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其言辞恳切,情感笃诚,语言凝练,不偏袒也不偏激。

掩卷深思,我们不禁要问:修养究竟是什么?是“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是以“三此主义”立志、培养奋斗精神、把握个人与社群国族间的互动,是谈心性、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乃至价值意识、美感教育。虽然《谈修养》是半个世纪前的著作,但朱光潜先生的思想力透纸背,对当代的青年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为纪念朱光潜诞辰120周年全新修订打造的精装插图典藏版,用哲理插图与文章相呼应,生动形象,引人深思。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每个人是他自己的造化主,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三):让青年人受益一生的处世哲学

谈修养,从来不过时。英国作家罗斯金曾说:“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一谈起修养,往往让人们想起日常中的谈吐举止、待人接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修养一词有宽窄两义: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可以说,修养,一个人“修为”和“素养”的融合。

《谈修养》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写给文艺青年的修身指南,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在朱光潜的众多著作中,《谈修养》一书几乎很少为研究者所关注。这本书收录朱光潜1940至1942年间所写的二十篇文章,内容从心理志向到性爱婚姻,从读书学问到体育消遣,从英雄崇拜到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几乎无所不谈。朱光潜自承这些主题各异的文章“万变不离其宗,谈来谈去,都归结到做人的道理”。事实上,这些谈修养论做人的文章不仅与朱光潜的美学构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理解这些文章,也就无法理解其美学构建的问题意识。

《谈修养》始终立足于现实情境,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考虑社会诸多现象,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朱光潜是这样说的:“我大体上喜欢冷静、沉着、文中、刚毅,一出世精神做人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我的思想就抱着这个中心旋转,我不另找玄学或形而上学的基础。我信赖我四十余年的积蓄,不向社会铸造者举债。”由此形成了清晰简明的文体特色。

《谈修养》不仅是朱光潜对青年的谆谆教导和劝诫,更是师长写给学生的一封信。书中并未将休养单独拿出来“谈”,却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修养的重要性。朱光潜写这本书颇像在替人医病。比如书中最醒目的三篇题为《谈处群》的文章:第一篇谈“我们不善处群的病症”,第二篇谈“我们不善处群的原因”,第三篇谈“处群的训练”、文章开篇便宣称“我们民族性的优点很多,只是不善处群”,其病症有三:一是社会组织力薄弱,二是社会德操的堕落,三是社会制裁力不强。

在对中国人不善处群的原因分析中,朱光潜指出中国虽然具备种族语言、文化传统、学术宗教政治乃至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共同性基础,却又并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症结便在于人人自顾其私:“大家都只为个人打计算,全不替国家民族着想。我们忙着贪图个人生活的安定和舒适,不下功夫培养造福社会的能力,不能把自己所应该做的事做好,一味苟且敷衍,甚至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去求个人安富尊荣,钻营、欺诈、贪污,无所不至,这样一来,把社会弄得日渐腐败,国家弄得日渐贫弱。这是一条不能再走的死路,我已一再警告过。我们必须痛改前非,把一切自私的动机痛痛快快地斩除干净,好好地在国家民族的大前提上做功夫。”先问病症,指出了社会组织力、社会德操和社会制裁力薄弱这三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再指出病因,有历史环境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教育修养的欠缺。最后对症下药,从教育和政治两方面给出中肯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其言辞恳切,情感笃诚,语言凝练,不偏袒也不偏激。

掩卷深思,我们不禁要问:修养究竟是什么?是“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是以“三此主义”立志、培养奋斗精神、把握个人与社群国族间的互动,是谈心性、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乃至价值意识、美感教育。虽然《谈修养》是半个世纪前的著作,但朱光潜先生的思想力透纸背,对当代的青年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为纪念朱光潜诞辰120周年全新修订打造的精装插图典藏版,用哲理插图与文章相呼应,生动形象,引人深思。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每个人是他自己的造化主,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读后感(四):美学大师笔下之“美的”生活

一直以来,个人以为,如果读书做学问,最好莫过于到民国那段大师云集的时代去。现如今,虽能享受网络共享之便利而能较为方便地听到许多的优秀课程,但遗憾的是不能亲听民国的大师课。那么,最好的弥补方式就是读大师的书了。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著名的美学大师、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也可能同为桐城人,于是对先生又加倍觉得亲切,早些年就读过他的《谈美书简》以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但对先生有更多感性认识,则是在刘邦媛先生所著的《巨流河》中读到的血肉丰满、叫人感动的至诚至性的朱光潜教授。 而今又一次读到先生的作品,感觉是听一位更亲切可感的长辈在与你促膝而谈。而这《谈修养》,毋宁说是谈修养,不如更直接地说先生是在谈生活,谈一种年轻人应当持有的生活。

美学大师谈生活——生活如何可以是更“美的”,它是风花雪月的浪漫吗?

可巧的是,先生却掷地有声地说自己是“极现实主义”,要求年青人也得“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谈立志》);“我大体上欢喜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自序》)

这后一段话即可以理解为先生在本书中要传达的核心理念—— 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

这是一个先生给青年修身的一个总纲领。在此精神之下,先生如一位敦厚温和的长者,怀抱为国家为民族寻找光明大道而塑造理想青年一代的理想,与青年来了一场场地促膝谈心:谈立志、谈道路选择、谈个人与社会本们的伦理观、谈处群、谈恻隐之心、谈羞恶之心、谈冷静、谈冷静、谈学问、谈读书、谈英雄崇拜、谈交友、谈性爱问题、谈恋爱与结婚、谈休息、谈消遣、谈价值意识、谈美感教育。

看似杂,实则细而有章法,从学习到生活,从理想到现实,从读书做学问到交友恋爱婚姻,从宏观抽象的价值观到微观具体的休息消遣……我以为,先生在选题时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它涵盖了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物质的到精神的,简直是事无巨细地生活及生命的指导用书!另一方面,虽然它紧密结合时代,却又成功地超越了时代,可以作为任何一个时代青年成长的指导书。

这样一本细致入微的帮助青年提高自身修养的指南式书籍,很难用三言两语来概括其精要,如果说硬要化繁为简地说一说,我想大概是:愈是简单的东西,愈是接近真理。书中所谈及的内容,无一不是简单易于理解,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如:

“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朝抵抗力最大的瞳,是人的特点。人在能尽量发挥这特点时,就足见出他有富余的生活力”;

青年人之所以心理不健康,原因无非是“没有自信,缺乏勇气,不 肯努力”;

交友上应牢记“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的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

…………

浮躁的人世里,读读这样的长者的诚恳的教导吧,读到内心里去,它一定会滋养生命,滋润灵魂的。然后,让它们慢慢浸润你,成为你的一部分,这时候,它就叫做你的修养了吧。

《谈修养(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五):朱光潜,唯修养可拨开一切云雾

只为优质阅读的磨铁图书为纪念朱光潜诞辰120周年新出版了一套朱光潜典藏文集,近日读了其中的《谈修养》,感受颇多。

书腰封上介绍此书是“生活美学家朱光潜写给文艺青年的修身指南”。但读罢方知,大师就是大师。何止青年,捧书在手,犹如与相识多年的老知己在一起小酌长谈,更如坐在自家的火炉边听取敦厚豁达的父辈现身说法。

此书作于上世纪40年代,但朱光潜先生客观、冷静、入木三分针砭当时的青年、社会病态心理等现象,在当下依然盛行,比如现代人的“压迫、寂寞、空虚”的感觉,”情操驳杂、生活干枯、心灵无寄托“,比如教育学术方面“灌输多于启发,浅尝多于深入,模仿多于创造,揣摩多于效忠”。而朱先生提出的诸多见解建议,在新时代下仍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精通多国语言,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美学的第一人。我对朱先生的崇敬是大师翻译了黑格尔《美学》,依稀记得当年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套书的场景——神圣的不敢触碰,应该是从那一刻我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顺便说一下,清康熙、雍正年间,山西阳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属全国三大文化名城,木一有幸出生其一。

《谈修养》这本书中的文章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清新自然、有理有据、如话家常。字里行间中,你可以感受到朱先生的宽容大气,理性客观。无论谈哪个问题,基本上围绕“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三段式的论述,这自然有朱先生深厚哲学功底的体现,也有娓娓道来的东方智慧。

正如他在自序中介绍的自己:我大体上欢喜冷静、沉着、稳重、刚毅、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尊崇理性和意志,却不菲薄情感和想像。

有人对朱光潜先生的一生总结如下:

一是自我解剖,不断批判。不断地批判自己,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问题,堪称学者的楷模。

二是寻求真理、学风端正。提倡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晚年的《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就是他治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是“三此主义”,忘我精神。“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回到《谈修养》这本书,共收集了个19个论题:

1.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2.谈立志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4.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5.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6.谈处群(上)——我们不善处群病征

谈处群(中)——我们不善处群病因

谈处群(下)——处群的训练

7.谈恻隐之心

8.谈羞耻之心

9.谈冷静

10.谈学问

11.谈读书

12.谈英雄崇拜

13.谈交友

14.谈性爱问题

15.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16.谈休息

17.谈消遣

18.谈体育

19.谈价值观念

20.谈美感教育

这20个论题大致可以为分三类。

1到4是论述“价值意识”的,解决“求真”的问题,如同朱先生介绍他在英国读书时他的教师的一句话“大学教育在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其实岂是大学教育,我们一生都应有“正确的价值意识”。

5到18是论述人与他人及社会相处,解决“求善”的问题。其中4到7多以西方的伦理观由外而内的“向心的”入手。而8到17是以中国的伦理观由内而外的“离心的”入手。这只是我浅薄的区分,其实每篇论述都是中西兼有,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的。

19和20是论述人生目的,解决“求美”的问题。美,是一生的修行。爱美是人的天性,是人的高贵处。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放弃人类最珍贵的清醒的理性,降落到猪豚一般随人饲养,随人宰割。”放弃人类最珍贵的追求美的天性,人也会降落到猪豚一般。

但是“幸福的世界里绝没有愚蠢者、怯懦者和懒惰者的地位”。“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这条不愿意放弃的路必然是“抵抗力最大的路”。“物质永远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而人之所以为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可以”不是“一定”,所以要看你的选择。

朱先生自谦他的书“像一朵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其实已为我们拨开了一切云雾,呈现出一片灿烂的光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