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读后感锦集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读后感锦集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是一本由陈歆磊 / 史颖波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读后感(一):新兴企业光芒背后的裂痕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有其领军人物,如小米、乐视、共享单车……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无限的机遇与可能,让我们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自己的财富,可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普通人不可察觉的破绽呢?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以独角兽比喻当今社会如日中天的新兴业态,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分析光芒背后的危机,是本写给想要创业朋友们的实用教科书。 本书文风简练,直达主题,抛开群众对新行业的追捧,以真实的案例,冷静的分析各个行业的运营理念和策略,仔细探讨利弊,发现问题并给予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与其替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当老板。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零基础的情况下会选择寻找当前最具潜力的企业当做榜样。《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能够帮助社会经验尚浅的年轻人从更深层次刨析,为年轻人提供了一定的判断标准。 众多企业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网红经济了,也是看似成本最低的行业,随着自媒体的爆炸式增长,群众捧红了很多网络达人,统称“网红”。网红经济主要靠流量,众多博主开始绞尽脑汁吸引群众注意力,为此不惜成为标题党,甚至利用群众的猎奇的心理制造假新闻。 当然也有很多正能量的网红,主要以原创作为立身之本,代表人物就是中戏导演系毕业生――papi酱。她号称自己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她利用身边的小事制作原创视频。能够抓住群众关心的焦点,所有的小视频都有趣而有深度。 主打内容的博主有着稳定的粉丝,只要保证内容高质量就会留住粉丝,还会吸引新人关注,这样的网红才能获得长久的利益。针对网红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书中也给出了原因及办法,提高全民素质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可这却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就需要一些技术手段的帮助,比如大数据的检索。 不得不承认现在年轻人面前机遇很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年轻人有想法,肯实践,这个时代终究还是要靠年轻人来改变。新兴行业的破绽被发现自然也能被修补,我认为对未来还是应该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毕竟未来的事情要靠此刻的努力,预言毕竟不是现实。 无论独角兽公司最终的走向是哪里,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也都会给未来的年轻人留下经验。所以,年轻人,不要怕,去成为下一个独角兽吧。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读后感(二):寻找破绽,方能在风口上砥砺前行

一.寻找破绽不是为了给企业揭丑,因为再伟大的企业也会有破绽 包容不等于纵容,寻找破绽也不等于鸡蛋里挑骨头,发现破绽的过程也是企业避免衰败的过程,想要成为长青的企业,就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战略,不断的发现战略中的破绽,不断的修复它,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寻找别人的破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找到之后说出来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质疑,更要面对时间的考验,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通过这本书《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企业家们可以很好的反思自己的破绽在哪里,如履薄冰、兢兢业业、战战兢兢的精神,会比激情澎湃对社会对企业对自身更有益处。 二.用数据说话,最危险的泡沫往往是最光鲜的。 作者一:陈歆磊(男),清华大学毕业,明尼苏达大学商学院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院长,曾任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及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尚德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 作者二:史颖波(女),现任长江商学院品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福布斯》中文版创始编辑之一,曾效力于《财富》中文版和FT中文网。 两位作者资深的学历背景、教学经验,为我们阐述了小米等风头正劲的独角兽公司和新零售、共享单车、网红、社交媒体等新兴业态的的运营和战略,分别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梳理。

由财务数据为起点出发,对企业所处的生态链,以及行业背景进行外部环境的优劣势分析,并深度剖析了企业自身存在的竞争优势和破绽,从产业的上游到下游,深挖出许多可贵的商业资料。此外,作者因其深厚的中外学术实践功底,对比了中外的独角兽和新兴业态,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可比的进行学习和思考。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商学院学习与研究的案例合集。 三.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独角兽公司和新兴业态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工业时代企业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并据此成为巨头,而在互联网时代,高新科技公司将追求的目标从供给侧(生产效率)转移到了需求侧(网络效应)。 过去政府对抗垄断企业的做法是将其拆分使之成为小公司,但是在网络效应面前这种做法,将变得无效。 早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靠商业模式起家的,比如搜索社交游戏和团购,靠一个模式就能圈一笔钱。 而今,仅靠商业模式已经没有前途,重要的是产品和技术,在这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然而飞起来之后,如何避免因“破绽”而重重的摔下,仅有商业模式很可能分分钟被别人吃掉,而进行冒险扩张的话,财务表现肯定不那么华丽。

寻找破绽变得格外有意义,寻找破绽并修复它,才能在下一个风口浪尖继续前行。如何寻找到破绽,这本书《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为企业家们及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读后感(三):是破绽还是破局?

是破绽还是破局?

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在中国互联网的浪潮中,商业热点现象的不断发生,我们是见证者,也或许是间接的参与者。对于一系列的商业现象我们作为普通人很难够直接的参与其中,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书籍去做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就像这本陈歆磊、史颖波所著的《破绽:风口上对的独角兽》一书,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新兴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有可能一夜之间被颠覆。很多势头很猛的公司,诸如:小米、共享单车、乐视、新零售等在风口翩翩起舞之时,那些潜伏的破绽或许会在不经意间暴露。

但暴露出来的问题究竟是破绽?还是破局?如何避免跌入陷阱?又该如何破解困局呢?在这本《破绽:风口上对的独角兽》一书中很好的向我们讲述了该问题。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中作为普通人的一员我们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破绽:风口上对的独角兽》该书总共分为八个章节,从第一章小米:制造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一直到第八章独角兽的未来,本书从商业的本质和以事实为依据做了专业的分析,独角兽作为近些年来众人所关注的一个新现象,本书着重讨论了小米、乐视、网红,这本商业书籍横跨了当下几年最炙手可热的几个行业。

而陈歆磊、史颖波两位在商海浮沉中总能以针见血的发现其商业模式存在的破绽,这足以说明其的专业性和独具慧眼。技术和科技在不停的进步,两位作者通过自身理性的思考、尖锐的分析、独具一格的阐述方式让读者阅读起来获益匪浅。

“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短短的数年,人们的生活就深受互联网的影响,而在今后的生活里垄断将会成为一种必然,而其一般就会存在着一些破绽,当处于风口浪尖之时,破绽即是破局的开始。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当行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一股颠覆性的力量时,人们一般会逐本求末。

所以商业模式在不停的变换,互联网所带来的变革、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都是大时代的产物。“这本书能让未来的年轻企业家时刻反思我的破绽在哪里,未来可能会让我毁灭的破绽究竟是什么。我们相信,他们如履薄冰的心境远比激情澎湃对社会、对企业、对自身更有益处。”

究竟是破绽?还是破局的开始?是跌入陷阱?还是破解困局?站在市场的风口上,经过洗礼和磨练一切终将现出最真实的模样。

《破绽:风口上的独角兽》读后感(四):撇去繁华表象的泡沫,探寻独角兽公司的未来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阿喀琉斯的英雄,他出生之后,母亲从命运女神处得知他将会战死,于是就把他浸泡在冥河中,使他全身刀枪不入。

但是因为母亲是倒提着他的脚踝,把他浸入冥河的,所以脚踝就成了阿喀琉斯身上唯一的弱点。

阿喀琉斯长大后,英勇善战,在战场上几乎可以说是百战百胜。

但这样一位诸神难侵的英雄,最后却因为被太阳神阿波罗射中了脚踝而死去了。

所以现在的人们,还常常会用“阿喀琉斯的脚踝”,来比喻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会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而今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令创业者们收获了财富与名望,造就了一大批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估值却超过了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但是,光鲜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数不清的危险,运营得再好的企业,也会有自己的弱点或者破绽。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而一旦风口过去,那些没有翅膀的猪,就会掉下来摔死。

只要有弱点,就会有破绽;而有破绽,就会在残酷的斗争中,输掉一切。

2010年4月,小米工作室在北京成立,并入驻了银谷大厦,这也就是日后为我们所熟知的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

2011年8月16日,第一款小米手机发布,凭借着较高的配置和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而小米采用的在网上进行饥饿营销的方式,既省去了中间商和线下店铺租赁的成本,又引起了广大客户的热议,使客户觉得小米供不应求,无形中帮小米打响了知名度。

小米1代在预售阶段,就预订了30万台。正式面世后,3个小时内,10万台库存手机便宣告售罄。

这一巨大成功,使小米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一举拿下了“国产神机”的称号。

凭借着这一系列优势,小米迅速发展起来。

除了不断推出新款手机外,还陆续推出了小米体重秤、小米插线板,又进入了路由器、平板电脑等领域,实现多领域扩张。

2013年8月23日,小米已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100亿美元。

这意味着小米已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阿里、腾讯、百度。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小米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但它仍有不足之处。

小米的生态链是它在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卖点,但是与苹果的生态链不同,苹果生态链内的产品相互关联,小米的产品之间则没有关联性。

小米生态链上的产品以小家电为主,所在行业本身就已经是一片红海,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也低。

并且,用得起智能家居的人,基本上为有钱人,而有钱人大多会选择更贵的苹果,较少考虑小米。

此外,小米手机现在用的还是骁龙处理器。

我们都知道,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没有自己的处理器,国产手机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不但要花钱购买骁龙处理器,还要向高通缴纳昂贵的专利费。

因此,小米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家制造企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命脉被掌握在人家手里,又失去了价格优势,小米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呢?

首先,小米如果确实想要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就得放弃把手机当成唯一的核心和终端的想法。

未来智能家居的拓扑结构很可能是去中心化的。

也就是说,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智能的,并不是非得依靠手机,才能实现对这些产品的控制。

事实上,在未来,手机的功能很可能会被弱化,我们可以依靠手环、手表、戒指、项链等各种物品,来控制智能家居。

小米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对APP的开发,APP才是控制各种智能家居的关键。

其次,小米需要正确认识自身与其他科技巨头间的差距。

国外的苹果、三星、谷歌等公司,都对智能家居市场虎视眈眈,也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小米千万别想着只靠一部手机就能把竞争对手都干掉。

最后,关于云服务和人工智能。

小米公司的智能家居价廉物美,物联网技术也基本成熟,但是这些机器能达到的智能程度,取决于输入的数据,也就是所谓的云服务和人工智能。

而想要发展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

通用电气和西门子都是用亚马逊的云服务来运行自己的平台的,博世则投资建设了自己的平台,以追求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灵活性。

目前为止,博世每年存储的数据已经超过了10万TB(太字节),有超过一本的电子产品门类能够联网。

如果小米在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的建设上不够成熟,那么它的物联网就只能停留在“物”而非“联”上。

共享单车,指的是企业在校园、地铁站、公交站、居民区等公共区域,为市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共享单车,以方便市民出行的一种服务。

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

2007年,在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被引进国内。

但当时的单车以有桩单车为主,自行车和用户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人们取车和还车都要到特定的地点才能进行。

2014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以摩拜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

更便捷的无桩单车代替了有桩单车,所有的注册、认证、支付等活动,都可以在线上操作,还车也不再受到地域限制。

也是在这几年,ofo、优拜、悟空单车等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成立并大肆扩张。

资本催促着企业加入单车市场,抢夺市场份额,共享单车的数量剧增,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

2017年1月16日,广东深圳南山区,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几百辆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散落一地,单车零件撒得都是,现场一片狼藉。

2017年6月19日,悟空单车发消息称:由于单车大量被盗,悟空单车从即日起停运。

2017年6月21日,3Vbike也发布公告称:由于大量单车被盗,3Vbike共享单车从2017年6月21日起停运。

曾经十分火爆的共享单车为何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

首先,自然是制度方面的问题。

共享单车市场准入机制的缺乏,导致各运营商没有根据各地人口分布对单车的数量进行合理安排,盲目投放单车。

在中国的大部分市县,自行车投放量还远远未达到饱和。

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共享单车的数量远远则超出了城市的需求量和负荷量。

过多的单车,像蝗虫一般杂乱无章地覆盖在城市表面,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妨碍了行人的交通出行。

其次,运营商们高估了单车的使用频率,低估了单车的折损速度。

无桩单车的模式又取消了对人性的约束,给广大群众提供了私自带车回家,或者丢弃单车的机会。

车辆的调度、损毁折旧、维修等费用,导致共享单车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营商们只能赚取一些薄利。

那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帮助。

政府必须建立准入机制,只为那些合规运营的运营商,发放牌照,允许他们经营共享单车。

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根据每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和渗透率,测算出该地单车的需求量,根据实际需求量来投放单车,从根源上杜绝野蛮投放,无序竞争的现象。

其次,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让运营商和当地的政府进行沟通,进行一段时间(如半年)的试运营,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制定并完善对共享单车的相关管理规定。

除此之外,运营商还需要向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作为未来公共财产的维护成本,以及单车的搬移和没收的储存成本。

随着投放单车的数量增加,保证金也相应增加。

共享单车似乎是一个很高级的概念,其实说到底,就是廉价的自行车出租,不能赚大钱,也不能赚快钱。

在未来,共享单车的规模会减小,价格则会提高,仅仅有几家小公司赚得一份薄利,满足一部分人的出行需求,仅此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叫做“梧鼠五技”的成语,指的是梧鼠拥有许多本领,但是每样都不精通。

它能飞,却不能上屋,能爬,却不能上树,能游,不能过涧,能走,不能先人,能挖洞,却不能掩身。

技艺虽多,遇上危险却难以摆脱困境。

而螣蛇无足无爪,只有一种技能,遇到危险时,却能腾空而飞。

我们所熟知的乐视,也像这个成语中的鼯鼠一样,因为不满足于制作视频,涉足了太多其他领域,最终导致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乐视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贾跃亭变更为了吴孟,之后,贾跃亭直接所持的乐视网股份,更是被全部冻结。

乐视是依靠购买视频版权起家的,曾经野心勃勃,声称要超越苹果、三星、特斯拉,超越BAT。

2005年,Youtube上线,开创了由用户自行上传、下载及观看影片或短片的网站运营模式,国内许多人纷纷效仿,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影片的版权问题。

贾跃亭就是在这时,低价买下了许多影视剧的互联网版权,在后来政府开始严管版权问题时,收获了自己的第1桶金,迅速崛起。

随着版权费用越来越贵,乐视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影视剧毕竟是有时效性的,为了留住用户,乐视成立了乐视影业,并效仿苹果,逐渐进入互联网、内容,手机、大屏,体育、汽车、金融等7个行业,形成乐视生态圈。

但乐视在生态圈布局太晚,这时生态圈已经处于红海。

手机方面,2015年,乐视手机的销量仅仅为300万部,远远低于小米的7000多万部,华为的6220万部。

电视方面,乐视虽然进场比较早,但扩张速度太慢,当行业已经步入红海时,仍未杀出一条血路。

并且小米在生态圈构建上坚持不控重股,仅占10%左右的股份,只担任企业孵化器。

而乐视对于生态圈企业则大都采取了大比例控股的策略,在旗下一家智能电视制造公司中的控股甚至高达59%。

之后贾跃亭又进入了造车行业。

但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不是光靠“烧钱”就能发展起来的,各大汽车企业,比如宝马、奥迪、通用等,基本上都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汽车的设计、制造,以及销售渠道的建设都需要长期的积累。

当时的乐视,在只是造出了第一辆概念车,其余尚处于PPT阶段时,就已经在多地购买大量土地,打算建设研发和生产中心了。

摊子铺得太大,太分散,对资金的消耗过大,使乐视造车后继无力,最终导致乐视资金链问题爆发。

乐视还有前途吗?

在《破绽》这本书的作者——陈歆磊和史颖波看来,乐视最有可能成功的,是效仿美国的ESPN(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或者Netflix。

ESPN是当今最著名的、一间24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靠着自制节目《体育中心》,以及大规模购买各类体育赛事的版权,成为了全球的体育巨头。

乐视曾经以4亿美元取得香港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2016-2019年赛季独家转播权,以27亿人民币购得中超2016、2017年的转播权,这些都是不错的战略部署。

虽然乐视体育现在的状况不佳,但如果能重新将体育赛事的运营和转播作为主业,或许能成为中国的ESPN。

乐视还可以参照美国的流媒体视频内容提供商Netflix。

Netflix成功制作了《纸牌屋》、《暗黑》等作品,在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88位。

乐视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内容生产的能力。

2015年,乐视的小成本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乐视带来不少粉丝。

同年播出的自制剧《芈月传》,也为乐视带来许多收益。

因此,乐视可以继续尝试做自制剧以及打造IP,做成了,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的Netflix。

恒大在2018年6月,以8.6亿美元的价格,注资贾跃亭的新能源汽车,贾跃亭似乎又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乐视后续的发展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公司拥有两个经济特征。

第1个特征是其外部性,也叫需求方规模经济。

意思就是用户评估某个网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上用户数量的多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都会优先选择销量高的那家。

第2个特征是供给方规模效应。

意思就是成本往往随着销量的增加而下降。

在这两个特征的作用下,市场上的同类型企业往往会出现自然垄断,即在众多相似企业中,由一家企业垄断市场。

如果不想被垄断,那么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努力:

1.通过精细管理和精准营销来保持增长,提高效率,从每位客户身上获取更多利益;

2.寻找新的增长点;

3.互联网巨头转战线下,借助网上销售,向实体经济要场景,要数据;

4.互联网转战物联网,比如谷歌,之前是靠广告点击、互联网流量盈利,现在转而投资实体企业,如无人机驾驶等,依靠实体经济获利。

寻找破绽不是为了给企业揭丑,而是为了让企业避免衰败。

就如“阿喀琉斯的脚踝”一样,再伟大的企业,也会有自己的破绽。

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战略,寻找并解决自己战略中的破绽,才有可能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