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锦集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锦集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是一本由树才著作,青豆书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一):孩子与诗歌

我们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这本书对于小孩子读诗和这个议题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拥有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句话用在培养孩子身上就显得意味深长。小孩子为什么要读诗?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诗意的世界,我们需要让孩子在纯真年代,学会去,欣赏这些简单却美好的文字,让们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诗意。 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文化中,古圣先贤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国学教育中的古诗,又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诗词用词准确,语句优美,长期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将赏能力。而现代诗歌也同样拥有这样的效用。而本书的作者著名诗人法语翻译家树才,在带给孩子们的是他自己的12篇诗歌讲座的演讲稿。在整个的图书阅读当中,你会觉得他将他自己的儿童诗的诗观——童心即是诗贯穿始终。他终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心灵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孩子的每一种个性都包含着天才,而诗歌就是要讲究个性。 相比于古板的背诵诗歌和揣摩诗的韵律及字数版式,树才老师更注重于让孩子去体味自己的那颗心,那份灵动,那份想象和那个天真,让孩子们释放自己的天性和个性个性。他说一个人读懂了诗歌,他就懂得了生活中要自然的自由,这样才能够自在。

这本书除了引用了一些法国诗歌,中国诗歌,还有一些阿多尼斯日本诗歌等等,内容比较全面,因为作者也是一个诗歌研究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的研究比较深入,同时在,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读起来也并不费力。

长期的读诗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内在的气质,是孩子腹中有书气自华,在为人处世中失意竞选,读书可以帮助海参孩子们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快乐,有时候下笔如有神,解决长久以来写作文不好的老大难问题,而蔬菜老师在这本书中集中,阐述了,个人与诗歌的关系,以及童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培养出孩子读诗的兴趣,那么就在最好不过了。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诗词的种子,待它发芽,带来芬芳一片,滋润孩子的灵魂,为孩子带来诗香一片。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二):纯真童心总是诗

众所周知,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有心思纯粹,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用世俗的眼光看,很多优秀的诗人在长大成人之后显得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在处理事情时十分幼稚。然而正是因为有孩童般天真的不谙世事,他们才会创作出那些美好的篇章。在人之初时,大家都有纯真的童心,但在成长的岁月里,多数人为俗世羁绊,逐渐失去这最美好的特质。在儿童的纯真年代,为何不用诗留住他们最美的时光呢?

著名法语翻译家树才的《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在给孩子讲诗歌的同时,也是我们成年人向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在每章后,树才会附上一首文采奕奕的小作者创作的诗歌,看到他们可爱而独特的想象,我不禁唏嘘,长大后,我们在各个教育阶段学了这么多知识,却失掉了最宝贵的财富。

这12堂诗歌课是讲给孩子的,所以本书的语言十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树才是知识渊博的翻译家,在给小朋友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因他们人小就谈些表面的东西,每章在介绍诗人与诗歌的同时解读他们的人生观与诗歌追求,让处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小朋友们接触生命与活着这样的哲学问题,引导他们从小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想象、乐于写作的好习惯,可以看出作者这位长辈对后辈儿童教育的关注与用心。

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说过,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与此类似,童年时期通过诗歌培养孩子体悟真善美的能力,至关重要。树才在《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中提到的多位法国诗人,风格各异,但都很“好玩儿”;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丰富想象和深厚内涵,让人印象深刻;日本诗人对“青蛙”这同一意象表达出的迥然不同的诗歌意境,源于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就像多年前我们背诵着似懂非懂的古诗词,如今长大后恍然大悟那些诗句的美妙一样,孩子们现在听着那些陌生的外国名字,或许会对某一首诗特别喜欢,长大后,那也将成为他们心中最诗意的一角。

诚如树才所说,孩子们写的诗或许会由于词汇量不够而过于简单,但那丰富的想象力,是我们所不可及的。在想象力最丰富的岁月里,孩子们写下可爱动人的诗歌,读到这些诗是我们的幸运,而通过诗歌课留下自己成长的痕迹,亦是这些孩子的幸运。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三):带领孩子走进诗的王国――评《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

谁说写诗只是大人的专利?我一直坚信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至今连熟读的功夫也到不了,更别提吟了。小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语言质朴、纯真,特别是那颗成年人无法媲美的童心,更是有助于其畅游诗词天地,家长如能耐心引导,不断挖掘孩子潜力,将可带领孩子走进诗的王国。作者树才的这本《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以全新的角度,周密的讲解,帮助家长带领孩子在诗歌中寻找母语的深刻理解力,不失为帮助孩子了解诗歌,爱上诗歌,最终尝试诗歌写作的启蒙读本。

作者树才在《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这本书中所倡导的思想是,上诗歌课,并不是要求孩子真的要去学习怎么写诗,而是让孩子去体味自己的那颗心,感知精神财富的美好,而写诗则是孩子自然而然的自主行为,是水到渠成的事。这种思想还是比较前卫、科学的,拿我自己来讲,现在写起诗来,就觉得太过于直白,缺乏想象力,而在孩童时期,他们的语言还在发展当中,可塑性很强,很多语言本身就颇具有诗情画意,稍作引导,定能有大作为。给孩子上诗歌课,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成名成家,成为大诗人,是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体悟自我,丰富心灵,培养高雅情趣。

作者树才在《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这本书中列举了世界上几位著名诗人的诗作特点。既然是诗歌启蒙,就要做到面广、全且精,仅知道李白、杜甫还是不够的,国外的诗歌达人也要了解。给孩子介绍外国诗人,也能增长孩子的眼界,让他们知道诗歌是国际共通的语言。另外外国诗歌作品在表达上也与中国诗歌有明显的不同,了解了这一点,也能让孩子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个初步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知,孩子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就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作者树才在《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这本书中为人们指明了诗歌写作所具备的要素,及其与绘画的关系等。诗歌写作也不仅仅是一刹那的灵感迸发,这需要平时素养的累积。没有一定的积淀与情思,纵是心中有万丈豪情,下笔却不成一字。诗歌写作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抓住其关键要素,就找到了走进诗歌殿堂的不二法门。另外很多艺术、文学行为都是有关联性的,比如诗歌和绘画,抓住这二者的特点和共性,就找到了帮助孩子学习诗歌的捷径,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于这本书还是建议孩子们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阅读,因为文中文字片段很多,虽有图片,也恐难有持久的阅读兴趣。虽说是给孩子的诗歌课,大人也不妨读一读,毕竟,谁还不是孩子呢?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四):用诗意守护童年

在这个诗歌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年代,很少有人再去读诗写诗,但诗歌却是人情感最真诚、最真实的表达,如树才老师所言:“诗是生命自身闪耀着的光。”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是树才老师在网上给孩子们讲诗歌视频课的讲义,树才老师通过他的文字带领孩子们走进诗的王国。树才老师作为一个诗人,他来讲诗很有说服力,之前刚好看过树才老师翻译的《小王子》,将这本小书翻译的像一首诗一样优美。

写诗是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的,“上诗歌课,不是要‘强求’小朋友们去学习怎么写诗,而是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那颗心,那份灵动,那份想象,那份天真。”树才老师在《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这本书中,更多的是感悟式和启发式的讲解,让小朋友们领略和感悟诗歌的美。

树才老师先从诗歌谈起,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和《楚辞》追溯,又讲到古体诗和现代诗,引用白居易的话道出诗歌的核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都是关乎情感的,写诗也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就是让心里的感情直接地流露出来。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只需要让他们的天性展现释放出来,树才老师说:“写诗的能耐,本来就在孩子们的天性里。”从诗也能看到一个人的个性。树才老师又通过介绍阿多尼斯、小林一茶、金子美玲、谷川俊太郎、泰戈尔等著名诗人,让孩子们领略大师的作品,感悟诗歌之美。很喜欢金子美玲的童谣,她一生很苦,因为嫁错了人怀着绝望的心情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却把她的美心、善心和对世界的感觉与发现,通过童谣留给了世界上更多的孩子们。

树才老师讲的看似很深奥,那么孩子们能听的懂吗?其实整本书基本保留了树才老师讲课的语气。“南北朝啊初唐啊,人们在字面上做起了功夫。平仄啊诗韵啊,都是这个时候弄出来的。”读着这些文字就像是与树才老师在面对面的交流。

在书中,树才老师也辑录了孩子们上课写的诗,很喜欢孩子们写的这些小诗,九岁的沈星写的《什么是……》

用诗歌来感悟和发现世界的美好,用诗歌来写我们生命、生活的记忆,用诗歌来守护孩子们的童年,守护童心的清澈与自由。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读后感(五):向着未来,寻找诗意

孩子也可以写诗吗?他们写得诗好吗?在《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中,著名诗人、法语翻译家树才用12堂生动的诗歌课带领孩子走进了诗的王国,和他们一起赏诗、评诗、写诗。如果不是看到题目下那些5岁、7岁、9岁的署名,读者一定想不到那么生动有趣的诗句全是出自小学生笔下。事实证明,孩子是可以写诗的,甚至比成人写得更好。

书中树才从中国诗歌的历史开始讲解,让孩子们首先对古诗和新诗的概念及历史有所了解。他一再强调,上诗歌课,不是强求小朋友们去学习怎么写诗,而是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那颗心,那份灵动,那份想象,那份天真。“写诗的能耐,本来就在孩子们的天性里。”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童心”,所以他们才离诗歌更近。

诗人是感性的,他们看见太阳、月亮、花朵、草地、风、湖水和星星都能捕捉到诗意。孩子们的诗歌课也从“诗歌里的月亮”开始,历史上关于月亮的诗,以及“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在树才老师的讲解中都变得十分有趣。他们也不只限于中国的诗歌,还会讲法国的诗歌、日本诗歌、阿拉伯诗歌。

诗歌的历史、诗人的历史,历史中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生……在一堂小小的诗歌课里,涵盖了很多内容,有时候甚至让人忘记了要学习的是诗歌本身。不过,最终还是会回到诗歌上来,每堂课最后孩子们都会尝试自己作诗,去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诗意。树才老师说,写诗需要个性,但这种个性并不存在优劣,每一种个性里都包含着天才,无论活泼开朗还是沉默内秀的孩子都可以写出好的诗歌。

通过写诗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使用汉语母语的能力,也可以了解到更多“外面的世界”。比如“好玩的法国诗歌”中,孩子们就去到了巴黎,在塞纳河上念着诗人阿波利奈尔的《米拉波桥》;在阿拉伯的诗歌王子阿多尼斯身上,孩子们可以学到诗歌的本质:一种向着未知的勇猛探索。而探索的条件就是“你的生命你的身体你的整个感觉的能力,你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某个地方。”

什么是空气?

灵魂,不愿在身体内落户。

什么是镜子?

第二张脸,第三只眼睛。

什么是岸?

波涛休息的枕头。

什么是诗歌?

远航的船只,没有码头。

什么是雨?

从乌云的列车上下来的

最后一位旅客。

什么是笼子?

满满的空。

阿多尼斯的这《意义丛林中的向导》看似简单,却颇有深意。生动的形象,贴切的比喻,还有趣味与禅意。这是一首简单的诗,但却很美,让人有所思索,有所获得。10岁的大嘟也模仿着写了一首这样的诗:

《探索答案》

什么是水

无形的镜子

什么是森林

春天的影子

什么是阳光

温暖的灯泡

什么是蜗牛

爬行的螺旋

什么是星星

闪烁的眼睛

看,这便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孩子眼中的诗,多美!

泰戈尔说:“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但诗句的最终意义是指向着你。”诗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方式。诗歌说穿了,是向着未来的,而孩童与未来之间,永远有着最天然最紧密的联系。我们教孩子读诗写诗,其实也教自己重新发现世界,看待世界,寻找那生命中难得的诗意、美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