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家的天下读后感精选

世家的天下读后感精选

《世家的天下》是一本由潘彦明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全3册),页数:9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家的天下》读后感(一):竹林七贤是这本书的大亮点

朋友间情谊好似一壶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世家的天下中》竹林七贤之间的情谊尤其感人至深。志趣道义,乃朋友相交之由;砥砺规劝,乃朋友之义;死生相托,乃朋友之许。即使是一封绝交书,给知己读起来,也能品出那对世道的无奈与对友情的期许与托付。遥想当年,诗酒江湖,击铁唱和,高山流水已成绝响。午夜梦回,也只记得一句“巨源,来饮酒!”,几多心酸,几多惦念,又有几多释怀与解脱!

《世家的天下》读后感(二):也说说《世家的天下》中的司马炎

司马炎是个相当不错的皇帝,他一统天下,结束了近百年的乱世,又开创了太康盛世。他最可贵的品质是宽仁为怀,尽管有时候宽仁到近乎纵容的程度。总之,他人品很好。但是,他因为溺爱司马衷犯了一个无法宽恕的错误。倘若他是普通人,这倒也无可厚非,可他毕竟是皇帝,他的做法最终给天下苍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中国士人对宽恕之道是极为推崇的。后世的康熙皇帝也常以“宽恕仁君”自居,不过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讲,最重要的可能是自律精神与长远的政治眼光。自律,就不能耽沉于舐犊之情,眼光长远,要为整个江山负责。司马炎是个好老板,但情感过于柔弱,对于极权帝国来说,无疑是种危险。

《世家的天下》读后感(三):《世家的天下》读后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三国到东晋,掌权者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腥风血雨。

公元220年12月,汉献帝刘协终于扛不住士族接二连三的给自己施压,拱手将皇帝宝座让给了曹丕,刘氏汉朝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无奈的句号,曹丕如愿以偿地搬走了挡在身前的“障碍物”,走上台前。然而有心栽树树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了得到士族的支持,曹丕答应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将官吏的选拔权交给了士族,世家在这一刻也登上了舞台,这其中也包括将曹魏政权送进坟墓的司马家族。

曹丕为了限制臣权做了许多工作,但奈何天公不作美,曹丕在位七年就驾崩了,给下一任继位者——曹睿留下了四位托孤大臣,其中就包括曹魏政权的掘墓人——司马懿。此刻的司马懿虽然借助“九品中正制”的施行,成为了北派士族的精神领袖,然而他的影响力还是不及陈群。这也直接导致公元227年7月,司马懿被陈群挤出了朝廷,担任荆豫都督,离开了权力中心。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司马懿硬是通过不断地建立军功,加强政治话语权,最终彪悍地成长为曹魏政权不可或缺的权臣。

公元239年1月,曹芳继位。尽管曹睿为了能够达到政权平衡,赋予了曹爽至高无上的权利,希冀曹爽能够与司马懿相抗衡,但事与愿违,由于曹丕时代一味地打压藩王,等到曹芳即位时,宗室已无法再与司马懿代表的世家相抗衡。臣权和皇权的天平就此失衡,司马懿成为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掌舵人。

此后,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炎三代人持之以恒,不断地强化司马氏的政治话语权,最终于公元266年2月8日,水到渠成地从魏帝曹奂中拿到了皇朝入门券,司马氏由此也从世家一跃成为皇族。随后,晋朝灭吴国,结束了三国分立的状态,实现了大一统。

按照理想的剧本,司马氏此刻应该是才人辈出,当权者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晋朝的国运日渐隆盛,绵延不绝,然而历史是现实的叠加,现实总会上演一些毫无逻辑的桥段。晋武帝司马炎谜一般的操作,使得晋朝戏剧性的来了一个大转弯,百姓再一次被置于熔炉中,真是可叹可悲可恨!

司马炎,从他的行事作风来看,宽厚待人,雄才大略,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但他在下一任继位者的人选上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将司马衷——书中说司马衷是一个智障儿摆上了皇位。封建社会,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能产生蝴蝶效应,让一个智力低下的人去掌舵晋朝这艘大船,这艘船还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吗?有司马氏代魏在先,后来的事也就很符合常理了。

司马衷称帝后整个晋朝陷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八王之乱”使得晋朝的国力呈断崖式下滑,随后整个中原成为炼狱,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使得汉人的生存空间不断丧失,最终造成了“永嘉南渡”的悲情,晋朝政权在江南地区得以延续,史称“东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家族”一直深深地烙印在华夏子民的身上,陈群“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真正意义上将世家搬上了历史舞台。从三国到东晋,世家一直活跃在这段时期,毫不夸张的说,谁获得了世家的支持,谁就是新一代的掌权者。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变的是世家一直是王朝的中流砥柱。

王朝有更替,但对于运营得当的世家只有盛衰。琅琊王氏在“八王之乱”后期践行“狡兔三窟”原则,即所谓不将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遍览全书,世家的这种做法已是数见不鲜,有时候“父子对冲”,有时候“兄弟对冲”,不管最后当权者是谁,家族都能够保持一如既往的荣耀,“先家后国”是那个时代士族人的真实心理。站在台前的是谁对于世家子弟来说不重要,因为那个人不过是他们选出来的代言人罢了。

琅琊王氏举族迁往江东,在东晋时期,竟然步入了屈指可数的顶级世家行列,“王与马,共天下”是东晋时期明眼人的心声。审时度势,达到利益最大化,世家的智慧于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就算王敦后来被司马绍拉清单,琅琊王氏还是傲然地伫立在江东,对于江东士族的精神领袖——琅琊王氏,不管晋明帝司马绍心里如何痛恨,现实里他也不能,也不敢对王氏家族举起屠刀。由此,琅琊王氏领衔的"政在士族"的门阀政治也在东晋时期步入了鼎盛时代。

成为一个世家子弟是幸福的,那个时代是皇权的悲哀,是世家的荣耀。世家与皇权的抗衡,世家与世家的勾心斗角,世家的隐忍押宝,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是自豪的。

成为一个布衣百姓是悲哀的,那个时代百姓是没有话语权的,只能任劳任怨为社会创造财富,运气好,能够享受一段时间的太平,运气差,活下去都会是一个奢侈的愿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个时代的英雄是悲壮的,那个时代的枭雄是孤独的,那个时代的真正主角是人才辈出的世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