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瓜花》的读后感大全

《南瓜花》的读后感大全

《南瓜花》是一本由[以] 马蒂·弗里德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 元,页数:2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瓜花》读后感(一):在黎巴嫩,发生了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

作者:云也退

原文刊于《第一财经日报》:从黎巴嫩“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看中东动荡的真正源头

《南瓜花》读后感(二):非虚构

非虚构作品,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安全区的故事,被消耗的年轻生命拉起缀满倒刺的铁丝网。从1984年至2000年安全区取消,以色列高中生们在此经历的战争事件,大部分进入不了档案,连交战地点都无法在地图上找到,只是被一些母亲铭记在心,因为有些生命就在急促、血腥、猛烈、短暂的战斗中消逝了。书中中后部分才提到安全区的由来,以及作者阐述的一些国际形势背景,我理解为“杠杆”——这个区域都是过去乃至现在中东局势中,制衡各方势力的杠杆。大量碎片化的细节之外,现有粗浅的背景知识不利于理解这本书的含义,还是要找找相关内容补补课。

《南瓜花》读后感(三):2019年闲书030:南瓜花

以往关于以色列的阅读,大多是以其历史或重大事件为内容,难得从一个犹太人的视角,以他人与自身的经历为切入点,从而更能摸到这个国度的脉搏。占领与危胁于以色列而言,是硬币的两面,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以色列。现实的生活状态,将占领和威胁无形中已经内在化了。尤其是本书的第四部分,读到作者实现了的“寻梦之旅”,读到他站在昨天仍有战火硝烟,充斥血肉模糊,过去属于以色列今天属于真主党的安全区,昨天是“伴着黎明就绪”的默想时间,今天是可能被识别身份的隐忧时,我不禁掩卷感喟。这段有惊无险平淡无奇的描述,超过了前几部分血雨腥风、残酷伤亡内容所给我的震憾。 “小”人物,“小”事件,却体现大层面。《我的应许之地》引言中所谈及的笼罩以色列的五大隐忧:巴以冲突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能止息;以色列的区域霸权战略正在经受挑战;犹太国家的合法性遭到削弱;深度变革的以色列社会越发两极分化,自由民族的根基摇摇欲坠:调控不力的以色列政府不足以妥善应对诸如军事占领、社会分化之类的严峻挑战。不就是通过众多如本书作者在内以及阿维等“小”人物和南瓜山事件、四母运动等“小”事件印证着,并仍将持续发酵,并推动着以色列特殊型态的发展。

《南瓜花》读后感(四):心头放不下的重量

我要在离开这的日子里燃烧生命,以急如星火的态度生活,如饥似渴地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你知道…生死难料。—《南瓜花》

上半年读到的最好的非虚构类小说《南瓜花》。有别于其他战争纪实回忆录的基调和政治立场倾向性,弗里德曼大胆剖析了当代以色列青年战士精神世界的真相和对中东新战争模型的思索。

他们是这样一群以色列年轻人,和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一样,听nirvana、枪花、Pink Floyd、小红莓,看《百年孤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和爱伦坡。全民战争也全民阅读。青年人对战争意义有全新的思索和真实的厌倦。对世界好奇,对姑娘渴望。他们在这个时代的美好愿景并非和平,而是安全。

想到了李安的《比尔林恩的中场秀》。同样是对现代军人的孤独感、存在感,对战争意义思索的静默独白。最是这眷恋的绕指柔却是心头回不去放不下的重量。不知老外能读懂李安内敛、隐忍的内心戏吗。听着the fray的《look after u》看到作者隐瞒身份,以游客身份重回南瓜山时,我心头涌上一股无名想哭的冲动。

将你抛来掷去的命运的潮汐,超出了你的理解。离开之后再回来,有的人已不是从前的自己,而有的人却再也回不来。

《南瓜花》读后感(五):南瓜山就是以色列

讲述了关于南瓜山的一段往事。南瓜山是色列设在黎巴嫩南部的一处军事哨所,与其他几处哨所一起,保护以色列北部城镇免受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的袭击。『花』是以色列驻军对于士兵负伤的代称。这是书名《南瓜花》的由来。

这些哨所自然成为以色列侵略行为的标志,引来真主党游击队的不断袭扰。许多年轻的以色列士兵因为交火和运输事故而永远地留在了这里。随着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四位阵亡士兵的母亲发起抗议活动,进而在色列国内掀起了旨在呼吁以色列军方从黎巴嫩撤军的『四母运动』。随着运动声势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内政治局面的变化,这些哨所在2000年被撤销,南瓜山哨所最终被炸毁。

本书作者是最后一批驻扎在南瓜山的士兵,亲历了与真主党游击队交战的危险和以色列军队撤退时的混乱不堪。他在撤离两年多之后,又以加拿大游客的身份回到黎巴嫩,又辗转登上南瓜山,看着已成一片废墟的哨所唏嘘不已。

作者反复强调,不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年轻士兵在南瓜山等哨所流血牺牲的意义所在。其实,包括作者和那四位母亲在内的以色列人并不反战,尤其是不反对以色列与周边的伊斯兰国家为敌。他们甚至愿意为国牺牲,认为这种牺牲是光荣的。人们反对的是无谓的牺牲,他们需要为牺牲找到一个理由,赋予一种意义。

更吊诡的是,哨所撤离之后,以色列军方原本苦心经营的缓冲地带迅速被真主党占据,之前南瓜山等哨所曾经的作用烟消云散,作者从军的意义更是被彻底抹杀。他的战友们,除了已经牺牲的和伤残的,都选择了平凡的世俗生活,或者说犬儒主义的生活。驻扎在南瓜山的日子成为他们岁月中的一段空白,就像南瓜山哨所一样成为废墟。

作者绕来绕去没有说出口的一个比喻是,以色列就是一个大的南瓜山,整个国家置身伊斯兰国家的包围,四面受敌。面对敌人的不断袭击,以色列人无能为力,只能选择习以为常。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