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摘抄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摘抄

《历史的拐点》是一本由马立诚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一):改革,或者革命

一般而言,历史主要就是政治史,政治的演变主要是制度的变迁,时过境迁,制度就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中国历史基本就是暴力史,一朝一代,都是暴力革命的产物,制度本身很难做出应有的改进。鲁迅说,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的。暴力之下,改革也往往最后变成一场流血的未遂革命。从赵武灵王、商鞅到王安石、洋务运动,所谓的中国改革,其实主要都是改进暴力统治技术。

满清天朝最终亡于一场反复无常的宪政改革。这正应验了两句话:“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政策和坏政策同样的得罪人”(塔西佗语);“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托克维尔语)。

秦始皇做了中国第一位皇帝,自称“始皇帝”,希望死后皇位传诸子孙。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传至万世无穷。绝没有想到秦朝仅14载而亡。28个子女及若干孙辈,在他死后仅三年悉数死于非命,后世再无人声称是秦皇的后代。

对比中国,英国也有漫长的王权专制史,反抗者与国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并没有消灭国王本身,而是消除了国王的专制权力。人民同意国王征税要求,但要求征税应得到人民的同意,如果答应这一点,国王可以保有王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各自最低限度利益上,双方都做出了妥协,避免了暴力,这就是文明理性的进步。

中国历史似乎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一高度。成王败寇,你死我活,几乎每一个国王皇帝都是恶棍,新王朝用很长时间进行暴力清算,中国历史一直难以进步,始终在野蛮愚昧的泥潭中挣扎沉迷沦丧……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二):改革成就未来

这本书是2008年年初第一次出版,据说销量还是不错的,作者说后来是因为销售一空,所以决定再版印刷。既然作者这么自信,我也就跟着相信了这本书的内容,后来我才发现,确实题材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却不是那么完美。作者确实是把中国历史上13次最重要的改革记录了下来,应该算是十分全面了。但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却不是很多,历史方面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很难找到一本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既然历史是固定的,为什么还要出版各种各样的历史书籍,而不是像新华字典一样,只出一本官方版的呢。就是因为读者想看到不同的人对于历史的不同看法,而不是去照部就搬地去记录一些泛滥的事实。

虽然作者表达的观点不多,但是有一些对于改革的看法我还是认同的。改革或许能够激发出人们的豪情,但却无法改变人性当中那些令人失望的阴暗面。历史中确实有很多重要的改革换来了美好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通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完善。改革也是必须的,如果想要实现有利的发展,就一定要借助改革。

书中所介绍的13次改革,不是每个最终都成功了,而是只有6次算是成功的。分别是:子产改革、商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元宏见贤思齐改革、唐代刘晏杨炎经济改革、张居正改革。其中张居正改革,大火都成了清凉界,他投入了“一身万死”的事业,但是依然免不了失败。张居正的改革被否定之后,明朝陷入“纲纪废弛”的颓废境地,最终崩溃。

历史总是残酷的,我们看到了它成功的一面,却没有设想,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的艰辛阻拦。倘若我们所处当下的场景,就会发现这些改革所面临的风险,那些伟人为后世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好像已经对这些改革没什么接触了,和平社会,人民当家作主,也没什么需要去改革的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时代永远是进步的而不是退步的,改革还是要进行,只不过改革的方法在改变。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最大敌人永远是特权阶级,而今天中国的特权阶级,其力量恐不逊于历代。有一些本质的东西永远无法改变,这也是人性的一个弊端,但是人还是要往好的方向想,这样才能看得更远。一件事是否是成功的,还是要看它的效果,现在看来,还是成功占多一点。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三):改革是个好东西 ——读《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文/岸晓风

对于熟悉中国历代的人来说,中国的历史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革命史,一个朝代推翻了另一个朝代,要么是农民起义,要么是阴谋夺权;而另一部是改革史,一些仁人志士、想干出一番作为的大臣看到了王朝的弊端,立志进行改革和改良。

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两个历史事实。

一个是中国历史上改革变法其实很多,但是成功的却很少,有的改革没有成功就“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的即使是改革成功了,改革的人却未有善终;另一个历史事实是在20世纪初期,曾经有一个一次很轰动的学术之争,问题和主义之争,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改革和革命之争。

那么改革到底好不好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去理解古代的改革和变法呢?马立诚先生的《历史的拐点》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看改革的最好视角。

这本书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3次改革始末,是一本专门描述改革的书。主人公包括子产、商鞅、赵武灵王、王莽、刘禹锡和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这一系列“光辉”的名字和若干深入细致的“细节”都让我们充满了阅读的冲动。因此这本书累计销售量达到10万余册。

为什么读者有这么大的期待?因为,现在我们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又到了持续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改革已经不是那个和革命完全对立的“改革”了。

举书中一个例子,讲王莽的改革。王莽其人其事颇多争议。东汉迄今,不少人受“刘氏天下”的“正统”观念影响,把王莽问题的焦点完全放在“篡位”二字上,认为其他的问题都不值一提。尤其是东汉史学界,情绪化十分严重。对此,历史学家吕思勉就曾指出,汉朝人对王莽的所作所为,皆以一个“伪”字抹杀之,缺乏客观的态度。

书中引用柏杨的说法,王莽夺取政权的目的与诸多只想当皇帝的人不同,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获取权力是为了实践儒家学说,缔造一个理想世界。胡适曾指出,王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学者秦晖也说,王莽的社会主义可称之为“井田制社会主义”。说到底,王莽的骨子里是一个改革家。虽然他的一些做法过于激进,一些思想过于超前,最后失败了,但是这种“改革的精神”还是应该为我们所尊重的。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四):看历史如何七十二变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应该看过CCTV9的纪录片吧,与本书同名《历史的拐点》,我还记得当初播出的时候在家里陪着家里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等待着播出,战争的磅礴气概扑面而来,好似身处其境,不过里面出现了些许的历史性错误,不过不影响那好莱坞大片似的观感。那个时候看完后,不禁感慨历史真不是那么的简单,每时每刻都有可能会改朝换代,一个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历史的拐点,其含义应该也就在于此吧,告诫我们历史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历史上的每一处拐点都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们再回到这本书,这本书与当初的纪录片同名,好像在09年曾经出版过,不过后来好像又销声匿迹了,毕竟历史喜欢的人不是太多,不过当初发行的数量没法满足所有的历史爱好者啊。比如说在下,当初还在网上找什么电子书资源,好像也不了了之了。不过如今东方出版社的再出版,简直就是历史爱好者的福利啊而且还是精装版的,这也算是对得起我等那么多年了。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上,我们平时学的历史,一般都是概括性的而且大多数的还都是讲述什么诸侯将相的,大多数都是什么皇上,王后的传记,像这种专门讲述改革的历史书籍确实少之又少。不过这道迎合了我们现在的口味,中国现在就在对这方面下大工夫,深化改革好像已经是我们现在的大趋势。而这儿本书里介绍到的13个改革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些许的历史启示吧。

读过此书我发现我只能算是一个伪历史爱好者啊,里面的好多人物,我都没有听过,而且他们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的地位我也是一无所知啊,真是惭愧死了。就拿第一部分的主人公——子产,这简直就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人物啊,可不要小瞧了这位,孔子在他去世时都不禁感慨:子产啊,你是古之遗爱也。如果你也不知道这位爷,那你也该补充一下知识了。

看完这本书你就会不禁感慨这些人物的伟大,虽然他们也有的在后期犯了一些罪过,不过我们只是就事论事,他们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提出的实行的改革措施,可以实实在在的成为历史的拐点。没有他们,历史很有可能会被改写。甚至会出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等天翻地覆的改变。

如今我们也正处于改革的时代,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对我们最起码无害。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历史的拐点》读后感(五):先声

林亦霖

总有一群人,他们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是历史的弄潮儿,一面观望,一面指点江山。在问题来临之际,总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正文以大师的对话为引子,提出了许多意料之外的观点,而所有的观点又以史料为根基,颇为诱人。历史的真相,在无数的史料中被一一还原。有些并非如简单记录的那样,恰恰相反,正因为很多先入为主的观念,便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改革往往和革命相连;而他们都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产物。历史上的政治家之所以选择改革,一方面是因为其所需的成本较革命而言,低上许多;另一方面,是为了维系所处阶级的利益。

当然,也有不少,是处于历史的拐点,变,则兴旺;不变,则衰亡。商鞅的变法便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他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他看到了法制的重要意义,却因难以把握力度,让人民有苦难言。他提出法,但过于严苛,连坐、监听,国家看似有所稳定,内部却存在不少隐患。但他从整体上顺应了当时时代的潮流,的确有可取之处。

书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清末推行的“宪政”。谈到清末的改革,不得不提及当时世界的整体趋势。在康熙盛世时,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成为他们手中扩张的利器。指南针为他们全球化的航行指明了道路,而火药更是提供了强大的武力支持。清政府的末期处于完全被动的一种状态,赢了要割地,输了还是要割地,赔款的数目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在戊戌变法之后,想要再挣扎一番的封建统治者便推行了“清末宪政”。

中国和邻国日本所处情形颇为相似,然而他们早早进行了“明治维新”,跟上了时代的末班车,从而和西方国家一道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中国闭关自守,维新派的变革受阻,当内忧外患袭来,腐朽的统治者便渴望一剂良药。“清末宪政”便承担着重任莅临世间,但这个“孩子”先天畸形——推行者以旧式势力为主,后天不良——战乱频繁。但是它的诞生仍有一定的意义,从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框架。它从很多个角度对国家提出了设想,但在历史的潮流中,注定只是维系阶级的又一工具。它的失败,情理之中,意料之中。在辛亥革命来临之前,这是腐朽王朝最后一次用力地挣扎,但最终还是像闹剧一样草草收场。

变革者、革命家,往往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看到社会的问题,想解决、求发展。但一派温和、一派暴力,然而无论改革还是革命都取决于它所处的时代,温和的改革难以解决问题时,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成为披荆斩棘的利剑。

这些人,站在历史的拐角,成为了时代的先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