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后十年集 小说卷》读后感摘抄

《后十年集 小说卷》读后感摘抄

《后十年集 小说卷》是一本由汪曾祺著 / 梁由之编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十年集 小说卷》读后感(一):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

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前十年集什么时候出版?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还出吗?

《后十年集 小说卷》读后感(二):故事来源于生活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

这是我第一次读汪曾祺先生的书,始于书本封面的颜值,久仰先生的大名,最后忠于先生的才华。

小说读起来本身就比较有意思,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让人感到颇有兴趣,特别是前面的聊斋新说,虽然我也不大记得原来的版本了,先生也说了一些他改写的原因,把结局变得意味深长,从先生的角度去理解,创作出新的故事。

其实我有很多故事都不大记得了,只是心里觉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理解成戛然而止,也可以说是留下想象的空间,引人深思。不过我每次想破头了也不知道先生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是故事的结局,那我总会往美好的一面去想,

故事里有很多都结合了时代背景,比如时期,老舍被迫害,迫于强大的精神压力跳河自尽,这 让人感到惋惜,感到时代的无奈。还有一些平凡的小人物他们的故事也随着时代背景起起伏伏。虽然是小说,难免有很多虚构的地方,可能大部分故事都是构造的,但真实的对话,真实的背景,让人觉得就像真实发生了一样。的确,结合每一个故事发生的背景,都是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

这本书里的故事有欢喜结局的,也有让人觉得悲惨的结局的,也有其意不明,让人自己去浮想联翩的。总之,让置身于浮躁世界的人心安,手捧一书,静坐,去读别人的故事,喜喜悲悲,人生百态,奇幻故事,让人颇有感慨,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时代的窗口。

《后十年集 小说卷》读后感(三):少数派的反叛与高贵

姓名:武哲玉

学号:222015308011028

班级:2015级免师2班

一、研究背景

在众多现当代作家中,汪曾祺的创作生命是与众不同的。一九四九年,二十九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作品集《邂逅集》,惊艳亮相。此后却并未进入高产期,反而因为种种原因搁笔。直到花甲之年,汪曾祺作品方才泉涌不断,佳作迭出,为中国文坛添上了清新隽永,恬淡醇厚的一笔。

②如以十年为计量单位,汪曾祺直到最后十年,才进入真正的创作高峰期,跟惯常的老来才退恰成对照。据统计,期间,他“衰年变法”,写下短篇小说约二十万字,散文随笔约四十万字,占了平生作品之泰半。后被编为《后十年集》两册。本文主要分析梁由之先生主编的小说册。

汪曾祺后十年短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叙写众生百态,大多叙而不议,引而不发,如1986年《安乐居》、1989年《小学同学》、1991年《瞎鸟》《捡破烂的老头》等作品;二是反思伤痛与人性之恶,如1986年《虐猫》、1988年《荷兰奶牛肉》、及收录在《当代野人》中的各篇作品;第三类则是对于自然、健康的人性美毫无保留地欣赏与赞扬,这类作品在1995年前只是零星涌现,而进入1995年后却批量呈现,收录于《后十年集》95年份的八篇作品——《水蛇腰》、《熟藕》、《薛大娘》等,几乎全部可归属于此类。由此产生论题——1995年左右汪曾祺笔下对于人性美的书写有何特色。

二、汪曾祺95年小说概况

见录于《后十年集》的95年产小说共八篇。《鹿井丹泉》,讲述少年比丘与母鹿诞下女儿的故事,是对高邮地方传说的重写。《水蛇腰》讲述美丽的少女崔兰嫁的如意郎君,引起村民艳羡不已的故事,《兽医》讲述高明的兽医与贤良的寡妇喜结连理的故事。《熟藕》讲述做熟藕的老年与可爱女孩之间相互关心、邻里之间和睦温馨的故事、《窥浴》讲述音乐高材生被排挤,最终在知音女老师的帮助下得到救赎的故事。《薛大娘》讲述与丈夫分居的妇女追求和谐幸福的故事。《莱生小爷》讲述莱生爱上妻妹,勇敢表达的故事。《钓鱼巷》讲述程家三兄弟不同的命运轨迹。

这八篇小说在主题上同气连枝,共同表达了冲破世俗桎梏、解放压抑人性的精神诉求,同时毫无保留地赞颂了不被扭曲的自然人性之美。试看八篇小说最具“离经叛道”之感的三篇:

《鹿井丹泉》中,人鹿交媾,世俗的眼光看来无疑是荒诞反常,不可理解的。但回归文本则会发现,比丘归来与母鹿的相遇,是在无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众生皆平等的语态之下美与美的相逢,是自然界中日升月落般的日常。模糊物种界限的归来与母鹿之间,有着最自然而真实的情感。

《薛大娘》中,与丈夫分居的薛大娘不仅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密会的场合,还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她眼中,既然两个人对彼此的需要,便是行事的动由。此事无关道德上的是非对错。这种在今天看来仍属“先锋”的性观念背后,是被压抑的妇女自我解放,追求人性自然表达的诉求。本篇的末尾,向来只叙不议的汪曾祺难得地发表了评论:“薛大娘身心都很健康,她没有被扭曲,被压抑。舒舒展展,无拘无束,这是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从正面肯定了人顺从天性,不被伦理道德捆绑,追求自然健康的生命形态这一价值。

《窥浴》中,剧团盛行荤素笑话,成员素质低下,心怀艺术追求的岑明不屑与之为伍,因此受到众人的排挤。在一次窥探女浴室被发现之后,成为众矢之的,被群殴的对象。在此处,汪老对于殴打他的众人有一段精妙狠辣的心理刻画——

“这些演员、职员为什么要打岑明呢?说不清楚。

他们觉得岑明的行为不道德?

他们是无所谓道德的观念的。

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侵犯,甚至是污染(他们的家属是常到女浴室洗澡的)。

或者只是因为他们讨厌岑明,痛恨他的高傲,他落落寡言,他自以为有文化,有修养的劲儿。这些人都有一种潜藏的,严重的自卑心理,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是庸俗的,没有文化的,没有才华的,被人看不起的。他们打岑明,是为了报复,对音乐的,对艺术的报复。 ”

暴力行为的正义外衣被撕开,这是无知对知识、文明对野蛮的嫉恨与践踏。而后虞芳解救岑明,带他解放身体,看似是师生之恋,实则是文明再以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方式对抗野蛮与暴力。

这些文本以“性”的解放作为桥梁,一端是被伦理道德压抑的人性,另一端则是自然健康的生命形态,在汪曾祺笔下,这些平凡不过的生命,因顺从本心的意志、自我表达的勇气,绽放出了不朽的生命之光。即使汪老叙述的语调仍不失和缓清新,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出磅礴的生命热情与追逐自由的震撼力量。

三、小结

整体而言,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一向以平和冲淡著称,往往在似有若无之间表现人与人之间至纯至美的情感,相较而言,95年的几部作品在精神主旨上发生了较大转变,更偏向于支持人性的解放以及人对广义上自由的追求。这种转变并非无心插柳,而是汪曾祺先生有意为之的结果。②1991年,汪曾祺明确表示,“衰年变法”的思路已然清晰:“我要回过头来,在作品里溶入更多的现代主义”。此后,汪曾祺小说在主题和思想方面回归存在主义,作品的哲理性、悲剧性和荒诞性不断增强,对“人”的追问成为了他90年代小说的核心内容。这种在古稀之年仍关怀现实生活,力求自我突破的精神,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有着不逊于小说文本的价值。

而在衰年变法之后,汪曾祺先生在作品中呈现的反对压迫、解放生命的精神主旨,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直至今日,我们仍把“大部分人的习惯”误认成“正义”,由此推导出“与众不同”便是对正义的践踏。事实上,所有合乎人性的选择,只有从者多寡的差别,并无价值上的高低。所谓对于“不义之举”的批判,也只是获得利益的大多数蘸着少数派的鲜血吃馒头罢了。正因如此,选择“主流价值观”,并不见得如何高尚;然遵从本心站在少数一方的人,反而因其直面自己的坦荡和对抗不公的勇气,显出人的尊严与高贵来。

参考文献

①选自梁由之 汪曾祺《后十年集》编者序言

②郭洪雷《汪曾祺衰年变法考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