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100字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100字

《坐拥书城意未足》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一):开卷有益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想听听国学大师季羡林如何谈看书和写作。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故而想从季羡林先生的这本《坐拥书城意未足》中循着季老的笔迹寻觅我想要的答案。

说到书和写,我也认定“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大约是因为小时候钟爱听隔壁小哥哥讲故事,后来学会认字,开始爱上看书,从喜欢书到喜欢启蒙的语文老师再到喜欢写写。

图来自网络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二):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先生,我们都听说过,但是还是要介绍一下,他出生于1911年,去世于2009年,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百岁老人,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对于文中的内容,在本书中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刻思考的科学研究风,值得我们体悟。

除此之外呢,本书中季羡林先生所发表的一些观点、想法和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学风建设、学习态度等等问题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如季羡林先生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对聘请外国教授的建议、对外语教学方法的见解,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深邃的思考,值得我们从中学习和吸收很多。

首先我们就先来聊一聊季羡林先生眼中的读书好事,开篇他这样写道: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古今中外虽然赞颂读书的名人和文章,数不胜数,但是这简单的话语和季羡林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因此,在这本书中,季羡林用篇篇文章都在说明这件事,还专门写了一篇用来解释是为什么!

他在文中这样详细道: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如此说来,天下第一好事,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呢?所以说,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赶紧多读书吧!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三):读书乃天下第一大乐事

开始知道季羡林老前辈时是因为其在任北大校长时被学子误会为门卫为这位学子守两小时行李的故事,这个事例被选入高中作文命题中,当时就被季老前辈谦逊朴实的人格打动了。大学后,又相继看完了《季羡林自传》和《牛棚杂忆》,更加清楚季老前辈的生平,同时也佩服季老前辈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及谦卑实在的人格。

令我高兴的是,今天又收到季老前辈的一部作品《坐拥书城意未足》。季的作品总给我一股朴实无华的感觉,他的文字不像朱自清先生这么优美动人;不像钱钟书先生这么幽默诙谐;不像杨绛太太这么情感细腻,更不像小说,不像散文,倒像是面对面与我聊天似的,书中的文字多了一股灵气,这股灵气有可能正是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以及季谦卑的人格中散发出来的。

本书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刻思考的科学研究作风。通常这类书籍最讨厌也最忌讳的地方是作者运用自己的辉煌经历来教诲我们读书有什么用处?如果这样的话,即使这本书再有用,相信读者看起来都很不舒服,但季自始至终都没提过自己的成就以及书籍对自己的帮助。当他提及自己的小怪癖时,即使自己明明知道看不了这么多书但就喜欢锲而不舍地藏书,这也就是题目“坐拥书城意未足”的缘来。至于书籍对我们一生有多大帮助,作者更是只字未提,季老前辈学有所成,海归回国,后扬名中外,但季老前辈从未以此为傲,甚至在在其他中作品提到参加各种会议耽误自己写作的功夫,但又不得不参加,所以季老前辈想出一个好法子,随身带着笔纸,充分利用开会间隙写作,岂不美哉。

关于人生哲理,季老前辈一直避而不谈,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关于治学那可有话说咯,从初中补习的国语班开始到季老前辈逝世,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这本书中季也将自己治学态度、写作技巧、读书看法……表达地淋漓尽致。我想,正是因为家老前辈自己痴书迷书,所以更想把自己毕生的读书体验以及想法分享给后人,以弥补自己有限的看书岁月,让后来者能够发扬光大,形成一个爱看书会看书的社会氛围。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导致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这时,你不妨停止手中的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夕阳西下,阳台桌上,一杯绿茶,一丝书香,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书中没有黄金屋,没有颜如玉,但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人生目标的道路。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四):关于读书、写作、治学“最好读”的方法论——读《坐拥书城意未足》

文/岸晓风

转眼间,季羡林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数年了,但是关于先生的书籍,关于他的文集,仍然大热,也可以预计,这种“热度”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退,毕竟,好的东西,经典的东西就如同好酒,时间越久会越醇香的。

比如,鹭江出版社就出版了一套“季羡林的诗意人生”系列,我手头的这本叫《坐拥书城意未足》,共分三辑,分别为“半亩方塘一鉴开”、“一语天然万古新”、“宝剑锋从磨砺出”,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季先生用其毕生的功力的出来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我们都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同时还是散文家。也许,语言学、社会活动、翻译,都离我们较远(搞这个专业的人士除外),但是,季先生的散文离我们是相当的近的,也是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最爱读的。

当然,今天不是主要说他的散文,而是想将这个“外延”扩大一下,讲一讲对于看季先生文章的感受。

第一是“自然”。陶渊明有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文要做到“自然”,其实是相当困难的。能被大家公认自然的,古代的大家们也是屈指可数的,如陶渊明、如李白、如欧阳修、如苏东坡。季先生在《作文》一文中,专门讲了“自然”和“做作”这个问题。他引用刘埙《隐居通议》里的话说:“经文所以不可及者,以其妙出自然,不由作为也”,又说“渊明所以独步千古者,以其浑然天成,无斧凿痕也”。季羡林先生自己为文之法,核心就是“自然”,读他的文章,从来不会觉得闷,也不会感到累,而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平和的感觉。

第二是“透彻”。可以说,好的文章,或者说好的治学之法,“自然”和“透彻”是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的。试想,如果纯粹是自然了,但是没有说明道理,没有明确导向,没有阐明观点,那就太显得平淡了。反而,如果一味的透彻,那可能就变成了高深的哲学,将一般的读者挡之门外了。显然,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做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他的学术著作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中,他对翻译的理解、对于外语教学的见解、对于写作之法、对于如何读书,都有精辟而精当的见解,让人过目不忘,深受教诲。

当然,对于季先生这本《坐拥书城意未足》的阅读感受还有很多,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说明,但是对于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最好读”的方法论,是一本可以常读常新的枕边书。

《坐拥书城意未足》读后感(五):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说到读书,在大都数人眼中是多么令人感到神圣和高尚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据说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年少时淘气又不爱读书,高中时代遇到几位好老师,自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步入清华园求学,跑到德国进修,后回国任教,致力于印度古代语言、比较文学等多领域的研究,堪称读书改变命运的楷模。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坐拥书城意未足》收录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写作、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有他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部分书评、读后感;有关于写作的态度、技巧的阐释;还有对治学态度和学术研究的思考。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季羡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也就能够明白季羡林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越,成为“学界泰斗”的原因。相信读过之后,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启迪。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读书也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说岳》、《说唐》等等,读得如痴如醉。“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中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反复说到张元济先生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因为人类之所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季羡林先生的家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季先生的家居陈设极为简朴,高大的书架、高矮不一的书桌,卷帙浩繁,盈案充栋,构成了书的海洋、书的世界。季先生“坐拥书城”,这是精神世界的富有,智慧的源泉。“人类千百年以来,保有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季羡林先生就是秉承着这个思想,不停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得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众所周知,季羡林先生除了学术与翻译外,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大的成就。他的散文既有朴素真挚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朴清纯的语言韵味。读其散文,如同品尝陈年佳酿,醇意浓且又芳香四溢,让人回昧,令人叹服。《坐拥书城意未足》里收录的散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寓意深远,堪称散文创作的瑰宝。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亦可以成就人生。季羡林先生作为学术大家,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究竟是怎样读书、写作、治学的?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方法深入浅出地用小文章表达出来,读者可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般入门途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