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全身而退读后感1000字

全身而退读后感1000字

《全身而退》是一本由伯纳德·巴鲁克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3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身而退》读后感(一):交易大师--

看巴鲁克的自传《全身而退》,觉得非常有趣,对自己的投资和交易也颇有帮助。

巴鲁克是20世界上半段美国叱咤风云的人物,既是股市大鳄,又是政坛要人,从一个穷小子白手起家,是典型的“美国梦”代表。

他年轻时一度非常穷,每周领一点微薄的薪水,好不容易做了一套合体的西装,在路上看到年轻的富二代驾着华丽的马车,又忍不住怒火中烧,周末无聊时会偷偷去看斗鸡比赛,当时的美国,斗鸡是违法的,后来他实在担心自己被警察抓,就不敢再去了。在自传中写这么多青葱往事,也算是个性情中人了。

不过从他的自传来看,他最核心的能力是擅长交易,尤其善于判断市场的高点,所以多次做空都大获成功。从最初让他成名的对“联合铜业”的做空,到“北方太平洋铁路轧空案”时对大盘的做空,而且能够在1929年美国股市暴跌之前从容离开市场,保住自己的财富并且毫发无伤,都显示出他的他从政之后,继续发挥自己对价格的准确判断,进入大宗商品领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美国军方寻找价格低廉的铜和硫。

书中详细记录了让他一战成名的“联合铜业做空”,这是由此以后,他终于可以进入帝国大厦顶端的“华尔道夫酒店俱乐部”,正式成为华尔街的一个重要成员。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20世纪初是美国钢铁有色行业大并购时代,当时的证券行业属于粗放式发展,法律法规都不完善,强者为王,枭雄辈出,操纵价格和内幕交易遍地开花。

联合铜业打算去并购另外一些铜业公司,但是高管决定,并购前的第一步是:炒高股价!

(哈哈,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大A股是不是无数类似的例子?)

于是管理层联手发定增,开始高调宣传,并且找了三位美国金融界的耀眼人物作为铜业公司的保荐人,结果公司的定增获得了溢价超额认购,股价也是蹭蹭往上涨,所有人都眉开眼笑,一切顺利。

巴鲁克这时遇到了一个成功的咖啡商人,恰好咖啡商人竟然对铜也有深刻研究。他认为,当下铜价普遍太高,市场上的铜正在过剩,而且美国的铜出口量在下降。几年前,法国也想操纵铜价,未遂,并且造成了恶劣影响。他还预测说,联合铜业公司试图大幅度提高铜价,这一举措最终会重蹈覆辙,归于失败。

听者有心,巴鲁克亲自做了一番调查,结果证实了咖啡商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于是巴鲁克开始建立自己的空头。他的卖空让操纵联合铜业的重要内部人员气得咬牙切齿,这反而让他坚信自己已经处于优势。

此时有人威胁他不要得罪大腕,不过巴大师自恃年轻,对这样的威胁狂傲不惧,颇为自信地说,“他们体重越大,摔得越重。”

恰好在当年9月,总统在水牛城遇刺引发了恐慌,幸好有JP•摩根的威望,股价才从暴跌后慢慢反弹,巴鲁克此时已经赚了第一波的钱。

最重要的日子来了,联合铜业即将召开董事会议,大家都猜测他们是否能够继续发放8%的股利:因为如果继续发放8%的股利,那么空头可能就会遭受重创。

1901年9月20日,星期五,董事会议终于召开,股利从8美元降至6美元。

最后的结果是,两个月内,联合铜业的股价从100美元跌到60美元,空头大获全胜,一举成名。

作者在书中的总结非常精彩:

“小道消息、内部消息或者他人思考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事实,在决定时不要被这些所左右。

在股市上,一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和客观,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时那样,不摻杂任何个人情感。

当事实得到确认,就要保持自信,即便发生再多的事情都不要动摇,只有这样才能对抗那些所谓的了解内情之人的意愿。”

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更加经典的战役:

北方太平洋铁路轧空案

PS: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金融民工的脑洞”。

公众号二维码

《全身而退》读后感(二):在欲望与陷阱之间谨慎行走

《全身而退》这本书是伯纳德-巴鲁克的自传,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传奇的投机者。巴菲特的导师是格雷厄姆,而格雷厄姆最敬佩的投资者就是巴鲁克。这本书叙述了他一生的经历,从小时候说起,有家人朋友的故事,也有婚姻和工作的故事。篇幅最多的还是一路走来在股市中的成长历练,他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作手,多次从风口浪尖全身而退,十分值得学习

投资方面的几点总结:

* 股市就是人性和情绪的修炼场

股票市场中,所有的信息数据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都包含着人类的情感——某种期待或者预期。在背后控制股价上升或者下降到力量,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力量或者冰冷的社会事件,而是参杂着人们的情感和种种反应——支持、憎恶、期待、恐惧。投资者和分析师,所有想在这场游戏中胜出的人,必须具备一个技能: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人们对这些事实的反应和情感。这很难,但是很有必要。

情感与理性的斗争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在股市上,在恰当的时机卖出远比适时买入难得多。股票上涨时,有人认为还有很多上行空间,于是继续持有,而如果股票下跌,就期待股票会反弹让自己解套依然继续持有。一直以来,看多比看空更为普遍,这是因为乐观精神是长期根植于我们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强烈的传统,但过分的乐观也会造成损失,这种损失甚至比悲观情绪更大,因为过分乐观就会丧失谨慎和小心。人生的折腾多半源于不甘心。在我们纠结时赚到钱就知足收手还是赔了钱认同损失时,情感就给理性设下一个个陷阱,让人左右为难。

股市会周期性地出现高峰和低谷,当狂热且不计后果的投机行为发展到了顶峰,会加速股市的崩盘。疯狂不分国界,人类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重复出现的群盲现象,表现出来就是这种类似的疯狂行为。这种群体性的无理智行为频繁地在人类历史上重演,说明它根植在我们的血液骨骼里,时我们与生俱来的某种特质的外在表现,所以才会如影随形,无法摆脱。也许鸟类的长途迁徙,沙丁鱼的回溯等群体活动也是基于同样的特质。

极端的狂热和极端的悲观氛围都会招致灾难。集体狂热一旦在市场波动中出现,那么众人就会被冲昏头脑,在颠簸的浪潮中沉入海底,尸骨无存。正因如此,巴鲁克从不破坏自己的原则: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就买进,在价格有利可图时就卖出,不从众而动。股市的真理,从不站在多数人那边。

在资本市场想要如鱼得水,基本的修炼一定是戒贪戒躁,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每当事情的前途看起来很美妙的时候,巴鲁克会告诫自己:二加二总是等于四,种瓜的瓜种豆得豆,谁也不会不劳而获。而当前途一片迷茫、意志消沉的时候,告诉自己:二加二依然得四,守得云开见明月,总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

* 永远保持谨慎和反省

巴鲁克说,在多年的股市生涯中,自己之所以能无数次躲过灭顶之灾,守住财富,是因为他能克制自己贪婪的欲望——一次又一次地在股票上升的途中便抛出。虽然继续持有可能会挣到更多的钱,但适时抛出,也让他避免因股票崩盘而落入深渊。许多人正是因为不明白这点,过分地追高,导致一败涂地,不名一文。这种略显保守的做法保证了他财富的稳定增长。虽然会错过一些赚钱的机会,但同样也避免落入破产的陷阱。巴鲁克就这样谨慎地行走在欲望与陷阱之间的小路上。

每次做完一个重要决定或是结束了一笔重大的交易,巴鲁克都会暂时离开华尔街,找个安静的地方,清醒地回顾之前的一切,尤其是当股票市场的形势露出了经济萧条的端倪,就会加倍小心缜密,不放过每一个可能藏着纰漏的细节,而一旦真的有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任何借口都没办法让他原谅自己。

巴鲁克将年轻时所有的错误归为两类:1.对自己手里正在交易的证券知之甚少;甚至有时候,对一只股票仅有的了解就是它的名字,而事实上,一家公司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行业前景,甚至管理层的人选,对股价的涨落都有重大影响,都是该去探知的。2.好高骛远,手上没有多少资金,却妄想迅速挣到大笔财富,高于自己的财力进行证券买卖。这也是他认为自己犯下的主要错误。

其实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私人事务还是公众事务,不管对谁而言,这种不停回头进行自我反省的习惯都能带来很大的受益。错误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比正确要多,比如避免重复犯错,比如我们越是了解自己身上的缺陷和弱点,也就越能理解他人的想法与行为。

* 专注于一件事并全力付出

这是巴鲁克特别提到的一点,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个领域时,长时间的历练就会产生技近乎道的效果,这种道会指引他意识到很多东西,甚至某些我们的经验和知识无法解释的东西。这种效果常能在专业大佬的身上看见,自己熟悉的领域任何一个的变化都能被准确地感知到,甚至一种近乎直觉的判断。

说真的,我不相信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同时做好几件事。现在有很多人以斜杠青年自居,好像多面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科学来讲,人能够同时好几件事情,但分配到每件事上的效率会打折扣,并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每件事都是半瓶油。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趋势一定是每个领域的高精尖,每件事都会做一点但都做不了很好的人没竞争力,因为没有不可替代性。正如作者所言,专注才会成功,不要幻想在各个方面都无所不能。

* 不要轻信内幕消息

华尔街总有形形色色的小道消息和所谓的内部消息,很多都是空穴来风。作者投资路上正风生水起的时候就因为轻信了内幕消息而财富全无,只好从头开始。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也是这样,曾因为内幕消息折过一回。

关于内幕信息,一方面会有居心叵测之人用它来误导轻易相信它的人,另一方面,即使内部的人真的了解公司的运作,他们也可能因为对内情过于自信而疏忽大意,犯下想当然的错误。

人们都有这样的共性对于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极其重视,即使这件事不一定是真实的。当一个人没有特别的信息来源,会热衷于研究某个形势下的经济事实,并且冷静地以此为据付诸行动。若是让这样的人得到了内幕信息,他就会因为自命不凡而对最显而易见的事实熟视无睹。这时候的内幕信息就会让人麻痹大意,让人冲昏了头脑,无法利用理性来思考问题。

* 巴鲁克的交易哲学

巴鲁克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低点。他在强市中买,在弱市中卖。他提倡早买早卖。

以下是巴鲁克提出的投资十守则:

1.除非你能将炒股当成全时工作,否则别冒险。

2.对任何给你"内幕消息"的人士,无论是理发师、美容师还是餐馆跑堂,都要小心。

3.在你买股票之前,找出公司的所有资料,它的管理层、竞争者,它的盈利及增长的可能性。

4.别试着在最低点买股、最高点卖股,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撒谎。

5.学习快速干净地止损。别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确。如果犯了错,越快止损越好。

6.别买太多股票,最好只卖几只股票,以保证你能够仔细地观察它们。

7.定期有计划地检查你的投资,看看有什么新的发展可能改变你的想法

8.研究税务情况,在卖股时争取最大的税务效益。

9.永远持有一部分现金,不要将钱全部投入股市。

10.不要尝试成为万事通,专心于你了解最多的行业。

《全身而退》读后感(三):传奇人物传奇事迹

这是伯纳德巴鲁克回顾自己一生的自传类书籍,包括自身家庭、若干交易情况、华尔街一些名人事迹、政界人士交往、对投资的见解等。

家庭来自德国的父亲是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在南北战争中,被俘两次;而母亲的先祖有敏锐的商业嗅觉,选择在纽约定居并开展海运生意。两人在战争中相遇,并于1867年结婚。

作者自小有点儿恋母,性格又软弱,敏感,害羞,喜欢跟在妈妈身后,看妈妈表演;父亲教会两兄弟打猎,学会游泳、爬树。镇上不时有人因决斗身亡,母亲劝父亲搬到北方,机会更多。1880年全家搬到纽约。

读大学时候,作者还是被秘密社团(兄弟会)歧视,甚至他的女孩也受到宗教歧视。因那时候没有设置高中课程,14岁的作者在纽约市立学院念大学,期间对拳击狂热,也参加过拳击赛。毕业前,母亲经过颅相师的建设而不让其从医。

最初作者在批发玻璃器皿公司做学徒(周薪3美元);曾流连赌场而被父亲劝告;因母亲的推荐,进入科恩先生的公司做学徒,正式跨入华尔街,亲眼看见并学习了套利交易、外汇买卖、资产重组以及投机交易。

因父亲的提议而回德国看祖父,但巴鲁克在回来后辞职,和朋友去金矿场找商机,然后将钱投资在矿物相关的股票上,同时在矿场做工补贴生活;期间,观察赌场规律,小赢一些后被赌场赶走。

1891年,也是通过母亲的推荐,巴鲁克到豪斯曼经纪公司工作;在对证券研究后,打开电话薄,逐个推销所看中的股票,尽管屡遭拒绝仍坚持。逐渐有客户相信其观点,作者用心维护客户利益,有很大的波动就建议客户变更投资策略,以保护财产不受损失。作者回想起初到华尔街,只是个办事员和跑腿的,几乎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甚至因为年轻人身上常见并野心勃勃、精力充沛与眼高于顶,实际做错的事情还超过了所有错误里那些能够被原谅的范畴:买卖股票,因为贪婪,不知缩手,赔光所有的钱,包括父亲大部分积蓄。至此,巴鲁克反复权衡,不敢妄下决定。每次做完一个重要的决定,或是结束了一笔重大的交易,都会暂时地离开华尔街,找到一个安静的所在,让自己能够拥有清晰的思路回顾之前的一切。

犯错有两种:第一,对手头正在交易的证券知之甚少;甚至有时候,对一只股票仅有的了解就是它的名字。而事实上,一家公司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行业前景,甚至管理层人选,对股价的涨落都有重大影响,都是应该去探知的。第二个好高骛远,手上没有多少资金,却妄想迅速挣到大笔财富,高于自己财力进行证券买卖。后来才认识到,人才是构成股票市场的最重要部分,在努力阅读未来的正是人类本身。

要记录股票市场所产生的波动,往往不是通过事件本身如何,而是人们对这些事件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在一次观看斗鸡赛,被误传警察抓人而逃跑后,巴鲁克总结自身的投资态度,对客户的稳健和自身的冒险,挣扎着:到底是继续横冲直撞,不放过任何一丝微末的机会,但同时也极有可能一事无成,多少努力都付之东流;还是小心谨慎地落下每一步,走得无比缓慢,为自己的将来逐渐积累财富,安稳,但也可能是长久的贫穷。作者决定后者的道路,虽然平坦许多,依然伴随着许多崎岖的苦熬与挫败。

经过四年打拼,巴鲁克向阿瑟豪斯曼要求加薪被拒绝,但却得到公司1/8股份。大学期间的巴鲁克碰到安妮格里芬,一见钟情,想搭讪却被拒绝。只得通过他人介绍,两人才逐渐熟悉起来。之后的交往,虽然其父因宗教差异而反对,所幸其母赞成。1897年10月20日,两人如期结婚。

巴鲁克曾因他人片言片语而买入股票却遭受损失,才知道那是人们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些话语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表达某些意思。长期以来,人们依靠自己对经济事实进行冷静而客观的判断的做法显然更为可取,而流言就像风。

因为在联合铜业股票卖空而大赚一笔,更加坚定一个认识:小道消息、内部消息或者他人思考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事实,在决定时不要被这样从众左右。

一般说来,战争发生时,会出现通货膨胀,还有暴力交易,会发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在初露端倪的时候牢牢控制住物价、利润、租金及薪资的上限。很多人只知道要争取时间,却不了解争取时间的目的何在,时机跟时间的关系如何,事件的发展是不是越来越有利、越来越好。需要把握的到底是时间本身,还是事情变化最适合的那个时间点?垄断经营总是看似光鲜雄伟,以至于那些实施垄断经营的人都无法看清它的劣势。

作者在华尔道夫酒店见识到各式各样的人物,联想到华尔街之所以失去了那种鲜明的金融冒险活动的特征(命运、掌控、浮沉),主要原因在于拓展,包括市场活动涉及的经济利益关系范围和领域多方面的拓展。

美国从当初一个不断开疆拓土,把注意力都放在思考如何征服广袤的北美大陆的民族,转变成了一种维护整个西方文明保持稳定的第一力量。包括哈里曼,摩根等影响颇深的人物,即使没有出现在历史演变的大舞台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无论如何也会继续下去。这是时代的浪潮,并不是一个或两个人物所能决定的。

在一次与父亲的对话后,巴鲁克慢慢思考赚钱的含义,认识到很多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且鉴于投机者应该独自踏上征途,1903年8月,巴鲁克从豪斯曼公司撤出,自己创业。一战前巴鲁克和古根海姆家族合作战胜了洛克菲勒家族。

因为开车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巴鲁克关注和橡胶制品相关的公司股票。1904年抛空运输小麦的铁路公司股票,在股票暴跌前夕全身而退,大赚一笔,靠的是详实细致的调查研究(派人走遍铁路沿线甚至到加拿大毗邻的地方)。

1909年,因为口误(谈话中提及‘赌手气’)而与摩根失之交臂,没能合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受威尔逊总统邀请参与战时工业委员会的工作,除了不能交易股票外,其他的股票和债券无论价格都抛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满足感,是金钱无法取代的。

对于苏联以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标签,巴鲁克认为衡量标准应该是能否为改善人民的生活有所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水平极少会高出其国内水平。任何一个国家在海外的运作与国内相比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

一个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投入多,那么在对外政策上也会倾向于帮助别国人民提高生活水平。一个政府如果蓄意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有可能推低每个与之有交往的国家的生活水平。

找铜,是从国家内部获取,还是从相对成本较低的外国获取,作者的立场并未完全确定,可能会根据当时情况选择。两次世界大战的情况都清楚地表明,国家防务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使用国内自产的矿物。很多物资短缺的问题,实际上是来自心理因素。股票交易的经验表明,如果市场上涨趋势背后的思维连续性被折断,一次牛市行情反转起来会有多迅速。制定一次成功的金融交易计划,和制订一次军事行动计划很相似。在采取行动少,需要对双方的优缺点做到知彼知己。

在国与国交往中,用金钱是换不来真正的友谊的,靠这种方法结交的朋友是随时都会翻脸的。但是,如果国家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基础,对于各自未能做到的事情就能给予谅解,对于各自的短处也能包容。

在多年的股市生涯中,能无数次躲过灭顶之灾,守住自己的财富,在于从不破坏自己的原则: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就买进,在价格有利可图时就卖出,不从众而动。

股市的真理,从不站在多数人那边。定期卖出所有股票抽回资金,重新休整并审视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个领域时,长时间的历练就会产生技近乎道的效果,这种道会指引人体会意识到很多东西,甚至某些经验和知识无法解释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投机者会关注那些预示未来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来应付未来的变化。

筛选事实、找出关键点非常困难。因为在股票市场中,所有的信息数据呈现在面前时,都包含着人类的情感(某种期待或者预期)。在背后控制股价上升或者下降的力量,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力量或者冰冷的社会事件,而且掺杂着人类情感、人们的种种反应(支持、憎恶、期待、恐惧)。

投机者和分析师,所有想要在这场游戏中胜出的人,必须具备一个技能:要分清哪些是钢铁般冰冷的事实,哪些是人们对这些事实的反应或情感。所谓优秀投机者,就是在金钱花出去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能达成何种目标。

(1)除非你把投机当作自己的工作,否则不要投机。

(2)谨防那些带给你“内部”信息或者“小道消息”类似好东西的任何人,特别是理发师、美容师或者侍应生。

(3)必须清楚证券发行的公司、公司的管理及竞争对手、公司现在的盈利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熟悉这些情况再考虑买入股票。

(4)除了夸夸其谈的骗子,没有人能够在谷底接盘,在峰顶卖出,包括你在内。

(5)你不是圣人,犯错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尽可能快速地止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学会快速地接受损失、处理损失。

(6)不要将资金和精力分散在很多只股票上。最好仅持有几只可以长期关注的股票。

(7)定期重新评估所有投资现状及前景。因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今天还赚钱的也许明天就没落了。

(8)结合自身情况研究税法,争取卖出证券时可以获得最大税收优勢。

(9)要留有余地,现金储备的机动资金必不可少。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不安全。

(10)不熟不做。我们不是先知,什么投资都敢做。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获取事实是一件持续性和连续性的工作,因为事实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保持警陽。只要人们有生存的欲望,那么生活必需品及相关领域,总会出现适合长期保值的投资对象。

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技术的创新,会改变市场的趋势,改变一家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未开发地区一旦有了新的能源供给,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投资某个项目时,不能盲目地认为就会增值或者至少是保值。倒是相反的情况时常发生:由于某个新发型导致某种商品贬值,比如石油和电力的发现导致煤炭贬值,而化学方面的技术突破,使得煤炭的新用途又催生了新的经济寿命。

追求不同公司的基本经济事实,是一件漫长的持续性的工作,就像船航行在海上,必须全神贯注地掌舵,而不是设定了目标和航线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人类无法掌握完美和乌托邦,但如果过于狂热的希望始终不能成为现实,就要设法避免极度恐慌所造成的绝望。只要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学会认清珍惜的事物,同时学会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的角度行事,都要分清主次和先后。

要防范风险,但不能本末倒置,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股票市场出现危机,必然是总体经济政策和国家防御出现了问题,导致股票市场出现投机性浪潮。因此如果不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信用,那么没有什么的价值能够持久。

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规则从而超越对手,那么必然会采取行动。这就是人性。

监管投机行为,其实就是在监管人性。

书中还提及黑人的进步,更多的想去接受教育,不再迷信(森林、溪水、天空都充满幽灵,晚上新月时需要提灯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