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精选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精选

《痛苦的中国人》是一本由[奥] 彼得·汉德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一):前南游记和立场

我很惊讶,如此出色的一本书,为何豆瓣打分如此之低?这本书的书名是《痛苦的中国人》。从第二篇目开始才是最好的展示。我们深刻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谁设计了肢解南斯拉夫的念头?谁对南斯拉夫充满了敌意和偏见?谁挑起了战争?谁在鼓励战争?谁让塞尔维亚人被视为犹大?究竟谁该为这场充满恶意的肢解战争和残杀负责?媒体如何煽动偏见?欧洲强国们如何助纣为虐?宗教派系的斗争如何火上浇油?这个相处了很久的多民族国家,以如此血腥的方式解体,这一切如此深刻的警醒着我们。面对中国西部的种种情况,也足以让我们深入思考,触目惊心。 其中有趣的环节在汉德克有兴致地描述了他和《哈扎尔辞典》作者帕维奇的交流与见面的过程。可惜的是上海文景把《哈扎尔辞典》写成了:词典。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二):痛苦是遥远的不可预知以及近前的残酷

《骂观众》学习西方戏剧的时候就知道了,可是《痛苦的中国人》也是汉德克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才关注,因为标题率先读了,却深深陷入了汉德克笔下的那种人物的世界里,反反复复地去读这样一篇小说,发现人物的世界和人物眼中的世界和作者的世界,是多么不堪和充满不可捉摸,也许这便是痛苦的来源了。

这本书的另外两篇是作者在前南斯拉夫的游记,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的废墟之地,被文中几处描写打动,一处说河流本应该挤满了游泳的人,可是现在漂流而下的是尸体;另一处是尸体的鼻孔和嘴巴开出了鲜花……涉及国际政治、种族之间、不同信仰的一场残酷血腥的战争。

边读边想着为什么叫痛苦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对于远在欧洲而言,作者对中国的认知是遥远的,也许一切都是如此,痛苦来自于未知,来自于对当下的焦虑,痛苦是作者笔下人物的意识,是对这这个世界的认识,然并卵,自己也无法说清楚,上一次读小说有类似感受还是追忆似灰年华……

也许,这便是他传递给中国读者的一份痛苦和焦虑吧!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三):彼得·汉德克不讲故事,却给你更多的真实细节

为了读柏琳的新书,最近恶补了彼得·汉德克的南斯拉夫游记。

这本书包含四篇文章,小说《痛苦的中国人》,游记《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冬日旅行至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及德里纳河或曰塞尔维亚的合法性》《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

最开始读的汉德克作品是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必然是一头雾水,汉德克的叙事完全跳出讲故事的层面,他总是还原到原初的视角来直观一幕幕场景,捕捉一缕缕思维。这样的视角下,你很难收获一个故事,却能看到更多的真实的生活细节。这些细节,更像是现象学所说的“悬搁”概念,能给那些场景加上括号,让我们摆脱叙述者的诡计,免受各方图像影响而轻易下判断。

同样,本书收录的文章,小说和游记,都是如此风格。而且几篇文章的主题也有关联:《痛苦的中国人》反复提到“门槛”,主人公始终像打破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门槛,从而实现自我平衡,即便最后的结局很平静,但这种平衡仍未平静,无疑说是交给了他人。

《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的主题是“边界”(边界不就是门槛么),这篇文章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作者深入分析了斯洛文尼亚脱离南斯拉夫的过程,以及在欧洲新闻图像中南斯拉夫形象的误导性。因为这篇评述内容较多,所以能很清晰知道汉德克到底想表达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意识,就知道《塞尔维亚的合法性》和《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的指向了。因为,后两篇又回到了他小说叙事的风格,不了解那些问题意识,很难知道他描写的诗意的画面到底在讲述什么。

这本书在豆瓣评分并不高,大概是彼得·汉德克的叙事风格,很难让读惯了故事的读者有所收获。但实际上,在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这种叙事方式,能让人的大脑得到空间的解放。因为在那一幕幕充满诗意的画面中,我们会暂时搁下那些受到误导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这比单纯讲一个有寓意的故事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文景出版的彼得·汉德克文集买了两三年,最近计划都读完。

以上。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四):《痛苦的中国人》部分摘录

摘了一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段落

1. "这个世界老了,不是么,洛泽先生?" 就在我清醒的那一刻,四处静悄悄的,一种温暖的虚无开始蔓延,这正是我急需的,像是豁然开朗,或者也可以说是茅塞顿开,终于不用再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了。 2. 虚无本身并不是秘密,秘密是虚无产生的原因。 3. 小镇上,几乎每户人家的烟囱里都冒着浓浓的烟,呈现出乡村独有的景象。浓烟色彩各异,蓝色,灰色,淡黄色,先在空中交织,尔后又如同火车的浓烟一般消散在空中。"大家都回家吧。"——我想起了这首仿佛来自两千多年的诗。当然,这里指的不是人,而是指填饱了肚子的牧场牲畜和夜空中正在升起的金星。 4. 就这样,忽然有一个陌生人走出那片平原,甚至靠近这个地方的城堡。他迎着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城市走去,而他脚前那条运河似乎流入亘古不变的低地,或者是流经拥有喀斯特地貌的中国桂林。 5. 所谓有时间,并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解脱:解脱了所有矛盾的感觉。这意味着:缓冲与前进,无拘无束与全心投入,解除心理武装与顽强抵抗,休养生息与奋发进取。 6. 与此同时,在这昏暗的夜色中,出现了犹如遥远东方的墨迹一样的东西,缓缓有序,间隔巨大,同样一片昏暗,只是形式严格,光线有力,并且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这个倾听的入睡者的眼帘里。 7. 此时,在山下的城里,那家出售香烟报纸的正在营业的小店前围满了人,这就是"晚间烟店"。停在火车站的那一列列火车看上去五彩缤纷,无比巨大,就像是那些更大些的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里既是它们的起点,也是它们的终点;而轨道则像一座横卧的金字塔一样。在距离火车站较远的地方,那座监狱围墙上尖利的玻璃碎片看上去像迥然不同的金字塔。 8. 近代有一位哲人说,对于我们这辈人而言,唯一保留下来的门槛就介于清醒和梦境之间,可就连这个门槛也几乎被人视而不见了。唯独对于那些精神错乱的人而言,举世共睹,它公然突显在那日常事件中,就像那些被摧毁的神庙所留下的残垣碎块。他说,门槛不是界线——内在和外在的界线都越来越多了——而是地带。在'门槛'这个词里,似乎包含着转变、洪流、河中浅滩、马鞍、障碍(是避难的障碍)。 9. 门槛就是源泉。 10. 正是那些门槛,无论相爱的人,还是朋友,都从其中汲取了力量。——可是,如今(这样继续说道)要是不在我们自身中重新找回那些被抹去的门槛,那会在哪儿呢?通过我们自己的创伤,我们才会得以康复。即使天上不再下雪,那雪花也会在我的心里继续飘落。 11. 奇怪,目光遇着火就变为凝视,碰到流水却常常避开。 12. 没有人需要他们,可他们却假托是救苦救难的救世主。难道不是有时候,也包括艰难困苦的时候,有阳光和空气从地平线上投来吗?它们想要进入我们的世界,可是那些塔楼却挡住了你的远眺。 13. 唯有我这个人存在着,死亡是终极目标,如此坦然,简直无法想象。这里就是缺点什么,不是基督,不是诸神,也不是那不朽的灵魂。这里缺乏的是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种感觉器官,而且是那个关键的,没有它,呼啸的风声和嗡嗡的电车声就是不完美的。 14. 尽管人群里空气污浊,令人窒息,闻上去有股变质面包的酸味,但我仍然向着他们走去。 15. 这条中世纪的运河流淌着——和城里教堂大门上那些石像一样——宁静、狡黠、静默、庄严、徐缓且宽容。

《痛苦的中国人》读后感(五):何为“痛苦的中国人”

《痛苦的中国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洛泽是在萨尔茨堡教授古代语言的教师,也是一位业余考古学家,一位专门发现和研究古代遗迹中“门槛”部分的专家。他甚至把一处门槛遗迹的碎木粉装进玻璃杯里,摆在写字台上。“门槛”成为整部小说的核心意象,象征化地表现了汉德克对语言和现实的理解。在作者看来,“门槛”并非边界、界线——世界上的界线已经够多了——它本身就是一个地带和空间,事件可以在其间发生。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 “观察者分心”里,作者把我们引入一个颇有卡夫卡气质的主题中:作为教师,洛泽暂时停止了教书,切断了自己和职业的联系,同时他也不再和妻子、孩子住在一起——通过进入这种“一切都悬而未决”的状态,他试图重新寻找和定义自我。

洛泽在他的城市漫游着,他不厌其烦地观察和描述桥梁、分岔、道路、河流。他因此穿过一个个空间的区隔,也就是跨过那些“门槛”。他长时间地、密集地注视着身周的城市和事物,这些外物与他内心的心象反复交缠,大量精确的细节描写在冬季河流般冷冽、缓慢但固执坚毅的句子中不断向前滚动,贪婪地捕捉着主人公或者汉德克本人所渴望获得的“真实”。作者是如此关注颜色、声音、轮廓、方向、命名,那些本来最平凡的事物都通过汉德克的语言而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强度和光亮。

在第二部分“观察者介入”中,洛泽终于辨认出,他自己的归属就是“门槛”,一个尚不属于任何确定性,但是能够连接不同区域的空间。

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洛泽的内心平衡:他发现了一个在树干上涂画纳粹万字符的人,在一种强大的冲动之下,他用石头击中了那个人,并将之杀死。通过对万字符涂写者的复仇,主人公反抗着标签,反抗对事物的粗暴标记和命名。更重要的是,他直接辨认出,正是这个标志,“造成了我所有的阴郁情绪——所有的苦闷、所有的愤懑,还有强作的笑颜”。

在作者笔下,门槛意味着打破词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弥合二者之间的裂痕;更重要的是,它也让主人公能够治愈自己和世界之间的陌生、疏离。小说第三部分题为“观察者寻求一名证人”。这时,“我”开始走出自我的孤立,他重新回到和母亲、父亲、妻子、孩子之间的交往和关联中。

对于门槛的追寻,也正是对归乡的渴求。洛泽虽然漫游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无时无刻不感到疏离,以至于他被偶然邂逅的女伴比喻为中国人:“终于在所有当地人中间,出现了一张中国人的面孔。”这种比喻并不是因为任何外观意义上的相似,而是指向洛泽与四周环境的相互分离。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提及“中国”或“中国人”,也正是为了传达一种在故乡却感到格格不入的陌生化状态。此时的洛泽“游离在那些通常的权利之外,而且这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他的生活看似自由,但他事实上并不希望过这样一种悬而未决、不承担任何义务因而也就剥离了权利的生活。只有回到和具体世界、和他人的联系中,他此前的一切细微感知才获得了意义,精神焦虑的洛泽也因此获得了救赎。

整部小说的书写过程,也是逐渐从孤独的玄想而接近自我创伤根源的过程。通过直面母亲、童年、纪念堂里阵亡士兵、同样阵亡的生父以及德国和奥地利的界河,“我”重新开始言说那些令自己痛苦的事物。在讲述中,洛泽最终意识到讲述者自身就是那道门槛——讲述者,也就是小说作者,站在真实的世界和文本之间,并将二者连接起来。如果说汉德克的小说真的在什么层面上和中国文化有所关联,那我们或许可以在汉德克的《圣山启示录》中找到一些痕迹,其中汉德克回忆道,在观看塞尚的过程中,他发现塞尚的松树和山崖已经不再是对自然之物的模仿,而是形成了一种类似汉字的象形文字,实现了“物体—图像—文字”的融为一体。在《痛苦的中国人》里,作者也同样在竭力反对物体、图像和文字的分离,而他所追求的三者融合状态也意味着主人公的自我与外部世界重新融合。

书中的小说和游记虽然体裁不同,但并非彼此无关。汉德克向来偏离传统叙事性小说的写法,这让他的小说和游记在主题和叙述的层面上拥有了更多的共振,二者都在充分挖掘散文文体的潜能。这些文字总是探讨着身份和认同问题,特别是语言如何参与塑造这些身份认同。

相比被视为一个热衷介入政治的作家,汉德克更愿意归属和固守诗性和文学性的领域。但正是由于憎恶一部分西方势力对政治名词的空洞、僵化乃至扭曲用法,汉德克在漫长的写作中持续抵抗着意识形态幻觉的谬误。他不止一次为塞尔维亚人的历史说话,并参加了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虽然这一切在欧洲引发广泛争议,但他并未因此讨好屈从已经成为西方文学流通规则的“政治正确”。

汉德克所渴望的,是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揭示和保存不同于报纸、新闻、数据和哲学所提供的那类现实。和《痛苦的中国人》这部小说一样,汉德克的游记也同样包含着一个相似的主题:他必须揭露“以大德意志为首的强盗行径”,那些德国势力如何扭曲和虚构新闻报道,并持续对斯洛文尼亚居民进行语言和身份上的掠夺。

相比国际性和抽象观念,他更关注着本土、个体与细微:“捕捉小事无论如何远比强加主要事实影响更加持久”。这些“小事”之一,就是汉德克的斯洛文尼亚外祖父曾在1920年投票赞成将南奥地利地区并入新成立的南斯拉夫,但德语族群的人威胁要打死他。对汉德克而言,南斯拉夫意味着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国度,比如,他相信斯洛文尼亚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独立成一个国家的动力,这样的结果无疑来自西方的操纵和煽动。

因此,在这部书收录的几篇游记里,汉德克猛烈批判着那些媒体上“倒卖现实或者转卖现实”的食客,并传递着他通过个体经验和反复观察得到的知识。汉德克认为,在南斯拉夫的解体过程及其现实后果中,西方权力操纵、主导的舆论话语无异于文字毒药,它们通过人为设置边界和对立,漠视着不同民族间和解的可能,以及它们曾经团结统一的历史,而欧洲疯狂和片面的对于塞族的责难更偏离了历史的真实。他希望凭借写作来恢复事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而非加剧分裂和仇恨。

作为在南斯拉夫战争历史中拥有特殊记忆的中国人,我们一定没有淡忘北约轰炸的无耻与不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南斯拉夫问题上坚定站在西方叙述对立面的汉德克,会令许多中国读者更感到几分亲近和钦佩。

若你读完小说,或许会发现,“痛苦的中国人”这个标题实际上也是一道通向自我追寻的“门槛”。此刻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静静坐下来,再次踏入它邀请我们踏入的、被语言打开的奇异时空。

(原文发表于《北青艺评》,发表时有删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