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蒙克:痛苦的表达》的读后感大全

《蒙克:痛苦的表达》的读后感大全

《蒙克:痛苦的表达》是一本由[法] 法比耶纳·艾丽斯著作,98出版的11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克:痛苦的表达》读后感(一):生命的壁画°

——评《蒙克,痛苦的表达》

文/蓦烟如雪

我把感受到的最激烈的情感先刻画并保存在我的双眼里,然后将之呈现出来……我仅描绘我感受的东西,不做任何添加。我想要捕捉到一种感受,让其满溢着一种情感氛围来震撼人心。——蒙克《“生命的壁画”的来源》

我常常觉得画画的人,多数内心都是孤独的,比如梵高、高更、毕加索、波洛克、库宁等等,他们虽然学习过绘画,但都能独树一帜,有自我的特色。

早期的高更也画过中规中矩的作品,比如1882年的《自画像》,线条明朗,色调也融入一些暖色调,英俊的侧颜让人记忆犹新,还有《清晨》的那种光线射入和蓝色背景的交融,给人一种难以描摹的状态,这种挪威的印象派画作还是很鲜明的。

当然他的作品也有不少学习他人风格的影子,比如《海滩上的英格》就有面部模仿了皮埃尔的《甜蜜之国》;比如《拉斐特大道》的大致轮廓与古斯塔夫的《奥斯曼大道上的阳台》有类似之感,虽然前者是印象派画风,但整体结构还是深受后者的影响,从灵动来说,蒙克的笔触更稍胜一筹。

蒙克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被病痛与死亡的阴影所笼罩着,因为这些际遇,给他的画作带来了不少灵感,他塑造了许多另类的作品,比如《呐喊》。

而呐喊真正来说,有四个版本,在1893年-1895年创作了四种,比如蛋清木版画、彩蜡木版画,彩粉木版画以及蛋清木板油画。

《呐喊》的色彩瑰丽,给人一种很魔幻很晕眩的感觉,色调也很冲撞,人物的表情也极其扭曲和夸张,这种线条风和后面的规规矩矩的桥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而人物的表情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甚至是很孤独感弥漫其间。在这本书中,能发现《手持香烟的自画像》《患西班牙流感后的自画像》《绝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的主题围绕着爱情、忧虑和死亡,他的作品在直面中,富有冲击感,展现出他不同于众人的困惑,他以画为声,用隐喻的手法,揭示恐惧和困惑,他的很多作品都给人很压抑的气息,比如《离别》《吸血鬼》《忧虑》等等,他似乎把画里的人物作为宿主,用他们去表达他的情感,他很喜欢用蓝色、黄色、橘色、绿色、黑色……去构图,这种另类大胆的画风,更有一种震撼力。

我们平常画图不会用太冲击的颜色,这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苦闷的气息。他的画作前期很精致,但后期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富有自我色彩。

或许这正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发泄情感的地方。

这本书采用铜版纸,画面也很直观,对比的分析以及解读很到位。我觉得作为参考书,很值得一阅。

《蒙克:痛苦的表达》读后感(二):他是一个绘画艺术的天才,更是一个带有神经质的疯子

每次看到这幅著名的《呐喊》,总有一种地狱里爬出来的鬼怪被魔法师降服,即将被施法灰飞烟灭的感觉。不管是神仙还是鬼怪。做出来这样的狰狞面目表情,在那一刻,都应该是极其痛苦的。

这幅画的作者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作品往往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虽然这幅《呐喊》无论是创作灵感还是人物形象都与鬼怪没有任何关系,但每每看到这幅画,心中总有一种见了鬼的感觉,莫名的感觉到一种恐惧与压抑,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通过这幅画被传递着,而这也正是蒙克作品的特点。

据说蒙克在创作的这幅《呐喊》的灵感是这样来的。

“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于是一个痛苦、夸张、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便在蒙克的画笔之下诞生了,他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浩瀚宇宙面前所反应出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又何尝不是蒙克自己内心的写实。

蒙克的成长家庭,滋生了影响他一生的焦虑情绪。与生俱来的精神缺陷是他永远摆脱不掉的梦魇(据说蒙克的父亲、妹妹患有精神疾病,蒙克很有可能也具有精神疾病的基因),再加上幼年时母亲和姐姐的离世,“死亡”注定成为蒙克绘画作品中一个时时会存在的主题。蒙克的精神焦虑他在晚年的时候变得越发严重,他曾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着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了我的一生。”

“纸上美术馆”系列将蒙克的这一册中的副标题标为“痛苦的表达”是再贴切不过了。他一生中的作品数量丰富,所创作出的每一幅画都强烈地表达着他内心的感觉和情绪,他用绘画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焦虑与痛苦。或许伟大的艺术本就是“疯子”的天才表现行为,而蒙克的作品是能够称得上是伟大的。

他是一个绘画艺术的天才,更是一个带有神经质的疯子。

《蒙克:痛苦的表达》读后感(三):把艺术带回家

文 池非池

这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蒙克·痛苦的表达》是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纸上美术馆”系列中的一本,这个系列还有达芬奇、梵高、莫奈、塞尚等等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分本。这套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利用新颖的图书设计将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更直观、生动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充分调动感官侵入艺术之中,在了解艺术家生平作品、收获基本欣赏知识后,更能享受流连美术馆的体验,甚至可以用来收藏。

世面上美术科普的书很多,但是他们有个很明显的局限是普通文字印刷方式让读者很难与书中内容产生共鸣。而这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蒙克·痛苦的表达》却让你拿起它时眼前一亮。书籍整体的设计非常吸引人。8开的大开本让阅读更有仪式感。封皮是塑胶材料,更妙的是所有的文字说明是印在封皮上的,可以拆卸,拆去封皮后就是蒙克著名的《呐喊》,完全可以当成一幅画来展示。

本书的印刷必须给5星好评,书内所有的纸张都是铜板印刷,每一幅画作均为高清展示,让读者可以更细致的看清他们。随书赠送了一本贴画,内容都是世界名画,对于手账爱好者来说是绝对的福利,另外还想说明下这套贴画的封皮也设计的很高级。整体感觉特别像参观完一场画展后,在最后柜台购买收集一堆周边的感觉。书里最后还附上艺术家年表,让你对他整个生平及发展轨迹有宏观认识,还贴心的整理了原著的收藏分布,让你有知道哪能去现场看看真迹。

蒙克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的《呐喊》。蒙克有着不幸的童年,爱情之路也无比艰辛,还遗传了父亲的精神疾病,这些种种构成他的人生,也转化为艺术的源泉。蒙克笔下的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画画时间的延长,变得越来越有他个人印记。失去表情与具体细节的人脸,像带着面具,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是恐慌和焦虑扑面而来,也由前期典型的印象派转为象征主义。

最有名的《呐喊》有五十多个不同版本,据说灵感来自一具木乃伊,画中背景开阔,色彩丰富,线条粗狂,人物随着背景线条弯曲,骷颅头一样的人脸张大着嘴巴捂住耳朵,一副声嘶力竭的尖叫状态。你听不到画的声音,但是你绝对能感受到他在痛苦的呐喊,并且印象无比深刻。这里凝固了一个正在痛苦状态,理解了这样的状态就能理解蒙克,也能理解我们自己的恐惧与发泄。

蒙克自己说过这幅画:“我停下来,倚靠着栏杆,几乎筋疲力尽。云彩猩红如血色一般,仿若几条火舌,悬挂于蓝黑色峡湾之上。我的朋友们走远了,就我独自一人站着,因极度不安而颤抖,我想我听到了大自然无尽的剧烈嘶吼。”

显然,痛苦折磨着蒙克,他用画笔将苦难述诸于画作里,也让所有看到他的人们引起共鸣,将自身的痛苦宣泄出来。痛苦人人都有,但是要表达宣泄,引起共鸣,却极少能做到,蒙克的画让他在苦难里幸免,也让所有的人在会心一击后能直面恐惧。

家庭破碎,爱情失意,疾病困扰,人生不得志……无数艺术家与无数的平凡人都有经历过这些苦难,他们会成为人生的养料,在黑色的画布里留下一些色彩,在孕育出的作品中得到一些安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离不开艺术的原因,我们从这些中看清自己,勾出最深层的意识,发生共鸣,最后得到解脱。

《蒙克:痛苦的表达》读后感(四):蒙克的呐喊

书的封面是《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

其实,《呐喊》并不止一副,且都是蒙克的作品。《呐喊》第一版作1893 年, 蛋彩木板,被奥斯陆国家美术馆藏,后期,蒙克共“呐喊”五次,有几幅时间并不能很确定,分别是蜡笔木板、纸板粉彩、版画印制和蛋彩木板,大约作于1893年——1910年。

据说第一版的成画背景是:

仔细观察五次的呐喊,画的内容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是作画的背景和环境已经不同。其实如果仔细阅读、品味《呐喊》,你会发现这幅画有一种声音感。一个人(应该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一直在捂着耳朵,那个声音,看起来令他恐惧、令他战栗,他拒绝这个声音,这个声音却宛如大地惊雷,捂上耳朵也无孔不入,但是在同一个环境的其他人,却听不到这个声音——那么我们有理由判断,这声音来源于内心,是作者内心的焦虑、恐惧,然而,作品的名称却是“呐喊”,明明是拒绝“听”,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在喊叫。我个人不认为这呐喊来自于大自然,我更倾向这呐喊来自于作者,他不想听到内心的呐喊,但是却无法拒绝这呐喊,别人听不到这呐喊,或者,作者是生人中呐喊,在群体中呐喊,但是他人无呼应,这样的孤独,让这呐喊失了声。

而这呐喊到底呐喊的是什么呢?

你是不是也想通过这幅平面的,光影的、色彩的交融想要听到?

然而,尼采说,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跳舞的人疯了。、

顺便提一句,蒙克是尼采的忠实小粉丝,他爱上了尼采,通读了尼采所有的作品,甚至在尼采死后去拜访了尼采的妹妹,寻找尼采曾经存在的痕迹。

真正的孤独大概就是如此,曲高和寡,合者寥寥——甚至是无。据说,有次尼采在大街上抱着一匹马痛哭流泪,也许他也在呐喊,但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人听到,甚至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能够听到的也寥寥。我们无法了解蒙克或者尼采的内心,只能借助一种臆想来沟通,来触碰那些永远无法企及的、深邃的、悠远的灵魂世界,但是这已是极限。

在深深凝视这幅印刷品《呐喊》后的夜晚,我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因为人类的世界看起来简单,但是却实则复杂,庞大大于过宇宙,微小小过于尘芥,所以,值得感恩的是,总有那些你不懂得的,却在震颤着你的灵魂。

蒙克的一生都在呐喊,但是呐喊无人能应和。这些色彩、光影,每一幅他留下的作品,都是他在呐喊,也许后来他也放弃了期待共鸣者的意愿,但是内心的冲突依然波澜不断。仔细阅读了蒙克所有的自画像,可以说,蒙克的外表是英俊的,但是他却想要打碎这美给你看,包括后期享誉世界的自画像,都不是那副写实作品。有时候,看他的画,会想到卡夫卡的作品,画家的内心,也许是这个巨大的皮囊包裹的甲虫。

焦虑、恐惧和死亡,从未远离的蒙克。曾经在其中一幅《呐喊》中用德文写下:大自然的尖叫。

而我们不知道,大自然的尖叫,是不是也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嚎叫。

《蒙克:痛苦的表达》读后感(五):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一切

蒙克的第一幅自画像

有的时候,我们欣赏一幅画,比如一幅山水画或者一幅人物画,会沉浸其中,被作者画中细腻的纹路所吸引,仿佛通过一幅画就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这就是绘画者的魅力所在。

《蒙克:痛苦的表达》一书就能给予读者这样的感受。翻开这书本,犹如进入了“纸上美术馆”,里面有蒙克的60余幅作品,同时附有画的解读,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艺术的温度。

《蒙克:痛苦的表达》这本书的作者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家,他喜欢以绘画来表达自我情感,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情调,擅长以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等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比如著名作品《呐喊》,里面的情绪呈现得淋漓尽致。

蒙克的第一幅自画像,首次直面自身,正视自我

人生有的时候,最难的是不是别人不懂我们,而是我们读不懂得自己,我们总是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

蒙克创作第一幅自画像时,他19岁。

画中蒙克融入了暖棕色,穿着白色的衬衣,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光线照在他的右脸上,精妙的画笔勾勒出一个英俊的侧颜,面部轮廓也很精致。

说起侧颜,严屹宽的侧颜就很帅气,像童话世界里的人物,而蒙克的自画像展现给我们的也是一个侧颜,一个非常完美的角度。

或许我们没有读懂他,但他读懂了自己,他的眼神很专注,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面部表情也给予人一种坚定的感觉,他画的整体风格也是一种自信挺拔的状态。

②《对视》呈现了蒙克内心的感受,是对完美爱情的歌颂

蒙克曾说:“我把感受到的最激烈的情感先刻画并保存在我的双眼里,然后将之呈现出来……我仅描绘我感受到的东西,不做任何添加。我想要捕捉到一种感受,让其满溢着一种情感氛围来震撼人心。”

《对视》这幅画左边是一个女人,右边是一个男人,中间是一棵大树,他们凝视着对方的双眸,深情款款,是对完美爱情的歌颂,仿佛时间就在那一刻静止了,他们眼睛里只有彼此。

在树的远方,还有一座温馨的小屋,亮着灯光,仿佛在等着他们回家,其实,这也是蒙克内心的幻觉,这是他心中理想爱情的模样。

这幅画面色彩感运用得很好,拥有直击人心灵的力量,这也是绘画者的魅力所在,而蒙克做到了。

③《清晨》是蒙克的首幅重要作品,运用风格与技巧,完美呈现了阳光洒下的金色

《清晨》这幅画也融入了蒙克的情感,画面中是一位女子,仿佛如蒙克的初恋情人,她是一位金发女子,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那位女子呈现的是侧颜,她朝着阳光的方向,目光触及的地方是观者无法看到的景色,她陶醉其中,静静地坐在洒满金色阳光的房间欣赏远方。

这幅画给予人一种很美好的感觉,卧室的阳光仿佛和室外的阳光一样明媚灿烂,绘画者光线色彩运用得很有技巧。

总之《蒙克:痛苦的表达》一书,仿佛是一个纸上美术馆,读者每翻阅一页书,就可以欣赏到一幅画,每一幅画的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绘画者内心世界的精彩。

这本书制作精致,读者品读时会感受到一种高、大、尚的感觉,非常有美感,值得读者在闲暇时光细细品读赏析。

文章作者简介:梦苑静儿,情感领域创作者,喜爱读书,穿梭于文字丛林中的女子,手百问答达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