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军机处二百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军机处二百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军机处二百年》是一本由袁灿兴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军机处二百年》读后感(一):皇朝兴衰,皆与你有关

其实,在知道《军机处二百年》这本书之前,对于已经耳熟能详的康熙、雍正、乾隆,自认为已经通过现代各种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网络将其大部分历史深刻于脑中,可是很明显,并非如此,就连“军机处”这三个字都无法从脑中各个角落挖掘出它的身影,更不要说对其有多少了解了。于是,在这种“零”知识的情况下,开始了我新书的旅程。

跨越百年,遇见你。军机处,负责人由皇帝挑选内阁中的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等亲信大臣担任,而几百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了你曾经的存在。但是虽说隔着几百年,名字不同意思却如此相近,说实话它其实就是现代的军队。军机处似乎在告诉着我们:我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我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一切由皇帝指挥为皇帝效命,听着似乎权力过大,但是却又是不得不为之,中国的历代皇帝都面临着权力的集中和下放的矛盾中,两者平衡好则流传青史,两者平衡的不好则遗臭万年。总的来说,集权和分权的平衡,就是考量皇帝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百年盛世,终萧条。军机处,正因为是权力集中的表现,设立之人本只是在打击朋党、整顿吏治等情况下进行恰当运用,使天平重新归于平衡的方法罢了,但是若议政王大臣会议、内个被彻底架空,皇权过度集中,掌权者独断专行,每当最高权力者变更,军机处就会迎来一次生与死的机会,这个机会也许有益也许不良。若运用得当依然能与前任皇帝一样创盛世皇朝,若运用不当则容易过度专权或过度放权,终迎来萧条之势,这也是为什么总有朝代更迭,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出现。不说唐朝宋朝,单单说清朝,也逃不过这“不过三”的命运,康熙、雍正、乾隆,各个都开创了盛世,但是终止步于三代。

从雍乾盛世到嘉道萧条,从苦命咸丰到同治中兴,从南北党争到清末乱局,一首史诗流传,一曲史歌荡漾,首首道出历史洪流之始,曲曲唱出战乱魂断之感。军机处的历史流传并无皇朝兴衰之多,但军机处的历史又处处流淌在朝代兴衰史中,可以说,帝王史册所记录,评价皇朝是否兴盛皆与之关系密切,分离不开。

《军机处二百年》读后感(二):《军机处二百年》书评

一定的政治,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的的政治的反眏,军机处作为清代的一重要机构,在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军机处二百年》的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清王朝上层的权利的划分,大清王朝权利运行。钱穆先生曾说过:军机处是皇帝的秘书部。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相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海洋文明,中国是以大江大河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决定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军机处的设立最终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到达一个新高度的体现。小农经济依赖自然,外在的自然灾害需要国家的救助扶持,而小农经济下的百姓子给自足,思想较为保守,易为统治者管理。

《军机处二百年》通过时间顺序,以时间为轴,以历代皇帝为点,再结合关键的历史人物,即军机大臣的与军机处直接想关联的代表人物,比较全面将军机处的从开始设立到发展,衰落一直到废除。逻辑顺序明显,要点明清,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感,而且语言通俗易懂并且还有一定的幽默色彩,能较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图书制作精美,以红色为主封面,给予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既视感,行文中也插有不少的图片,但这些图片主要以人物肖像画居多,可以适量添加其他相关要素的图片,图书就更加美观了。

除了上述的两个优点:逻辑明确和图文结合较好外,该图书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作者参考了很多相关书目,历史信息极为丰富,结合自身的相关感受写的很多处引发人们的共鸣。但也有些地方带有较多的个人感情成分,不能居于较理性的人物及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清朝的落后不是一代人的责任,而是由社会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失败的不是某个人亦或是某个政党的责任,归根究底还是社会经济所决定,落后的经济制度无法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成功,变革阻碍势力重重。

即使该图书设计比较完整,但在个别细节上还可以稍有添加,在人物简介上可稍有介绍,尤其是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和极个比较生疏的历史人物,适当的在附录添加,减少读者阅读障碍的同时是图书更具文化特色。以铜为镜,可以正自我,以史为鉴,可以明兴衰。《军机处二百年》纵使想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军机处,但图书的意义何在能,图书的编写不因为写而写,应该给予人一定的反思与总结。除了在后记写作者本身的心得感受外,可以加上军机处的发展对现今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社会上层建筑的建设性经验与教训。

不以时代论英雄,一定的社会经济孕育一定的政治,文化,而所处在相应时代的人们为外界的所约束,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就了有识之士无法在察觉到社会危机后能及时有效的做出对策,当时清政府还起到阻碍作用。军机处废除,而内阁设立不能根本改变清朝落后的局面以及腐败的政治,而军机处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军机处二百年》是研究军机处的一本较好的书籍,值得一看,从中得到些许想法,在历史的长河中,透过看其兴衰,而发掘其背后是清政府的逐渐没落。

《军机处二百年》读后感(三):风云变幻军机处,卓有成效管理法

随着一系列穿越剧、古装剧的“科普”,清代的军机处已经变得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在现在的历史教材中,军机处被认为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成立。顾名思义,军机处的名称其实是“办理军机大事之处”的简称。这个重要而神秘的机构,是封建统治的创新手段,通过培植亲信、打击朋党和异端、惩治腐败、整顿吏治、争夺舆论阵地等措施,在清朝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经办国家大事,其所经办的事务可以说参与了自创立以来的清代历史。

历史学博士袁灿兴深挖历史,以军机处的创立、运作和兴衰为线索,撰写了《军机处二百年》一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作串连,叙述了军机处这一特殊权力机构的精彩故事,并以此为突破口,分雍乾盛世、嘉道萧条、苦命咸丰、同治中兴、南北党争、清流求战、清末乱局七个章节,展现了清帝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由兴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

作为本书的立足点,袁灿兴博士重点介绍了军机处的设立原由、演变过程、人员构成、具体职责,全方位再现了军机处在清王朝的特殊地位。通过书中文字可以看出,袁灿兴博士对此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既以军机处为立足点,介绍军机处的政治活动,又以军机处为切入点,反映了清朝历史的演变,历史性、文学性、思想性十足,脉络十分清晰。

一是内容丰富。《军机处二百年》所涉及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讲,涵盖了雍正七年以来至清朝灭亡这段时间,可以说覆盖了大半部《清史》。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过程中,展现了军机处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年代的发展演变,职能调整以及机构变化,展现了军机处完整的历史沿革。

二是人物众多。本书以人物为中心,特别是以首席军机大臣为中心,还原了封建帝国的权力斗争以及风云人物的英雄业绩。既有奠基者张廷玉,又有被斩首的首席军机大臣讷亲,还有奸臣穆彰阿,以及戊戌变法七君子中的四位章京,等等等等。这些历史人物在军机处这个舞台上,上演了奸贤协正的风云大戏。

三是事件众多。清朝特别是清朝末年,经历着千古未有之变局,社会、政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军机处作为皇帝的常设机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不但参与了这些历史事件,甚至还左右时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书中翔实记载了军机处及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参与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充足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真相。

四是真实可信。本书在对军机处的具体情况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将叙述与历史资料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使论述更加系统全面,其引用的人物言论都取自历史资料,可信度高,可以作为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特别是书中配图,以真实的照片,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人物形象,极具观赏性。

通过通读本书,个人感觉,军机处的作用如同现今的秘书处或者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差别在于职位的兼任和服务对象权力的大小。军机处的官员没有正式的编制,都是从六部中抽调而来的,完全是兼职。即使某个大臣有升迁,也是原属衙门里的升迁,和军机处没有任何关联。而当今的秘书处、办公室则是常设机构,人员相对固定。虽然在服务对象上,军机处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秘书处、办公室是为地方或部门首长服务,但其工作的性质也颇有雷同,比如文件上传下达,参谋助手等等,其工作性质都需要保密、勤快和效率。在这几点上,二者相似度极高。

但是,有一点特别值得各级权力部门学习的是军机处的人员数量。虽然军机处负责全国上下军国大事的处置和办理,但其人员相当之少,除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之外等兼职人物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人员编制,其机构之精简,令人咋舌。相比之下,各权力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动辄秘书一室、秘书二室、秘书五六室,而且动辄一个科室十余人,相比之下,令人汗颜,其效率高低,也一目了然。

因此,我认为,军机处扁平化的机构设置、精干的人员配置、流畅的工作流程、便捷的沟通渠道是协助最高统治者作出合理决策的保证。这四点是先人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