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试论疲倦》读后感100字

《试论疲倦》读后感100字

《试论疲倦》是一本由[奥] 彼得·汉德克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试论疲倦》读后感(一):爱的能力和智慧,始终珍贵。

彼得汉德克在《试论疲倦》中的那段描述:“刚开始我们两个人还很自然地在一起,突然就决绝地分开了,就像骤然跌落那样:喊着停下来停下来,但是于事无补。两个人已经不可阻挡地分开了,各自进入到自己疲倦的巅峰,不是我们的,而是我这里的和你那里的。这些成双成对的疲倦又被拉扯为生存疲倦的危险,超越一个人本身的疲倦,宇宙的疲倦,树上耷拉着的树叶的疲倦,突然好像流不动了的河流的疲倦,慢慢褪色的天空的疲倦”。

好像如今的我们,很容易就累了,多少伴侣的分开结束于一句:“我累了”。这样的疲倦因何而起,又该如何消解呢?

我还是不知道答案,但是我还是会始终相信亲密关系,践行好的亲密关系,这对每一个人真正构建自己的良好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在一个不再信仰爱情,不再依赖婚姻的时代, 即便我们都知道我们一个人也能好好的生活,但是爱的能力和智慧依旧值得去学习去珍惜,有机会的话更要身体力行地去践行。

《试论疲倦》读后感(二):notes

一年多前的笔记碎片

翻译怪得很

疲倦中的神性 豁然开朗而明亮的疲倦

志强的synthesis 至高的主体 把琐碎分离的个别…——宇宙的疲倦?

说到底是非常正能量的 自然 童年 让我们上街走走吧

近在咫尺的远方,寂静之地,「天上的星星在那儿俯视着他。他的静寂之地没有屋顶,向天空敞开。」

不识路 不识 的旅人 在世界各地寻找静寂之地

进了寺庙的厕所才感到真正来到了日本

厕所里的光烁 星辰 红土地 沙粒

写作者的最核心的光——去观察、思考、想象

你好heideggerian啊朋友!

说到底 又是正能量 结尾好触动——寂静之地:「走吧,去吧,出发,回到其他人当中去,说多音节的话,满怀兴趣地说。」

蘑菇是last wilderness(tsing)蘑菇探险家是最后的探险家,是终极的人,最初或最后的人

时间窘迫症 巨大的无聊 蘑菇的治愈 超越乃至脱离了时间的秩序 再无时间感或空间感

这是个童话故事啊

《试论疲倦》读后感(三):试论彼得·汉德克

文学无疑是彼得·汉德克进行自我探索的最浪漫最有效的手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自我与世界的冲突,以及如何在这种矛盾中寻找真实的自我永远是他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在《试论疲倦》中,他刻意将自己分裂为客体我和主体我的两个角色,通过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层层拷问,试图钻进思想困惑的最底层。

对儿童时代见证过的祖父辈所处的农业社会,汉德克是带有向往和怀念的。在集体脱粒后的疲倦图像中,他经常想象自己也坐在那样一个民族中间。无论是单独躺着,还是平心静气地聊天,或是彼此之间沉默不语,同甘共苦的疲倦都自发地在群体间形成一种共识和默契,使得大家能够互相观察、互相理解、互相体验。他看到每个人作为群体的一份子,都被这种同甘共苦的疲倦所团结、统一和净化了。而被自己尊重和认同的群体所统一的归属感,是他一生求而不得的。

对自己所处的自动化社会与精致化群体,汉德克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排斥与厌倦。那些人们互相之间说着的、被仔细熨平、精心修剪整饰后的语言,由于被浸润得过分顺滑,大脑甚至来不及对它们加以思考和检验,就将其吞咽进去,轻而易举被占领和同化了。他再也看不到疲倦的劳动者,所看到的只有公司中一个个像统治者一样腰板挺直的精英。

汉德克与世界的格格不入,在《试论点唱机》和《试论蘑菇痴儿》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寻找点唱机的圣诞夜,“雨下得特别大,在习以为常地穿越城区时,除了他,街上只出现了一只短暂停留的麻雀”。而蘑菇痴儿放弃现实生存中的一切,痴迷地在山里寻找蘑菇时,这个具有自传色彩的人物就像“一个被遗弃的人”。

一方面,汉德克对自己的孤独带有深切的认同和居高临下的傲慢。他深知在文学创作中,自己需要相当程度的自立与独处。只有在这样的平静中,那些字句才能错落有致地落入自己的头脑中。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引发思考的书籍之后的疲倦,更珍贵更有意义的时刻了”。而那些正儿八经的职业,一辈子都不会产生这样高贵的疲倦。

另一方面,他也一如既往地对这样的格格不入进行着反思与自省。“那堵墙”还没有被推倒,试图揭示宏大主题、参与到世界与历史洪流中的理想日夜向他吟唱。于是,追寻无人问津的点唱机的历史与来源(对自己过去生活经历与精神历程的回顾)就和这样的理想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让他一再谴责自己为“世界的逃离者”。

所以,自我判断、自我坚持以及自我对世界的介入这三者之间,究竟需要怎样的敏锐才智和坚韧无畏才有可能做到呢?如果一座诺贝尔文学奖的奖杯仍然不足以让汉德克认同自己对文学的影响,认为自己对世界的介入是不值一提的,自己始终只是一个躲在自我躯壳里的逃避者,芸芸众生又该如何自处呢。可见,“智者总是不断探究和质疑,傻子们总是坚定不移”也不无道理吧。

《试论疲倦》读后感(四):一篇仿写:试论我的寂静之地

读这本书的契机很明确:得知汉德克获奖的晚上,直接到学校图书馆找他全部能借出来的书,被《试论疲倦》的标题所吸引,挑了这一本。当天晚上在B站上看了一版儿童剧院演出的《骂观众》,大致掌握了他的风格,也对他的“小说”有了个预判,但还是很难读。五个“试论”只是一个核心,剩下的文字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它周围打转般地描述。没想到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篇《试论寂静之地》,让我觉得与其评论他人的体验,不如写写自己和厕所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

* 《试论我的寂静之地》

我和寂静之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大四快毕业的那个春天。下班以后,我去食堂楼下存了钱,把银行卡顺手塞到裤子里,结果卡就恰好掉进了宿舍楼厕所的黑洞。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给寂静之地上贡。上一次,在教学楼的寂静之地,我把黑框眼镜别到衣服上,起身一低头,眼镜就垂直自由落体了。

银行卡还是值得努力一下的?我就跪到台阶上,撸起袖子探索下水道。如果是在今天,在已经不同的寂静之地,发生同样的事情,我连跪台阶都做不到。感谢当时的阿姨每天都在认真打扫。小学的时候,厕所门口会站两个值周生,每有一个人从厕所出来,她们就会眯起眼睛,如同捏着鼻子般地问一句:“冲厕所没——?”这件事被我一直当作笑料,爸妈也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我万万没想到现在居住的楼里,始终有一个能逃过全楼层人“抓捕”,不冲厕所的人……

总之,那天下午掏厕所的时候,我的耳边闪过种种悲壮的音乐,一边洗脑自己是英勇勤劳的石油工人(失礼!),一边想象自己的手和胳膊过会儿会是什么颜色。结果还真是个黑洞,我的胳膊竟然够不到底,更别提摸到卡了。努力了可能不到一分钟,我就被羞耻所占领,把胳膊抽了出来——没有变色,我的努力从哪种意义上来说都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常常嫌弃寂静之地不够洁净的我,这次认真一想,厕所每天可以被打扫三次,比一周都不一定能拖一次地的寝室都干净。我想,这件事以后一定要写进某本小说里;结果现在它却成了我书评的一部分。

汉德克写的那种,生存的寂静之地,我也曾经拥有。在同一年的夏天,即将毕业前的夏天,寝室的空气愈发稀薄,毕业前的学生工作丝毫不见轻松。多少个傍晚,我回到寝室,牛仔包里装好电脑、盆、杯子、毛巾,走过整条主马路,偷偷住办公室的沙发。没有枕头,没有被子。但只有寂静。偶尔在深夜,月光照进屋子里的同时,会听到楼下有情侣吵架。但总的来说,只有寂静。第二次住在那里的早上,老师破门而入,我们彼此都被吓了一跳;但始终没有人阻止我住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在每个工作日的晚上,在周末,走廊尽头的厕所成为我的寂静之地。早上,我在自然的晨光中醒来,而不是七点头顶突然亮起的惨白灯光;厕所门口的热水机刚好用来洗漱,比宿舍楼还有幸福感。

和汉德克不同,没有女人和我共享过那个厕所的空间,所以它拥有绝对的寂静。只是我住的那层楼,有一半属于另一个学院,所以我偶尔也会看到做了通宵实验的男生走向我的隔壁。不知道对他们而言,实验室和厕所,哪一个才给他们以寂静。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画过一种画,是先在纸上随意勾勒一笔线条,再在线条缠绕出的圆圈里补充上自己能联想到的任何图案。在那栋画画的楼,叫作艺术中心的楼里,我还在顶楼练过钢琴,在一楼烤过花了竹子和梅花的陶瓷盘子。高中时,我回到这个校区,我们还在那栋楼里上音乐课,还是同一个音乐老师。记不得哪位男生告诉我,在这栋楼的某个男厕所里,挂着我的画,但不是我记忆中的那幅,而是完全不同的内容:一只蝴蝶。

高一的时候,我还不能用女生宿舍一楼的自习室,晚上也不能在寝室里用台灯。我曾经尝试过的方法有:用棉被和衣柜挡光,再用手机屏幕照亮书本;早上四点起来,伴着夏日的晨光做物理练习册。直到后来,不记得是高人指点,还是我遇见了高人本人,总之有人发现了厕所这一读书宝地。厕所的灯整夜亮着,想要几点去都可以。现在回想起来,就算没有凿壁偷光,我们曾经是会这样学习的人啊。

这种刻苦我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后来有了交往的人。我的生活更多被冲动和强烈的自我干预机制所包裹。结果来说,爱情持续得比学习的刻苦还要短暂。但要感谢他的是,在毕业之前,我给他讲了蝴蝶的秘密以后,他守在那个男厕所的门口,保护我进入那个最神秘的寂静之地,亲眼看到了自己早已不记得的“早期作品”。

和汉德克说的一样,寂静之地终会延伸。我现在生活的地方,寂静之地的“嫌疑犯”还在逃。我想要寻找一个可替代的寂静之地,捷径是下一层楼,但下楼的瞬间,就产生了噪音。寻找寂静之地的动作与心境被缩短,又拉长,变成了我现在日常的漫游。目的地不重要,行走之中自有寂静,直到问路的人、车水马龙再给我新的噪声。

《试论疲倦》读后感(五):别让生活把自己给过了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 《卡斯帕》地位堪比《等待戈多》。

今天读的是刚出版不久的彼得汉德克《试论疲倦》,一开始差点把书扔到一边,后来细读才觉得自己一开始太傻掰。同时内心是无比的震撼,我想这里面有初识一个作家感到新鲜的原因(原谅我的寡闻)。的确彼得汉德克太非同寻常。他的作品往往都是反戏剧、反抒情、反说教,让读者自己参与到作品中去,从而读者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也和他的创作哲学一样,不被任何语言说教和限定模式所囚禁,追求真正的生命。

我觉得用一句话来说其实就是:别被生活把自己过了。

简单说说这本书五个部分吧

试论疲倦

汉德克的文体很有特点,字里行间不是用故事小说讲述一个道理,而是读者和作者还有故事齐头并进的叙述。就像散文里夹杂这小说。

汉德克论述到,生活中各种“疲倦”,在一步步细节情境繁复演绎推进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论述:人的状态在一种疲倦中,似乎把万物关联到一起,然后自成一体,部分就是整体。好比,我们似睡非睡,在疲倦中,感官体验中,觉得眼周边变得模糊也变得不那么重要,我们只是静静观察着,你好无意念去干涉周围,就让他们静静的发生着。在这样体验里,似乎梦一般,万物在诉说着自己,而不是我们片段偏见的诉说着万物。 类似一种禅宗的体验,汉德克向我们点醒到,万物在叙述,而你此刻正享受这此刻的疲倦,也享受着此刻的清醒存在。

试论点唱机

在这部分,点唱机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符号。故事主人公在城市角角落落,百家房屋、山川河流,灌木丛林、个个转换中寻找点唱机。同时汉德克诉说着:读者,也就是我们每个人也在不断随作者跳跃着,一幅幅头脑里的画面。

是的,我们的头脑就好像一个点唱机,你必须找到这个点唱机,让它关照自己以往头脑里的画面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而这个音乐则是让此时此刻变得与众不同。

没错,我们有时候陷入生活中单调的存在中。而点唱机就是组合过往记忆形成新的声调,从而让现在周围东西获得独一无二的当下性!!

是的,人不在局限于过往,而是在当下体验美妙的创造时刻。这让我想到爱情。看到一个姑娘,你所有过往经验都被激活欲求产生新的经验!

试论成功

同样论述夹带小说,不复说。汉德克认为成功不是戏剧性成功的那么一刻!

成功是一种预先照应着未来的状态。一种闪闪发光,一种持久的芳香。

因为未来,照亮了现在一个个日子,每个日子我们都尝试,都去抓住,因为它与未来息息相关。 这让我想到了乔布斯学习书法对后来苹果手机的意义。

成功是一种息息相关抓住当下的状态。

成功也没有图像,只有光明。就像汉德克说:思想过去是光明,现在也是光明。

试论寂静之地

有了前面理解,这篇就是讲人要有时候沉浸的寂静之地,很小的时刻,这是一种避难,一种保护,藏身、隐身。因为外面的怪声,大叫,尖叫很容易伤害我们。时代的噪音淹没我们。

试论蘑菇蘑菇痴儿

讲了类似童话的故事。一个蘑菇怎么样在自然下被一步步塑造成商品社会的一个意识痴儿!

这就是这本书大概的梗概。关键的是语言!语言!语言!

我无法把书里面语言的美转述到这!

总之,彼得汉德克这本书在诉说着生命经验应有存在。这的确让我感到震撼。他可以类似现象学一般把日常生活表现的活灵活现,然后一点点解构着一切,像一把手术刀,一刀刀拯救我们麻木的生命。

的确,我们的生活意识的语句反复拷问,压制,教导,呵哄,威吓,饱受权威意识形态通过语言施行的操控、折磨与规训,以使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正常”一员,最终连仅有的一点点自我也被剥夺殆尽。

而汉德克深刻的总结和思考“我”何以成为“我”,一个独立的自我意识才能够重生。

历史和文化的断代造成了新一代德国青年的迷茫。美国大众文化无孔不入,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和摇滚乐成为了年轻人的宠儿,其深层心理是他们无法为自己的国家和历史所骄傲,甚至背负着集体的罪恶感,所以他们逃避到了看起来更新鲜也更为先进的生活方式中去,因为这样可以给他们一种重获新生的虚幻满足感。

在汉德克看来,这样的价值取向是极端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青年一代再次沦为集体无意识者,将自己的未来交托给舞台上的造梦者,而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汉德克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人们内心的情感选择决定着未来时代文化的走向,而人们自己尚未意识到,因此,他要促使人们认识到这一点。

想想我们身边的生活,周围的人在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说着千篇一律的话,这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以为自己再过生活,有一天才发现,活着真没意思,其实不过是生活把我们过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