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是一本由[美] 朱诺·迪亚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读后感(一):疏离而色彩浓郁

大多数人都无法打破苦闷而平凡的的命运,再挣扎仿佛也殊途同归,执着反而令宿命加快进程,于是他们称之为诅咒。

奥斯卡的妈妈绚烂过、抗争过,没有美国梦式的落幕,死里逃生倒是比滞留多米尼加被再一次加害致死要好点。

洛拉的劫后余生更加正常和美好一些,前男友视角的后青春生活,归于平淡的日子带着静谧的安详和隐隐的未知危险。

其实,无论是否真有诅咒,谁又能保证谁的生活一定一成不变地平凡而平安呢。但愿危急时刻都能有金眼獴的出现,守护他们家族的延续。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读后感(二):所谓诅咒,不过是自己诅咒自己

本书的阅读体验很新奇,分别用姐姐洛拉和室友(姐姐的前男友)卡尼尔的视角来叙述,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卡布莱尔家族的遭遇。书名叫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找这一生奇妙在哪里,直到读完全书我都没发现奇妙的在哪,无非是一个爱写小说的科幻迷宅男自怨自怜最后爱上一个妓女(警官的情人)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短暂人生。倒是他的家族、母亲、妹妹的事迹更为奇幻。

作者用这个家族的遭遇,将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历史娓娓道来,对于一个对此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也不抱兴趣还存在着文化差异的读者来说,实在没法把这本书放在如此宏大的背景下去阅读,只能当做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来阅读。

书中反复提到“诅咒”,卡布莱尔家族是被独裁总统特鲁希略诅咒的,这个诅咒使原本是上流阶级瓦奥外祖父一家被灭门,尚在襁褓中母亲被姑母救下本可以安稳地生活,可她偏是个叛逆的人,绿了特鲁希略妹妹、被抛弃远走他乡爱上一个人又被抛弃……总之,这个家族的所有人都是不幸的,而他们把一切的不幸归结于这个所谓的诅咒。

生命中真的有诅咒吗?作为一个在被孔子学说和道家精神浸染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典型的中国人,我实在不敢苟同本书的精神内核:把不幸归结于时代和虚无缥缈的“诅咒”。把诅咒铭刻于心,时时提醒自己有个诅咒,又因为发生了几件不幸的事,反过来说诅咒是真实存在的,是无法逃脱的,是命运。这么悲观消极的人生,如果有诅咒,那也是被自己诅咒的。

故事是个精彩的故事,只是这个家族的做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读后感(三):生生不息,降头长存

读《奥斯卡·瓦奥短暂美妙的一生》

一本好书一定会带给读者光明正大的偷窥经验。奥斯卡的多米尼加裔家族迁徙路线图使得一个苦苦找不到对象的肥胖宅男,奥斯卡本人的小传更像一个旁枝岔道,把读者逐步引向他的过去和他的不屈不挠的基因历史。这是一个多美尼加裔的男孩到男人在漫威世界里和异乡成长的笑泪史,也记录了广义的移民离开了故园之后种种自构精神家园的努力。

从一开头作者就说明了多米尼加有下蛊的说法,西语混杂于街头小混混的叙事中,娓娓道来多米尼加特鲁西欧黑暗时代造就的各路神仙群魔以及他们与奥斯卡的母亲家族的牵连,加长的注脚以作者的俏皮的说书人一般的手法讲解历史奇闻,卷起一股热带妖风。

多米尼加移民在梦想之地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的来历?如果您非常想看一个有资格讲这样的故事的人的作品,那么朱诺·迪亚兹给我们展示的是这个族裔的百宝囊的一角。外人看他的时候戴上有色眼镜来推断主人公奥斯卡的种种,比如他就是一个常常在漫画游戏科幻片中游离现实之外的,懒惰孤僻的男孩。可是,因为他的血统是多米尼加的,这样的男人因为交不到女朋友也被本族裔的同龄人排斥,因为,根据此书,多米尼加男人最著名的本领就是不愁女人。奥斯卡的生存现状是个令新国土和旧故乡同时失望的例证。他没有帅气和财富,又没有灵巧的讨女人欢心的策略。

奥斯卡的诅咒在于他继承了家族女性的强大的勇气和固执己见。这也是一系列家族血泪的根源。

这本书从少数族裔在异乡长大的背景下逐渐引导到一个庞大的岛国历史,让二代移民审视自己的独特,不再将自我绅士化作为成功的途径。朱诺·迪亚兹弘扬肯定怪人文化,但是,超出地域文化,宅居文化的标签范围,他笔下的奥斯卡仍然有家人为他提供他追求自己所爱的信念,比如他的科幻写作,所受的大学教育,以及他的漫画收藏等等。他的祖母,母亲和姐姐是他的理想世界的支撑者,没有了这些女性,他才是真正的活着的废物。

朱诺·迪亚兹这本书生根于移民文化,并不局限于此。每个人心里都有家族刻印的生存历史的阴影。一个多米尼加的后裔写给全世界为什么灾难不足以停止爱的步伐这样一个故事,读者会回顾自己的出身,迁徙,审视自己家族对人生选择的影响,从而思考个人在更广大的坐标系里的位置。从堆着骷髅的衣柜里看到生存的意义不妨是偷窥的最大收获。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读后感(四):我看到了一种玩命的执着

首先,这本书的语言读起来比较舒服,没有给人写作的严谨与压抑感,似乎像本书的人物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仍各有个性。

贝莉,出身就带着咒怨,不识双亲,自带孤苦,直到拉英卡为她带来了关爱和守护,同样,她也为丧父得拉英卡带去了坚持和守护的理由,两人互相成全。贝莉和洛拉之间紧张的母女关系并未因癌症而缓和。身患癌症的她也身兼数职,没有矫情,没有哀怨的等死,只要还活着。

落拉,奥斯卡的姐姐,她对弟弟细腻的关爱,每一句“先生”都有种无可奈何但不忍责备之感。作为洛拉本人,和妈妈对抗的执拗,与尤尼尔之间的若即若离,都体现了她独立、有主见的一面。我想要的不一定是好像还合适你,而是那个一切都未触犯我底线的他。

奥斯卡,作为本书标题中的男人,体形肥胖且生命短暂是他一生简洁的概述。小时候闪闪发亮的生活在同龄人中,也就那段短短时光。在最后的二十七天里,他放弃了写作,放弃了曾经的梦想,不顾一切,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那是他短暂一生所渴求而不得愿的亲密感。在此之前,他有多少次对爱情的胆怯,对肥胖的自卑,最终都反作用力般全部体现在他对伊本的执着。

不是不可逃,只是飞蛾扑火,不自救而已。

贝莉的甘蔗地有了拉英卡的祈祷,奥斯卡的第一次甘蔗地有克里夫斯,奥斯卡的第二次甘蔗地只有他和等待的枪声。

其实,如果没有被嘲笑,如果他曾得到过,是否生命就不会短暂的结束。但终究不知道应该存在哪种设定,才能让他免于一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