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惊悦经典读后感有感

惊悦经典读后感有感

《惊悦》是一本由[英] C.S.刘易斯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惊悦》读后感(一):对友谊和喜悦的观察

刘易斯的作品文字都非常优美,《返璞归真》更是基督徒的经典读物。刘易斯来自一个中产阶级,家里从小有着大量的藏书,这也让小时候的刘易斯已经开始阅读父亲书柜里的书籍。在中学,公学和导师制的教育也让刘易斯接触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阅读新书的每一天都让刘易斯心中充满快乐。这是文艺青年投入文学生涯的基础。而在这本自传中,刘易斯对友谊和喜悦的观察最为细微:

友谊的不同表现。刘易斯对友谊非常敏感,和哥哥的相互依赖、和同学并肩去体会世界、分享同样的品味,长大以后刘易斯还意识到了两种好友,第一种是和自己完全一样的,第二种是处处与自己抬杠,但是最终也会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喜悦感来自放弃对喜悦感的思考和追求。就像禅定一样,你在思考是否进入禅定的时候,你就永远无法进入禅定。如果在喜悦中思考喜悦感,那么喜悦感就会消失。就像我们发现自己在做梦的时候,梦就会醒来一样。反过来,当你思考你的恐惧感时,恐惧也会消失。所以,要保持一种美好的感觉,就要多去接触而不是去剖析。要远离一种罪恶,就要多去分析而少去接触。

《惊悦》读后感(二):《惊悦》之惊悦

没有任何的写评论的技巧,我只能凭着自己个人的喜好和平时的阅读对自己所读的书所留下的印象做一些简单的记录,而由于在豆瓣之中超过一定的字数就需要算作书评了,而不是短评了,为了避免写短评时要看字数的尴尬,我干脆就直接来写书评好了。

关于此书的“非”与“是”

这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传记,这个和林语堂的《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刘易斯对于精神的觉察更为敏锐,在表达或者说对自己意识形态上的描述更加高超。(其实两本书的意识形态部分的大部分描写我都没看懂,林语堂的甚至因为其引用了大量文言文,我就直接跳过去了)。倘若有读者希望通过《惊悦》一书了解刘易斯一生的履历,生命中经历的跌宕起伏,我想大多是要失望的。其实我原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这本书,但是,虽没有满足这个小小的愿望,确实给了我更大的满足,如同书名一般“惊悦”。

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刘易斯的思想转变逐步归入基督被基督“拉入门内”的一个过程。惊讶于刘易斯对自身意识的敏锐,妹妹我读到他描写自己内心状态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倘若刘易斯成为一个心理学家,一定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心理学家。从全书来看,几乎有一半以上在描述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的动态(姑且用这种不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然后逐步的描述自己怎样的被“对手”一步步将死,然后拖入门内,领受恩典的过程。

对于我个人之“惊悦”,恰逢小女要入学一年级,而七月份又参加了CCE论坛,深深觉得基督教古典教育的必要性,在没有经过论坛学习之前,犹如井底之蛙一无所知,而结束论坛回到家中再次拿起这本读到一半书,发现刘易斯所受的,虽然称不上是基督教古典教育,也算是古典教育了。而其中多处提到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深深的契合基督教古典教育的思想,这对于我来说不亚于在论坛之后又补上了一课,令我虽念之涩涩,又及其喜悦的读完了余下的部分。

《惊悦》读后感(三):20世纪的灵性大师:C.S.刘易斯

全名为克里夫·斯坦普斯·刘易斯[CliveStaplesLewis,(C.S.Lewis1898-1963)],是一位有名的学者、文学批评家兼作家,对于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尤有研究。中国的读者会认识他,多半拜他的系列儿童故事《纳尼亚年代记》所赐。

刘易斯1898年11月29日生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清教徒之家。童年时代生活平静安逸,但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随后他就被送往英格兰一所严格的寄宿学校。在丧母的悲痛与学校环境的压抑中,他很自然地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里寻求安慰,并对形而上学和终极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时的刘易斯迷上了瓦格纳歌剧中的北欧神话世界,16岁时为准备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他接受父亲的老校长柯克·派崔克的指导,在文学和哲学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古典式训练。但入校攻读哲学后不久,刘易斯就在1917年应征入伍,调往法国前线。翌年四月他中弹受伤,辗转遣返伦敦疗养。1925至1954年在牛津大学任教,当选为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研究员,担任英语与文学教职长达29年,教授古典文学。1954至1963年任剑桥大学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授。1944年2月到4月间,刘易斯每天上午在BBC电台发表“超越个人”的广播讲话,向战时的人们,尤其是士兵和伤员们解释基督教信仰。这些广播讲话在大西洋两岸广受欢迎,确立了他作为二十世纪基督教最重要阐释者与宣扬者的名声。58岁时,他同一位比他年轻17岁、离过婚的美国妇女海伦结婚,但几年后海伦即患癌症去世。刘易斯本人卒于1963年11月22日。 刘易斯曾经是唯物主义者,也曾经是个神秘主义者,多年来他一直在哲学与信仰的道中上寻寻觅觅。1931年,刘易斯在朋友J.R.R.托尔金的影响下成为基督徒。他信奉基督教人道主义,主张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反对世俗的现代主义。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宗教信仰,其中较为有名的有《魔鬼书信集》。该书用魔鬼的口吻写成,写魔鬼在书信中教育侄儿如何诱惑人类。 刘易斯一生著述甚丰,是大约四十本书的作者,其中包括若干关于英国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评论作品。在学术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著作有《爱的寓言:中世纪传统研究》、《十六世纪英语文学》、《个人的异端》等,在宗教方面有《痛苦问题》、《纯粹基督教信仰》等,在文学创作上则有科幻小说“空间三部曲”与《纳尼亚年代记》。空间三部曲包括1938年的《沉寂的行星之外》[OutoftheSilentPlanet]、1943年的《皮尔兰德拉》[Perelandra]和1945年的《骇人的力量》[ThatHideousStrength]。故事讲述了英国语言学家兰森[Ransom]的遭遇。他在从火星到金星的旅途中,卷入了太阳系内的正邪之战。空间三部曲被认为是史上最佳的科幻三部曲之一。

《惊悦》读后感(四):启示

C.S刘易斯的书读得恰逢其时,我最近思索的主题就是宗教,身边的朋友和经历的事情都将我引向这个话题。

刘易斯的这本书我非常推崇,一方面是因为书里描写的刘易斯本人的生活和人生选择,我十分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书中的内容带给我很多启发。刘易斯博览群书,在他的文字里,随处可见引经据典地引用,这不是卖弄,这只是渊博学识的自然流露。他讲述的在科克身边读书的日子是一生度过的最好的日子,我也认为这样的生活是我们在尘世中所能过的最好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有规律的阅读,定时散步和读自己喜欢的书,我羡慕这样的生活,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的努力去过这种生活。在这本书里,读者读不到刘易斯本人的爱情经历,但你却可以读到刘易斯对友谊的赞美,他儿时的挚友阿瑟、成年后的朋友巴菲尔德、戴森、托尔金等,我羡慕这样纯粹精神性的友谊,我们可以和这样的知己探讨精神世界的风暴和思考。无论是刘易斯与阿瑟的友谊,还是歌德与席勒的友谊,还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只有这样的友谊才是我真正渴望的友谊。

至于书中的内容带给我的启发,我觉得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刘易斯这里,我才清楚的确认了“精神”对一个人心灵的主宰。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认为所有的价值取向都应该是平等的,一个在精神上有很高追求的人不比一个汲汲于物欲的人更高尚;精神并不比肉体更高贵,由于抱着这样一种自由主义朴素的平等观,这对我自己的精神追求造成了干扰。一度,我也陷入了对物欲的追求和感官的放纵中,正是由于读了刘易斯的书,我才清楚的意识到,我从始至终追求的都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圆满,我想过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真正能够打动我的理念是这样的:

“深夜,太阳又一次来探望我,它那金色的光辉沐浴着我,呼唤我到它身边去。我愈是靠近这颗巨星,它变得愈加凉爽。我完全贴近了,用手触到了太阳,可是太阳并没有灼伤我。我同太阳一起登上一个漫长尔陡峭的山坡。太阳走在前面,我紧步其后。我们攀得很高很高,登上了一个终年积雪的山峰,一个永恒的永不消融的雪皑皑的王国。”(格鲁吉亚·顿巴泽·《白旗》)

刘易斯反思自己的阅读经历,他说,有些作家写得也很好,但是无法打动他,真正能够打动他的文章是充满着生命的厚重感的,这正好和我对俄罗斯文学的喜爱有关。

刘易斯带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关于宗教的思考。这次外出旅游,我最大的启发是,当我看到城市的变迁,走访历史古迹时,我愈加清楚地感到,人类和蚂蚁没有什么区别,人类只是比蚂蚁稍微高等一点的物种罢了,从宇宙的视点来看,人类和蚂蚁一样渺小,生死轮回充斥着无意义。另外就是对宗教的体验,只要人类生活仍然充满苦难,充满了人力所无法摆脱、无法解救的苦难,宗教就永远具有吸引力;从某种角度,我认为,受尽苦难和折磨的人需要宗教的抚慰。

《惊悦》读后感(五):文学少年精神回归史

本书严肃又活泼地介绍了一个文学男子的阅读和个人成长史,在最后几章,又讲述了他如何被上帝“引诱”、对抗,最终引入上帝之门的。

幼时丧母,而他的父亲又是一个仿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少年时的他和哥哥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和伴侣,一同创造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幻想国度。

也是在这时,作者初次在阅读幻想国度中感受到了“喜悦”,以及喜悦消散后,对其深深的渴望,这种渴望唯有再次得到满足,才能让他得到喜悦的感受。这也成为了他阅读史的主题。

好景不长,随后他们被送到一个氛围恐怖的学校,因而幻想的世界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此后,他辗转了两所学校,一所夏朵,让他发现了北欧神话、瓦格纳、约翰逊等人,他曾是一个基督教徒,但是在这里在c小姐的引导下误入了神秘主义的领域;一所威尔文公学,令他在与“血青族”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体悟到“世俗”的力量——男孩们为了虚荣和声名,过早地丧失了对事物本身乐趣的感知,而像成年人一样漫无目的地只为向上攀登。为了追求而追求注定是空虚的,然而这也是世俗中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幸运的是,接下来他得到一位良师的指引,进入逻辑和辩证的殿堂;也真正认识了一位益友(此时他的兄长去从军了),读到这里我感到一阵战栗:如果说作者一直在追求的是“喜悦”,那么我在追求的便是这种灵魂的共鸣,一个真正的朋友,能够拥有同样的原则性、同样的趣味。

牛津大学的经历则让作者走近了更多思想流派,唯物主义、黑格尔主义、接近神秘主义的人智学主义……没有一种能解释得了他灵魂深处渴望的缺失。

阅读始终未曾停止,也一直给他以安慰和满足,但是“喜悦”的感觉却降临得越来越少。如果说他曾有一刻靠近过曾经那种喜悦的感受,然而很快,这种感受就被他的思考和认知所打断。

从这里,作者开始巧妙地把读者也一起带入了局——一个上帝精心布置的、引人进入祂神圣国度的局。

他首先意识到,“享受”和“思考”是分开的,一件事不可能既是动作,又是动作的对象本身。同样地,喜悦这种感受,当内省和确认一启动,也就成为思考的对象,因而我们所发现的不过是喜悦等感受的残余物。那些喜悦过后让他能够反刍的事物:意象、比喻等等,不过是喜悦的影子,而非喜悦本身。

那么,喜悦,这个渴望的过程,如果说过去作者所认为的审美经验并非它的对象,那它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显然,在作者逐一向内向外询问后,意识到在这片答案缺如的孤独和沉寂中有一个关于渴望的绝对的答案。

“天堂应该存在,要比我们应该到达天堂更重要。”我们渴望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完整,意识到自己碎片的、昙花一现的本质。

在“荒芜的欲念,混乱的野心,恐惧滋生,仇恨也蠢蠢欲动”中,他只能依赖一个被他称之为“精神”的存在,一个上帝“挣脱了裹住它的寿衣,直挺挺地站了起来”,不想争论自己是否就是那个存在,只是说,“我是主”“我是自有永有”“我是”。

自此圆融完满。

阅读这本书令人幸福的感受是,太久没看到这样真诚、诚实又幽默的关于自我成长的故事了,也太久没读到关于阅读如何影响促成一个人的故事了。对于某些人某些事的微妙感受,被作者直言不讳又恰到好处的点明,配上译者流畅直给的翻译,整本书几乎一气呵成,气韵绵绵不断。

也几乎可以从作者的阅读史中按图索骥幻想文学的一些脉络,和他对英国文学的阅读历程。

对我来说,一个严肃的灵魂必然严肃地考虑过宗教,特别是我们对绝对性、原则、至善的渴望无法在尘世间实现的时候。

深入尘世越久,对人类日益产生更深的失望和更深的爱。然而,在人类疲倦、浅薄、失望的灵魂深处,神植入一句“我是”“我存在”,然后经由人类的信念成为全能全知的集合,相信这种绝对性的人类,也因而每一天用行为和信念去巩固祂。

过去对于一神论还有一些不明白之处,但是c.s刘易斯从神秘主义、唯物主义一路走过来,用他自己的话是“一路挣扎踢打,满心怨恨,眼珠乱转”,通过对“喜悦”的渴求,逐渐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才好像旁门左道似的理解了一些。

作为中国人的经验,则离佛教是更近的,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感受到这种召唤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