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读后感摘抄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读后感摘抄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是一本由马金莲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读后感(一):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

这本书的后记里面,作者写到了自己的写作环境。作为一个母亲,养育两个孩子,挤着时间写作,用了几年才完成这本书。真是不容易,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再看看自己,荒废了不少时间在手机上,在有的没的上,心中后悔不已,罪过罪过。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写的爷爷奶奶辈的故事,看得心里暖暖的,虽然并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日子,但是看着看着脑海里就会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书里说我才不会怕她呢,她从来都不会打娃娃,连一巴掌都没有打过我。我仔细想了半天,都说隔代亲,可能都没有被打的经历吧。现在长大了,在外待的时间长了,回去了一般也只会和父母简单说说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讨论自己的事情了,真是怀念以前,不到三四分钟就可以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了,那时候我的世界也就这么大了。

一抹晚霞里面,写着老奶奶眼睛不舒服,虽然两个儿子轮换着每周都提着东西回来看她们,但是她一直犹豫要不要开口告诉他们,最后也还是没说出口,看着真是心疼,是什么在自己和孩子之间建起了铜墙铁壁,让母亲无法诉说自己的心里话,生活变好了,距离却也变远了。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读后感(二):我们所向往的乡村生活,永远也无法抵达

之前一段时间,互联网上有一篇文章传得特别火,图文配对,煽情的文字,优美的手绘插画,勾勒出了在乡村生活的种种好处。那感觉,就好像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让无数看过的人都对乡下心生向往,一定要住在那里不可。

我小时候就在乡下长大,环境比城里好,瓜果蔬菜比城里的新鲜,至于教育设施、娱乐方式、生活资源等等,乡下和城里,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马金莲的文笔是纯朴的,近乎写实的文字让读者对故事里的生活感同身受,夕阳、晨曦、厨房的炊烟、小屋、门前的树、羊、山坡,在脑海里回味一下,画风貌似一点也不比宫崎骏的差。这对于在都市里摸爬滚打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但故事里面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完全陌生的,即使有过乡下生活经验的人读起来,也有点生疏之感。或许这就是很多读者所说的年代感吧,虽然书就摆在眼前,但因为过去得太久,就显得很有距离了,书中前四个故事《1986年的自行车》《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1990年的亲戚》《1992年的春乏》,单从标题上就能凸显出来。虽然故事写得很好,让人充满向往,但能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只有少数人。

当雾霾开始侵占大部分城市,当买房的压力让越来越多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吵着闹着要离开城市,去乡下生活一段时间。有的人仅仅只是抱怨一下就继续重复之前的生活,有的人则开始真的动身去往乡下。我女朋友就是后者。

去年我带着女朋友去往儿时生活的乡下,黄灿灿的油菜花,菜园里割了就能立即吃的新鲜蔬菜,质朴的乡民,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农家饭,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满世界跑的小猫小狗,着实让人喜悦,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新世界。但这种喜悦的状态只持续了三天,三天之后,女朋友就表示,开始想念城里的生活了。你看,城里有四通八达的地铁和公交,想出门走几步路就能上车,想买的东西在商场和超市转转就能买到,还能坐在电影院里观看3D影片……这些便捷的生活方式,乡村都没有。

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果不是工作和生存必要,我想,两者都不会轻易进入对方吧?新鲜感,过去也就过去了,回头该干吗还是干吗。

后面三个故事让人蛮有感触的,相比前面四个故事,没有那么强的年代感。

《摘星星的人》里,一对普通的农村夫妇因为响应号召失去了生育能力,在意外失去唯一的儿子后,他们成了世界上最痛苦和孤独的两个人。可是生活并没有放过他们,反而对他们更残忍。这个故事里凸显出来的社会不公和生活不公,在当下随处都能找到影子。

《一抹晚霞》讲的是一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她的儿子每次回来都会给她买一大堆东西,看似特别孝顺,可她最想要的却是儿子陪自己说说话,但儿子总是盯着手机看。她的眼睛后来慢慢地看不清了,但为了不耽误儿子的事业,他没有和任何人说。送走儿子之后,“她在心里很深地怀念着从前那些能够看到霞光的日子”。

《窑年记事》是蛮励志的一个故事,字里行间也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往大了说,它通过一家人的生活变化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村生活循序渐进慢慢变好的过程,往小了说,它写出了一个普通母亲的伟大,为了一家人的吃穿,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怕,直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双手让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虽然我们很难实现去乡下生活的梦想,但看看故事,通过心灵感受下也是不错的。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读后感(三):21世纪的眼睛和呼唤

这是一本乡土气息十分浓厚的书籍,起初以为是散文集,后来发现其实是小说集,不过这倒不重要,小说也好,散文也好,只是在表现那片土地人们生活的不同手段而已。那,马金莲的成功在于她写了很多鲜有人涉足的题材,这个年代写乡村文学的作家不多了,就算有,也是老一代的作家,马金莲是八零后,她的视角自然不一样,她抓着80年代的尾巴,凭记忆叙述,从1986年的自行车一直写到现今这个时代,可以看出,其中最接近本时期的一篇是《一抹晚霞》,当然,主人公已然迟暮,这也象征着那个时代离我们远去了吧。 不意外,有人把马金莲比作萧红,那么马金莲真的是当代的萧红吗?当然她们有共同点的,都是年轻的躯体里酝酿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平淡的文字传递着淡淡的忧伤,笔下的小人物即使多有坎坷也总是费尽力气努力生存,有一种小人物的乐观,是从生存环境的恶劣中挤兑出来的,与此同时,与《呼兰河传》一样,本书描写的地方也“很冷”,萧红写东北,马金莲写西北,这两个地方的寒彻是直入骨髓的,我还没体会过,不过可以想象。区别也很明显,萧红成长的家境地位要比马金莲好很多,马金莲就属于那种万千平民中的一员了,另外,《呼兰河传》的背景建立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时,人们的生活不安定感比较强,本书背景是和平时期,只是条件稍贫瘠一点,可以看出人们都是奋力往好了奔的,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创造最安分的精神;相对来说,萧红的生活经历更复杂坎坷一些,所以她的作品往往更有深度,而且选材也很广泛。 1986年的自行车,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1990年的亲戚,1992年的春乏,摘星星的人,一抹晚霞,窑年记事。这些是本书的各部分。当然,前四篇如题目所注解的,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剩下的三篇,年代感没那么强,可以约略感知,是《窑年记事》《摘星星的人》《一抹晚霞》这个顺序;这七篇里,我最喜欢《窑年记事》,感觉它把生活从无到有的演绎了出来,有很强烈的盼头,当然也五味杂陈,也是一个乡村的进化史,从分家到一点点装点新家,最后盖上了房子。 1986年的自行车,自行车,包括后面的浆水、亲戚、春乏,当然没有那么强的归入感,作者只是把这些意象分配到不同的年代用于描述不同的人情世故而已。1986年,这片土地还很原始,贫瘠孕育着勤劳的村民,父亲有一辆自行车,大约是村里唯一一辆,被人借了几次,由于山路难走,每次被还回来总是或重或轻的“残疾”一些,父亲也总是默默自行修理,不借行吗?说说可以,真要不借了还真不是那个味儿,村民是互相扶持的,嘴上一回事,心里还是想帮的。这些人物都很可爱,快嘴巴的醋妈妈,体贴而略不会拒绝人的爸爸,为老而尊且渴望被倾听的姥姥,调皮的小孩子,那些挣扎于贫穷或残缺的人······对了,我要在这儿说明一下我读这本书十分强烈的感觉——男尊女卑情况太过明显,本来中华民族的封建思想里就有这种糟粕文化,再有穆斯林对这种理念又有强化作用,所以我们看到的故事们女性通常是处于很被动的地位,至少“不敢”有主见,决定权很少。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浆水和酸菜对那个时候的小百姓真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的东西,现在大概少有人吃了吧,做浆水是一项大工程,每年都会美美的做一大缸,管两家人(包括懒惰的二奶奶一家,哎,这二奶奶真是太懒了,总吃别人的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奶奶做浆水是拿手活,即便心有怨言,还是顺顺当当地管够二奶奶一家人,没有浆水的日子是难熬的,浆水做好后似乎一切都鲜亮起来了(爷爷表现得最明显),简单的满足,幸福就在这里面。 1990年的亲戚,逛亲戚小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倒挺简单;都是大人面子上的事儿嘛,给足了面子,以一好换百好。故事的情绪线——期待兴奋、焦灼、失望、无感、挫败、颓然······当然,最后女婿给了面子回来,爷爷满意了。 1992年的春乏,叔婶都是哑巴,你看,巴掌大的地方也很可能有残缺的人,而这种人是很有关注点的,1986年的自行车父亲的自行车就借给了瘸子用以装点门面去相亲;这里哑巴配哑巴算是门当户对,嗯,这一篇给了我浓浓的哀伤,因为感觉大家过得都不容易,也无可指责,这便是无奈了吧,爷爷奶奶拦着不让叔叔去出于心疼儿子,亲家心生不满也实在是因为家里劳力不够,没有男丁,这时候亲家的村支书这职位又被撸下来了······小孩子有心事,想家,嫁出去的婶子似乎也贴向了夫家,似乎,哑巴叔叔才是真正懂她的,姑婆婆的百无聊赖和沮丧,实在是因为闺女们一个个散尽,招不来女婿上门,最贴心的四女子已离世,她能不烦吗?那样贫困的环境里当然会烦这些。 摘星星的人,结扎妇女意外失去唯一的儿子,这里透出了生活的不平等,不公,主任家什么好条件都占据了,受伤害的永远是他们,他们早该对孩子好一点的,甚至摘一颗星星给孩子。嗯,这篇给我的愤怒不少,虽然语言挺朴素的,作者的初衷也不是引人愤怒,但我确实因为这种贫困中的不平等感觉很不舒服。 一抹晚霞,留守老人的生活,形式上的陪伴是浮躁的,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啊,你们一回家就端着它? 窑年记事,媳妇分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慢慢堆成了新家,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挺让人感动的,这一篇小说算是一种见证吧,一个家园是如何成长的,人是如何用自己最有力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的。 这些事,都是21世纪的我们,怀着很深的隔阂,看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